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性格本無好壞之分,,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們永遠是積極向上,自信,,勇敢,,喜歡冒險。而壓抑的情緒會讓我們帶著面具生活,,使我們原本的性格扭曲,。
他不肯認真上學
凱是一個內(nèi)向、拘謹,、警覺性很強的孩子,。初次看到他,他神情緊張,,謹慎地坐在爸爸身旁,。我用關(guān)懷的眼光看了看他,向他介紹了一下我自己,。他才開始有點放松下來,,還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爸爸說:“我兒子3周歲上幼兒園以后就全托在幼兒園,,現(xiàn)在全托在學?!,F(xiàn)在的問題是,,他不肯上學校,,每天大哭大鬧,哄也哄了,,罵也罵了,,打也打了,都沒有用,。老師反映,,他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在課堂里破壞紀律,,隨意走動,,坐立不安,影響了老師正常教學,。作業(yè)完成不了不用說,,還根本不聽老師的話。我想通過心理咨詢能夠讓兒子輕松上學,,上課認真,。”爸爸說話時,,凱在一邊低著頭不停地玩手指,。
我們把目標定為讓他輕松上學,,注意更集中。于是我邀請他進入沙盤游戲,,給他做一個心理評估,。
凱在沙盤中擺了很多兇猛的動物和害蟲,還擺了一些戰(zhàn)士和一些卡通英雄人物來對抗那些動物和害蟲,,在一個角落里擺了一張桌子和一張椅子,。整個沙盤混亂,充滿緊張的氣息,。
在整個沙盤游戲過程中,,明顯可以看出凱內(nèi)心的不安和緊張恐懼,以及對外界的防御,,而沒有一個人能夠幫助他支持他,。
評估后,我告訴凱的爸爸,,孩子有權(quán)利在小時享受父母的愛,。如果真的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和孩子在一起,就要將孩子托給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的撫育人代替父母來照顧他,,并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很愛你,因為某些事物某個時間不能照顧你,,這個人在學校里代替爸爸媽媽照顧你,。”再讓孩子和這個新?lián)嵊讼仁煜ひ欢螘r間,,而且這個撫育人在開始的一段時間能時刻保護孩子,,體諒孩子,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在孩子回家的時候,,多噓寒問暖,多專注地傾聽,,與孩子保持良好的心靈上的溝通,,讓孩子適時地傾倒在學校里堆積的情緒垃圾。而且告訴孩子,,有煩惱,,爸爸媽媽跟他一起分擔,有困難的話,,爸爸媽媽幫他一起解決,。
父母們愛子心切,,對孩子的將來寄予厚望,,都希望孩子能比自己好上幾百倍,,也希望自己能夠給孩子更好、更多的東西,。當孩子出世后,,父母們一要為賺更多的錢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環(huán)境而不斷努力,二要為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而心力交瘁,。
父母在教育和賺錢方面有時沒有辦法去平衡:沒錢就不能給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好的教育,,如果努力工作賺錢,就沒有時間陪伴和教育孩子,。怎樣去平衡這個問題呢,?父母們想了個方法,讓孩子全托到幼兒園或者學校,,父母們心里想:“作為老師,,他們育兒的經(jīng)驗更豐富,教育孩子的方法更多,,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幫助,。還可以讓孩子養(yǎng)成獨立的品質(zhì)?!?/P>
獨立,,建立在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下離開父母。孩子帶著恐懼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在他們內(nèi)心,,前面的路是未知的,他們小小的身軀及有限的人生經(jīng)驗無法抵抗外來的威脅,。在未成年之前,,孩子也無法照顧好自己的衣食住行。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他們可以在父母面前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和需要,,而當他們被全托到了一個遠離父母的地方,孩子心理就會感覺到害怕,、恐懼,。為了能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生存下來,孩子只能壓抑自己的內(nèi)心需求,,用內(nèi)心的另一份力量去抵抗威脅,。有些孩子會變得用討好的方式取悅別人,避免受到傷害,。而有些孩子變得很有攻擊性,,讓別人知道他不是好欺負的。也有的孩子變得冷漠,、無情,、無助,、無望。
被全托的孩子內(nèi)心感覺到:“我是不重要的,,爸爸媽媽不愛我,,我不值得別人愛?!?/P>
在全托的過程中,,孩子對愛的需求,對安全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產(chǎn)生了對父母的憤怒,,對世界的恐懼,這些情緒被深深地壓抑著,。孩子帶著這份壓抑的情緒長大后外化為一種行為模式,,造成孩子與父母的關(guān)系疏離,叛逆,,離家出走,,反社會,甚至有些走上犯罪的道路,。而有些孩子長大后變得依賴,,不自信,沒有自我,,沒有目標,。還有一些長大后變得無助,抑郁,。
性格本無好壞之分,,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們永遠是積極向上,,自信,,勇敢,喜歡冒險,。而壓抑的情緒會讓我們帶著面具生活,,使我們原本的性格扭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