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家長必讀,!寫作業(yè)只是幼兒期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 對作業(yè)量的客觀評估 首先,,家長對作業(yè)量應該有一個客觀的評估。孩子不愛寫作業(y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作業(yè)量太大。一個任務,,如果想想就覺得特別艱巨,,那么人們就會拖延。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他們看待作業(yè)就是這樣的感覺,。 現(xiàn)在小學都在減負,很多小學一,、二年級的作業(yè)不是很多,,半個小時以內就可以寫完。但也有一些學校的作業(yè),,需要孩子每晚花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完成,。如果孩子放學回家,沒有放松的機會,,并且寫完作業(yè)也時間所剩不多,,不能出去玩,那么他必然會磨蹭——反正這之外也沒有樂趣,,不如在這里面多放松,。 所以,家長要保證,,孩子每晚除了寫作業(yè),,還有一些自由玩、戶外運動,、閱讀或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間,,這樣劑量的作業(yè),,對于孩子來說,,才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事情。 如果老師真的布置的太多,,那我也沒有什么高招,,家長想辦法多跟老師溝通吧。 積極的自我形象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一個幼兒,、小學生如果有高自尊,認為自己是挺好的孩子,,那么他凡事都會努力要做好,,俗話講——有上進心,。這個是不用過多說教,他自然就會如此去做的,!這樣的孩子,,無論是對于作業(yè)、個人衛(wèi)生和形象,、自己的物品管理,、學校的活動,還是其他方面,,他都會盡力做好,。比如,他不希望自己的作業(yè)本忘帶,、老師要檢查的任務沒做,、明天要考的沒復習。你不監(jiān)督催促,,他都會記得去做的,。 反之,如果他平時沒有這個積極的自我形象,,對自己的評估比較低,,那么他就會認為做不好那是正常的、可以的,。上進心太微弱,,他的惰性就會戰(zhàn)勝。 這個怎么幫孩子有,?在于平時家長對孩子的無條件接納,、愛和欣賞;跟孩子正面溝通,,凡事多從支持幫助的角度去說,,而不是過多地批評訓斥打罵;鼓勵孩子獨立做事,,感受自己的能力和自我價值,;幫孩子構建自我、建造大本營(見我博文和網(wǎng)課)…… 有的家長想,,我孩子就是什么都不在乎,,這是先天性格吧?我想,,性格當然會有關系,,并且,不同孩子思想成熟的早晚不同,有些孩子特別是男孩,,或許需要更多時間發(fā)展這些,。但是,家長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真的影響太大,! 我身邊有不只一個家長跟我抱怨,,孩子對自己在學校表現(xiàn)好壞、老師批評與否,、學習如何成績如何,,絲毫不在乎,家長納悶:怎么是這樣的孩子,!我跟這些家長都很熟,,我覺得她們完全沒有意識到,是自己對孩子的態(tài)度導致了這個結果,。比如,,一位媽媽,從孩子中班時就多次跟我聊:“我怎么在她身上看不到任何潛質,、閃光點,?” 我認識的這幾位媽媽,都是對自己孩子挑剔大于欣賞,。她們總是覺得孩子沒有優(yōu)點,、不夠可愛。其實道理是——你去愛他,,他才可愛,!你關注的光,照到他,,他就會發(fā)光,、有閃光點! 孩子都是好孩子,。家長需要提高自己給予愛,、看到積極一面的能力! 成就動機,、自我效能感 有些孩子不只是不愛寫作業(yè),,他們對其他事情也都畏難。他們不喜歡挑戰(zhàn),,有一點困難就退縮放棄,,不肯堅持和努力,,總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他們對自己能勝任、能完成任務的能力極度懷疑,,這叫自我效能感低,。這種對于做事能力的不自信,,會導致他們拖延磨蹭、寫作業(yè)效率低,。 自我效能感高,、有很強成就動機的孩子,他們無論是寫作業(yè)還是做其他事情,,都是像沖出去賽跑一樣的勁頭,。他們可以全力投入去做事,效率高,、速度快,。 這一點如何培養(yǎng)? 簡單地說:家長要從孩子嬰幼兒時期起,,學會如何跟孩子互動,、如何幫助孩子、如何對孩子反饋,。 