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wǎng)北京8月8日消息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天(8日)是第三個全民健身日,。再過一個多小時,,國家體育總局將正式發(fā)布第九套廣播體操。4分鐘的廣播體操共分為8節(jié):伸展運動,、擴胸運動,、踢腿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全身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看到這些詞,,大家心頭一定會涌起青春的回憶,。 許多網(wǎng)友也紛紛表達著這份懷念:“還記得你曾經(jīng)做過的動作嗎?還記得站隊時,,你經(jīng)常站在誰的后面嗎,?”今天,在新一套廣播體操即將閃亮登場的日子里,,讓我們一起重溫那些往事和回憶,。 曾掀全民鍛煉熱潮 第八套廣播體操于1997年推出,,距今已經(jīng)14年了。雄壯的音樂,、嘹亮的口號、新鮮的空氣,,在陽光下做一套廣播體操,,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記憶。 新中國成立后,,在開展大規(guī)模經(jīng)濟建設的同時,,中國的體育事業(y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 早在1951年,,新中國就頒布了第一套廣播體操,,一經(jīng)推出,便迅速推廣,。著名的體操專家毛學信教授曾完整的參加過第一套至第八套廣播體操創(chuàng)編工作,。 毛學信:當時也就是按照徒手體操,徒手體操比較簡單易行,,各個關節(jié)都能活動到,,達到一定的運動量。當時群眾感覺特別新鮮,,又聽著音樂又做著操,,積極性特別高,另外外國朋友來到中國一看,,十點鐘街上沒什么人,,都在馬路兩邊,樓房的樓頂上凡是能站人的地方,,大家都在那做操,。 曾擔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的張發(fā)強說,廣播體操掀起全民鍛煉的熱潮有其歷史原因,。 張發(fā)強:毛主席說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那么在計劃經(jīng)濟條件下,,用什么方法把群眾組織起來鍛煉呢,?那就通過學校、機關,、部隊,、廠礦這樣一個形式讓大家一起來鍛煉,最適合推廣的,、簡易的,,就是集體的廣播操。 60載歷史9次變換新鮮節(jié)奏 1951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備委員會和中央廣播事業(yè)局共同決定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各地人民廣播電臺舉辦廣播體操節(jié)目,,并在同年11月24日公布了第一套成人廣播體操,。第一套廣播體操推出兩年多之后,在群眾的要求下,,1954年,,國家又頒布了第二套廣播體操。第二套廣播體操進行了重新的編排和調整,,增加了運動量和動作難度,。 由于前兩套體操大量學習和借鑒前蘇聯(lián)的內容,在1957年推出的第三套廣播體操中,,融入了很多中國傳統(tǒng)武術的動作,。在創(chuàng)編中,也請來多位武術大師,。這套廣播體操中國特色更強,,這一特點也在后來的廣播體操中得以延續(xù)。 文化大革命期間,,廣播體操運動曾一度中止,。1971年,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發(fā)出通知,,向全國人民公布了第五套廣播體操,。 十年后,第六套廣播體操正式與公眾見面,。其動作新穎,、舒展,并首次配制了兩支富有民族風格的樂曲,,可以交替使用,,以此來增加人們做操的興趣。 1990年5月,,國家體委又繼續(xù)推出了第七套廣播體操,。還特意請來當時最著名的體操運動員李寧做模特。但根據(jù)后來的調查,,人們普遍反映其動作難度較大,,不便于掌握。 1997年,,國家體委公布了第八套廣播體操,,得到了最廣泛的普及,并沿用至今,。 第九套:針對性與科學性更強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人的體育活動正走向多樣化,、產(chǎn)業(yè)化的道路,廣播體操逐漸成為一種傳統(tǒng),,或是對學生時代的特殊記憶,。新一套廣播體操的推出,又該如何讓更多的人去學習,、去鍛煉,?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的賀鳳祥處長說,雖然現(xiàn)在集中做操的熱情要比以前低,,但新操會用多種手段去推廣,吸引群眾,,尤其是90后的年輕人,。 賀鳳祥:我們今后還要發(fā)揮優(yōu)秀運動員的作用,當然不僅僅是體操行業(yè),,各個項目的優(yōu)秀運動員我們都會把他們動員起來,,利用他們的示范作用來做體操。今后是不是可以用網(wǎng)絡的形式等傳播給大眾,。
本套廣播體操的創(chuàng)編者之一,、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張平說,相對于前幾套廣播體操,,新操的針對性更強,。 張平:因為現(xiàn)在的生活節(jié)奏很快,鍛煉越來越少,,身體問題增多,,比如腰酸背痛啊,特別明顯就是從頸部到腰,,比如脖子疼,,設計這個動作都是要求背部肌肉主動收縮的,練你的肌肉,。 同時,,第九套廣播體操也經(jīng)過生理和生化的測試,科學性更強,。對于新廣播體操的推廣工作,,張平充滿信心。 在科學性上做了些實驗,,實驗表明,,它對心肺功能有明顯的改善,運動量和消耗能量都是中等,,對血脂,、免疫球蛋白,、血糖、胰島素都有良性的變化,。如果堅持下去鍛煉的話,,一定有很好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