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
濕乃水氣 濕卽水也 東南洼下風雨襲虛 山澤蒸氣人多中濕 在經(jīng)則日晡發(fā)熱鼻塞 在關(guān)節(jié)則一身盡痛 在藏府則淸濁混而大便濡泄 小便反澁 腹或脹滿 濕熱搏則遍身黃如熏色○水氣有毒 能為風濕 疼痺 水腫 面黃 腹大 初自皮膚腳手入 漸至六府 令人大小便澁 至五藏 漸漸加至忽攻心 便死○江湖間露氣成瘴 兩山挾水中氣瘧 一冷一熱 相激成病癥 俱是濕能與人作寒熱 消爍骨肉 南土尤甚 大略皆瘴類也 霧露之氣為瘴 南方土地卑濕 依山則觸嵐氣 近水則受濕氣○東南兩廣 山峻水惡 地濕漚熱 如春秋時月 外感霧毒 寒熱胸滿不食 此瘴毒從口鼻入也○南方地煖 故太陰之時 草木不黃落 伏蟄不閉藏 雜毒因煖而生 故嶺南從仲春訖仲夏 行靑草瘴 從季夏訖孟冬 行黃茅瘴 其治法與傷寒無異 惟能別其表里 不妄汗下為好 濕氣侵人不覺 風寒暑暴傷人便覺 濕氣熏襲人多不覺 其自外而入者 長夏郁熱 山澤蒸氣 冒雨行濕 汗透沾衣 多腰腳腫痛 其自內(nèi)得者 生冷酒麪滯脾 生濕郁熱 多肚腹腫脹 西北人多內(nèi)濕 東南人多外濕○人居戴履受濕最多 行住坐臥 實熏染于冥冥之中 滯而為喘嗽 漬而為嘔吐 滲而為泄瀉 溢而為浮腫 濕瘀熱則發(fā)黃 濕遍體則重著 濕入關(guān)節(jié)則一身盡痛 濕聚痰涎則昏不知人 霧露淸濁之邪中人 寸口陰脈緊者 霧露濁邪中于下焦少陰之分 名曰渾 陰氣為慄 令人足脛逆冷 便尿妄出 或腹痛下利○寸口陽脈緊或帶濇者 霧露淸邪中于上焦太陽之分 名曰潔 陽中霧露之氣也 令人發(fā)熱頭痛 項強頸攣 腰痛脛痠○陰陽脈俱緊者 上下二焦俱中邪也 必吐利后脈不緊手足溫則愈 若脈陰陽俱緊 口中氣出 脣口乾燥 踡臥 足冷 鼻涕出 舌上胎滑 勿妄治也 火熱生濕 濕本土氣 火熱能生濕土 故夏熱則萬物濕潤 秋涼則萬物乾燥 夫熱而怫郁則生濕也 因濕生痰 故宜去風行濕 蓋風能勝濕也○凡病濕者多自熱生而熱氣多為兼病○濕病本不自生 因于火熱怫郁 水液不能宣通 停滯而生水濕也○六七月之間 濕令大行 燥金受濕熱之邪 絶寒水生化之源 源絶則腎虧 痿厥之病大作 腰以下痿軟 癱瘓不能動 行步不正 兩足欹側(cè) 濕病類傷寒 中濕 風濕 濕溫 皆類傷寒 中濕之由 風雨襲虛 山澤蒸氣濕流關(guān)節(jié) 一身盡痛 風濕者其人先中濕 又傷風 故謂之風濕 其人中濕 因而中暑 名曰濕溫○傷寒有五 其一為中濕 蓋風濕之氣中人 為病發(fā)熱 與溫病相類 故曰濕溫也 難經(jīng)曰 濕溫之脈 陽濡而弱 陰小而急 濕病有七 中濕 面色浮澤 是為中濕○中濕之脈沉而微緩 濕喜歸脾 流于關(guān)節(jié) 中之 多使人腹?