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中敵臺(樓在臺上,臺在城上,,城在山上)
金陵晚報,,老南京版分別介紹了六合和浦口兩個江北區(qū)的老城墻, 浦口,,清末前稱浦子口,,因城內(nèi)有浦子山而名,位處舊浦口城中央,。 浦口在明初作為京都南京的衛(wèi)城,,到萬歷朝擴建,新建敵臺(就是城樓)數(shù)座,, 浦子山高峻陡峭,,山巔所建城樓被稱為“中敵臺”,,因其居高臨江,被譽為浦口第一名勝,,明清文人騷客至浦口無不登臺賦詩,。 可惜這敵臺在太平天國時被毀,到光緒七年(1881)重建,, 屹立了六十多個春秋后,,又在1945倒塌了。 目前在網(wǎng)上和資料中能找到的浦口中敵臺老照片有三張,, 但三張都是側(cè)面同一個角度,,下面兩張是網(wǎng)上找到的。
還有一張,,與上面兩枚也差不多,,好像在《南京老風景明信片》一書中有, 是作為老南京48景系列之一,。 這個敵臺史載其有樓三楹,,重檐飛宇,戶牖通明,,從老照片中可見其確實如此,, 給人的感覺甚至比中華門城樓還要氣魄高大, 根據(jù)古典建筑營造法式可定義為雙層歇山頂抱廈重檐樓閣,, 這種設(shè)計使主附建筑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在南京城樓中都未見,, 不知這個建筑是在明朝時原樣就是,,還是清末重修才如此, 既是城樓,,也可觀景,。 如今中敵臺遺址東西兩旁僅存城臺基石、柱礎(chǔ),、殘碑等遺跡, 1992年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今年又被并入浦口城墻遺址保護范圍。
樓在臺上,,臺在城上,,城在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