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R愛好者在國家攝影論壇看到jesseli老師寫的一個非常不錯的HDR教程,,非常的全面,,一步步的實戰(zhàn)HDR教程,我想看了這篇文章后,,朋友一定地對HDR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了,,如果細細的再看幾篇后,實戰(zhàn)下,,HDR好片就出來了,。 HDR,即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tài)范圍的意思,。通過對場景按不同曝光值進行的多次曝光,捕捉到該場景的所有動態(tài)范圍,,然后通過HDR軟件進行處理,,便能得到一幅和我們人眼看到相似的該場景,高光和陰影部分的細節(jié)一覽無余?,F(xiàn)在似乎HDR在影友之間已經是一個很時髦的名詞了,。 其實,大概在2004或2005年時,,重慶的九如大哥就給我介紹過HDR,,曾經在拍攝時嘗試過,,但不得要領。直到2009年4月,,歷經數(shù)月終于完成了HDR攝影文獻級著作《HDRI手冊-高動態(tài)范圍影像處理技術》(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的翻譯后,,才開始真正對HDR有了一些了解。從此只要可能,,總會HDR幾張,。 淘寶這本書可以買到: 什么是HDR,HDR是英文High Dynamic Range,,即高動態(tài)范圍,,的縮寫。HDR這個縮寫被用于很多領域,,音頻,,數(shù)字處理等等。如果再加一個字母就更將這種技術限制在圖形圖像上了,,那就是HDRI,,I在這里是Imaging,即圖像,,影像的意思,。所以,在攝影領域,,HDR和HDRI是一回事,。 動態(tài)范圍是什么,影像技術中,,動態(tài)范圍指的是一個設備能夠捕捉的,,或者能夠顯示的亮度范圍,即最暗的黑色到最亮的白色的范圍,。它決定了你在不損失暗部和高光部分細節(jié)的情況下所能記錄或顯示的反差的大小,。相機所能捕捉的動態(tài)范圍比顯示器所能顯示的動態(tài)范圍要大。 下面的圖可能是我最早為了HDR而進行的"手動"包圍曝光的片子,。為什么是手動,,因為那時很傻,居然沒有想到用自動包圍曝光來拍,。這組片子拍完,,一直沒有用HDR的方式來做,現(xiàn)在看到的是前幾天為了做黑白翻箱倒柜時發(fā)現(xiàn)的,。所以是"新做"的,。呵呵。 為什么要HDR,,有些場景包含了太大的動態(tài)范圍,,即反差很大,,以致我們的相機無法一次將所有的細節(jié)全部拍攝下來,,如果我們按高光部分曝光,,那么暗部就是死黑一塊,而如果我們以暗部曝光,,高光部分就是一片毫無細節(jié)的白色,。我們可以通過用漸變鏡來壓暗天空, 或者利用閃光燈在陽光下作為補光,我們甚至可以利用圖像編輯軟件,,如PS等,,對圖像進行相應的處理,尤其是如果我們拍攝時用的是RAW格式,,這樣的修改就更容易了,。但這樣產生出來的圖像并不是真正的高動態(tài)范圍圖像。高動態(tài)范圍圖像是包含了一張"正常"拍攝的照片所包含不下的動態(tài)范圍的圖像,。它是通過對同一場景按不同曝光拍攝一系列照片,,每張照片捕捉場景整個動態(tài)范圍的某一部分,然后通過軟件將它們合成成為一張照片,。 但接下來就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幅高動態(tài)范圍的圖像包含的動態(tài)范圍太高,無法在現(xiàn)有的顯示設備上顯示出來,,也無法用打印機打印出來,。它們通常都是以32位的方式存儲的,每個顏色通道有430萬級亮度,,而一個標準的jpeg文件是8位的,,每個通道256級,12位RAW文件為每通道4千級,,14位RAW文件則為每通道1.6萬級,。 下面這幅是一幅比較典型的需要HDR的片子,2011年3月15日,,拍攝于頤和園,。如果按"正常"的拍攝,要么門洞里會很暗,,沒有細節(jié),,而外面的曝光正確,要么外面會很亮,,沒有細節(jié),,而門洞內曝光正確,但經過HDR后,,更符合我們人眼所看到的情況了,。
