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落盡見真淳
《印加人的祖先——公元一至七世紀的古代秘魯》
“在人類文明的廢墟上,讓我們深情的回望南美洲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印加文化,。從印加帝國的開創(chuàng)初期,,到它的輝煌時代,然后是戰(zhàn)場四起的硝煙,,以及最后湮沒在斜陽中廢棄的古城,。歷史總是這樣無情的輪回,然而,,在歲月的深處,,卻掩藏著人類文明興衰的最大秘密。為了人類前進的步伐更加穩(wěn)健,,不再茫然,,讓我們一起從歷史中去追尋進步的動力?!薄?IMG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SPLAY: block" title="" name=image_operate_32041310089969156 alt=豪華落盡見真淳《印加人的祖先鈥斺敼恢療呤蘭偷墓糯羋場 src="http://image54.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8/0816/26034630_2" real_src="http://image54.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8/0816/26034630_2">
《印加人的祖先——公元一至七世紀的古代秘魯》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秘魯文化部共同舉辦,。展覽分為“人與自然”、“生活與人生”,、“眾神與信仰”三章,,每一章又細分為三個單元,對公元一至七世紀印加各部落的社會狀況作了普遍性的概括,。展品來自秘魯國家考古學,、人類學和歷史博物館,總計180件,,包括陶器,、紡織品、金屬制品,、石器等,,反映了秘魯歷史中區(qū)域發(fā)展時期莫切、納斯卡,、利馬等地區(qū)的經濟,、社會、文化和信仰,,全面,、深刻地展現(xiàn)秘魯區(qū)域發(fā)展階段的文化藝術成就,生動再現(xiàn)了這一時期爭奇斗艷的文化風貌,。
從大航海時代到如今,,有關印加的傳說無不渲染了這塊土地的富庶與神秘,,一些故事里寫道,那兒的金子有如歐洲人用于挖掘金礦的鐵一樣便宜,,那兒的王是黃金之王,;另一些則斷言秘魯人的精神世界遠遠勝過歐洲人。然而較之印加人所創(chuàng)造的輝煌的農業(yè)文明,,他們生存的環(huán)境則顯得極為惡劣,,狹長的沿海地區(qū)是砂土地帶而且雨量稀少、水源匱乏,,山區(qū)地帶山勢陡峭,,高處終年積雪。唯有海拔2000——4000米左右的山谷盆地高度適宜,,又有溪流潤澤——盡管印加人虔誠地敬奉著他們的太陽神,,大自然對“太陽之子”們卻有些吝嗇它的回贈。
盡管如此,,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用他們的勤勞與智慧,,大規(guī)模開墾梯田、興修水利,,在上天的嚴苛面前,,將生存的疆域拓展到可能的極限。在海拔5000多米的安第斯山區(qū),,仍有人常年居住。更令其顯得獨特的是,,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神秘古文明,,可能始終都沒有自己的文字,因而本次展覽是以精美的陶器,、紡織品,、金銀制品以及器物上具有敘事和象征功能的圖像為入口,開啟了一條通往古代秘魯?shù)摹八淼馈?,將前印加帝國時期莫切,、納斯卡、利馬等部落的社會風貌和藝術成就展現(xiàn)在參觀者面前——正是這些散落在安第斯山脈周圍的文明,,經歷了幾個世紀的風雨,,最終集結成了盛極一時的印加帝國。
并不是每一種遺留下來的,、并產生重大影響的文明都用文字來記錄它的歷史,。公元一至七世紀,在太平洋與安第斯山脈之間崎嶇不平的狹長地帶生活著多個社會群體,,如北部海岸的莫切,、比庫斯和比路文化,南部海岸的納斯卡文化,,北部山區(qū)的卡哈馬卡,、雷瓜伊文化,就沒有相應的書寫語言,。
取而代之的是他們精美的陶器,、紡織品、金銀制品以及其器物上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圖像,,保留了他們的生活,、信仰和許多其它的內容。這些圖像有的被編制在燦爛的織物上,,有的被定型于燒制的陶器之上,,有的被刻畫在荒漠的地表上,。這些圖像極具表現(xiàn)力的特性和現(xiàn)實主義的細節(jié),將會卓有成效地啟發(fā)那些試圖了解早期印加人的祖先生活方式的人們,。 由于沒有文字史料流傳,,展覽說明上的介紹十分簡潔,對于那些表情生動的人,、獸樣式的容器和工藝精美的飾物背后的故事,只能由參觀者自由想象,。
不過,展廳地面和墻體上巨大的圖騰投影和居中展示的大匹艷麗織物,,體現(xiàn)了布展時對于以上缺失的考量,,它們試圖用古代秘魯人擅長的視覺方式,,讓人們對這一古老文明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形成直觀的感受。
莫切陶器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們兼具器具與塑像的功能,,器身被制成人像,、頭像、動物,、家具,、房屋等形狀。肖像瓶是莫切陶器的主要特色,,也是展品數(shù)量最多的一個類別,。
酷似“天線寶寶”的猴形陶瓶
鳥形陶瓶
鷹蛇相斗形陶瓶
蟹身人面陶瓶
螃蟹紋陶瓶
仙人掌紋陶瓶
人形陶瓶
納斯卡文化源于當?shù)馗鼮楣爬系呐晾ㄋ刮幕⑶覀鞒辛似湓诩徔椆に嚿系捏@人成就,,那里的人們使用腰機紡織,,用棉花和南美駝毛織成,有刺繡,、花毯,、織錦、條紋布等種類,,并能根據(jù)色調色相的變化,,分化出190多種色彩。展廳中央一張巨大的駝毛質人物紋毯即是納斯卡人精湛技藝的體現(xiàn),,細看時織物針腳分明,,連斷裂的紡線都很難找到。來自于納斯卡文化的另一件特別的展品,,是一把用明黃與鐵灰色羽毛做成的羽毛扇,,它象征著祭司具有飛翔的能力。
納斯卡文化的陶器也頗有特點,,它們多為雙口提梁壺之類,上面繪有風格獨特的彩畫,,這些神秘的圖案,,被譽為宗教萬神殿里的圖像詞典。這個雙口提梁壺,,外壁所繪的是戰(zhàn)俘首級圖像,,雙唇為兩根刺所刺穿——戰(zhàn)俘首級形象圖案在納斯卡的陶器上頗為普遍,在納斯卡人的墓葬中,,也常常發(fā)現(xiàn)被斬者的頭顱,,據(jù)考證,可能暗示著這一文明對此類頭像的崇拜,。
水禽紋陶瓶
舞蹈紋陶杯上質樸有趣的舞蹈場景,,其實也是宗教儀式和農業(yè)豐收的慶典上的表演,。
飛人紋陶碗
龍形紋陶瓶
海獅形陶瓶
抄手人形陶瓶
還有一些兒童不宜的重口味陶瓶,據(jù)說表現(xiàn)的是祭祀與巫師治病的內容,。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以歷史與藝術并重的綜合性國家博物館,,不僅集中向國內外觀眾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藝術,還廣泛展示世界各國的文明成果,。秘魯祖先同中國一樣創(chuàng)造了源遠流長,、悠久燦爛的古代文明,精美的陶器,、燦爛的織物,、巧奪天工的金屬制品以及獨具特色的石器、木器等,,反映了秘魯先民的工藝成就,、精神世界和驚人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
重新開放后的國家博物館設有歐洲廳,、亞洲廳,、非洲廳和美洲廳等國際交流展廳,此展覽是美洲廳的第一個展覽,,它的隆重推出顯示了國博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認識和傳播不同地域文化的胸懷,,也必將加深中國和秘魯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推動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