比如: 孩子做事或玩東西,,先要以他為主,讓他自己盡情去探索,、嘗試,,家長不要控制包辦過多; 在他遇到困難時,,家長要提供必要的那一點幫助(不要幫多了,,一定確保最后是孩子自己完成的); 偶爾,,家長可以對孩子的游戲給一點挑戰(zhàn),、增加一點難度、有一點小要求,,然后讓孩子在你的幫助支持下,,努力做到; 對孩子做事的反饋,,多強調過程,、努力、事情本身的樂趣,、成就感和其他內在感受而不是外界評價,。 家長常見的錯誤有:不提供任何幫助、給的任務太難或太沒有挑戰(zhàn),、沒有要求和推動,、最后完全替孩子做好、只關注結果和外界評價、控制過多(不給孩子自主嘗試的機會),、對失敗和錯誤不能容忍反應過激……(詳見我的《內在動機》網(wǎng)課和其他博文) 如果家長幼兒期沒有做好,,那么現(xiàn)在隨時努力改進、補上,! 專注力的基礎 有一種情況,,是孩子自己也想做好、寫好作業(yè),,但是注意力能集中的時間太短,、太易被干擾、視覺注意力差,、做事缺乏目標意識,、情緒轉換能力弱……這些各種具體情況,常常都被統(tǒng)稱為專注力差,。 如何幫助孩子改善呢,? 這些做法可供參考、嘗試,,當然需要家長具體分析,,自己的孩子究竟屬于哪種情況,然后針對去做: 給孩子自由玩的時間,,對于孩子喜歡的游戲,,提供條件、支持,,而不是只強迫孩子玩你認為有養(yǎng)分的游戲,; 運動型的孩子,給足運動量——他靜不下來,,常是因為他沒動夠,; 多接觸大自然; 提供刺激源適度的環(huán)境,,比如不要家里電視總是開著,,少去過于嘈雜的場所,當然也不必總是鴉雀無聲,; 注意避免感統(tǒng)失調,; 帶孩子玩一些他喜歡的、需要聽覺或視覺專注的游戲,; 對4,、5歲以上的幼兒,逐漸培養(yǎng)做事有目標,、有規(guī)劃,、事后總結等等習慣,,做事有明確的開端和結束…… 很重要的是,家長要給孩子提供穩(wěn)定的情緒環(huán)境,。就是說,從孩子兒時起,,家長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的反應等,要穩(wěn)定,、溫和,,不是一點就著、反應過激,。這樣,,有助于孩子發(fā)展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這樣的家長帶大的孩子,,可以比較迅速地隨環(huán)境需要,,來轉換自己的情緒——有任務需要時,他能很快地興奮起來,;當任務結束了,,需要安靜平靜時,他也能很快地靜下來,。 寫字的基礎 很多孩子寫作業(yè)吃力,,常常只是因為他們寫字吃力!他們因為對寫字缺乏信心而討厭寫作業(yè),。如果作業(yè)量再大,,他們心急,想盡快寫好,,結果欲速不達,,寫得更糟,然后他們情緒就變糟,,寫了擦擦了寫,,最后紙擦破了,事情已經(jīng)完全變成情緒的發(fā)泄了,。 我不主張孩子在學前過多地練習寫字,。但我們可以在孩子幼兒期,多多帶領他做一些需要手部精細動作的活動,,比如:畫畫,、手工、拼插積木,、做手指操,、家務活……這些都會對孩子發(fā)展手部肌肉有幫助,,為他以后寫字打好基礎。 另外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也多讓他用手接觸不同材質,,比如,玩黏土,、沙子,、豆豆、畫手指畫等等,,給他手部提供豐富的觸覺刺激,。 做用手的事情,意義不只是對于寫作業(yè),。人都是手腦相連,,手部活動會促進大腦發(fā)育,心靈手巧么,。另外,,多多用手,或許也會對某些孩子改變愛吃手的習慣有所幫助,。 補充一點,,家長不要對小學低年級孩子的寫字質量有過高要求。孩子都是從寫不好,,到能寫好,。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追求完美,、過多地糾錯,,都會降低孩子對寫字的興趣。小孩天生是愛寫字的,!能用文字符號來表達,,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成就感滿足感。多多鼓勵孩子隨意寫,、按照自己的用處和意圖去寫,,可以幫他愛上寫字。 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對于孩子未來學業(yè)如何,,他的思維能力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很多學生學習不好,不是他不夠努力,,而是因為思維發(fā)展沒有跟上,。這部分以后會具體詳細寫,這里簡單地說可以如何做,。 我常說,,家長只要堅持好的教養(yǎng)方式,,多做正面建設,那些小問題都會有改善或不存在,。比如,,幫助孩子發(fā)展思維的,常常都是平日教養(yǎng)中的一些簡單做法: 跟孩子多聊天,。