【原文】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第九》 【組成與用法】 薏苡仁十五兩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醫(yī)案】 1.帶下 初診: 2005年10月20日,。陳某,,24歲,因原發(fā)不孕2.5年于10月6日開始就診,,末次月經(jīng)9月27日來潮,,平素月經(jīng)周期28~30天,6~7天凈,,婦科檢查未見異常,,經(jīng)過連續(xù)3次治療以及B超監(jiān)測卵泡發(fā)育情況,終因卵泡停止發(fā)育而放棄本月的助孕治療,,B超檢查也未發(fā)現(xiàn)兩側(cè)輸卵管有積水現(xiàn)象,。此次主訴白帶如水陣下5天,,無臭,無陰癢,,納欠,。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xì),。 治法:健脾溫陽,燥濕止帶,。 方劑:薏苡附子散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加味,。 薏苡仁30g 二診:2005年10月24日,。進(jìn)藥2劑,帶下即除,,月經(jīng)10月23日來潮,,繼續(xù)助孕治療。 2.帶下 初診:2006年5月23日,。張某,,34歲,帶下過多3天,,色白,,透明如膠水。經(jīng)期過長5年,,需8~10天方凈,,月經(jīng)周期規(guī)則,經(jīng)量中等,,無痛經(jīng),,二便正常。生育史:1-0-3-1,,用避孕套避孕,。末次月經(jīng)5月6日來潮。舌淡紅,,苔薄白,,脈細(xì)。婦科檢查:外陰無殊,,陰道通暢,,子宮頸光滑,宮體前位,,大小正常,,活動,,質(zhì)地中等,無壓痛,,兩側(cè)附件無壓痛,。 治法:溫陽健脾,收斂止帶,。 方劑:薏苡附子散合水陸二仙丹(《洪氏集驗方》),、清震湯(《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加味。 薏苡仁30g 二診:2006年5月30日。帶下已除,。 3.赤帶 參見“腎氣丸”條第7案,。 【方劑比較】 薏苡附子敗醬散與薏苡附子散的比較:
兩方相比,僅敗醬草之差,,故薏苡附子敗醬散具有溫陽散結(jié),,清熱消腫的功效,用于治療陰證的腸癰,,而薏苡附子散具有溫陽的功效,,用于寒氣盤踞的胸痹。 【按語】 薏苡附子散原來是治療胸痹的方劑,,李珥臣曰:“薏苡仁入肺利氣,,附子溫中行陽?!比欢硕伤幭嗉?,又何嘗不是一張溫中健脾的方劑呢! 案1白帶如水陣下,,形同漏卮,,既無臭又無癢,納欠,。《素問·至真要大論》有“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之說,,因此該案屬脾陽不振的滑脫癥,用薏苡附子散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健脾溫陽,,燥濕止帶,。方中桂、附相伍,,可以增強溫補脾腎陽氣的作用,,龍骨,、牡蠣相配,可以收斂止帶,,加蒼術(shù),、扁豆、芡實,,增加健脾燥濕止帶的功效,。其實整張方中已經(jīng)包含了具有溫陽止帶作用的天雄散(天雄、桂枝,、白術(shù),、龍骨),只不過特意將白術(shù)改為蒼術(shù)而已,。 案2帶多色白如膠,,其情近同案1,故用薏苡附子散合水陸二仙丹,、清震湯加茯苓,、海螵蛸以溫脾升清陽止帶。值得一提的是清震湯,,原是一張治療雷頭風(fēng)的方劑,,由于該方系燥濕的蒼術(shù),升提的升麻,,以及升清陽的荷葉組成,,因此可以用于清陽下陷的帶下癥,療效非凡,。 案3系脾腎陽虛引起的赤帶,,故用薏苡附子散溫補脾陽,以腎氣丸溫補腎陽,,治而獲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