脹 倦怠 四肢關(guān)節(jié)疼痛而煩 或一身重著 久則浮腫 喘滿 昏不知人 挾風則眩暈嘔噦 挾寒則攣拳掣痛○外中濕者 或感山嵐瘴氣 或被雨濕蒸氣 或遠行涉水 或久臥濕地而得○內(nèi)中濕者 因生冷過多 或厚味醇酒停滯 脾虛不能運化而得 風濕 太陽經(jīng)感風濕相搏 其骨節(jié)煩疼者濕氣也 濕則關(guān)節(jié)不利故痛 其掣而不能屈伸者風也 汗出 身寒 脈沉微 短氣 小便淸而不利者寒閉也 惡風者表虛也 或微腫者陽氣不行也 ○風濕之證 風勝則衛(wèi)虛 汗出 短氣 惡風 不欲去衣 濕勝則小便不利 或身微腫○風濕相搏一身盡痛 法當汗出而解 値天陰雨不止 醫(yī)云可發(fā)汗 汗之而病不愈者何也 曰 發(fā)其汗汗太出者 但風氣去濕氣在 故不愈也 若治濕風者發(fā)其汗 但微微自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風濕相搏 骨節(jié)煩疼 掣痛 近之則痛劇 寒濕 凡濕 以尿赤有渴為熱濕 以尿淸不渴為寒濕○寒濕交攻 身體冷痛○腰下冷重或痛 是為腎著 濕熱 六氣之中 濕熱為病 十居八九○因于濕 首如褁 濕熱不攘 大筋緛短 小筋弛長 緛短為拘 弛長為痿○大筋受熱則縮而短 小筋得濕則引而長 縮短故拘攣而不伸 引長故痿弱而無力○濕者土濁之氣 首為諸陽之會 其位高 其氣淸 其體虛 故聰明得以系焉 濕氣熏蒸淸道不通 沉重而不爽利 似乎有物以蒙冒之 失而不治 濕郁為熱 熱留不去 熱傷血 不能養(yǎng)筋 故大筋為拘攣 濕傷筋 不能束骨 故小筋為痿弱也○濕勝筋痿 熱勝筋縮○有氣如火 從腳下起入腹 此濕郁成熱而作○濕病 腹中和能飮食 病在頭中寒濕 故鼻塞 濕溫 兩脛逆冷 胸腹?jié)M 多汗 頭痛 妄言 其人嘗傷于濕 因而中暑 暑濕相搏則發(fā)濕溫 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 治在太陽 不可發(fā)汗 汗出必不能言 耳聾 不知痛所在 身靑 面色變 名曰重暍 如此死者醫(yī)殺之○濕溫 與中暑同 但身涼不渴耳 酒濕 酒濕之為病 亦能作痺證 口眼喎斜 半身不遂 渾似中風 舌強語澁 當瀉濕毒 不可作風病治之而汗也 破傷濕 破傷入水濕 口噤 身強直 濕多身痛暑無身痛 暑病多無身痛 蓋傷氣而不傷形故也○濕病多身痛 中濕身痛 難以轉(zhuǎn)側(cè) 風濕之痛 一身盡痛○地之濕氣 感則害人皮肉筋脈 蓋濕傷形 形傷故痛○濕流關(guān)節(jié)則一身盡痛○風濕相搏則骨節(jié)煩疼 濕則關(guān)節(jié)不利故痛 其掣而不能屈伸者風也 濕有內(nèi)外之殊 濕有自外者 有自內(nèi)出者 東南地下多陰雨露霧 濕從外入 多自下起 為重腿腳氣之疾 治當汗散 久則宜疎通滲泄 西北地高多食生冷濕麪乳酪飮酒 濕氣內(nèi)郁 為鼓脹浮腫之類 治宜通利二便 濕病治法及通治藥 濕家治法 大槩宜發(fā)微汗及利小便 使上下分消其濕 是其治也○治濕 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濕上甚而熱 治以苦溫 佐以甘辛 以汗為故而止 濕在上 宜微汗而解 不欲汗多 故不用麻黃乾葛輩○濕在中下 宜利小便 此淡滲治濕也○治濕之法 通利小便為上 益脾順氣次之 濕病禁汗下及灸 治濕 不得猛發(fā)汗及灼艾灸之○濕病 誤下則為喘噦 誤汗則發(fā)痓而死○濕家不可汗 汗之則發(fā)痓 發(fā)痓者斃 又不可下 下之則額汗 胸滿 微喘而噦 小便淋閉 難以有瘳也 濕病大汗則成痓 太陽病發(fā)汗太多因致痓 