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1 11:45 首先,我要說明一件事,,我對文藝青年并無任何偏見,。甚至是熱愛。 在目前這么糟糕的環(huán)境下,,文藝青年基本上是“有情趣的正常青年”的戲謔稱謂,。他們不過就是喜歡看點名著,比較小眾的那種,,然后上豆瓣寫個心得感想什么的,。然后喜歡旅行,喜歡在旅行過程中招貓逗狗,,還喜歡拍天空,、花朵和腳丫。然后他們喜歡城中時尚餐廳和尚未被發(fā)現的好去處,,夢想是開咖啡館,,這有什么不正常的嗎?雖然口味有點狹窄和偏執(zhí),,但這也是審美的必經之路,有什么值得嘲笑的嗎,? 根據調查,,收入尚可的白領們其實才是文藝的中堅力量,他們也會花錢旅游,、買器材拍照,、買500色鉛筆、買票看演出,、按照雜志上推薦的地方去消費娛樂... ...那么“文藝青年”這個詞難道是專業(yè)術語嗎,? 正好相反,我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應該具有文藝氣質,,這樣能讓你的生活有趣很多,,甚至我還寫過一篇《讓文藝的一直去文藝》來力挺各位文藝青年,、手工控、小清新,、北歐癡迷者,、無主情話生產者... ...我也愛招貓逗狗、拍人或自拍,、寫心情小文字,,但我也會想文藝青年招人煩的原因,那就是——本來是讓自己生活得更美好的一些態(tài)度,,變成了狹隘的牢籠:一方面變成拿來鄙視別人沒品位的工具,,一方面讓自己拒絕接受世界上其他不同風格的感染,變成了一種固定形式,,然后畫地為牢,,過上了虛幻的想象中的生活。 張彤禾在《打工女孩》一書中寫過一個微妙的現象,,不知道你們注意過沒有,。她說很多出生于農村的孩子,跑去東莞的流水線上打工,,在寂寞的青春里她們會寫日記,,而日記里經常會呈現擰巴的心態(tài)。也許今天寫的是“我也是千千萬萬打工者中普通的一員”,,明天就激勵自己寫下了“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和別人是不一樣的”,這兩種心情吧你也不能說哪里不對,,但連續(xù)交叉出現一定就是哪里不對了,,通常是自我認知還比較混亂,還沒有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而文藝青年們也有類似的心路歷程,,一方面覺得自己也是要吃飯要賺錢的普通人呀,另一方面覺得自己應該是不一樣的,、有品位的,,可以超越普通生活的。但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事就比較不清楚了... ...“我們要靠感覺,、對不同東西的喜愛,、心中的夢,來區(qū)分自己的同類”,,“我們就是要不一樣”,。 說下去就是人性了,基本上每個人都糾結過這樣的事,這也沒什么不對的,。但文藝青年們有時無疑是走了彎路的,,選擇了趨利避害的人生態(tài)度,蜿蜒曲折的去完成一件事,,以達到不俗的效果,。初級中級文藝青年沒什么好說的,就如我開始所說那樣,,他們都是“有情趣的正常青年”,,就算愛好古怪點,為此多付出了金錢,、精力與熱情,,也并不礙別人的事兒,犯不上冷嘲熱諷,。不過凡事走極端的就完蛋了,,那就得演變成文藝癌,還傳播價值觀呢,,真是要讓大家都過得亂七八糟,。 文藝癌患者有幾個重要特征,分別是:視金錢如糞土,、萬事不考慮后果,、強自我催眠體質。 先說金錢觀,,文藝癌晚期患者一定是仇視金錢,,跟錢有關的都是商業(yè)化、暴發(fā),、俗,。買名牌這種事要被釘死一萬次,非要手做布衣布包才能自然圓融,;努力賺錢也是庸俗的,,從事的職業(yè)越冷僻越好,買房買車簡直就是人生桎梏,??匆娪绣X人就覺得人家肯定不讀書... ...更甚的是,自己喜歡的歌手和藝術家,,都恨不得人家個個是梵高,最好貧病而死,,不為人知,,這樣作為聽眾和消費者才夠小眾和有品,我們可是不止一次聽見過粉絲罵自己的偶像變得商業(yè)了哦,,那些民謠歌手說起這事兒來,,每個都曾流下過辛酸的眼淚呢,。 至于“說走就走的旅行和奮不顧身的愛情”,那簡直了,,文藝癌根本不考慮后果的,,他們就覺得自己流落雪山都能靠賣唱和賣咖啡、烤串活下去呢,??匆妱e人去旅行,也嫌棄人家俗,,去著名景點要被釘死一萬次,,要是跟旅行社出去則應該被釘死一萬零一次。文藝是好的,,可惜被曲解了,,旅行也是生活中的錦上添花,也是開闊視野和見識更多的生活,,文藝癌則非要體會當地人的生活,,非要窮游,非要讓大伙兒誤會環(huán)球旅行是逃避現實的方式,,根本不管自己存折上有多少錢,,“反正沿途也能開個淘寶店賣紀念品為生”。至于愛情更是了,,“我愛你和你愛我沒有關系”,,反正就都是曲折的一條路,燃燒過一次反正以后也都是捧著殘渣度日,。但其實生活真的沒必要這么高濃度一驚一乍,,但這些觀念,長時間渲染,,簡直讓正常的小青年覺得自己白活了,,沒抽過風沒撒過潑沒辭職上路過沒跟錯的人打過持久戰(zhàn),你就白活了,。 其實,,上面說的那種,都好治,。年紀大了知道有錢的好,,很多癥狀就能豁然痊愈。就算愛穿布衣,,有錢了買買小眾設計師的也挺好,,而環(huán)游世界說走就走,要是兜里有錢也走得篤定,并且不用聲嘶力竭的和人證明我這樣才是真的玩對了,。反正吃過幾次虧,,大部分人也知道怎么安置理想和現實。但強催眠體質的文藝癌真的不好治,。他們已經自成體系,從世界觀到思維方式已經被綁定了,。能治愈的文藝癌在他們看來是令人痛心疾首的變節(jié),。“你俗了”,?!澳銓ΜF實妥協了”。我有一次見到一對文藝伴侶,,兩個人的臉上就寫著不服,,一整個我完全不想跟這個世界談談的樣子。整個交談中,,他們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使勁證明給你看他們的生活方式是無比正確而有品位的。而他們其實過著特別不講究的生活,,做著特別不專業(yè)的工作,,忽悠著一眾同樣的文藝青年為他們營造出的夢境買單。文藝癌在這里的癥狀就是文藝變成了一種虛幻的催眠,,變成了鄙視他人的工具,,變成了不承認失敗的借口。這時候,,除了喝點綠豆湯等自愈,,還能干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