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員:捷列什科娃
2、美國第一位黑人女航天員梅·杰米森, 美國第一位黑人女航天員梅·杰米森,1956年10月17日生于亞拉巴馬州迪卡特城,,后遷居伊利諾斯州芝加哥市,。杰米森愛好旅游、繪畫、縫紉,、滑雪,,酷愛現(xiàn)代爵士樂和非洲舞蹈。父母居住在芝加哥,。1973年芝加哥摩根園高級中學畢業(yè),。1977年畢業(yè)于斯坦福大學化學工程系,1981年獲康奈爾大學醫(yī)學博士學位,。1982年成為洛杉磯醫(yī)療中心一名醫(yī)生,。1983年至1985年參加和平工作團赴西非的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等國從事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1985年10月回到美國在加州國立衛(wèi)生研究所負責航天員健康計劃任務,。1987年6月入選航天員隊伍,。
加拿大第一位女宇航員:羅伯塔·邦達爾(Roberta Bondar)。右圖為2005年11月27日,,羅伯塔·邦達爾在多哈一所大學發(fā)表演講,。 加拿大首位女航天員:羅伯塔·邦達爾 加拿大第一位女性宇航員,羅伯塔與6名男性同事在1992年1月22- 30日完成了太空“8日之旅”,。而在此之前,,她為自己的宇航夢努力了8年,。1983年,,羅伯塔被挑選為宇航員候選人,1984年2月開始進行相關訓練,,直到1992年升空圓夢,。 5、日本/亞洲首位女航天員:向井千秋 向井千秋 (日文:むかい ちあき),,1952年5月6日出生,,日本宇航員、外科醫(yī)生,。出身于群馬縣館林市,。慶應義塾大學醫(yī)學部畢業(yè)。 向井是日本宇航員中唯一的女性,,是最先有兩次宇航經歷的日本宇航員,,曾于1994年和1998年分別搭乘“哥倫比亞”號和“發(fā)現(xiàn)”號航天飛機前往太空。她1952年出生于群馬縣館林市,,如今名為“向井千秋紀念兒童科學館”就建在該市,。 日本/亞洲首飛女航天員——向井千秋 2012-05-25 14:23:38 向井千秋,1952年5月6日出生,。 1985年向井千秋被選為日本第1批三名航天員候選人之一,,準備在STS-47飛行任務中執(zhí)行“日本空間實驗室”的首次材料處理試驗任務。此外,,她還作為STS-90飛行任務中執(zhí)行“神經實驗室”實驗任務的后備載荷專家,。 向井千秋共執(zhí)行過兩次太空飛行任務:1994年的STS-65任務和1998年的STS-95任務。 向井千秋是日本首飛女航天員,,也是首位兩次參加空間飛行任務的日本航天員,。1994年向井千秋被授予“首相特別嘉獎”,。 6、法國首位進入太空的知名女航天員:克洛迪-艾涅爾 2008年7月份的Claudie Haignere 首位進入太空的法國知名女航天員,、曾任法國內閣部長,。艾涅爾是法國太空總署(CNES)的航天員,1996年飛至和平號太空站,,并于2001年飛到國際太空站,,是首位達此創(chuàng)舉的歐洲女性。她后來轉任政壇,,2002年6月至2004年3月間出任法國科技部長,,并在法國總理Jean-Pierre Raffarin任內擔任歐洲事務部長,直到2005年5月為止,。 她嫁給法國航天員艾涅爾Jean-Pierre Haignere,,Jean-Pierre Haignere在1993年與1999年間兩度前往和平號太空站執(zhí)行任務,他的第二次任務在太空站停留長達6個月,。2008年12月23日法國首位女航天員患有抑郁癥企圖自殺被送醫(yī),。51歲的艾涅爾在巴黎寓所被人發(fā)現(xiàn)后緊急送醫(yī),據(jù)另一消息人士表示,,她服藥過量,。消息人士說,送醫(yī)時她還有意識,。 7.進入太空的第一位女太空游客伊朗阿努什·安薩里阿努什·安薩里(Anousheh Ansari,,1966年9月12日出生)具有伊朗-美國雙重國籍的企業(yè)家,2006年9月18日,,她以“太空冒險”公司首位女太空游客身份,,搭乘俄羅斯的“聯(lián)盟” TMA-9號飛船造訪“國際空間站”,乘坐 “聯(lián)盟”TMA-8號返回,,成為世界第44,、伊朗第一位女宇航員,也是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太空游客,,時年40歲,。安薩里曾在美國就讀計算機工程,后獲美國華盛頓大學碩士學位,,1984年移居美國,,畢業(yè)后在MCI電信公司工作與哈米德·安薩里相遇,1991年結婚,。在旅游太空后,,她寫出《我的太空夢》一書。 