濕家大發(fā)汗亦作痓 蓋汗太多則亡陽 不能養(yǎng)筋 故筋脈緊急而成痓 其證身熱足冷 頸項強急 惡寒 時頭熱 面赤目赤 獨頭面搖 卒口噤 背反張者是也 亦名破傷風 燥 燥因血少 諸澁枯涸 乾勁皴揭 皆屬于燥○火熱勝則金衰而風生 緣風能勝濕 熱能耗液而為燥 陽實陰虛則風熱勝于水濕而為燥也 蓋肝主筋而風氣自甚 又燥熱加之則筋大燥也 燥金主于收斂 其脈緊澁 故為病勁強緊急而口噤也 夫燥之為病 血液衰少 不能榮養(yǎng)百骸故也 燥者肺金之病 燥者肺金之本 燥金受熱 化以成燥澁 由風能勝濕 熱能耗液而成燥也 燥于外則皮膚皴揭瘙癢 燥于中則精血枯涸 燥于上則咽鼻焦乾 燥于下則便尿結(jié)閉○燥勝則乾 註曰 燥勝則津液涸竭 故皮膚乾燥 燥宜養(yǎng)血 經(jīng)曰燥者潤之 養(yǎng)血之謂也 積液固能生氣 積氣亦能生液○皮膚皴揭拆裂 血出大痛 或皮膚瘙癢 爪甲浮起枯乾 皆火爍肺金 燥之甚也○榮衛(wèi)枯涸 濕劑所以潤之 火 火有君相之二 五行各一其性 惟火有二 曰君火 人火也 曰相火 天火也 火 內(nèi)陰而外陽 主乎動者也 以名而言 形質(zhì)相生 配于五行 故謂之君 以位而言 生于虛無 守位稟命 因其動而可見 故謂之相 天主生物故恒于動 人有此生亦恒于動 其所以恒于動者 皆相火之所為也○君火者 乃眞心小腸之氣所為也 相火者 乃心包絡(luò)三焦之氣所為也 火為元氣之賊 火能消物 凡爍金虧土旺木涸水者皆火也○火之為病 其害甚大 其變甚速 其勢甚彰 其死甚暴 人身有二火 曰君火 猶人火也 曰相火 猶龍火也 在氣交之中多動少靜 凡動皆屬火 化動之極也 病則死矣○相火易起 五性厥陽之火相扇則妄動矣 火起于妄 變化莫測 無時不有 煎熬眞陰 陰虛則病 陰絶則死○又有藏府厥陽之火 根于五志之內(nèi) 六慾七情激之 其火隨起 大怒則火起于肝 醉飽則火起于胃 房勞則火起于腎 悲哀則火起于肺 心為君主 自焚則死矣○火者元氣谷氣眞氣之賊也 辨五藏熱證 身熱有五而其狀各異 肝熱 肝熱者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 乃肝之熱也 寅卯間尤甚○其證 四肢滿閉 便難轉(zhuǎn)筋 多怒多驚 筋痿不能起于床 心熱 心熱者微按至皮膚之下肌肉之上 輕手乃得 微按至皮毛之下則熱少 加力按之則全不熱 是熱在血脈也 日中太甚○其證 煩心 心痛 掌中熱而啘 脾熱 脾熱者輕手捫之不熱 重按至筋骨亦不熱 不輕不重在輕手重手之間 此熱在肌肉 遇夜尤甚○其證 必怠惰嗜臥 四肢不收 無氣以動 肺熱 肺熱者輕手乃得 微按全無 瞥瞥然見于皮毛下 日西尤甚 乃皮毛之熱也○其證 必見喘咳 灑淅寒熱 腎熱 腎熱者輕按之不熱 重按至骨其熱蒸手如火如灸 其證 骨蘇蘇然如蟲蝕○其骨因熱不任 亦不能起于床 手按辨熱深淺 以手捫摸有三法 輕手捫之則熱 重按之則不熱 是熱在皮毛血脈也○重按至筋骨之分則熱蒸 手極甚輕摸之則不熱 是熱在筋骨間也○輕手捫之不熱 重手按之亦不熱 不輕不重按之則熱 是熱在筋骨之上 皮毛血脈之下 乃熱在肌肉也○輕手按之熱甚 重手按之不甚熱 此熱在肌表 宜淸之 重手按之熱甚而烙手 輕手按之不覺熱 此熱在肌肉之內(nèi) 