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好”父母成禍害(下)作者:小巫
培養(yǎng)自信導致不自信
幾個月前,我打電話給圣迭戈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自戀流行病》作者之一珍·圖文齊,。她告訴我,對于很多病人聲稱自己有過非常幸福的童年,,但成年后對生活不滿,,她一點都不奇怪。當父母為了增強孩子的自信而總說孩子“做得好,!”——不僅僅是孩子第一次自己學會穿鞋,,而是每天早上穿鞋時都這么夸贊——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很特別。同樣,,如果孩子參加活動,,僅因“努力嘗試”就得到獎勵的貼紙,那他永遠都得不到關于自己的負面評價(所有失敗都被粉飾成“努力嘗試”),。圖文齊說,,自1980年代以來,在中學和大學里,,孩子的自我評價指數日益上升,。但健康的自信很快就會變成有害的自我膨脹,和自戀癥如出一轍的自我中心和不勞而獲感,。事實上,,大學生的自戀指數上升速度跟自我評價保持一致。
與此同時,,焦慮和沮喪人群比例也在上升,。為什么會這樣?“自戀者年輕時會很快樂,,因為他們是宇宙的中心,,”圖文齊解釋說,“父母就像仆人,,開車帶他們參加各種活動,,滿足他們每一個愿望,。父母不斷地告訴孩子,他們是多么特別,,多么有才華,。這給他們一種錯覺,仿佛與其他人類相比,,他們簡直卓爾不群,。他們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比所有人感覺都好,。”
步入成年后,,這成為一個大問題,。“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會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圖文齊說,,“他們不知如何在團隊里合作,不知如何面對限制,。在辦公室里,,他們希望時刻得到新奇的刺激,因為他們的世界總是充滿各種活動,。他們不喜歡老板說他們的工作尚需改進,。如果沒有得到源源不斷的褒獎,他們會喪失安全感,。他們成長于這樣一種文化中:凡參與者皆獲獎杯,。當你參加真正的比賽或工作,會發(fā)現這很可笑,,沒有意義,。誰會看一場沒有贏家和輸家的NBA比賽?當某些人工作成效卓絕時,,難道所有人都應該同薪同酬嗎,?他們在一個泡泡里長大,出了這個泡泡來到現實世界時,,就感到迷惑和無助,。那些問題總是被他人解決的孩子相信他們自己并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他們沒錯——他們的確不知道怎么解決問題,。” 上個月,,我和一名原先在首府華盛頓做少年足球教練的投資家通話。他告訴我,,少年足球隊的一條規(guī)則是:不計比分,。他當時感覺十分荒唐,。他自身的運動員經歷彌足珍貴,因為他不得不應對失利,?!拔蚁耄遣挥嫳确值脑?,孩子們都會變成嬌氣包兒,。” 后來他明白了這種規(guī)則的意義,,因為有些孩子如果輸得太慘,,會悲痛欲絕?!拔覀儾灰⒆痈杏X太壞,,不要他們感到壓力?!彼f,。(當我對溫迪?·莫格爾復述這場對話時,她在電話那一頭尖叫起來,,“請讓他們小時候悲痛欲絕吧,!而不要等到上大學時再第一次經歷傷心!拜托,,拜托,,拜托!讓他們在足球場上經歷多次傷心,!”)再說了,,教練不計比分,孩子們自己也在計算呢,,這又怎么保護得了他們呢,? 教練說,每次他們輸掉比賽,,他都必須找到正面的因素,,讓孩子們扭轉沮喪的心情,否則會損傷他們的自我評價,。足球季結束時,,每個孩子都得到獎杯,“最佳精神獎”贈與那個從不聽講總是說話的淘氣包,,“最佳進步獎”贈與那個“毫無運動天賦卻十分努力”的孩子,。即便游手好閑的孩子也得了獎杯,“用什么名堂呢?總不能說‘最守時獎’吧,?所以我們干脆取名‘教練獎’,。”教練說這是強調團結合作的教育手段,,而他成長過程所經歷的是做一名富于競爭性的運動員,,“把我們這一代培養(yǎng)的比較自私、只顧自己,?!?/SPAN> 我問溫迪,這種溫柔的教育手段是否會讓孩子不那么自我中心,?她說恰恰相反:父母保護孩子不接受準確評價,,反而讓孩子認為他們應該得到特殊待遇?!耙晃恍W校長告訴我,,一名家長要求老師不要用紅筆判作業(yè),因為她認為,,孩子看到滿篇紅字會難過的。這就是以保護孩子自我評價為名義的自大自滿自私自利,?!?/SPAN>
荒謬的是,父母刻意培養(yǎng)孩子自信的行為有時反而讓孩子不自信,。當麗齊說她覺得自己不像父母稱贊的那樣“杰出”時,,我一點都不驚奇。父母把她說得那么“出色”,,她怎么可能做到,?為了讓她有安全感,父母不愿承認女兒的缺陷,?!拔覕祵W很差,”當麗齊注意到自己比同學更難完成數學作業(yè),,曾這樣對父母說,。“你數學不差,,”父母回答說,,“你只是學習方式與別人不同。我們會請個家教,,把信息‘翻譯’成你能理解的模式,。”
家教費盡心機,,幫助麗齊把數學成績提高了一點,,但她心里清楚自己數學沒有同學好,。“我不是學習方式不同,,”她對我說,,“我就是數學很糟!但在我家里,,你永遠不會在任何方面差勁,,你只是相對來說更擅長某些事情而已。如果我說我不擅長干某些事,,我父母會說,,‘噢,寶貝,,不,,你才不是呢!’”