世界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游客,,美籍伊朗裔企業(yè)家阿努謝赫·安薩里,,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游客,,她為此支付了大約2000萬美元。 安薩里是美國得克薩斯州一家電信技術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身家上億美元,。 圖16是阿努什·安薩里的照片,圖17是“聯(lián)盟” TMA-9號飛船乘組的合影,。 圖16 圖17 李素妍,1980年出生,,生物學博士,。她和高山二人經過嚴格選拔,從韓國全國3萬多名志愿者中被挑選為韓國的宇航員,,并在韓國和俄羅斯接受了各種訓練,。2008年4月,李素妍搭乘俄羅斯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她將成為歷史上首位進入太空的韓國籍宇航員和女性,。韓國曾向俄羅斯支付3000萬美金作合作費用,,為韓國培訓宇航員,。當時韓國曾派一男一女兩人受訓。李素妍本為替補,,但因男性宇航員違反規(guī)則拆開俄羅斯航天培訓資料而被取消資格,,李素妍成為正式宇航員。
韓媒: 韓國首位女宇航員李素妍著陸時嚴重受傷(圖) 據(jù)韓國《文化日報》29日報道說,,韓國首位宇航員李素妍在著陸時受到的劇震所造成的脊椎傷勢比預期嚴重,,有必要長期住院。 疼痛已影響行動 李素妍的主治醫(yī)生鄭基榮說:“李素妍在著陸時,,頸部,、肩部、背部等處受到了超出預想的沖擊,。特別是胸椎,、腰椎的狀況很不好,已達到了影響行動的程度,。將根據(jù)精密診斷的結果,,同時與韓國航空宇宙研究員商討后,確定住院時期,?!?鄭基榮說:“雖然俄羅斯方面通過X光拍片確認了李素妍的脊椎骨沒有異常,,但目前必須對脊椎肌肉以及神經進行精密診斷。根據(jù)診斷結果,,也可能會對她的行動做出限制(如長期住院等),。” 28日回國后在首爾市區(qū)某賓館入住一晚后,,李素妍便取消了一切日程安排,,包括拜訪總統(tǒng)府和接受電視臺采訪。 著陸時遭受巨大沖擊 李素妍現(xiàn)年30歲,,4月8日搭乘俄羅斯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19日返航,以彈道方式著陸時偏離預定地點大約420公里,,除了遭遇顛簸,,還承受最高10倍于地面上正常重力的引力作用。一名美國宇航員和一名俄羅斯航天員與她一同返航,。由于飛船返回艙觸地點靠近李素妍的坐椅,,可能讓她與其他人相比經受了更大沖擊。 被攙扶著下飛機 返回韓國的第一天,,李素妍走進記者會現(xiàn)場時步伐緩慢,,接受拍照時也用雙手撐住桌子,身子略微彎曲地站在那里,,表現(xiàn)出不太舒服的樣子,。她告訴記者,自返回地面以來,,她一直承受著疼痛,。在太空軌道上,由于不習慣失重環(huán)境,,她受到太空暈動癥困擾,,膝蓋和腳部因碰撞出現(xiàn)淤青等癥狀。 李素妍回國時,,從她走下飛機的航梯起即受到預備宇航員高山和警衛(wèi)人員的摻扶,。她與母親擁抱時,也露出了疼痛的表情,。 9,、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1978年出生,河南人,,為空軍第七批女飛行員,,空軍中尉軍銜,能飛四種機型。女宇航員候選前已婚,,未生育,。1997年進入空軍長春飛行學院學習,2001年畢業(yè)分配至廣空航空兵某師,,2012年6月中旬,,被確定為神舟九號女宇航員,將是中國首位登上宇宙的女航天員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發(fā)射,,搭載3名宇航員,,包含首位女宇航員劉洋,在太空停留13天,,于29日返回,。任務:實現(xiàn)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航天員將進入天天宮一號工作和生活,,開展空間科學實驗,,之后返回地面。 首位太空行走的女宇航 :薩維茨卡婭 斯韋特蘭娜·薩維茨卡婭(1948年8月8日,,) 蘇聯(lián)運動健將和宇航員,,競速飛行記錄的創(chuàng)造者和飛的最高記錄的保持著,世界第二位女宇航員(第一是捷列什科娃)和世界首位女性太空行走者,,兩次蘇聯(lián)英雄,。當今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婦女象她那樣在航空和航天領域內都取得過驕人的成績,。她現(xiàn)在是俄羅斯聯(lián)邦國家杜馬共產黨派的副主席,。 飛行時間最長的女宇航員:香農·盧西德 首位航天飛機女機長:艾琳·瑪麗·柯林斯 1995年2月3日,美國女宇航員艾琳 瑪麗 柯林斯乘“發(fā)現(xiàn)”號航天飛機飛上太空,。