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22, 18:24 | 郝?lián)P
在蘋果漫長的發(fā)展史上,,出現(xiàn)過許多讓人驚艷的產(chǎn)品,它們中的一些甚至深刻地改變了世界,,比如 Apple II, iPod, iPhone, iPad,。 不過,榮耀背后總有辛酸,,蘋果也推出了多款不堪回首的產(chǎn)品,。下面讓我們看看該公司產(chǎn)品史上十大敗筆。
1.iPod Hi-Fi iPod Hi-Fi 是蘋果專為旗下 iPod 產(chǎn)品打造的揚聲器,,于 2006 年 2 月 28 日推出,。有別于第三方的揚聲器,iPod Hi-Fi 采用了可從墻壁插座或使用 6 節(jié) D-cell 電池供電的一體化設計,,可使用 Apple Remote 遙控器進行控制,。 不過,iPod Hi-Fi 的音質(zhì)敗給了市場定位相同的第三方競爭對手,。 2.Hockey Puck 鼠標 Hockey Puck 鼠標是與 iMac G3 一同亮相的產(chǎn)品,,體積較小,難以操作,,有違人體工程學設計原理,。蘋果很快砍掉了這一產(chǎn)品。 3.Macintosh TV 1993 年,,蘋果推出了 Macintosh TV,。該產(chǎn)品使用全黑外觀設計,配備 14 英寸索尼特麗瓏顯示屏,,并采用蘋果 Performa 520 平臺,。 不過 Macintosh TV上市一年后即宣告失敗,主要原因在于用戶無法在桌面窗口中播放電視頻道,。Macintosh TV 的總出貨量僅為 1 萬臺,。 4.Pippin 1996 年,蘋果聯(lián)合 Bandai 在日本和美國推出了家用游戲機產(chǎn)品 Pippin,,由后者負責生產(chǎn)制造,。這也是蘋果在游戲機領域的首次試水。 不過由于當時市場上已有強大的競爭對手任天堂,、世嘉和索尼,,并且自身缺乏吸引人的游戲,Pippin 只賣出了 4.2 萬臺,,于推出的第二年停產(chǎn),。 5.Apple III Apple II 獲得了極大成功,不過 Apple III 就沒那么好運了,。1980 年 5 月,,蘋果在全國計算機大會上發(fā)布了這款研發(fā)了 2 年的產(chǎn)品,。為了讓場面宏大,當時蘋果耗資 4.2 萬美元租用迪斯尼樂園 5 個小時,,采用英國的雙層巴士將約 7000 位與會者載到現(xiàn)場,。 Apple III 對于蘋果而言具有里程碑意義,它是該公司首次嘗試制造功能強大的商用計算機,,也是蘋果首次放棄成熟的 Apple II 體系結構,。事實證明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敗筆。Apple III 故障頻發(fā),,蘋果甚至召回了最初的 1.4 萬臺設備,。1985 年 9 月 Apple III 消失在蘋果的產(chǎn)品清單中。 6.Newton PDA 早在 1993 年蘋果就制造了掌上智能設備 Newton PDA,。該產(chǎn)品功能簡陋,,還配備了憋屈的手寫筆。由于生不逢時,,Newton PDA 于 1997 年停止了生產(chǎn),。 7.Apple QuickTake 1994 年推出的 Apple QuickTake,是市面上最早的消費級數(shù)碼相機之一,。該產(chǎn)品配備了 30 萬像素攝像頭,只能存儲 8 張 640×480 分辨率的相片,,產(chǎn)品售價高達 749 美元,。1997 年 Apple QuickTake 停產(chǎn)。 8.Macintosh Portable Macintosh Portable 是蘋果 1989 年推出的產(chǎn)品,,當時售價高達 7300 美元,。作為蘋果的首款筆記本產(chǎn)品,Macintosh Portable 不僅售價高昂,,而且在電池,、顯示屏上存在問題,同時重量達 7.3 kg,。 9.Power Mac G4 Cube 2000 年發(fā)布的 Power Mac G4 Cube 同樣是一大敗筆,。首先, 1799 美元的售價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其次,,由于缺少內(nèi)部風扇,導致機器散熱不佳,。此外,,消費者普遍認為 iMac 和 Power Mac G4 擁有更好的性價比。 Power Mac G4 Cube 于 2001 年 7 月停售,。 10.ROKR E1 ROKR E1 由摩托羅拉移動代工,,是首款支持 iTunes 的設備,,于 2005 年發(fā)布。ROKR E1 內(nèi)存過小,、傳輸數(shù)據(jù)緩慢,,最終在一年后被砍。
(文中部分資料引自百度百科) 題圖來自mit,、插圖來自 businessinsid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