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菜的栽培技術
http://v.ku6.com/show/FTrrFY-5l9SOSlQX.html
木耳菜原產(chǎn)于印度,,為落葵科落葵屬一年生纏繞性草本植物,,因為它的葉子近似圓形,肥厚而黏滑,,好像木耳的感覺,,所以俗稱木耳菜。木耳菜葉片寬大肥厚,,光滑油亮,。葉大,無柄或有短柄,;葉片倒卵形,,長10—30厘米,寬4—11厘米,,頂端漸尖,,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銳鋸齒,有多數(shù)傘房狀分枝,,綠色或帶紫色,。花朵白色類似米粒,。木耳菜喜溫暖高濕,,耐熱耐濕性較高,不耐寒,。種子發(fā)芽適溫20℃左右,;生育適溫25~30℃,低于20℃生長緩慢,,15℃以下生長不良,,35℃以上高溫時只要土壤濕潤,肥料充足,,仍生長良好,。此外,木耳菜很少發(fā)生病蟲害,,因此木耳菜是生產(chǎn)無公害蔬菜的理想品種,。為了在蔬菜供應淡季上市,增加收入,,在北方木耳菜常采用大棚栽培方式,。木耳菜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保健蔬菜。以幼苗、嫩梢,、嫩葉為食用部分,。無論炒食還是做湯,均清香爽滑可口,,深受南方居民的喜愛,;近年來,北方人也嘗到了它的美味,。木耳菜營養(yǎng)極其豐富,,其中因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蛋白質(zhì),,而且熱量低、脂肪少,,味甘,、酸、性寒,,經(jīng)常食用有降血壓,、益肝、清熱涼血,、利尿,、防止便秘等功效,。
一,、 品種選擇
要想種植出好的木耳菜,在種植前要做好品種的選擇,。適合大棚栽培的木耳菜品種有大葉木耳菜,、紅梗木耳菜、白花木耳菜,。選擇好品種后就要進行播種了,。
二、播種
1.播種季節(jié)
在北方采用塑料大棚保溫設施栽培木耳菜全年均可以播種,,但是為提早和延后上市供應,,最好選擇時間播種。一般生產(chǎn)上的具體安排是這樣的: 3月上旬至4月中旬播種,, 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上市,; 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播種,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上市,;12月至第二年2月播種,。1月下旬至4月中旬上市。
2.種子處理
優(yōu)質(zhì)的種子是種植好木耳菜的基礎,因此在選購木耳菜種子時一要注意的是木耳菜種子要飽滿,,這樣才能夠保證有較高的發(fā)芽率,。二要注意的是購買時要看清包裝袋上的生產(chǎn)日期,最好不要超過一年,。生產(chǎn)時間過早的種子發(fā)芽率也會下降,。
木耳菜的種殼厚而堅硬,干種子播種后往往要十幾天才能陸續(xù)發(fā)芽,,為提高發(fā)芽率一般在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處理,。種子處理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搓皮法,;二是浸種催芽法,。
搓皮法就是將木耳菜種子倒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用磚在種子上反復的搓動使種皮變薄破裂的方法,。
浸種催芽法就是取一個清潔的盆,,倒入溫水,水溫以45-50℃為宜,。把種子倒入溫水中,,使種子充分浸泡在水中。泡1-2天,,待種子充分吸水后就可以進行催芽了,。在盆底鋪上一塊濕棉布,將種子撈到棉布上,,把棉布包裹好,,在30℃的溫度下進行催芽。
