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到處惹事添亂的“小猴子”,,轉(zhuǎn)眼十年間,兒子已經(jīng)迅猛成長為一獨立自主,、有熱情,、有擔當?shù)男∧凶訚h——前不久,剛剛勝利度過了“小升初”,。 這篇原本是應學校要求的畢業(yè)季寫給兒子的一封信,,結(jié)果寫著寫著自己也被感動了,最后洋洋灑灑的寫下這么多文字,。在德國學習,、工作近10年,階段性總結(jié)了十多年來對兒子教育中的得與失,,感慨千言萬語的攻略凝成一句話就夠了:“愛他,,就想想他到底需要什么?!?/span> Part1:回望十年路,,漫談得與失
兒子是白羊座的猴子,從小就比別的孩子爬得早,、折騰得早,,真沒讓我少操心。尤其是沒讓我少說:“對不起”,。只要在外面玩,,他總能惹出事端。那時又在國外,,我還總感覺自己孩子的所作所為會影響我們中國人的“國際形象”,,所以每次道歉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一再懷疑自己的人品是否有不為己知的問題,,否則怎么會生出這樣的兒子,。 兒子小的時候,我可沒有現(xiàn)在的媽媽那么上心去看許多的育兒書籍,,對他的教養(yǎng)有不少失敗的地方,。比如,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對他比較嚴厲,,所以造成了他后來撒謊,、報喜不報憂,等到我覺察到是自己的錯時,,孩子好感激我對他的信任,,努力改正撒謊惡習,但是還是習慣于自己先評判一下事情的好壞,,好事匯報,,“壞”事不提,。
回想這么多年,,始終奉行“我是他的起點”的理念,,希望通過“家長好好學習”達成“孩子天天向上”的愿望,可是,,火爆脾氣是說改就能改的嗎,?情商不夠是知道了就能提高的嗎?知識儲備有限是買了書看就能立即擴充的嗎,?自己做事不夠堅持,,希望孩子不要像自己一樣,難道我希望一下他就能基因突變成為一個很懂堅持的人了嗎,?所以幾年下來,,我一直在努力,但是提高真的很有限,。 現(xiàn)在回憶加反思,,得到的結(jié)果是:雖然我依然覺得他一身的臭毛病,可是至少——
對比結(jié)論與我的思考,,我發(fā)現(xiàn)——
我的努力成果是有限的,,可是兒子的成長卻是迅猛的,。 Part2:我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那么作為家長,我們究竟應該做些什么,、能做什么,?我再一次反思,并總結(jié)了自己的失敗與成功經(jīng)驗,,得到以下結(jié)論,,供大家討論。
不論是幼升小、小升初,、還是中考高考,,我們最終關心的還是我們的孩子能夠成為什么樣的人,過上什么樣的生活,。所以我們不妨逆推一下——
您可能覺得扯太遠不值得想,,可是我真的覺得“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近憂就是你不知道該給Ta選什么小學,,什么初中,。 你希望孩子擁有好的事業(yè),那么你是否知道在你的孩子畢業(yè)的十幾二十年后社會上最需要的人才是什么樣的,?那時候需要的專業(yè)現(xiàn)在是否存在,? 那么沒有巫術(shù)的我們給孩子著重培養(yǎng)適應能力更好還是學習奧數(shù)取得高分更有價值?可是你會說,,沒有奧數(shù)成績就沒法考上好學校,。這真的是個大大的誤解,這其實是家長與學校的信息不對等造成的,。 其實許多家長都知道奧數(shù)不值得學,,不值得學的理由得專門開專題講,此處省略兩千字,。但是學校要選優(yōu)秀學生,、家長希望孩子進優(yōu)秀學校,,奧數(shù)成為了最簡單的衡量標準。事實上,,假如你是校長,,你希望你的優(yōu)秀學生只是通過奧數(shù)成績來選拔嗎?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應對了,。 其實考試有兩個主要作用:一是診斷,,二是選拔。診斷如體檢,,查缺補漏,;選拔如比賽,優(yōu)勝劣汰,。奧數(shù)是競賽,,自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就如同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參加體育比賽一樣,。可是大家都去學奧數(shù)了,,不學的人考試不就吃虧了嗎?那么試問:一個體育素質(zhì)不夠強的孩子,,你是讓他天天練體育去參加體育比賽能夠不吃虧呢,?還是取其優(yōu)勢在其他方面彌補能夠不吃虧? 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流行許多:二十年后需要具備的能力,、素質(zhì),,二十年后可能最需要的職業(yè),你幫你的孩子規(guī)劃了嗎——