宜發(fā)之 審臟腑熱之部分 心熱病者額先赤 脾熱病者鼻先赤 肝熱病者左頰先赤 肺熱病者右頰先赤 腎熱病者頤先赤○心肺居胸背 心熱則胸熱 肺熱則背熱○肝膽居脇肝膽 熱則當脇亦熱○腎居腰 腎熱則當腰亦熱○胃居臍上 故胃熱則臍以上熱○腸居臍下 故腸熱則臍以下熱 火熱有實有虛 能食而熱 口舌乾燥 大便難者 實熱也 以辛苦大寒之劑下之 瀉熱補陰 脈洪盛而有力者是已○不能食而熱 自汗 氣短者 虛熱也 以甘寒之劑 瀉熱補氣 脈虛弱無力者是已○五藏陰也 所主皆有形 骨肉筋血皮毛是也 此五藏皆陰足 陰足而熱反勝之 是為實熱 若骨痿肉爍 筋緩血枯 皮聚毛落者 陰不足而有熱疾 是虛熱也○脈實數(shù)者實熱也○實火 內(nèi)外皆熱 口渴 日夜潮熱 大小便閉○虛火 潮熱有間 口燥不渴○實火可瀉 虛火可補 熱有晝夜之分 晝熱則行陽二十五度○夜熱則行陰二十五度○平旦發(fā)熱 熱在行陽之分 肺氣主之 故瀉氣中之火 日晡潮熱 熱在行陰之分 腎氣主之 故瀉血中之火○夜則靜晝發(fā)熱者 熱在氣分 晝則靜夜則發(fā)熱者 熱在血分○晝夜具發(fā)熱 熱在氣血之分○晝病在氣 夜病在血 晝發(fā)少而夜發(fā)多者 足太陽膀胱 血中浮熱 微有氣也 有時而發(fā)有時而止 知邪氣不在表不在里 知在經(jīng)絡(luò)中也 夜發(fā)多者 是邪氣下陷之深 當從熱入血室而論之 火有上中下三焦之異 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 熱在中焦者為堅 熱在下焦者為尿血淋閉○上焦有熱 眼目赤腫 頭項腫痛 口舌生瘡○中焦有熱 胸膈煩躁 飮食不美○下焦有熱 小便赤澁 大便秘結(jié)○五藏俱熱 乃三焦熱也 卽生癰癤瘡痍 及五般痔疾 積熱 藏府積熱 頰赤煩渴 口舌生瘡 五心煩躁 便尿秘澁 或溫壯連滯 致生瘡癤癰疽○凡熱 皆出于心熱 甚則能傷血 若酒后之麪 飯后之酒 最易生熱 又當防于未然 骨蒸熱 蒸病有五 一曰骨蒸 其根在腎 二曰脈蒸 其根在心 三曰皮蒸 其根在肺 四曰外蒸 其根在脾 五曰內(nèi)蒸 其根在五藏六府 蒸病 皆因陰氣不足 血氣不榮 骨髓枯竭而得之 腎主骨 以其先從骨熱 故曰骨蒸○凡人嗜慾無節(jié) 勞傷過度 眞水枯竭 陰火上炎而發(fā)蒸 蒸之燥熱 古方名曰蒸病 其證咳嗽發(fā)熱 咯血吐痰 白濁白淫 遺精盜汗 精神恍惚 日漸尫羸 漸成勞劇○肺蒸 鼻乾○大腸蒸 右鼻孔痛○皮蒸 舌白唾血○膚蒸 昏昧嗜臥○氣蒸 鼻乾喘促氣熱○心蒸 舌乾○小腸蒸 下脣焦○血蒸 髮烏○脈蒸 唾白浪語脈緩急不調(diào)○脾蒸 脣焦○胃蒸 舌下痛○肉蒸 食無味而嘔 煩躁不安○肝蒸 眼黑○膽蒸 眼白失色○筋蒸 爪甲焦○三焦蒸 乍熱乍寒○腎蒸 兩耳焦○膀胱蒸 右耳焦○腦蒸 頭眩熱悶○髓蒸 髓枯骨中熱○骨蒸 齒黑腰痛 足逆冷○臀蒸 肢細趺腫 藏府皆熱○胞蒸 小便黃赤○骨蒸發(fā)熱 積病最多○氣血虛甚 發(fā)熱成勞 骨蒸不治證 骨蒸之極 聲嗄咽痛 面黧 脈躁 直視 汗出如珠 喘乏氣促 皮焦脣反 皆為不治之證○其或骨間有熱 以至四肢緩弱不擧 此則骨痿 五心熱 五心煩熱者是火郁于地中也 四肢者脾土也 心火下陷于脾土之中 郁而不得伸故也 