在日常真誠的溝通中,,家長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思維程度,可以做一些符合他現(xiàn)在水平的適當引導,,比如問一些啟發(fā)的,、開放式的問題,,或鼓勵孩子敘述一個事,、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分析,、思考解決方法,,等等。 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支持他玩角色模擬游戲。 給孩子機會自由玩,,提供豐富的玩的內容,。比如,在嬰幼兒期,,支持孩子自主探索,,四處爬、走,,鉆小空間,,以及玩積木等建構式游戲,這都會幫助孩子發(fā)展良好的空間概念,??臻g概念是發(fā)展很多高階認知功能的基礎,這些做好,,對孩子以后寫字,、學數(shù)學等等學習方面,都有益處,! 給孩子機會跟爸爸玩,。常常,爸爸的玩法跟媽媽的不同,,因為男女大腦不同,。爸爸的玩法常會幫助孩子發(fā)展邏輯思考能力,。 時間管理 小學生會看表了,家長要鼓勵孩子自己來安排放學后的時間,。比如,,讓孩子說出來,幾點做什么,,然后,,如果孩子偏離計劃太多,稍微提醒他,,免得影響后面的活動,。 比較好的安排,當然是先寫作業(yè),、再玩,。這樣培養(yǎng)要事先做的習慣,也免得玩過以后很累,、情緒低落,。 但具體如何,我覺得可以比較靈活,。比如,,我們住在北方,冬天天黑得早,,那時我跟孩子都同意放學先在外面玩,,因為如果等寫完作業(yè)再出來,就沒有陽光了,。夏天,,天熱,我們放學先回家里,,寫作業(yè),、練琴、吃飯,,然后6點多出去玩,。 讓孩子自己安排,既是鍛煉了規(guī)劃和時間管理能力,,也給孩子主動權,。他對自己的安排會更加負責的。 很多家長在孩子幼兒園大班時,,讓孩子每天回家寫作業(yè),,說是要養(yǎng)成放學寫作業(yè)的習慣。我想,,幼兒園實在不必回家寫作業(yè),,那么小,,學太多、寫太多,,對孩子發(fā)育不利,,也容易導致厭學——沒有在幼兒園就學傷了的孩子,以后會真心喜歡寫作業(yè)的,! 但是,,我們可以在孩子5歲以后,讓他有一些其他需要持續(xù)練習,、堅持的事情,,比如,學琴,、玩某個智力游戲,、長期地做一個大的手工項目、練習某個體育項目等等,,這樣,,既鍛煉了孩子自律,、堅持等,,也讓他更有責任感,有做事做到底,、最終完成的習慣,。 我們常感覺是時間管理的事情,實際是責任感,、動機等方面的事,。 其他具體問題(身體健康、情緒管理,、讀寫障礙,、學習環(huán)境等等) 其他,需要家長對孩子細心觀察,,看看還有哪些具體因素影響他寫作業(yè),。 比如:孩子身體狀況不好,總是感到無力,;孩子每天都因為一些小事而鬧脾氣,,似乎情緒控制能力處于3、4歲階段,;有讀寫障礙,;家里學習環(huán)境太糟糕,電視開著,,家人來回走動,,孩子坐客廳里寫作業(yè),;孩子在某個具體學習內容上,遇到了小bug,,沒繞明白,,影響了后面很多內容;孩子因家庭糾紛,、老師批評,、同學交往沖突等等,占據(jù)了心思,,無心寫作業(yè)…… 了解到,,再有針對去解決。 陪還是不陪 家長常問我這個問題,。我想教養(yǎng)中個方面都是這樣:我們根據(jù)孩子的能力來調整給他的自由度,,并且以最終讓他自我管理為目的。 比如有位家長說,,放學孩子自己在家,,都是玩,回來他們訓斥孩子,。這種情況,,說明孩子年齡小,自控力差,,還不能完全放手自我管理,,那么家長需要想辦法,讓孩子在自己或其他家人附近,,保證他在做,。等以后能力強了,再稍微放手,。 至于具體學習內容的輔導,,也是同樣。家長要掌握情況,,做外圍監(jiān)督,,但只要孩子自己能完成,就不必時刻盤旋在邊上盯著,。發(fā)現(xiàn)了大的問題,,再干預,,輔導或提示,,然后再放手。 如果作業(yè)是孩子無法獨立完成的,家長應該跟老師多溝通,,調整作業(yè)難度,,或是發(fā)現(xiàn)孩子在校學習的問題。 小結: 孩子寫作業(yè)的問題,,是對幼兒期家長教養(yǎng)質量的一個檢驗,。過去做好,那么現(xiàn)在家長根本不需要費太多力氣,。如果做得不夠,,也不要急,就從此刻開始改進,! 最后提醒,,我們凡事都要記得初衷、看到全景:一定不要忘了,,寫作業(yè)只是為了鞏固復習所學內容,,是為了學會東西;學業(yè)學習,,是孩子全面發(fā)展目標中的一個面向,。 寫作業(yè)很重要,但不是一切,,比如,,不要為此而傷害親子關系! |
|
來自: 陪著養(yǎng)圖書館 > 《整理過家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