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稻種最多,。不粘者,,禾曰€€,米曰粳,。粘者,,禾曰徐,米曰糯(南方無粘黍,,酒皆糯米所為),。質(zhì)本粳而晚收帶粘(俗名婺源光之類),,不可為酒,只可為粥者,,又一種性也,。凡稻谷形有長芒、短芒(江南名長芒者曰瀏陽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長粒,、尖粒,、圓頂、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黃、大赤,、半紫,、雜黑不一。 濕種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為社種①(遇天寒有凍死不生者),最遲者后于清明,。凡播種,,先以稻麥稿②包浸數(shù)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許,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若田畝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過期,老而長節(jié),,即栽于畝中,,生谷數(shù)粒,結(jié)果而已,。凡秧田一畝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畝。 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獲(粳有救公饑,、喉下急,糯有金包銀之類,方語③百千,,不可殫述),,最遲者歷夏及冬二百日方收獲。其冬季播種,、仲夏即收者,,則廣南之稻,地?zé)o霜雪故也,。 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種冬收之谷,,必山間源水不絕之畝,,其谷種亦耐久,其土脈亦寒,,不催苗也,。湖濱之田,待夏潦已過,,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種,撒藏高畝之上,,以待時也,。南方平原,田多一歲兩栽兩獲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類也,。六月刈④初禾,,耕治老膏田⑤,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時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無水即死,此秧歷四五兩月,,任從烈日咦干無憂,,此一異也。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則汲灌與稻相終始,。農(nóng)家勤苦,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則死期至,,幻出⑥早稻一種,,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異也,。香稻一種,取其芳?xì)庖怨┵F人,,收實甚少,,滋益全無,不足尚⑦也,。
【注釋】 ①社種:古時以立春之后的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時在春分之前。 ②稿:秸稈,。 ③方語:地方土語,,方言。 ④刈(yì):割草,。 ⑤膏田:肥沃之田。 ⑥幻出:變化出,。 ⑦尚:推崇,。
【譯文】 稻的種類最多。不黏的,,禾叫€€稻,,米叫粳米;黏的,,禾叫徐稻,,米叫糯米(南方?jīng)]有黏黍,酒都是用糯米釀制的),。本來屬于粳稻的一種而晚熟且?guī)юば缘模ㄋ酌小版脑垂狻币活悾?,不能用來做酒,只能用來煮粥,,這是另一個稻種,。稻谷形狀有長芒、短芒(江南稱長芒稻種為“瀏陽早”,,短芒稻則叫做“吉安早”),,長粒、尖粒,、圓頂,、扁粒等多種不一。其中米的顏色有雪白,、淡黃,、大赤,、淡紫和灰黑等多種。 浸種期,,最早的是在春分以前,,叫做社種(遇到天寒有被凍死而不得生長的),最晚的則在清明以后,。播種時,,先用稻草或麥稈包好種子,放在水里浸泡幾天,,等發(fā)芽后再撒播到秧田里,。苗長到一寸多,就叫做秧,。秧齡滿三十天,,即可拔起分插。如果稻田遇到干旱或者水澇,,都不能插秧,。秧苗過了育秧期就會變老而拔節(jié),這時即使再插到田里,,結(jié)谷也很少,。通常一畝秧田所培育的秧苗,可供移插二十五畝田,。 插秧后,,早熟的品種大約七十天就能收割(粳稻有“救公饑”、“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銀”等品種,。各地的品種叫法多樣,難以盡述),。最晚熟的品種,,要?dú)v經(jīng)夏天到冬天共二百多天才能收割。至于冬季播種,,夏季五月就能收獲的,,那是廣東南部的水稻,因為那里終年沒有霜雪,。如果水稻缺水十天,,就怕干旱了。夏天種,、冬天收的水稻,,必須種在山間水源不斷的田里,這類稻種生長期較長,,土溫也低,,所以禾苗長勢較慢,。靠近湖邊的田地,,要等到夏季洪水過后,,大約六月份才能插秧的。其秧苗應(yīng)在立夏時節(jié)播種,,還要播在地勢較高的秧田里,,等汛期過后才插秧。 南方平原的稻田,,大多都是一年兩栽兩熟的,。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不是粳稻,。六月割完早稻,,田地經(jīng)過犁耙后,插再生秧,。這種秧是在清明就和早稻秧同時播種的,。早稻秧一天缺水就會死,而這種秧經(jīng)過四月和五月兩個月,,任憑曝曬和干旱都不怕,。這是一種不同的類型。晚稻遇到秋季多晴天時,,就要經(jīng)常不斷地灌水。農(nóng)家這樣辛勤的勞動,,是為了釀造春酒的需要,。水稻缺水十天就會要死掉。但后來卻從中變化出一種旱稻,,是不黏的粳稻,,即使在高山上也可種植,這又是一種變異的類型,。還有一種香稻,,由于它有香氣,通常專供富貴人家享用,。然產(chǎn)量很低,,也沒有什么滋補(bǔ)的益處,不值得提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