火郁則發(fā)之是也○凡男女四肢熱肌熱筋熱骨髓中熱 如燎捫之烙手 此熱伏土中 由血虛而得 或過食冷物 抑遏陽氣于脾土之中 火郁則發(fā)之○兩手大熱如火 是為骨厥○五心之熱 小兒傷食證也 大人亦然 潮熱 潮熱者有時而熱不失其時 寒熱者寒已而熱相繼而發(fā) 至于發(fā)熱則無時而熱也○潮熱有時 為內(nèi)傷為虛 潮熱無時 為外感為實○平朝潮熱者 熱在行陽之分 肺氣主之 故瀉氣中之火○日晡潮熱者 熱在行陰之分 腎氣主之 故瀉血中之火 虛煩 心虛則煩心○肝腎脾虛亦煩心○經(jīng)曰夏脈者心也 不及則令人煩心○肝虛 腎虛 脾虛 皆令人體重煩寃 是知煩多生于虛也 蓋金攻肝虛 土攻腎虛 木攻脾虛 而為煩也○虛煩者心胸煩擾而不寧也 內(nèi)經(jīng)曰陰虛則內(nèi)熱 今之虛煩 多是陰虛生內(nèi)熱所致 虛勞之人腎虛心旺 及傷寒吐下后 霍亂吐瀉后 津液枯竭 多有虛煩之證○獨熱者虛煩也 與傷寒相似 但頭身不痛 脈不緊數(shù)為異 上升之氣屬火 病人自言冷氣從下而上者 非眞冷氣也 此上升之氣 自肝而出 中挾相火 自下而上 其熱為甚自覺其冷者此火極似水 積熱之甚也 陽亢陰微 故見此證○氣從左邊起者肝火也 氣從臍下起者陰火也 氣從腳下起入復如火者乃虛之極也 蓋火起于九泉之下 十不救一○凡氣有余便是火 不足者是氣虛 惡熱惡寒 惡熱非熱 明是虛證 惡寒非寒 明是熱證○經(jīng)曰陰虛卽發(fā)熱 夫陽在外為陰之衛(wèi) 陰在內(nèi)為陽之守 精神外馳嗜慾無節(jié) 陰氣耗散陽無所附 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間而惡熱 當作陰虛治之○惡寒戰(zhàn)慄皆屬于熱 病熱而反覺自冷 實非寒也 古人遇戰(zhàn)慄之證 有以大承氣下燥糞而愈者明是熱證耳○惡寒者 雖當炎月 若遇風霜 重綿在身 自覺凜凜戰(zhàn)慄 惡寒之甚也○痼冷之病 豈非身惡寒而口喜熱之病耶 殊不知 濕痰積中 抑遏陽氣不得外泄 身必惡寒 火極似水故見此證也 宜吐出痰涎 陰虛惡熱 一人腳自踝以下常覺熱 冬不可綿于上 常夸稟質(zhì)壯不怕冷 予曰此足三陰之虛 宜早斷慾事 以補養(yǎng)陰血 庶乎可免 彼笑而不答 年近五十 患痿而死 積熱惡寒 一婦人 身冷惡寒 六月重裘 猶覺寒 泄注不止 脈如橫繩有力 予以凉布熨心 以新汲水淋之 其人呼呌殺人 猶不止連灌三四十桶 大戰(zhàn)汗出昏困一二日而所苦皆除 漢華佗 北齊徐文伯 亦治痼寒人 候冬寒月 以冷水發(fā)之 此其法也 亡血致惡寒發(fā)熱 病人脈微而澁者其人亡血 病當惡寒 后乃發(fā)熱 無休止時 夏月盛熱欲著復衣 冬月盛寒欲裸其身 所以然者 陽微則惡寒 陰弱則發(fā)熱 此醫(yī)發(fā)其汗令陽氣微 又大下之令陰氣弱 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 以陽氣內(nèi)微不能勝冷 故欲著復衣 十一月之時陽氣在里胃中煩熱 以陰氣內(nèi)弱不能勝熱 故欲裸其身 又陰脈遲澁故知亡血也 陽虛外寒 陽受氣于上焦 以溫皮膚分肉之間 