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試鑄樣幣一枚
2007年誠軒秋季拍賣會成交價99萬,。
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試鑄樣幣一枚,,黃銅精鑄,存世僅見黃銅樣幣,,未見銀幣,,1998年9月31日香港TAISEI拍賣品第27號,保存極佳,,存世罕見,,征集自香港重要收藏家,完全未使用品
黑龍江是中國緯度最北的邊陲省份,,以往既未聞設有造幣廠也無以此省為名的銀幣,,傳世有“黑龍江省造”七錢二分及三錢六分黃銅樣幣,故一般均認為此當系外地所制,,施嘉干編1949年6月上海出版的《中國近代鑄幣匯考》內(nèi)則特別指出有湖北省代制之說,。亦有樣幣來自外洋的看法,有些書譜對此存疑而未予收錄,。
然根據(jù)《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的記載,,1898年2月黑龍江將軍恩澤奏,江省利用銀圓,,各省應撥協(xié)餉,,請飭解鄂局代鑄,。得旨,戶部知道,,即著轉行各該省辦理,。1899年7月恩澤奏請撥款設局鼓鑄銀元,朝廷的答復是該省需用銀元,,盡可就近由吉林搭鑄,,毋庸另行設局。稍后恩澤再以黑龍江省銀元附吉林搭鑄,,諸多窒礙,,仍請準自鑄,并調(diào)鄂省銀圓工匠來江承造,,俾敷通省之需,。1900年1月朝廷回復由署黑龍江將軍壽山體察情形,再行覆奏,。同年5月初,,署黑龍江將軍壽山奏,“黑龍江購到機器,,自鑄銀圓,,以資流通?!庇纱丝芍?,黑龍江省設局造幣一事確實“有開鑄之議”,且計畫請已有往來的湖北省派工匠協(xié)助,,所謂湖北省代制之說并非沒有依據(jù)的傳言,,此與施嘉干的記敘吻合。而若以其設計與湖北省造銀元有幾分相似,,極有可能是湖北省在受托后先行雕刻模具及試制樣幣,準備由應聘的工匠攜至該省作呈核及生產(chǎn)之用,。然而受義和團運動的影響,,俄軍在該年7月?lián)]兵入侵東北,四處劫掠并占地多處,,黑龍江省自行設局造幣一事終未遂成功,。
但若以其機器設備系自國外購入,且《克勞斯目錄》內(nèi)有“廿世紀初與柏林造幣廠就銀元事宜簽約之議”的記載,,以其漢字書法不一致而英文字樣卻十分工整,,加上傳世之黑龍江省造七錢二分及三錢六分樣幣為制作精美的黃銅材質(zhì),再綜觀國內(nèi)各省銀幣在試作銅樣時少見有采用黃銅者,,故不應完全排除外國代制的可能性...來自白銀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