在催芽期間,,每隔12個小時要對種子噴灑溫水一次,,噴灑量不宜太多,一般以棉布全部濕透,,而盆底不存水為宜,。
由于木耳菜種子的催芽時間較長,為了防止種子漚爛,,在催芽期間每隔24小時要對種子的出芽率進行一次檢查,。將種子到入清水中清洗,清洗種子的同時也要對包裹種子的棉布進行清洗,。將清洗好的種子撈出重新用棉布包好繼續(xù)催芽,。就這樣經(jīng)過4-6天當種子全部露白時就可以播種了。
3.種植地準備
在播種前還要做好種植地的準備,。木耳菜適宜選用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土壤栽培,。在上茬蔬菜采收后,土壤中常會隱藏炭疽病,、黑腐病,、、灰霉病,、霜霉病等病菌,,如不及時處理,會影響木耳菜的生長,,因此播種前要對土壤進行殺菌消毒,,方法是用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對種植地塊進行噴灑消毒。然后撒上一層腐熟的有機肥和過磷酸鈣,。用量為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有機肥3000-4000kg,、過磷酸鈣50kg。然后進行翻耕,,使有機肥均勻拌入土中,。一般翻耕兩遍,翻耕深度為8-12厘米,,使土壤達到疏松通透,,然后進行整地作畦。種植木耳菜一般情況下用80-100厘米寬的菜畦,。為了使土壤更加精細,,用耙子將大土塊砸碎,將畦面摟平,。作畦時還要將種植前茬作物留下的殘膜和根莖撿凈,。作好的畦,要使畦面高低一致,,無大土塊,。
在翻地工作做好之后,,播種前,,還需要對大棚進行封閉和通風。密封時間為3-5天,,以保持高溫消毒滅菌,。通風時間為5-10天,目的是為了使棚里的空氣新鮮,。
4.播種
準備工作完成后就可以播種了,。木耳菜常見的播種方法有2種。一種是撒播,,另一種是條播,。木耳菜的可食用部位有幼苗、嫩梢和嫩葉。以食用幼苗為主的可撒播,,每667平方米干種用量為5~6千克,;以食用嫩梢和嫩葉為主的可條播,撒播就是把木耳菜種子均勻地撒在土地上,,然后再覆上土,。條播一般是在80厘米寬的畦中進行的,根據(jù)管理上的要求和采收部位的不同,,可以在畦中開2條或3條播種溝.對于采收嫩梢的木耳菜可開3條播種溝,,而對于采收嫩葉的木耳菜由于栽培后期還要在畦中搭架,所以為了便于后期的管理,,開兩條溝就可以了,。開播種溝時要注意保持溝與溝要平行。溝開得不要太深,,條播比撒播更加細致,,每667平方米干種用量為3~4千克。播種完成后同樣要進行覆土,,覆土要均勻,,不可過深或過淺。覆土過深,,種子拱土費勁,,影響出苗;覆土過淺,,種子易風干,,降低出苗率。覆土厚度以不露種子為宜,,一般為1-1.5厘米,。為了利于快出苗出齊苗,播種后還要澆一遍水,。澆水水流不宜過大,,以免將種子沖起。此次澆水要澆勻澆透,,使畦面沒有死角,。待水滲下后還要噴一遍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百菌清的目的是進一步殺滅種子中攜帶的病菌,。
三,、 苗期管理
播種后棚內(nèi)溫度應保持在30℃左右,一般經(jīng)一周左右就可出苗,。這時就進入了苗期管理階段,。由于木耳菜的種殼比較厚而且堅硬,,木耳菜出苗后有些種殼會包裹在苗葉上難以脫落,這樣會影響木耳菜幼苗的正常生長.因此,,當發(fā)現(xiàn)幼苗上頂有種殼時,,要及時用手將種殼輕輕的去掉.大約10-12天就可出齊苗.幼苗出齊苗后應降低棚內(nèi)溫度,但不可低于18℃.由于棚內(nèi)溫度高,,在畦中會滋生許多雜草.這些雜草不但會與木耳菜爭奪養(yǎng)分,,還會引發(fā)一些病蟲害,因此要及時清除.除草一般與間苗同時進行,,也就是幼苗長出1-2片真葉的時候,,間苗時要間去細弱苗,保留強壯苗,,一般留苗間距為2-3厘米,。