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 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于外 故寒慄 陽盛外熱 上焦不通利 則皮膚緻密 腠理閉塞 玄府不通 衛(wèi)氣不得泄越 故外熱 陰虛內(nèi)熱 有所勞倦 形氣衰少 谷氣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氣熱 熱氣熏胸中 故內(nèi)熱 陰盛內(nèi)寒 厥氣上逆 寒氣積于胸中而不瀉 不瀉則溫氣去 寒獨留則血凝澁 凝則脈不通 其脈盛大以濇 故中寒 辨陽虛陰虛二證 晝夜發(fā)熱 晝重夜輕 口中無味 陽虛之證也○午后發(fā)熱 夜半則止 口中有味 陰虛之證也○陽全陰半 陽得以兼陰 陰不得以兼陽 自然之理也 陽虛之證責在胃 陰虛之證責在腎 蓋飢飽傷胃則陽氣虛矣 房勞傷腎則陰血虛矣 古人以飮食男女為切要 厥有旨哉 以藥論之 甘溫則能補陽氣 苦寒則能補陰血 如以四君子補氣四物補血是也 若氣血兩虛 但以甘溫之劑以補其氣 氣旺則能生血也 若只血虛而氣不虛則 忌用甘溫之劑以補氣 氣旺而陰血愈消矣 故陽虛之與陰虛 甘藥之與苦藥 不可不愼也○氣虛熱 升陽以散之○血虛熱 滋陰以降之○氣血俱虛熱 升陽滋陰兼用 飮酒發(fā)熱 凡發(fā)熱人 極忌飮酒○飮酒人發(fā)熱者難治 不飮酒人因酒發(fā)熱者亦難治 滯血發(fā)熱 其人脈澁 必有潄水之證 必有嘔惡痰涎之證 必有兩腳厥冷之證 亦有小腹結(jié)急之證 或唾紅 或鼻衄 使滯血一通黑物流利則熱不復作矣 陰虛火動 凡發(fā)熱咳嗽 吐痰咯血 午后至夜發(fā)熱 面赤脣紅 小便赤澁 便是陰虛火動也○潮熱盜汗 咳嗽痰盛 咯唾血 氣力困怠 形容消瘦 腰痛腳痿 遺精夢泄 皆陰虛火動之證也 陰虛火動者難治 近世陰虛火動之疾 十無一活何也 蓋其始也 飮食如舊 起居如常 惟痰嗽一二聲 自謂無恙 諱疾忌醫(yī) 滅身無悟 及蔓延日久 倒臥于床而堅氷已至 不可復救 余意揆之 方疾之始 必致證于三事而后可 三者維何 一要遇明醫(yī) 二要肯服藥 三要守禁戒 三者缺一不可治也 制火有方 儒者立敎曰 正心收心養(yǎng)心 皆所以防此火之動于妄也 醫(yī)者立敎曰 恬澹虛無精神內(nèi)守 亦所以遏此火之動于妄也○火不妄動 動由于心 靜之一字 其心中之水乎○神靜則心火自降 慾斷則腎水自升 退熱有法 退熱之法 全在淸心 必用麥門冬燈心草白朮茯苓 蓋心者一身之主宰而萬事之本根 萬令從心 心不淸則妄動而熱不退 然熱能傷血 血滯則氣郁而熱愈不退○退熱之法 又在調(diào)血 法用川芎當歸 心血一調(diào) 其熱自退○若夫陽浮于外則 當斂以降之 法用參苓白朮散○凡熱皆出于心 心血不可不淸○風火旣熾 當滋腎水 臟腑瀉火藥 君火者心火也 可以濕伏 可以水滅 黃連之屬可以制之 相火者龍火也 不可以水滅 惟從其性而伏之 黃栢之屬可以降之 通治火熱藥法 除熱瀉火 非甘寒不可也 有大熱脈洪大 服苦寒劑而熱不退者 加石膏○火盛者 不可驟用寒涼 必兼溫散○火急甚者 必緩之○火盛癲狂 人壯氣實者可用正治 氷水之類飮之 人虛者飮以生姜湯 若投氷水正治 