如何顯示HDR圖像,,要想讓高動態(tài)范圍的圖像的內容能夠完美的展現(xiàn)在低動態(tài)范圍的顯示設備和打印紙上,我們必須將高動態(tài)范圍圖像進行壓縮,,轉換成低動態(tài)范圍圖像,,即用合理的方式重新分配影調值。將高動態(tài)范圍的影調映射成一幅低動態(tài)范圍圖像的影調,,這個過程稱為影調映射-Tone Mapping,。 *影調映射還是色調映射,Tone Mapping這個詞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是色調映射,,但本人認為色調更多的是和色溫,,飽和度相關的,而這里的tone更多的是和影調相關,,所以我從一開始就將它翻譯為影調映射,。 所以,有一點千萬不要忘記了,,我們看到的所謂HDR照片,,其實都是LDR的,即Low Dynamic Range-低動態(tài)范圍的圖像,。只不過這些低動態(tài)范圍的圖像的影調是從原來的HDR圖像"向下"映射過來的,。而用單張RAW照片,經過Tone Mapping后得到的就更不是HDR圖像了,,因為其"原始"的動態(tài)范圍已經被單張RAW所捕捉到的動態(tài)范圍限制住了,。所以它們通常被稱為偽HDR-Pseudo HDR圖像,其實這種叫法也不準確,,準確的叫法似乎應該是"經過了Tone Mapping的圖像",,呵呵,太麻煩,,所以干脆還是叫偽HDR吧,。 下面也是我"早期"為HDR手動包圍的片子。當時做過,,不理想,,因為那時啥都不懂。這些都是最近"新"做的,。2005年7月拍攝于沈陽南湖公園,。 怎么拍HDR照片。前面說了,,真正的HDR是通過對不同場景進行一些的不同曝光值的曝光來得到的,。所以,我們需要對要拍攝的場景進行多次曝光。通常的做法是按測光結果對場景進行正常的曝光,,然后欠曝,,以得到高光部分的細節(jié),再過曝,,得到暗部的細節(jié),。一般情況下,對大部分場景來說以+-2檔進行自動包圍曝光便能夠捕捉到足夠的動態(tài)范圍,,對于反差非常非常大的場景則需要進行更多的過曝或欠曝,。因為拍攝的照片景深不能變化,,所以應該使用AV或M檔拍攝,,不同的曝光值通過改變快門速度來實現(xiàn)。同時不同的色溫會導致色調的變化,,所以要將相機的色溫固定下來,,而最好不要用自動色溫。 拍攝時相機的設置,DSLR以7D為例 1. 按下Menu按鈕,,進入第二個選項,,找到曝光補償/AEB,按下Set按鈕,進入下一個界面,。 2. 轉動主撥輪(快門后面的那個)調整曝光補償?shù)拈g隔,,通常為2EV。設定好后再按Set按鈕,,這點很容易被忽視,,如果不按Set,剛才的設定等于沒做,。 3. 設定后相機相機狀態(tài),,注意紅圈中的幾個項目。注意,,設定好包圍曝光后,,還要將相機設置為高速連拍狀態(tài),這樣你按一次快門并保持,,就能得到連續(xù)3張照片,。否則你只能一次一次按3下快門才能完成包圍曝光。 DC機以G9為例: 1. 在拍攝模式下,,按機背轉盤中間的按鈕,,激活液晶屏左邊的選項,用上下鍵將光標移動到"自動包圍曝光",,即從上往下第三個選項,,用左右鍵選擇該項中的第二項,自動包圍曝光,,再按下轉盤中間的按鈕,。 1. 按下轉盤右上方的曝光補償按鈕,顯示曝光補償條,,通過轉動機背轉盤,,選擇包圍間隔,同樣,,一般也是2EV,。值得注意的是,使用G9的包圍曝光功能時,,你不用專門把相機設置為連拍模式,,相機會自動進行設置,你只用按一下快門,,它便會給你拍攝3張包圍曝光的照片,。 很多人害怕高ISO產生的噪點,在拍攝HDR時噪點的問題看起來更嚴重,,但是隨著相機,、軟件的進步,,這個問題已經不是很大了,這幅便是在一次拍攝活動中用7D的ISO1600手持拍攝的HDR,。 制作HDR照片所需要的軟件,。制作HDR,我個人認為至少需要3個軟件,,PS自不用說(PSCS5的HDR功能比前面的版本提高了不少),,Photomatix Pro,是目前最好用的專門處理HDR照片的軟件,,另外還有一個就是降噪軟件,。Photoshop從CS2開始引進了HDR的處理,到CS5已經做的非常好了,。但是就影調映射來說,,目前最好的可能還是Photomatix Pro。而處理過HDR照片的影友都知道,,HDR處理過程中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噪點,,所以一個好的降噪軟件在這個工作流程里是必不可少的,。