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冊上第一人
---讀史札記一則
縱觀清康熙一朝,,由于康熙開明進取,、嚴懲貪官,使天下一時清官濟濟,,而清官冊上的第一人當數湯斌,。他是河南雎縣人,字孔伯,,號潛庵,,信奉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理學。因品行清端,、才優(yōu)瞻裕被皇帝從翰林親點為潼關道,,后又開往江蘇巡撫、禮部尚書,、工部尚書,、太子太傅等職。
他起先作為四品官員時,,上任可享受驛站準備的夫馬食宿,,但湯斌考慮到這些費用都要攤派到老百姓頭上,從不住驛站,,都是自己付錢,。輕裝簡行,像窮書生趕考似的上任,。他在任上總是勤求民隱,,興修農田水利,想方設法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每夜都要忙碌或學習到深夜,。有一次他從南贛卸任返鄉(xiāng),卻窮的連回家的川資都沒有,,萬般無奈,,只好讓仆人把自己所騎的用俸祿所買的一匹馬,艱
難地回到家里,。同那些“三年清知府,,十萬百花銀”的官員們形成了多么鮮明的對照。
他擔任“主考官”這個肥差時,,從不收考生的一份“贄敬”,。如有的富家門生一定要送,,他就立即分給清寒的門生。在江蘇擔任巡撫時,,有一次皇帝路過江蘇,,他做主不修勞民傷財的“蹕道”,免去了數千個百姓的房屋拆遷,。他過著清貧的生活,,每天都是粗茶淡飯,菜譜上每天必有一味豆腐,;還經常采巡撫后園的野蔬供膳,。夏天,從典當鋪中買舊夏布帳子來用,。冬天,,湯夫人坐轎出門,西北風起處,,有舊棉絮從轎簾里吹放出來,路上的老白姓看到都感到眼圈發(fā)紅,。由于他以身作則,、勵精圖治,江蘇一省的吏治和實績被稱頌一時,,民眾感到心情舒暢,。一些貪官污吏主動收斂,京城的一些敲詐勒索之徒也輕易不敢到江蘇亂要錢物,。
由于貪官和奸臣們的排擠和打擊,,湯斌最后在工部尚書任上郁郁病死,死時穿著一身破衣服,,家中只剩下八兩俸銀,。誰能想到做到天下第一要缺的江蘇巡撫,以及職掌大工,,手上有無數名工,、衣匠的工部尚書的住宅竟簡陋不堪、家徒四壁,,死時竟然買棺材的錢都沒有,。
湯斌死得很寂寞,但他任過職地區(qū)的父老百姓聞其死訊,,皆是孝衣如雪,,哭聲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