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跖草 Yazhicao
《本草拾遺》
為鴨跖草科植物鴨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國各地均產(chǎn)。夏,、秋二季采收,,曬干切段用,或洗凈鮮用,。
【藥性】甘,、淡,寒,。歸肺,、胃,、小腸經(jīng),。
【功效】清熱瀉火,解毒,利水消腫,。 【應(yīng)用】 1.風(fēng)熱感冒,、高熱煩渴。本品清熱瀉火力強(qiáng),,治風(fēng)熱感冒初起,,可配銀花、連翹,、薄荷等藥用,;治熱入氣分高熱煩渴,可配石膏,、知母,、蘆根等用。 2.咽喉腫痛,、癰瘡疔毒,。本品有清熱瀉火解毒之功,用于熱毒咽喉腫痛,,常配板蘭根,、玄參等藥用;用于癰瘡疔毒,,可配紫花地丁,、野菊花等藥用。 3.水腫尿少,、熱淋澀痛,。本品甘淡而寒,既能淡滲利水以消腫,,又能清泄?jié)駸嵋酝?。治濕熱水腫尿少、熱淋澀痛,,可配浮萍,、白茅根等藥用。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鮮品60-90g。 【使用注意】脾胃虛弱者,,用量宜少,。 【古籍摘要】 1.《本草拾遺》:“主寒熱瘴瘧,痰飲,,疔腫,,肉癥滯澀,,小兒丹毒,發(fā)熱狂痛,,大腹痞滿,,身面氣腫,熱痢,,蛇犬咬,,癰疽等毒?!?BR> 2.《日華子本草》:“鴨跖草和赤小豆煮,,下水氣濕痹,利小便,?!?BR>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xué)成分:本品含花色素糖苷類化合物飛燕草素、飛燕草素雙葡萄糖苷-飛燕草苷,、阿伏巴苷等,,此外,還含鴨跖黃酮和多肽苷等,。 2.藥理作用:本品煎劑對(duì)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有明顯的解熱作用。 3.臨床研究:用鴨跖草,、貫眾,、黃芩、射干,、板蘭根,,水煎服,治小兒水痘76例,,服藥5天水痘全部干燥結(jié)痂者69例(新中醫(yī),,1983,6:35),;用鴨跖草,、板蘭根、貫眾,、黃芩,、射干,水煎,,濃縮,,分兩次服,治小兒上呼吸道感染42例,,41例服上方后迅速退熱(浙江中醫(yī)雜志,,1985,,2:61);用鴨跖草,、蒲公英、桑葉,,水煎,,每日分3次服,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患者30例,有效率84%(陜西中醫(yī),,1990,,6:2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