推薦使用Imagenomic Noiseware Professional這個PS插件,,這是一個對初學者來說近乎傻瓜,對高級使用者來則說可以進行各種微調的插件,,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而且還不會對圖像的清晰度有很大的影響,甚至還能讓圖像更清晰,。當然,,處理HDR圖像還有很多其他的軟件,因為我大多沒用過,,所以就不做介紹了,。 下面還是"早期"的HDR,從照片的編號看拍了不止3張,,可能按1EV拍了5張或6張,。 制作HDR照片 以我經常使用的Photomatix Pro為例。和許多類似的軟件一樣,,Photomatix Pro會經常更新,,目前最新的版本是4.1.2。 下面3張是2011年6月12日用7D手持包圍曝光拍攝的北京古觀象臺,。 包圍的順序是0EV,,-2EV,+2EV,。 首先是合成我們經過包圍曝光得到的照片,。 打開Photomatix Pro,點擊左邊的Load Bracketed Photos(載入包圍曝光的照片) 進入下面的對話框,點擊Browse(瀏覽)進入相應文件夾,,找到要處理的照片,,這里建議在下面的復選框上打上勾(紅圈處)Show intermediary 32-bit HDR image-顯示中間的32位HDR圖像,這樣在合成后可以將合成的圖像存儲成真正的32位HDR圖像,。 然后點擊OK,。 進入下面的對話框,建議按圖上的設置來進行,。如果你不是使用RAW,,則不會出現(xiàn)下面的色溫的選項。而導入RAW文件后,,如果你沒有固定色溫,,可以在這里選擇一個合適的色溫。 在第二欄,,Removing 這里是Photomatix Pro 4.0以后新增加的功能,,對消除鬼影很有效,。拍攝時因為是連拍三張,所以運動中的物體肯定會因移動而產生鬼影,。這里就是旗子那個地方,。 將下面的Zoom(縮放)滑塊,拉到最右邊,,對旗子部分放大,,我們就能看到確實有重疊(圖中紅圈處)。 按住鼠標左鍵,,在有重疊的部分進行選擇,。注意虛線部分。 在選區(qū)上單擊右鍵,,選擇Mark selection as ghosted area(將選區(qū)標記為鬼影區(qū)),。 虛線變成了實線。如果別的地方還有鬼影,,在那個地方重復上面的動作,,所有的鬼影區(qū)域都標記后,點擊OK,。程序繼續(xù)合并工作,。然后進入下一個畫面,。 經過對齊,消除鬼影,,降噪及去除紫邊后,,程序完成了合成,得到了下面的圖像,,這就是32位的,,真正的HDR圖像。注意,,此時旗子部分已經沒有重影了,。 關于對齊,無論是Photoshop CS5的合并到HDR PRO和Photomatix Pro以及其他HDR軟件,,在合成照片的第一步幾乎都是對齊,。以Photomatix Pro為例,它在對齊方面有兩個選項讓我們選擇,,一個是通過糾正水平和垂直偏移,,另一個是通過比對特征。同時還有一個是否對對齊后的圖像進行裁剪的復選框,。缺省的設置是選擇該選項,,這樣在處理合并好的圖像時我們就看不到因為對齊而產生的錯位,但同時我們也看不到我們拍攝時究竟錯位了多少,。個人以為拍攝時產生的輕微位移,,以上兩種方式都能夠很好的為我們解決。 借此機會仔細說一下我對這個對話框的理解,。 第一欄,就是紅圈中的部分 Align source images-對齊源圖像,,By correct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hifts-通過糾正水平和垂直偏移,,By matching features-通過比對特征(原文的意思是將相同特征的部分進行配對),Crop aligned images-裁剪對齊后的圖像,, 個人感覺后一種對齊方式,,即比對特征更適合大部分場合。另外似乎我們也沒必要去嚴查拍攝時位移了多少,,所以我從來都是將裁剪那個復選框選擇上的,。這也就是很多情況下我們發(fā)現(xiàn)合并以后的圖像和原圖的像素大小產生輕微變化的原因。 第二欄,,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過,,就是 Removing ghosts-消除鬼影區(qū)域,with Selective Deghosting tool(recommended)-使用選擇去除鬼影工具(推薦使用),,Automatically-自動,,Detection-檢測(鬼影),,下拉菜單有兩個選項,High-高和Normal-正常,。 