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哭嫁歌》 傳說鄰家嫁女娘 邀呼目伴來商量 三三五五團團坐 你哭一場我一場,。 這是一首古老的《竹枝詞》,它所展示的是一幅土家族婚禮中的《哭嫁圖》,。詩的意思是說,,鄰居家的姑娘就要出嫁,,同伴們都相約趕來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你一聲我一聲痛哭不止,。這和婚宴上舉杯相慶的歡樂愉快的場面形成強烈的對比,。亦喜、亦悲,、悲喜交集,。 哭嫁是一種古老的習俗。它在中國的許多少數民族中都有流傳和保存,。上文所講哈薩克族婚禮中,,新娘唱《告別歌》告別親人的場面是游牧民族哭嫁的習俗。如果有興趣的話,,對中國各民族的哭嫁習俗進行一次全面考察,。那樣我們就會看到許多形式各異,又獨具特色的哭嫁場面,,會收集到許多民間的《哭嫁歌》,。將這些哭嫁歌流傳的地域、民族編繪成一幅各民族哭嫁歌分布圖,,便會得知,,原來哭嫁習俗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和廣闊的地域內,都是各民族婚禮的組成部分,。 湖南省西部地區(qū)的土家族,,是保存哭嫁習俗最完整的民族之一。如果在土家族的吊腳木樓采風,,土家族婦女一定會將他們記憶中的哭嫁歌和著低婉傷感的聲調唱給你聽,。聽到他們那震撼人心的歌唱,你會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掉下同情的眼淚,。許多深知土家族婚禮習俗的老人,也會滔滔不絕地向你講述土家族哭嫁的趣聞,。 每一種婚俗,,都具有歷史的傳承性。土家族的哭嫁習俗,,也是歷流傳演變的結果,。包括那些只古老的搶婚習俗,在今女的土家族婚俗中扔然保存著,。 土家族歷史上曾實行過“姑表婚”,。姑母之女必須嫁給舅舅之子名日“骨種”。所謂“生女還之母家,曰一女來一女去”,,“姑媽女,,順手娶”等說法,就是指“還骨種”而言的,?!白病绷曀祝^去在土家族十也很流行,,哥哥死后弟弟娶其嫂,,叫做“弟坐兄床”。嫂嫂不能改嫁,。在封建社會,,土家族屬土司管轄。在婚禮習俗中,,土司還享有對新娘的初夜權,。盡管如此,在古老的婚姻制度下,,土家族青年男女還是有一定的婚前社交自由,。他們在每年一度的“擺手節(jié)”和跳擺手舞時,青年男女可以自主選擇配偶,。事后只要征得土老師(巫師)的許可,即可定婚為結婚,。清代雍正年間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在土家族地區(qū)強行推行封建包辦婚姻。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決定土家族青年男女的命運,。在買辦婚姻制度之下,婦女完全失去人生自自無法改變自己不幸的命運,。于是土家族婦女便借助哭嫁和唱哭嫁歌的形式,,來宣泄對封建買賣婚姻和家長制約不滿。 土家族和其他民族一樣,,結婚前也有完備的求婚,、定親、送彩禮,、送日子等儀禮,。娶親儀禮更是復雜而隆重。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即將出嫁的姑娘必須哭嫁,??藜蓿鳛橐环N婚禮儀式,含義是十分復雜的,。它不僅表現姑娘出嫁之前的惜別之情以及對舊的婚姻制度的不滿,,憤怒和控訴,而且也常常被視為衡量一個女子才能和德行的標準,。誰家的姑娘善哭,,就表示她才能出眾。所以在土家族地區(qū),,姑娘長到十一二歲時,、就要學習哭嫁。實習的最好場所,,是在婚禮儀式上陪伴即將出嫁的姐姐哭嫁,,這樣可以得到情緒上的感染。