另外,,通過今年親歷小升初,,我感覺上海的學校考試許多面試都是從綜合能力入手的,,絕不是死記硬背能過關的,,這真的很令人欣喜。
我們可以理解并應用人體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實施我們的教育—— 在孩子出生的頭一年,給予無原則的愛(這是孩子安全感,、與母親,、與人類建立信任關系的最重要的一年,母親應該就把自己當作哺乳動物,,像動物一樣地愛護自己的寶寶,,傾盡所能地滿足你的孩子);但一歲以后,,我們就要注意了: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但是不要假借愛的名義偷懶。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說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意思是要孩子感受到,不論他是美是丑,、是聰明還是笨的,,他都知道他就是你心中的寶。不拿自己的孩子去和人家攀比,、不去炫耀,。這個相對容易,可是不假借愛的名義偷懶,,卻不容易做到,。因為多數(shù)家長總認為自己都是對的,忍不住去干涉孩子,、控制孩子,。比如當孩子一歲多還在爬行的時候,許多家長就會忍不住去教孩子走路。要知道,,爬行在人的一生中只有那么短暫的一段時間,,對于孩子的小腦發(fā)展、大動作協(xié)調(diào)性的發(fā)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孩子直立行走,,實現(xiàn)了他成為人的最大的一次探索,從二維空間到三維空間的探索這么重大的事情我們非不讓孩子自己完成,,這還是愛孩子嗎,? 其實類似于這樣的干涉對于孩子自由探索能力的阻礙遠大于我們的應試教育對他們的阻礙。可是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卻一再發(fā)生:比如孩子想要坐在那兒挖沙子,,我們覺得又臟又浪費時間,還不如去搭樂高,;孩子喜歡看漫畫書,,你覺得不夠高大上,要幫他選英文繪本,;等等,。還有的家長,從來就不愿讓自己的孩子閑著,,他們以拓展孩子的視野,、讓自己也跟著進步為由,馬不停蹄參加一個又一個的活動,,自己和孩子都累得不行,,還安靜不下來。這樣做其實是得不償失的,,因為耽誤了孩子休息不說,,還錯過了孩子發(fā)展自我選擇能力、思考能力的最佳時期,。因為偷懶,,不去關注這樣做是否合適,就做了許多自認為有意義的事,,卻偏偏扼殺了孩子的許多能力,。 結(jié)合升學就更有話題了——
我始終堅信,父母過得好孩子才會過得好,。所以我們做父母的首先要讓自己過得舒心,、愉快,追求自己認知到的幸福,。 不知道有沒有人聽到過或者說過這樣的話:“知道媽媽爸爸為你犧牲了多少嗎,?”“你不好好努力怎么對得起爸爸媽媽?”孩子聽到這樣的話心里究竟是感激還是壓力,、負擔,?還有的家長會說:“你不好好學習將來看你會有好日子過?,!”“你等著吧,,看你這樣不長進,我將來絕不管你,!”試想——
這么多年我心里一直記得一個很極端的例子,是發(fā)生在我最敬佩的一位學姐身上的故事,。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她在大學臨畢業(yè)找工作時不幸被騙,被強暴后又被賣至山區(qū),,為了能夠逃出來,,她設法取得了人販子的信任,得到機會想辦法打電話到學校求救(那時的資訊可是很不發(fā)達的,,手機還沒有出現(xiàn)),,終于在警方協(xié)助下回到了學校。當我見到她回到學校并仍然能夠活躍在學校的舞臺上時,,我內(nèi)心無比敬佩,,不要跟我提她被騙究竟是學校的責任還是她自己不謹慎,,我只想表達:如果同樣的事情發(fā)生在我身上,我死了,!尤其是在那個年紀,,我不認為我能夠像她那么熱愛生命!多年后,,當我自己一次次闖過鬼門關,、當我親眼目睹好友及親人在眼前離世,我一直問自己:究竟我應該怎么做才能讓我的孩子因熱愛生活而堅韌,、因熱愛生命而執(zhí)著,? 我想,不用再多說什么,,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都有自己的詮釋,,我們帶著我們的孩子走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路上,不要因為升學耽誤了孩子看人生路上的風景,,更不要因為道聽途說忘記了看路標而越繞越遠,。 來源:凱叔講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