第三欄 Reduce Noise-消除噪點。 On source images-對原圖像(進行降噪) On merged images-對合成后的圖像(進行降噪),,我個人一般選擇這個選項,,其實這個選項在這里的意義并不大,因為我們在出圖前還要在PS里進行專門的降噪處理,。 第四欄 Reduce chromatic aberrations-消除色散,,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紫邊,和許多圖像處理軟件一樣,,效果平平,,如果真想完全消除,可能還是需要手動一點一點的去做了,。呵呵,,不過有勝過沒有,所以我從來都是選上它的,。 最后一欄是和RAW有關的,。 早期的Photomatix Pro不能直接處理RAW格式的文件,我們必須將RAW格式的文件轉換成Jpeg或者Tif后才能導入到程序中?,F(xiàn)在Photomatix Pro隨帶了一個插件,,可以自己轉換RAW格式的文件了。但是,,Photomatix進行合成時仍然還是對Jpeg格式進行合成,,每次使用RAW合成時,我們都會看到進程條顯示Converting RAW file…,,就是轉換RAW文件的意思,,然后才是Align-對齊。從這點個人感覺用Photoshop CS5的合并到HDR Pro的結果可能會比用Photomatix Pro會更好些,,因為PS是真正用RAW文件來合并的,。但是,因為Photomatix Pro的消除鬼影功能太好用了,,而且就影調映射來說,,我個人必須在Photomatix中進行,所以我大多數(shù)情況下還是選擇用Photomatix Pro來合成,。 回到這最后一欄。 RAW conversion settings-RAW轉換設置 White Balance-白平衡,下拉菜單中缺省的選擇是As Shot-與拍攝時一樣,,還可以選擇Auto-自動,Daylight-日光,,Cloudy-多云,Shade-陰影,,Tungsten-鎢絲燈,,Flourescent-熒光燈和Custom-自定義等選項。你也可以直接在其右邊的方框中輸入色溫值,。右邊是一個很貼心的設置,,Preview Sample-樣片預覽,它允許你從文件夾中選擇一個RAW文件,,來預覽你對色溫的選擇,。 Color primaries based on-圖像色彩空間基于,下拉菜單中可以選擇sRGB,,Adobe RGB和ProPhoto RGB,,我通常的選擇是Adobe RGB,和我在PS里使用的色彩空間保持一致,。 關于色溫的問題,,想多說幾句。前面在介紹如何拍攝HDR照片也提到過,,除了光圈,、焦點等好固定外,色溫需要固定下來,,讓每張用來合成的原片的色溫都一樣,,但我拍攝幾乎從來都是用RAW格式,所以經常忽視將色溫固定,,感謝Photomatix Pro為了我這樣的懶人提供了這個選項,。
回到古觀象臺。 完成合成后,,進入程序左上角的File(文件),Save As…(另存為…),,這樣,,我們便得到了一幅高動態(tài)范圍的照片。但是,,這時的圖像看起來和我們通??吹降恼掌懿灰粯樱毓馔ǔ7浅2粶蚀_,。這是因為我們的顯示器并不是高動態(tài)范圍的,,它無法將照片中所有的動態(tài)范圍都表現(xiàn)出來,。 此時存儲的目的,1. 保存我們對去除鬼影的相關設置,,2. 保留一個真正的高動態(tài)范圍圖像,,以便以后,真正高動態(tài)范圍的顯示器普及后可以直接觀看,,3. 保存下來的.hdr文件以后可以在Photomatix Pro或Photoshop或其他圖像處理軟件中打開,,重新進行調整。這也就是為什么在開始導入包圍曝光的圖像時在對話框中選擇"立即顯示32位HDR圖像"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程序會缺省選擇.hdr格式,如果不是,,可以通過下拉菜單選擇這個格式,。