立死○補陰則火自降○黃連 黃芩 白芍藥 柴胡 知母 此皆苦寒之味 能瀉五藏有余之火耳 ○若內(nèi)傷勞倦 為陽虛之病 以甘溫之劑除之 如參芪甘草之屬○若相火熾盛 日漸煎熬 為血虛之病 以甘寒之劑降之 如當歸地黃之屬○若心火亢極 為陽強之病 以咸冷之劑折之 如大黃樸硝之屬○若腎水受傷眞陰失守 為陰虛之病 以壯水之主制之 如生地黃玄參之屬○若命門火衰 為陽脫之病 以溫熱之劑濟之 如附子乾姜之屬○若胃虛食冷 郁遏陽氣 為火郁之病 以升散之劑發(fā)之 如升麻葛根之屬 內(nèi)傷 食藥療病 安身之本必須于食 救疾之道惟在于藥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 不明藥性者不能以除病 故食能排邪而安藏府 藥能恬神養(yǎng)性以資血氣 為人子者不可不知此二事 是故君父有疾期先命食以療之 食療不愈然后命藥 故孝子深知食藥二性可也 水谷為養(yǎng)命之本 天地間養(yǎng)人性命者惟五谷耳 備土之德 得氣之中和 故其味淡甘而性和平 大補而滲泄 乃可久食而無厭 是大有功于人者在藥則不然 雖參芪性亦偏 況攻擊者乎○世俗以肉為補性之物 然肉無補性 惟補陽而 今之虛損者不在于陽而在于陰 以肉補陰 猶緣木而求魚也○人無根本 水食為命 蓋脾胃屬土 主納水谷 人之根本也 水谷之精化陰陽行榮衛(wèi) 食氣入胃 濁氣歸心 淫精于脈 脈氣流經(jīng) 經(jīng)氣歸于肺 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 毛脈合精行氣于府 府精神明 留于四藏 氣歸于權(quán)衡 權(quán)衡以平 氣口成寸 以決死生○飮入于胃 游溢精氣上輸于脾 脾氣散精上歸于肺 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 水精四布 五經(jīng)并行 合于四時 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榮衛(wèi)之行柰何 曰 谷始入于胃 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兩焦 以漑五藏 別出兩行榮衛(wèi)之道 其大氣之薄而不行者 積于胸中 命曰氣海 出于肺 循咽喉 故呼則出吸則入 天地之精氣 其大數(shù)常出三入一 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 一日則氣少矣○平人 谷入于胃脈道乃行 水入于經(jīng)其血乃成 水去則榮散 谷消則衛(wèi)亡 榮散衛(wèi)亡神無所依○水谷入胃 其濁者為渣滓下出幽門 達大小腸而為糞 以出于谷道 其淸者倏然而化為氣 依脾氣而上升于肺 其至淸而至精者 由肺而灌漑乎四體而為汗涎津唾 助血脈益氣力 為生生不息之運用也 其淸中之濁者下入膀胱而為尿 以出乎小便耳 其未入而在膀胱之外者尙為濁氣 旣入而在膀胱之內(nèi)者卽化為水也 內(nèi)傷有飮食傷勞倦傷二因 飮養(yǎng)陽氣 食養(yǎng)陰氣 飮食無過則 入于口達于脾胃 入于鼻藏于心肺 氣味相承 陰陽和調(diào) 