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戰(zhàn)》是中國人最熟悉的電影,,但很多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不禁要問,,當時的中國北方莊稼漢對地雷知之甚少,,而八路軍中也極其缺少地雷制造的專業(yè)人員,,他們怎么能夠將地雷制造得如此精妙,、運用得如此神奇,? 鮮為人知的是,,華北地雷戰(zhàn)中,,有一批科學技術人員,。這些科技人員為地雷戰(zhàn)付出了極大的心血,甚至是生命,。 從大學來到根據(jù)地的科學家 冀中抗日根據(jù)地,,地處大平原,沒有山脈,、湖泊,,被日軍重點駐兵的三條重要鐵路包圍著,又靠近日寇統(tǒng)治中心北平,、天津,、保定、石家莊,成為開展游擊戰(zhàn)最為艱難的地區(qū),。1938年春,,抗日戰(zhàn)爭處于艱難時期,在這種條件下,,抗日軍民被逼出了地雷戰(zhàn)這個適合冀中平原的戰(zhàn)法,。 可是,問題又來了,,一沒有人會造地雷,,二缺少造地雷的器材、原料,。這個時候,,冀中軍分區(qū)司令員呂正操想到了科學家,他找來了冀中軍區(qū)二分區(qū)參謀長張珍,。 幾經(jīng)周折,,張珍聯(lián)系上清華大學的熊大縝(又名熊大正)。了解冀中情況后,,熊大縝找到導師葉企孫,。 葉企孫先生是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是中國物理學事業(yè)的鋪路人,。著名科學家華羅庚,、吳有訓、錢三強,、錢偉長,、李政道、楊振寧,、鄧稼先等,,都曾受過葉企孫的培養(yǎng)。呂正操司令員派張珍到北平時,,葉企孫先生正在天津養(yǎng)病,。熊大縝是葉企孫最看好的門生,也是他的助教,。這時,,葉企孫正準備讓熊大縝去德國深造,熊大縝也正準備完婚后遠行歐洲,。但熊大縝聽說八路軍準備開展地雷戰(zhàn)的事,,興奮異常,覺得這是科學工作者為抗日戰(zhàn)爭直接出力的好機會,,決心放棄出國機會,、推遲婚期,到冀中抗日炮火中去。 熊大縝雖然決心已定,,但是還得聽老師的意見,。葉企孫雖然知道熊大縝是自己這么多年才發(fā)現(xiàn)的一個好苗子,將來在學術上的成就不可限量,,但他還是毫不猶豫地說“國難當頭,,國事為重”,,支持熊大縝到戰(zhàn)斗前線去,,自己還暗暗下決心有一天也去抗日戰(zhàn)爭第一線。 熊大縝的行動帶動了一大批北平愛國熱血青年學子,,好多人跟熊大縝一起去了抗日戰(zhàn)爭最艱苦的冀中根據(jù)地,。 造地雷并不像電影拍的那么簡單 不久之后,熊大縝被提升為冀中軍區(qū)供給部部長,,著手籌建技術研究社,,以開展烈性炸藥、地雷和雷管以及無線電研制工作,。 呂正操將軍的回憶錄中寫道:“熊大縝任職后通過關系和各種渠道,,購買了幾十部電臺的原材料 將十二個炸藥筒埋在鐵軌下,在幾百米外接上引爆器埋伏下來等待,。一會兒,,敵人先從沿鐵路一側的公路上開過一輛巡邏車探路,又從鐵路上開過一輛壓道車清道,,然后才是滿裝軍火的列車開過來,。隨著轟的一聲巨響,火車頭便飛上了天,。接著是車上的軍火接二連三地大爆炸,,火光沖天,震耳欲聾,。這次行動之后,,他們又多次出動,炸火車,,炸橋梁,,炸碉堡,炸得敵人驚恐不安,,交通線經(jīng)常遭到破壞,。” 技術研究社研究也有了成果,。在熊大縝,、汪德熙的領導下,冀中根據(jù)地的炸藥廠也不斷壯大,到后來竟建成了一座擁有2000多工人,,能制造大批量地雷,、手榴彈、復裝子彈,、擲彈筒彈,,能修理各種槍械的大型兵工廠。 后來,,汪德熙因工作需要離開根據(jù)地到昆明去,,張方全面負責炸藥廠的工作。張方把研制炸藥的經(jīng)驗寫成書面材料,,散發(fā)到各抗日根據(jù)地,。 八路軍搞到一批氯酸鉀,著手試制炸藥,,但是用的是傳統(tǒng)的翻曬方式,,在屋頂上干燥,曾出現(xiàn)過連人帶屋頂都炸飛的事故,。在當時的條件下,,防止炸藥自爆成了難題。熊大縝多次潛回到天津,,請教老師葉企孫,。葉企孫不顧身體不好,非要親自到冀中根據(jù)地了解情況,,由于弟子們的再三勸阻才沒有成行,。葉企孫對根據(jù)地造地雷的事放心不下,他馬上讓自己的實驗員閻裕昌前往冀中,。閻裕昌化名門本忠,,秘密進入冀中抗日根據(jù)地。 由于多年的教學實驗,,門本忠對炸藥有豐富的知識,。門本忠一到根據(jù)地,就解決了炸藥自爆問題,,還設計出根據(jù)地特定條件下可以生產(chǎn)的電雷管電路,。 這時,葉企孫又派學生從天津沖破日軍封鎖線運來電表,、白金絲等必要物資,。熊大縝等人也弄到了大批制造炸藥所需的化學原料、銅殼和鉑絲以及控制電雷管的電動起爆器,。 有了地雷,,冀中軍民如虎添翼,。