點擊程序左邊的Tone Mapping/Fusion(影調映射/混合)按鈕,進入HDR流程中最好玩的部分,,影調映射,。 (注意,此時圖像的文件名部分已經有了.hdr的后綴了,。) 下面就是HDR的影調映射畫面,。如果你之前做過影調映射,那么在左下角的Preset(預置)處會顯示Previous(先前),,程序會自動按以前做的影調映射的設置進行,。如果先前沒有做過,則會顯示Default(缺省設置),,如果你覺得無從下手,,那么可以點擊下方紅框中的幾個選項作為調整的起點。這幾個選項分別是繪畫般(Painterly),、夸張(Grunge),、平滑(Smooth)和黑白(B&W),進入這些"基本"預設后,,你可以通過滑動左邊的滑塊來進行符合自己要求的調整,。這些預設中,夸張的程度最厲害,,飽和度很高,,強度很大,讓圖像非常艷,,并不是人人都喜歡,,也不一定適合大部分場合。繪畫般的效果次之,如果想讓圖像有些畫意,,可以以此為起點,。而平滑預置則看起來更"自然"些。黑白就不用說了吧,。 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自己感到滿意后,點擊Process(處理)按鈕,。讓程序實現(xiàn)你剛才做的調整,。
影調映射滑塊的相關設置 HDR的影調映射是一個非常個人的東西,你做的東西可能并不是人人都喜歡,,我的感覺是自己覺得好就行,,畢竟攝影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個人的事。 但不管怎樣,,對影調映射中各個滑塊的調整則需要有所了解,。只有這樣你才能通過這些控制得到你自己滿意的結果,(當初我就是對它們不理解,,對做出的東西很不滿意,,而失去了興趣)。 Strength(強度),,控制反差調整的強度,。當設置為100時,它會給全局和局部的反差調整一個最大的強度(最"不自然"的結果),。 Color Saturation(色彩飽和度),,控制RGB顏色通道的飽和度。飽和度越高,,顏色的密度越大,。 Luminosity(明度),控制影調范圍的壓縮,,有調整全局明度水平的效果,。將滑塊向右移動,會增強陰影部分的細節(jié),,并提亮整個圖像,。滑塊越往左移動,,圖像就會得到一個越"自然"的效果,。 Detail Contrast(細節(jié)反差),即以前版本中的Microcontrast(微反差),,設置局部細節(jié)反差的程度。數(shù)值越高,,圖像看起來越"銳",。 Lighting Adjustments(照明(光)調整),,新的版本中將原來的Smoothing(平滑)改成了現(xiàn)在這個更明晰的名字了。它控制圖像各個不同反差變化的平滑度,。對于經過影調映射的圖像的表現(xiàn)有很大影響,。值越高,越"自然",,較低的值則能夠產生看起來更人工或更像繪畫的效果,。它有兩種模式。在缺省模式下,,它是一個滑塊,,而在選擇了Lighting Effects(照明效果)復選框(即選擇了以前版本的Light(光)模式)后,則是幾個按鈕,,現(xiàn)在新版本里這幾個按鈕的名稱也由原來版本中的Min-最小,,Low-低,Mid-中,,High-高和Max-最大,,改成了現(xiàn)在意思更明白的Natural+-更自然,Natural-自然,,Medium-中,,Surreal-超現(xiàn)實,Surreal+-更超現(xiàn)實,。圖像的效果取決于不同的模式,。"光"模式是唯一一個從Photoshop插件1.0版(3.1版或更早版本的Photomatix Pro)"傳承"下來的模式,能夠產生更"超現(xiàn)實"或"魔光"的效果,。而我個人更偏好使用按鈕模式,。這個選項可能是影調影視里最重要的設置之一,建議最好不要用最后那個Surreal+,,最多用到倒數(shù)數(shù)第二個,,即Surreal。 Smooth Highlights(高光平滑),,降低高光部分反差增強,。滑塊值設定高光部分有多少受到影響,。這個控制對于避免讓白色高光變成灰色,,或者讓淡藍色天空變成藍灰色天空很有用。同時它還能夠幫助我們減小位于明亮背景物體周邊的光暈,。 White Point,,Black Point(白點和黑點),這兩個滑塊控制經過影調映射后的圖像的最低和最高值的設定。將它們往右邊移動,,會增加全局的反差,。將它們向左移動則會減少在極端處的剪切。白點滑塊設置被映射的影調的最大值,,而黑點則是用于設置影調映射圖像的最低值,。 Gama(伽馬-灰度值),調整影調映射圖像的中間調,,對圖像整體提亮或壓暗,。 