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物治療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藥物治療大體可分為兩類:保護(hù)胃粘膜的藥物及消除損害胃粘膜因素的藥物。 1.保護(hù)胃粘膜的藥物: ①生胃酮--是甘草酸水解后制成的琥珀酸半酯,,能增強(qiáng)胃粘膜粘液的分泌,,延長胃上皮細(xì)胞壽命及輕度抑制胃蛋白酶的活力,故能保護(hù)胃粘膜不受膽汁損傷,,避免H+反擴(kuò)散,。用法100毫克/次,,3次/日,2周后改為50毫克/次,,3次/日,,餐前半小時服,4--5周為一療程,。副作用有水鈉潴留,,故宜同時服用氫氯噻嗪和鉀鹽。 ②硫糖鋁--該藥能與胃蛋白酶絡(luò)合,,抑制該酶分解蛋白質(zhì),,并能與胃粘膜蛋白質(zhì)絡(luò)合成保護(hù)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和膽汁酸的滲透,、侵蝕。此外,,本藥亦能促進(jìn)胃粘膜細(xì)胞的新陳代謝,。用法1.0克/次,3--4次/日,。 ③麥滋林-S顆粒--該藥含有水溶性B334和L-谷氨酰胺,。水溶性B334能直接作用于胃粘膜,使局部炎癥消失,。L-谷氨酰胺與胃腸粘膜上皮成分已糖胺及葡萄糖胺一起,,參與促進(jìn)組織修復(fù)以達(dá)到治療目的。用法670毫克/次,,3次/日,。 ④胃炎干糖漿--藥主要由硫酸慶大霉素、鹽酸普魯卡因,、VitB12等成分組成,。具有消炎、止痛,,促進(jìn)胃粘膜修復(fù)等作用,。用法5克/次,3次/日,。 ⑤思密達(dá)--該藥對細(xì)菌和病毒有很強(qiáng)的固定能力,,對消化道粘膜具有很強(qiáng)的覆蓋能力。通過與粘液的作用可提高消化道粘膜膠質(zhì)的韌性,,以對抗各種攻擊因子,。用法3克/次,3次/日,。 ⑥其他--維酶素2--4片/次,,3次/日口服,;胃膜素2--3克/次,3次/日口服,;氫氧化鋁膠10毫克/次,,3次/日口服;蓋胃平4片/次,,3次/日口服,;前列腺素E250--150毫克/次,3次/日口服等,。均可起到保護(hù)和改善胃粘膜的作用,。 2.消除胃粘膜損害因素的藥物: ①控制HP感染--HP與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動性胃炎關(guān)系密切,殺滅HP的藥物有利于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體外試驗HP對青霉素,、氨基甙類,、四環(huán)素類,、頭孢菌素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硝基咪唑類,、呋喃類及鉍劑敏感。故臨床常選用以下藥物:三鉀二枸櫞酸鉍鹽(TDB)120毫克/次,,4次/日,,4周為一療程;羥氨芐青霉素1.5克/次,,2次/日,,連服8天,改為1.0/次,,2次/日,,再連服28天;呋喃唑酮0.1克/次,,3次/日,,連續(xù)服用2--4周;甲硝唑0.4克/次,,3次/日口服,,連服14天為一療程;瑞貝克口服每次80毫克/次,,2次/日,,連服3--4周為一療程;等等,。此外,,還可以通過聯(lián)合用藥加強(qiáng)清除HP的效果,。 ②胃壁細(xì)胞受體拮抗劑--組織胺H2受體、胃泌素受體和乙酰膽堿受體拮抗劑,,均能減少胃酸分泌而用于治療胃炎,,尤其對于高胃酸者尤為適宜。臨床常用的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丙谷胺,、阿托品,、普魯本辛等也可用于本病。哌吡氮平能選擇性抑制胃酸分泌而對心率,、瞳孔,、前列腺素及胃腸蠕動均無明顯影響。用法50毫克/次,,2次/日,。洛賽克為H+-K+-ATP酶阻滯劑,亦可抑制胃酸分泌,。 ③控制和改善膽汁反流的藥物--幽門功能紊亂,,膽汁反流破壞胃粘膜屏障致胃炎,故可用胃復(fù)安,、止嘔靈,、嗎丁啉、西沙比利及消膽胺等治療,,此類藥物均有促進(jìn)胃排空,、防止反流的作用。具體用法胃復(fù)安10毫克/次,,3次/日,;止嘔靈50--100毫克/次,3次/日,;嗎丁啉10--20毫克/次,,3--4次/日;西沙比利5--10毫克/次,,2--3次/日,;消膽胺3--4克/次,4次/日,。 ④抗胃蛋白酶藥物--硫化多糖能與胃蛋白酶結(jié)合而使之滅活,,避免胃粘膜受損,常用者有硫糖鋁,、硫酸軟骨素等,。 4)偏方,、驗方 1.取雞內(nèi)金、香櫞皮各10克,。共研細(xì)末,,每服1--2克。 本方適用于慢性胃炎之食積胃脘疼痛,。 2.用萊菔子15克,,水煎,送服木香面45克,。 本方適用于慢性胃炎之食積胃痛,。 3.取郁金、廣木香,、香附,、干姜各6克。共為細(xì)末,,日服1--2次,,每次3--6克,米湯送下,。 本方適用于慢性胃炎之兩脅攻撐作痛,、脹滿,、食欲不振,、噯氣者。 4.用苡仁30克,,制附子15克,。研末貯存,每服15克,。 本方適用于胃寒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