溫迪·莫格爾說,,現在,,“孩子要么有學習障礙,要么是天才,,要么兩者兼具,,沒有平庸之輩?!彼?/SPAN>1980年代剛開始做心理測試時,,很害怕告訴家長他們的孩子有學習障礙。但現在,,父母們寧可相信他們的孩子有學習障礙,,以便解釋孩子不夠卓越的表現,也不愿意相信孩子本身資質普通,?!八麄冋J為,‘普通’不利于保護孩子的自我評價,?!?/SPAN>
選擇與安全感 諷刺的是,在很大程度上,,自我評價無法預示一個人將來會感到多滿足,,特別是當自我評價來自不停的寬容和表揚,而不是來自真正的成就時,。瓊·圖文齊說,,研究表明,能預示一個人將來是否充實和成功的是堅持不懈、靈活適應和接受現實考驗的能力,,具備了這些品性,,人們才能順利過日子。
但是現在,,很多孩子沒有機會學習這些品性,。幼兒園老師珍妮對此深有感受,她舉例說,,一位母親送孩子來上學,,她忙著簽到時,孩子跑到一邊玩,,跟另一個孩子搶玩具,。她的孩子先拿到了卡車,但另一個孩子把它搶走了,。兩人爭吵了一會兒,,那個孩子拿了一輛舊卡車扔給她的孩子。她的孩子看到取勝無望,,也就接受了這種安排,。 孩子沒事兒,但媽媽不干了,,跑過去講道理,,說“這不公平”,要求那個孩子把卡車還回來,。“你看,,孩子本來沒事了,,她的孩子很有適應性,但她破壞了這一切,。我們的確教孩子不要搶玩具,,但這種事時有發(fā)生,孩子需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孩子本來可以應付困難的,,但他媽媽卻火冒三丈,我只好花時間平息家長,,盡管孩子在一旁玩兒得挺開心,。” 珍妮說家長對老師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一舉一動都高度敏感,,她在工作當中感覺如履薄冰,。再例如,如果有那么兩個孩子在淘氣——罵人、爬桌子,、扔沙子,,什么的——她直覺的反應就是喊一句“嘿!你們倆,!不許這么著,!”但如果她真這么說了,她就會被炒魷魚,。她必須去和孩子們談心,,找出他們當時有什么感受,對他們解釋有那種感受時,,可以使用其他方式,,而不必罵人或者攘沙子,再幫助他們共同找到解決方案,。 “我們如此關注在訓育孩子時使用正確的語言,,以至于我們忘記了到底要孩子接受什么教訓——不許罵人,也不許攘沙子,!”她說,。“等我們把一切都‘談妥’時,,孩子們早就不想玩兒了,。他們背誦下來道歉的詞兒,5分鐘之后故技重演,,因為他們闖過了一關,。‘不許做’很管用,,因為孩子們知道這么做不對,,信息準確而清晰。但為了保住我的工作,,我必須去探究他們的情感,。” 另外一位從教17年的幼兒園老師兼母親則說,,這些年來,,父母越來越多地阻礙孩子的發(fā)展?!拔铱匆娺@些父母如何對待孩子,,而孩子一旦進了我的班,會經歷巨大的重新適應,。入學之后,,孩子會意識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這對他們來說是有好處的,因為在某些時候,,別人的感受的確比他們的更重要,。但這要求孩子在家里也遵守同樣的規(guī)則,否則他們會變得很乖張,,因為他們不考慮別人,。” 這位老師還說,,還有很多父母,,自以為設立了規(guī)則,事實上卻搖擺不定,。當孩子纏著要買冰淇淋,,家長先說不行,今天不買,,星期五買,。孩子糾纏、談判,,家長可能認為談判意味著“尊重孩子的意見”,,于是說“好吧,今天買,,但明天不許要,!” “每年都有家長找到我,問‘為什么孩子不聽我的話,?為什么她不能接受拒絕,?’我會說,‘孩子之所以不能接受拒絕,,是因為你們從來不拒絕,。’”
巴里·施瓦茲認為,,那些充滿愛意的父母每天給孩子很多選擇,結果孩子不僅被慣壞了,,而且簡直癱瘓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理念是:有選擇是好的,,選擇越多越好,,”他說,“但這不是事實,?!?/SPAN>
在一項研究中,,施瓦茲將孩子隨機分成兩組畫畫。第一組孩子可以從3支油性筆中選1支,,第二組則可以從24支中選1支,。當一名不知情的幼兒園繪畫老師對作品進行評價時,被列為“最糟”的多是第二組孩子的作品,。然后,,研究者讓孩子選擇一支筆作為禮物,孩子選完后,,再試著說服他們歸還這支筆,,換取另外一個禮物,結果第二組孩子放棄起來容易得多,。施瓦茲認為,,這表明選擇更少的孩子不僅更專注于繪畫,而且更容易堅持他們最初的選擇,。