Temperature(色溫),調整影調映射的圖像的相對于原始HDR圖像的色溫,。將滑塊移向右邊,,圖像更暖,看起來更黃一些,。將滑塊向左移,,則會產生更冷,看起來更藍色的圖像,。 Micro-smoothing(微平滑),,微平滑會讓局部的細節(jié)增強效果更平滑。能夠產生像降低天空噪點,,讓圖像看起來更干凈的效果,。 Saturation Highlights(高光飽和度),調整由色彩飽和度設置的高光部分的飽和度,。 Saturation Shadow(暗部飽和度),,調整由色彩飽和度設置的暗部的飽和度。 Smooth Shadows(暗部平滑),,減低暗部的反差增強,。 Shadows Clipping(暗部剪切),這個滑塊用來設置暗部范圍將被剪切掉多少,。這個控制可能會去掉在低光照條件下拍攝的照片的暗部的噪點,。 我使用的最多的是強度,明度,,微反差,,光平滑,灰度值和微平滑,。其他的很少改變,。 再次回到古觀象臺。 經過以上的影調映射調整后的照片,,看起來比剛才生成的真正32位HDR圖像更真實,,自然了,,或者,根據(jù)你的調整目的,,可能會很夸張,,很畫意,很超現(xiàn)實,。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在上面的文件名處,,程序自動添加了tonemapped(經過影調映射),。 影調映射后,要點擊File(文件),,Save As(存儲為)將文件進行存儲,。我的做法是存儲為Tiff文件,以便以后進行進一步修改,。存儲的選項建議將下面的兩個復選框都打勾,,其中第一個是保存影調映射的設置,這樣程序會在保存時生成一個xmp文件,,存儲你對這幅照片的影調映射的設置,,在以后你可以方便的進行修改。而第二個則是一個非常貼心的設計,,可以在你存儲完文件后自動打開你指定的圖像處理軟件,,我們知道,影調映射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接下來的就是用圖像處理軟件進行更細致的調整,。 如果你使用Photoshop作為你的圖像處理軟件,建議在Photoshop中進行相應設置,。 在Photoshop中,,進入編輯-首選項-文件處理。 點擊Camera Raw首選項,,在最下面,,按圖示進行設置。
這樣,,當你打開相應的Tiff或Jpeg格式的圖像時,,相機會自動打開Camera Raw,你就能夠很方便的對一些項目進行調整了,。需要注意的是,,包含圖層的tiff是不能用Camera Raw打開的。 經過上述設置后,,當你存儲經過了影調映射的hdr圖像后,,它便會自動進入Photoshop CS5的Camera RAW插件,。 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相應調整,,這里要注意一點,,影調映射經常會讓圖像看起來飽和度很高,所以建議這里將飽和度稍微降低一些,。 進行相應調整后,,在PS里降噪處理,這就是Imagenomic Noiseware Professional插件的截屏,,左邊是原圖,,右邊是降噪后效果的預覽,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吧,。 經過一通折騰后,,我們得到了最終的結果。 呵呵,,先告一段落,。下面得瑟幾張自己拍的HDR。 這組都是2009年9月底60年大慶前在**廣場附近和故宮角樓拍的,。其中**的兩張手持30D包圍曝光,,國家大劇院那張是30D,三腳架,,故宮角樓那張用的是G9,,三腳架。 HDR片子有一個樂趣,,就是你隨時都可以翻出來重新折騰一番,,可能得到的結果和以前的完全不一樣。這是兩組一樣的照片,,一幅是以前剛開始重新玩HDR時做的,,一幅是最近剛做的。剛開始時對那種效果特強的結果很感興趣,,但做出來的片子現(xiàn)在看起來基本是沒法看的垃圾,。玩的多了,心也慢慢靜下來了,,感覺比以前調的片子安靜了許多,。不過,就這兩組片子來說,,結果雖然大不相同,,但自我感覺都還比較滿意。兩組中偏藍色的那幅是原來調的,,另一幅是最近調的,。都是2009年6月29日在798尤倫斯里用30D,,手持包圍3張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