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迅速瀏覽全文,,尋找段落中心句 在大量的材料面前,考生想在有限的時間里一詞一句的吃透材料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找出有用的信息點,,挖出文章主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迅速瀏覽全文,,找出段落的中心句,。段落中心句直接指向段落的意思,往往抓住中心句,也就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內(nèi)容,,即答題的得分點,。所以考生在閱讀材料時就要有意識的找出中心句。 【例一】2010年浙江《申論》試卷真題 隨著浙江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生活需求呈多樣化發(fā)展,,家用電器大量普及、更新,,居民生活用能延續(xù)了2005年以來的快速增長態(tài)勢,。根據(jù)浙江省能源監(jiān)察總隊的監(jiān)測統(tǒng)計,2009年1~9月份,,全省居民生活用電同比增長8.7%,。同時,全省汽車保有量在前兩年年均遞增19.1%的基礎上,,2009年前三季度又增加了55.7萬輛,,達到410.2萬輛。預計2009年全年汽車增加將超過20%,,汽油用量將增加21萬噸,,折標準煤30萬噸。省能源監(jiān)察總隊總工程師介紹說:“居民生活用能持續(xù)剛性增長將給節(jié)能降耗帶來長期壓力,?!?/P> 【分析】快速瀏覽段落,不難看出首句就是中心句,,如果考生在遇到相關考題時能結(jié)合中心句答題必定不會得低分,。 二、尋找關鍵詞,,高度概括 申論答題一般都會有字數(shù)限制,,要求考生語言力求簡潔。但簡潔卻也要全面,,這時候關鍵詞概括法就十分必要,。 【例二】 特別是像渤海這樣的內(nèi)海,海水封閉性強,,自身交換能力差,一旦被污染,,它的自我更新周期至少需要15年,。 【分析】這里上面這句話就可以通過找關鍵詞概括為:渤海是內(nèi)海,封閉性強,,交換能力差,,更新周期長。 三,、組織語言,,同義替換 有些材料在描述時沒有中心句和關鍵詞,,就需要考生自己組織語言來同義替換材料,對材料進行概括,。但是在同義替換的情況下,,許多考生,面臨的問題是知道意思,,但是找不到合適的詞語概括,,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要考生在平時做題過程中進行積累和儲備,。 【例三】 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全國65歲以上的“空巢老人”有4150萬人,殘疾人有8500萬人,,占人口總數(shù)的6.34%,。82歲的劉老住在某市西城區(qū)一棟上世紀70年代修建的老樓里。劉老身子骨雖然還比較硬朗,,但走路基本靠助行器幫忙,。年輕人走一步的距離,他要挪上四五步,。三年前,,老樓單元門出口處修建了無障礙坡道,劉老等老年居民特別高興,,但這一項小工程卻曾引起不小的波瀾,。由于三個無障礙通道要占用幾個車位,這就使小區(qū)原本就十分緊張的車位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居民持反對意見,。最終,居委會只好拆除了兩個廢舊自行車棚以騰挪空間,。43歲的按摩師羅先生說:“由于天生重度弱視,,我很少出門,吃住都在按摩店里,,連日常用品也由經(jīng)理代購,。”對羅先生而言,,只有微弱提示音的紅綠燈,、被機動車擠占的盲道、只有旋轉(zhuǎn)門的飯館……都是“地雷陣”,。 【分析】本段除了“空巢老人”這個關鍵詞外,,其他內(nèi)容描述都很零散,通過材料分析,我們可以把本段概括為:針對老年人及殘障人士的設施建設不足,。 希望廣大考生認真復習,,注重積累總結(jié),在考試中能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