除草間苗后,為了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利于木耳菜根系下扎,,還要進行中耕,這次中耕要淺鋤,,以免傷及木耳菜的根系,,中耕深度為2厘米左右.對于撒播種植的木耳菜,不需要定苗,,由于生長密度較大,,對營養(yǎng)的需求也較大,因此在幼苗長出了3-4片真葉時要追肥一次.追肥可用硫酸銨和磷鉀復合肥,,用量為每667平方米硫酸銨20千克,,磷鉀復合肥10千克.由于撒播栽培的木耳菜生長比較密集,因此施肥時很容易將化肥撒在葉片上,,這樣會將木耳菜的葉片燒壞,,因此施肥后還要用小木棍輕撥木耳菜葉片,使落到葉片上的肥料散落到土壤上.追肥后要澆一次透水.而對于條播栽培的木耳菜,,當苗長出4-5片真葉時就要進行定苗了.定苗間距為15-20厘米,。定苗時的原則也是去小留大,去弱留強.由于木耳菜此時的根系已經(jīng)入土較深.在定苗時要用手指捏住木耳菜苗莖的根部將苗從土中拔出.切不要用力拔葉片或莖的上部,,那樣很容易將幼苗拔斷,,使幼苗根系留在土壤中,,再清理起來就非常不容易了.在定苗的同時要將畦中的雜草順便拔除.這次間下的幼苗已經(jīng)較大,,因此可以將間下的幼苗集中起來上市銷售.定苗后要中耕一次,并為幼苗培土一次.最后還要進行一次施肥澆水,,施肥可采用硫酸銨和磷鉀復合肥,,施如量為每667平方米硫酸銨15千克,,磷鉀復合肥5-8千克,將化肥均勻撒放在畦中,,然后澆一遍透水.
四,、 日常管理
木耳菜生長期間的日常管理包括溫度管理、中耕培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和整枝采收幾項工作。
1.溫度管理
木耳菜喜歡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中生長,,因此對木耳菜進行嚴格的溫度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木耳菜生長期間最好將大棚中的溫度控制在25-30℃之間。為了保溫冬春季節(jié)氣溫低時可在大棚上加蓋草簾,。白天打開草簾增加日照,,提高棚內(nèi)溫度。夜晚放下草簾對大棚進行保溫,。當白天棚內(nèi)溫度高于30℃時可打開棚膜降溫.
2.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能使木耳菜根系更好地下扎,,吸收土壤中更多的養(yǎng)分。一般在定苗后,,上架時及每次采收后,,都應進行中耕除草,并適當向植株基部培土,。
3.肥水管理
木耳菜的生長過程中需肥量和需水量都很大,,因此對木耳菜的肥水管理要貫穿在整個日常管理工作中。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生長期間還要多次追施速效氮肥,,木耳菜栽培的整個過程中不可缺肥,否則梢老,、葉小,,品質(zhì)差。追肥一般在每次采收后進行,。每次追肥數(shù)量為充分腐熟的30%-50%的腐熟的有機肥每667平方米800-1000kg,,加尿素15kg。
木耳菜喜濕潤,,每次采摘后要結(jié)合追肥灌水1次,,以保持土壤經(jīng)常處于濕潤為宜,遇干旱時應增加灌水次數(shù),。
4.病蟲害防治
木耳菜的栽培過程中還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木耳菜的主要病害是褐斑病和灰霉病,蟲害主要是蠐螬,。
褐斑病又稱紫斑病,、魚眼病,、紅點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從幼苗到收獲結(jié)束均可發(fā)病,,主要危害葉片,。
防治木耳菜的褐斑病可采用一下方法:
① 栽培木耳菜要與非黎科、非落葵作物輪作,。這樣可有效地預防褐斑病的發(fā)生.
