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咳嗽神方】《絳囊撮要》;
【主治】咳嗽,; 【處方】桔梗1.8克,;川貝母3克;白菊花7朵,;水梨(連皮)15克。
【功效】潤肺生津,,化痰止咳,。
【服法】泡水當茶飲。
【按語】咳嗽的主要病變在肺,,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所以治療的基本原則為暢肺祛邪,,兼以養(yǎng)陰潤肺。本方清潤,,用于治療肺津損傷,,外感風熱引起的咳嗽,療效可靠,。
2,、【仙人膠丸】《宣明論方》;
【主治】虛勞久咳,,痰涎喘滿,。
【處方】人參,、沙參、元參,、紫團參,、丹參、白術(shù),、牡蠣,、知母、甘草各60克,;蛤蚧一對(頭尾全),。
【功效】補肺氣,化痰飲,。
【制法】先將全蛤蚧用河水洗凈,,文火灸酥黃色。與上藥共研細末,。再用麻黃(去根)7500克,;枸杞1500克水煎去渣,再熬成膏,,作丸如梧桐子大,。
【服法】臨睡前用生姜湯化服一丸。
【按語】本方適用于虛勞久咳,,氣陰兩虛者尤宜,。
3、【久仙散】 《衛(wèi)生寶鑒》,;
【主治】咳嗽,;
【處方】人參,、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膠,、烏梅各30克;貝母15克,;罌粟殼(去頂)240克,。
【功效】養(yǎng)陰斂肺,止咳化痰,。
【制法】將罌粟殼用蜂蜜灸黃,,與上藥共研細面。
【服法】每服9克。
【按語】此方對于久咳痰多,,年老體衰效果尤佳,。
4、【深師蘇子湯】 (王燾方)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喘多痰,;
【處方】蘇子15克;干姜5克,;橘皮9克,;茯苓10克;姜半夏12克,;人參6克(另煎),;桂芯3克;甘草6克,。
【功效】溫肺,、止咳、化痰,。
【服法】水煎服,。每日二次,早晚各服一次,。
【按語】本方是治慢性支氣管炎有效方劑,,尤其適應老年人。醫(yī)者曾治一位年俞八旬老人,,平素體健,,患慢支八年余,每遇冬季發(fā)作,,診時服過定喘湯,、小青龍湯十余劑,效果不佳,,用西藥噴霧劑,雖能控制病情,,但療效不穩(wěn),,遂疏此方,加麻黃根6克,、海浮石10克,,連服十七劑,喘息遂平,。麻黃確能舒緩支氣管痙攣,,平喘降逆。如遇汗多或汗自出的病人,,可遵蒲輔周先生的經(jīng)驗,,用麻黃根代替麻黃,,頗有佳效。
5,、【三子貞元飲】(魏長春方)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胸腹悶脹,;
【處方】蘇子10克,;白芥子9克;萊菔子12克,;熟地黃15克,;當歸15克;灸甘草12克,;地骷髏10克,。
【功效】降氣化痰、定喘止咳,;
【服法】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
【按語】本方以三子治肺,,主要是蘇子降氣化痰,;白芥子溫肺化痰;萊菔子消食化痰,,三子合用,,治胸腹悶脹,慢性支氣管炎偏于痰逆兼濕者,,療效殊好,。熟地、當歸,、甘草,,是明代張景岳的貞元飲,主治氣道阻塞,,呼吸急促,,提而不能升其氣,咽而不能降其氣,,似喘而帶咳,,用熟地之溫潤以補腎陰;當歸治血以益元真,;灸甘草溫中以降氣逆,,三味相合培本扶元。地骷髏可宣肺利水,寬胸消脹,。諸藥合用,,扶正祛邪,疏納并用,,肺腎同治,,上下兩圖。便于熱者,,去白芥子,,加牛蒡子9克;偏于體虛者,,又無食滯脹滿者,,去萊菔子,加刀豆子9克,;兼有煩躁失眠者,,去白芥子、萊菔子,,加枸杞子9克,、無味子3克。
6,、【止咳效方】(胡蘭貴經(jīng)驗方)
【主治】感冒后內(nèi)熱未凈,,咳嗽吐痰不利,胸悶,,大便干結(jié),。
【處方】白蘿卜120克;秋梨60克,;蜂蜜10克,;川貝母12克。
【功效】養(yǎng)陰清熱,,止咳化痰,;
【服法】水煎服。
【按語】本方是感冒過后,,表癥已去,,但咳嗽不止,內(nèi)熱未清,,痰濕壅肺的有效方劑。醫(yī)者曾多次應用,,百用百效,。尤其是小兒肺炎以后,咳嗽不止,打針輸液效果不佳時,,應用本方更是得心應手,。
|
|
來自: 默 語 > 《名醫(yī)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