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解讀(連載十六) (34條) 三四、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二一、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一、自下利與利遂不止 關于這兩種下利,,我摘錄黃煌老師《經方100》中的解釋:下利有輕重之別,,輕者僅大便溏薄,或時干時溏,;重者為泄瀉不止(p204),。自下利就是“輕者”;利遂不止就是“重者”,。 二,、本條的“葛根黃芩黃連湯”在傷寒論體系中不很常用,爭論也很少,。不過,,我卻有不同的看法: 本條條文很明確:太陽病的桂枝證(發(fā)熱,,汗出,惡寒),,利遂不止(被誤下),,喘而汗出,,等,。 與21條的下之后的癥狀是“脈促,胸滿”,。相比胸滿和喘應該是同一癥狀的輕重的表現不同,,喘比胸滿更嚴重。 具體到方藥上,,前者是桂枝去芍藥湯,,后者是葛根黃芩黃連湯,根本不聯(lián)系,??紤]的21條在誤下后沒有“下利”這一癥狀,為了保護患者的胃氣,,把桂枝湯中的芍藥去掉了(參看第280條:二八〇,、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xù)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而34條聯(lián)系到32,、33條,,似也應該也改成“葛根加黃芩黃連湯”為宜。(兩者都以桂枝湯為基礎),。一個“加”字,,藥物增加了很多。 葛根湯里有麻黃,,這個藥對“喘”有療效(參看35條),,所以也支持我的觀點。 按照32,、33的推廣原則,,則:如果患者的癥狀是本條的前半段,即“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那么,給出的處方應該是“桂枝加葛根加黃芩黃連湯”,。這樣,,也與21條有聯(lián)系了。 我的結論:本條有喘用“葛根加黃芩黃連湯”,,無喘用“桂枝加葛根加黃芩黃連湯” 毛延升 2013-07-19(360doc首發(fā)) |
|
來自: 自學中醫(yī)的醫(yī)館 > 《傷寒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