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閱歷的加深,,到了自己出嫁時,,心中的喜怒之情,自然像開閘的河水一樣傾瀉出來,。 土家族婚俗中,,姑娘什么時候哭嫁,有一定的規(guī)矩,。一般是在男方擇訂娶親的日期時,,備一份禮物通知女家,雙方開始做結婚前的各種準備,。就在舉行婚禮的一個月或半個月前,,未來的新娘開始哭嫁。有的地方是七天哭一次,,有的地方是半個月哭一次,,也有的地方是開始隔夜哭一次,之后每夜都哭,??藜抟话阍谕砩希瑢脮r和新娘要好的姐妹和姑嫂們都到新娘的住處陪哭,,一直哭到娶親之夜,。 在整個哭嫁期間,新娘和陪哭的姐妹都要唱《哭嫁歌》,?!犊藜扌?的內容十分豐富。一般從母女對哭,、姑嫂對哭開始,,所有的親人(包 括父母,、哥嫂、叔伯,、姐妹)都要哭到,。待嫁的姑娘,在即將別離親人之際,,自然有訴說不完的離愁別緒,,其中也含有對親人的抱怨。如《哭父母的歌》這樣唱道 我的頭發(fā)還沒有生根 我的牙齒還沒有長齊呀 績麻紡紗都不會 背柴挑水做不起 你們就狠心地把我推出門,, 做人媳婦活受罪 挑不起也要挑了 做不會也要做了,。 我的肩膀壓腫了 還滿不了人家的意。 十八指頭磨爛了 還順不了人家的心,。 這日子怎么過呀? 早曉得這一天 剛把我生下來時 為什么不把我往泥潭里泡了呢? 早曉得這一天 剛把我生下來時 為什么不把我往者壩上丟了呢? 丟在泥潭里 還要起個水泡泡哩 丟在巖壩下 還能長一蓬草草哩,。 出嫁的女兒并不理解父母的心情,,她將一肚子的委曲完全傾瀉在父母身上,,埋怨父母不該把自己嫁出去,。 在封建買賣婿姻制度之下,,姑娘的命運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擺布,,前途未卜,,因此出嫁的姑娘有時也將滿腔的憤怒,,集中發(fā)泄在媒人身上,?!犊廾饺说母琛愤@樣唱道 板栗花開球對球 背時媒人想豬頭 豌豆花開英對英 背時媒人想鞋襪。 背時媒人是條狗 這頭吃了走那頭,。 娘家又夸女婿好 婆家又夸嫁妝多,。 樹上鳥兒騙得多 巖坎猴子騙得走。 騙得我爹點了頭 騙得我娘開了口,。 總之,媒人在土家族姑娘看來,,是搬弄口舌,,追求私利的勢力小人。所以在哭嫁時總是痛罵媒人一場,。好像這一婚姻悲劇的導演全是媒人所為,。 隨著娶親隊億的到來,哭嫁也達到高超,。到了半夜雞叫時分,,交親娘要替新娘梳頭、開臉,。把姑娘原來的辮子梳成“粑粑髻”請人將臉上的汗毛拔去,,眉毛扯成一勾新月的樣子。這時要《哭上頭》、《哭扯眉毛》,。五更時分,,新娘要“吃離娘飯”、“穿露水衣”這時又要《哭離娘席》,、《哭穿露水衣》,。 上轎的時晨一到,新娘要拜別祖宗了,。只見新娘手中拿兩把筷子 出了房門,,往前后各撒一把,表示分別,。這時又要《哭別祖宗》,。告別祖宗之后,燈籠火把齊放光明,。新娘上轎時,,又要《哭上轎》。有的地方新始上轎后,,請巫師殺只公雞,,用雞血灑在轎子四周,同時將轎子四周打掃一遍,。這可能是古老的搶婚習俗的一種模擬表演,。雞血表示掄婚時發(fā)生過流血事件。掃轎,,表示毀去掄婚時留下的腳印?,F在的婚俗中,只是一種禁忌而已,。 在前往新郎家的路上,,新娘坐在轎子里仍然唱著哭嫁歌,一直唱 到男方家能聽到哭聲方止,。 到了新郎家,,舉行拜堂儀式。拜完堂入洞房,。這時新郎新娘要爭 先坐在床上,,據說誰失坐到床上,將來誰當家,。 隨著時代的前進,,土家族的婚俗也有了許多變化?;橐鲎灾饕殉?了青年男女普遍的要求,。過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對她們已失 去約束力,哭嫁習俗因而謝謝消失,,正如一首民歌唱的 高山木葉壘成堆,, 問哥會吹不會吹, 哥把木葉吹響了,, 只動歌聲不動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