② 對于褐斑病發(fā)生較嚴重的地區(qū),,在播種前用福爾馬林100倍液處理種子0.5~1小時,清除種子中的細菌,。
③ 加強田間管理,,適當密植,合理澆水,,避免偏施過施氮肥,,及時采收。同時給予高溫高濕條件,,避免低溫干燥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起到預防褐斑病的作用。
④ 在發(fā)病初期,,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代森銨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7~10天一次,連噴2~4次,,可控制病情,。
灰霉病一般生長中期開始發(fā)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葉柄,,嚴重時可致葉片腐爛,。發(fā)病初期可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10天噴1次,,連噴2-3次,。
蠐螬為地下害蟲,主要危害幼苗,??稍诔醵罘兀瑴p少越冬蟲源,。另外還可以在播種時每667平方米用50%的辛硫磷200克加水2000毫升噴于25千克細土上拌勻制成毒土,,然后將毒土灑在其中。
4.整枝與采收
為了提高木耳菜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產(chǎn)量,,需要進行植株調(diào)整,。一般整枝都是配合采收進行的。前面我們說過由于采收木耳菜的部位不同我們采用了不同的播種方法.因此采收時也應該根據(jù)木耳菜采收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采收方法.
(1)幼苗的采收 采收幼苗的木耳菜在播后40天左右,當苗長到5~6葉時,,就可以采收了,。由于木耳菜種殼較硬和覆土厚度不同等因素,,木耳菜的出苗時間也不同,,因此幼苗的大小也會不同.在采收幼苗時要分批采收,也就是說對于已長出5-6片的幼苗要及時采收,,而對于不足5-6片的幼苗要保留,,讓其生長一段時間后再采收.采用這種方法每667平方米可采收木耳菜幼苗1200-1500千克.
(2)嫩梢的采收 以采收嫩梢為主的木耳菜,當苗高30cm時,,就可以第一次采收了.采收時,,留3-4片葉將上部的嫩梢用手掐下.由于木耳菜在生長過程中會長出很多側(cè)枝,如果側(cè)枝太多,,消耗營養(yǎng)也多,,木耳菜就不能很好的生長,因此在第一次采收時要選留2個強壯的側(cè)枝.其余的側(cè)枝都應抹去.第二次采收的是側(cè)枝上的嫩梢,,采收的標準也和第一次采收相同.此次采收后要留2-4個強壯側(cè)芽,;就這樣7-10天采收一次.在木耳菜的生長旺期可選留5-8個強壯側(cè)芽;在木耳菜生長的中后期應隨時抹去花蕾,;到采收末期,,植株生長勢已經(jīng)減弱,此時采收后應選留1-2個強壯側(cè)芽,,這種管理有利于使木耳菜葉大,、梢肥、莖壯,,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一般采收期2-3個月,,每667平方米可采收1500~2500千克,。
(3)嫩葉的采收 以采收葉片為主的木耳菜,當苗高20-30cm時,,就要搭架供木耳菜攀爬了,。搭架一般采用竹竿。為了便于竹竿順利插入土壤,,在搭架前最好先澆一遍水,。在幼苗外側(cè)距幼苗6-10厘米處將竹竿插入土壤。竹竿的插入位置不可離幼苗太近以免傷及幼苗根系,。為了保證牢固,,將四根竹竿的上端綁在一起。木耳菜爬架后除主蔓外,,在其基部選留2條健壯側(cè)蔓,,組成骨干蔓,,骨干蔓上先不留側(cè)蔓,主蔓長至架頂時要及時摘心,,以后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骨干蔓了,。當骨干蔓長至架頂時也要摘心,然后在各骨干蔓基部選留1-2條側(cè)蔓,,逐步代替原來骨干蔓,。原骨干蔓葉片采完后剪掉下架。從上架到主蔓摘心為采收前期,;采收骨干蔓到培養(yǎng)骨干蔓的側(cè)枝為采收中期,;從剪掉原骨干蔓到木耳菜下架為采收后期。前期12~15天采收一次,、中期10~12天采收一次,、后期5~7天采收1次,一般采收期3-4個月,,每667平方米可采收2000~4000千克,。
上面介紹了木耳菜的栽培方法,希望農(nóng)民朋友觀看本片后能夠?qū)ΨN植木耳菜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
|
來自: 農(nóng)業(yè)書屋 > 《農(nóng)廣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