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伏擊戰(zhàn)等神奇的戰(zhàn)法,,打得日軍日夜不寧、心驚膽戰(zhàn),。 地雷戰(zhàn)功臣熊大縝的命運悲劇 可是,,就在冀中地雷戰(zhàn)開展得有聲有色時,大禍降臨到科學家們的頭上了,。 當時是國共合作,,共同抗日。1938年秋,,國民政府河北省主席鹿鐘麟下令要呂正操讓出冀中,,向冀東發(fā)展,。這樣的要求呂正操當然不能接受,,國共兩支抗日武裝面臨的是摩擦甚至火拼。熊大縝表示應該求同存異,,一致對敵,,避免摩擦,這引起了一些政治嗅覺靈敏者的嚴重關注,。加上他多次化裝到敵占區(qū)采購軍火,,更引起一些人的懷疑。 1939年1月,,鹿鐘麟派一個考察團到冀中,。有個叫方平的團員到供給部。熊大縝見方平是讀書人,,使試著用英語與之交談,。方平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雙方一下子交流順暢起來,,他們越聊越投機,。供給部政委王文波在一旁聽不懂,又氣又惱,,將這事當成特務嫌疑上報,。 1939年春天,共產(chǎn)黨在各個根據(jù)地都成立了鋤奸部,,發(fā)起了一個旨在清洗漢奸,、特務的鋤奸運動。冀中軍區(qū)也成立了鋤奸部,,抓捕了熊大縝,、門本忠,、張方等技研社全部技術員,接著又把供給部,、炸藥廠,、印刷所、衛(wèi)生部,、醫(yī)院,、電臺、銀行,、學校,、報社、商店等部門中平津來的所有知識分子通通抓了起來,,總共有100多人,,搞出了一起轟動一時的大特務漢奸案。 “首惡”自然是熊大縝,,主要罪證則是一封密信,。密信是從天津送到冀中軍區(qū)供給部的一批TNT炸藥里夾帶的。內容是:“你派來的人我們已經(jīng)見了,,你們需要的東西,,已送了幾批。急需的物資,,最好在秋收之前,,由河運較方便?!毙盼彩鹈牵骸疤旖螯h政軍聯(lián)合辦事處”,,鋤奸部認為這是國民黨在天津的特務機關。白紙黑字,,鐵證如山,。而后來的調查證明,事實上它是一個國共合作的統(tǒng)戰(zhàn)組織,。當時是國共合作,,這個組織幫助八路軍,為抗日根據(jù)地運送炸藥,。這樣一封密信卻被當成了罪證,! 當過東北軍將領的呂正操司令員也在鋤奸人員的懷疑之中,他明知被抓的是一群滿腔熱血,、舍身為國的愛國者,,卻無力營救。 冀中抗日根據(jù)地一下子抓了這么多知識分子,,遠在延安的黨中央震驚了,,黨中央派彭真和許建國等人到冀中復審,。復審最后的結論是:逼供不足為憑,鋤奸擴大化應予糾正,。除熊大縝尚需進一步審查外,,其余人員全部釋放。 1939年夏天,,日軍對冀中根據(jù)地發(fā)起了更為瘋狂的大“掃蕩”,,軍區(qū)主力轉移。審訊時被拷打受傷的熊大縝無法跟上隊伍,,鋤奸部一名負責押解犯人的戰(zhàn)士喝道:“磨蹭什么,?想逃跑啊,?” 熊大縝說:“別那么兇,,好不好!” 鋤奸部戰(zhàn)士說:“對你這種漢奸特務,,還用得著客氣,!” 熊大縝說:“我是冀中軍區(qū)供給部部長,你手里的槍和子彈就是我造的,。我怎么是漢奸特務,?” 兩個人吵了起來。戰(zhàn)士說:“就是漢奸特務,!再不走,斃了你,!” 一生堅持真理的熊大縝不肯,,他就站住了。那個戰(zhàn)士真的拉開槍栓,,推上子彈,,槍口黑洞洞地對上了熊大縝的腦袋。 就在這一剎那,,熊大縝說話了,,他說:“造一粒子彈不容易,留著打鬼子吧,!你要真的想弄死我,,就用石頭!” 這個人,,真的放下了槍,,真的舉起了石頭。 年僅26歲的清華才子熊大縝,,造出無數(shù)讓鬼子聞風喪膽的地雷的熊大縝,,死在石頭之下 最有價值的腦袋也沒有硬過石頭,。 地雷大王門本忠犧牲在敵人屠刀下 患有嚴重肺結核的門本忠,穿農民的褂子,,頭上包著白手巾,,一村一村地走,手把手地將拿鋤頭的莊稼漢們教成會造雷,、會玩雷的地雷高手,。在冀中根據(jù)地,大人孩子沒有不認識地雷大王門本忠的,。 1942年5月8日,,河北省安平縣武莫村突然被鬼子包圍。鬼子將全村老百姓用刺刀圈在一起,,逼問誰是八路軍,,誰是造地雷的門本忠。百姓將門本忠護在身后,,就是一言不發(fā),。 鬼子拉出一個砍了頭,又要拉一個,。門本忠從人群中沖了出來,,說:“我是門本忠!不許再殺人,!” 鬼子用鐵絲穿過他的鎖骨,,拖著在大街上轉??茖W家門本忠高喊口號,,痛罵不絕。日寇用刀割他的舌頭,,最后又用小刀一刀一刀削下他的肉,。 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給這些為民族解放戰(zhàn)斗,、犧牲的科技工作者獻上鮮花,;講述地雷戰(zhàn)的故事時,也應該講一講這些已經(jīng)被遺忘的不拿槍的戰(zhàn)士,。 張港/文摘自《172個被誤讀的史事真相》
(責編:dong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