1999年,,已經身為人母的柯林斯第三次進入太空,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航天飛機女指令長,,駕駛“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完成了7月23日至27日的飛行,。至今,她駕駛過三十多種不同的飛機,累計飛行時間達到6280多小時,,其中有537小時是在太空度過的,。此次,柯林斯作為“發(fā)現(xiàn)”號指令長,,不僅承擔著艱巨的飛行任務,,而且還承擔著挽救美國宇航局聲譽的巨大責任。 在太空工作時間最長的歐洲女宇航員:艾涅爾 2001年10月31日7時58分,,艾涅爾乘坐“聯(lián)盟-32”號飛船的返回座艙,,在哈薩克斯坦的大草原上安全著陸。自1961年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乘宇宙飛船進入太空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實現(xiàn)太空遨游之夢,。但令人遺憾的是,其中女子寥若晨星,,而能夠連續(xù)3次進入太空且在著名的“和平”號及國際空間站工作過的,,更是屈指可數(shù)??寺宓?艾涅爾就是這樣一位幸運兒,,這位法國女性憑借著自身不懈的努力,成為法國乃至歐洲在太空工作時間最長的女性,。 哥倫比亞號事故中喪生的女航天員 右圖中正中間是卡爾帕納·喬娜(Kalpana Chawla,;左三為勞雷爾·克拉克(Laurel Blair Salton Clark?!? 卡爾帕納·喬娜(Kalpana Chawla)1961年7月1日出生在印度北部哈里亞納邦一個名叫卡納爾的小鎮(zhèn),。1978年,當17歲的喬娜考入旁遮普工學院航天工程專業(yè)時,,她創(chuàng)下了一項紀錄全專業(yè)惟一的女生,。1980年,喬娜在得克薩斯州攻下了航天工程專業(yè)碩士學位,,隨后又取得了同一專業(yè)的博士學位,,并加入美國國籍。1994年,,喬娜被NASA選中,,參加為期一年的太空嚴格訓練,身份是航天飛機太空任務專家,?!? 勞雷爾·克拉克(Laurel Blair Salton Clark)是美國軍中的傳奇女性??死?961年3月10日出生于美國艾奧瓦州,,不過她把威斯康星州的拉辛當成家鄉(xiāng)。克拉克畢業(yè)于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獲得醫(yī)學博士學位,。她先是美國海軍的航空軍醫(yī),后又成為潛艇上的潛水醫(yī)官,,1996年又被選為宇航員,。 挑戰(zhàn)者號事故中喪生的女航天員 右圖中上排左二為克里斯塔·麥考利夫(Christa McAuliffe),;上排右一為朱迪絲·雷斯尼克(Judith Resnik),。 在“挑戰(zhàn)者”號和“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事故中,,共有14名宇航員喪生,,其中4名是女性,。以下兩位是在“挑戰(zhàn)者”號事故中喪生的女航天員: 克里斯塔·麥考利夫(Christa McAuliffe)1948年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原姓科里根,。她原本是一名普通中學教師,,但遨游太空的夢想和美國航空和航天局(NASA)招募太空教師的決定讓她走進了宇航界,。為了這個夢想,,她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朱迪絲·雷斯尼克(Judith A Resnik)1949年4月5日出生于俄亥俄州的阿克倫,,是猶太后裔。她1970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工程學士學位,,1977年獲得馬里蘭大學同一專業(yè)的博士學位,。1978年,雷斯尼克被選入NASA的宇航員項目,,在1984年8月“發(fā)現(xiàn)”號處女航時擔任任務專家,。在“挑戰(zhàn)者”號最后的那次航行中,她也擔任任務專家的工作,。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中國首位航天員) 女性是人類的半邊天,,沒有女性參與的載人航天是不完整的。迄今為止,,世界上已經有7個國家共50余名女航天員進行過太空飛行,,充分證明了女航天員完全可以勝任并出色完成太空飛行任務。 |
|
來自: 相逢就是緣 > 《科學與發(fā)明、航空與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