那么,,這跟育兒有什么關系?施瓦茲說,,它意味著,,當選擇更少時,孩子更有安全感,,更不焦慮,。較少的選擇幫助他們專注于某事,這正是日后生活所需要的,。 “研究顯示,,專注于某項工作給人更大滿足感,那些總是需要很多選擇并且有退路的人,,常常被甩在后面,,”施瓦茲告訴我,“我的意思不是說別讓孩子嘗試各種興趣或者活動,,而是應該理性地給予他們選擇,。很多父母告訴孩子,‘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可以隨時退出,,如果不是百分之百感興趣,可以去嘗試其他,?!y怪他們長大后以同樣的方式生活?!彼谒鼓炙勾髮W畢業(yè)生身上看到了同樣的現象,?!八麄儾荒苋淌苓@樣的想法:選擇一種興趣或者機會就要放棄其他,所以他們浪費多年時光,,希望完美答案現身,。他們沒弄明白,他們應該尋找‘過得去’的答案,,而不是完美答案,。” 而當我們給孩子提供無數選擇的同時,,就向他們傳達了這樣的信息:他們有資格過完美生活,。恰如哈佛心理學家丹·肯德隆所言:“當他們感覺絲毫不爽,就會有另外一種選擇擺在面前,?!蹦駹栒f得更坦率:父母用豐富的選擇造就了焦慮而又有優(yōu)越感的孩子,她稱之為“殘廢的皇族”,。
作為一名母親,,我對此再熟悉不過。我從來不對兒子說:“這是你的烤奶酪三明治,,”而是說:“你想吃烤奶酪還是魚條,?”周六我會說,“你想去公園還是去沙灘,?”有時我的兒子因為我們必須去食品店而大發(fā)雷霆,,我也不敢把他抱起來放進車里,而是給他選擇,。這樣一來,,沒有選擇我們就什么都做不成。有一天,,我告訴他“穿好鞋,,我們去xx商店?!彼暇毜貑?,“還有什么其他選擇嗎?”我告訴他沒有選擇,,因為我們必須去那個商店買一樣東西,。“我不能參與決定就不公平,!”他精明地回答。他已經習慣了無窮盡的選擇,。 我小的時候,,并不能每次都挑選吃什么,,或者周末去哪里,我的同齡人也一樣,??梢愿改竻f(xié)商到一定程度,我們也都很滿足,。等我們長大了,,可以承擔多種選擇帶來的責任時,再有選擇也不遲,。圖文齊說,,“在當今,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拿他們當大人,,等他們18歲的時候,,又拿他們當小孩兒?!?/SPAN> 和許多父母一樣,,我一直以為給孩子多種選擇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力量感,讓他們覺得自己更有控制力,。但施瓦茲的研究表明,,太多選擇可能會使人更加沮喪,更加失去控制,。
這有道理,。我還記得自己那天走進書店,看見那么多育兒書籍時,,所感受到的壓迫感和焦慮感,。如果選擇不是那么多,事情將變得更加簡單———特別是在根本沒有完美育兒法的情況下,。
父母的焦慮之下潛藏著一種信仰,,那就是:如果我們做對了,孩子不僅會成長為快樂的大人,,而且會成為讓我們快樂的成年人,。這是一種誤會,養(yǎng)育雖然重要,,卻不可能完全勝過天性,,而且不同的養(yǎng)育方式適用于不同的孩子(因此同一屋檐下的手足會有迥異的童年經歷)。我們可以讓孩子接觸藝術,,但不能教給他們創(chuàng)造力,;我們可以保護他們回避卑劣同窗、糟糕成績,、各類拒絕,、自身局限等等,,但最終他們會親身遭遇這些事情。事實上,,在不遺余力為他們提供完美童年的時候,,我們讓孩子的成長變得更加艱難。也許家長需要成長起來,,需要放手,。
就像溫迪·莫格爾說的:“孩子不是我們的作品?!?/SPAN> 最近我注意到我的一個病人在來過兩次之后開始感覺不安,,我問他怎么了,他承認對來接受治療感覺舉棋不定,。我問他為什么,。 “我父母要是知道我在這里的話,會感到他們失敗了,?!彼忉尩馈,!安贿^,,也許他們會高興我來這里,因為他們就是想讓我幸福,。所以我不知道他們會感覺松一口氣——因為我來這里是為了更幸福,,還是會感覺失望——因為我還不夠幸福?!?/SPAN> 他停頓了一下,,問我,“你知道我說什么呢吧,?” 我像治療師那樣點點頭,,又像一名能夠想像自己的兒子有一天也在對同樣的問題進行掙扎的家長那樣回答道,“我當然知道你在說什么,?!?/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