神乃自生 蓋精順五氣以為靈 若食氣相惡則傷其精 神受五味以成體 若食味不調(diào)則傷其形也○夫胃為淸純沖和之氣人之所賴以為生者也 若謀慮神勞 動作形苦 嗜慾無節(jié) 思想不遂 飮食失宜 藥餌違法 皆能致傷 旣傷之后須用調(diào)補 恬不知怪而乃恣意犯禁 舊染之證尙未消遣 方生之證與日俱積 吾見醫(yī)藥將日不暇 給而傷敗之 胃氣無復 完全之望 去死近矣○勞倦傷 飮食傷 二者不可混而為一 勞倦傷誠不足也 飮食傷尤當于不足之中 分其有余不足也 何者 蓋飢餓不飮食與飮食太過 雖皆失節(jié) 然必明其兩者之分 夫飢餓不飮食者胃氣空虛 此為不足 固失節(jié)也 飮食自倍而停滯者胃氣受傷 此不足之中兼有余 亦失節(jié)也○勞倦傷亦有二焉 勞力純乎傷氣 勞心兼?zhèn)跹?房勞傷腎 與勞倦相似 七情動氣脈 與飮食無二○勞倦傷 手按心口不痛 飮食傷 手按心口刺痛 食傷證 飮食自倍 腸胃乃傷○水谷之寒熱感則害人六府○因而飽食 筋脈橫解 腸澼為痔○陰之所生本在五味 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註曰陰謂五藏也○傷食之證 氣口脈必緊盛 胸膈必痞塞 噫氣如敗卵氣臭 亦有頭痛身熱 但身不痛為異耳○傷食 因多食 飮食不能運化停于胸腹 飽悶惡食不食 噯氣作酸 下泄臭屁 或腹痛吐瀉 重則發(fā)熱頭痛 左手關(guān)脈平和右手關(guān)脈緊盛 此傷食也○蓋食物飽甚 耗氣非一 或食不下而上涌嘔吐 以耗靈源 或飮不消而作痰咯唾 以耗神水 大便頻數(shù)而泄 耗谷氣之化生 溲便滑利而濁 耗源泉之浸潤 至于精淸冷而下漏 汗淋瀝而自泄 莫不由 食物之過傷 滋味之太厚也○凡飽則傷肺 飢則傷氣 食傷治法 食者有形之物 傷之則宜損其谷 其次莫若消導 稍重則攻化 尤重則或吐之或下之○夫飢餓不飮食 與飮食太過 雖皆失節(jié) 然必明其兩者之分 夫飢餓胃虛此為不足 飮食停滯者此為有余 惟其不足故補益 惟其有余故消導 人之盛衰不同 又有物滯氣傷 必須補益消導兼行者 亦有物暫滯而氣不甚傷 宜消導獨行不須補益者 亦有旣停滯而復自化 不須消導但當補益者 易老枳朮丸東垣橘皮枳朮丸 雖曰消導 固有補益之意存乎 其間若所滯之物 非枳朮丸所能去則 備急丸煮黃丸當推逐而去之 觀乎此則知消導補益之理矣○傷食則 必惡食 胸中有物 宜導痰補脾○補脾胃藥內(nèi) 必用心經(jīng)藥 蓋火能生土故也 古方用益智仁 正是此意○食傷有消導補益兩法 當分而治之 食傷消導之劑 食積在中下脘者 宜下以逐之○傷肉 多腹脹○食麥多 令人腹脹○凡人感之生 足少陽甲膽先化 萬物之根蒂也 飮食入胃榮氣上行卽少陽甲膽之氣也 夫荷葉之物 中央空象震卦之體 色靑象風木者也 食藥感此氣之化 胃氣何由不上升乎 以為引用 可謂 遠識深慮合于道也 食傷補益之劑 脾胃弱而飮食難任者 不可一槩用剋伐之 宜補之自然能食○宿食吐下后 氣虛 宜補 酒傷 酒入于胃則 絡(luò)脈滿而經(jīng)脈虛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 陰氣虛則陽氣入 陽氣入則胃不和 胃不和則精氣竭 精氣竭則不營其四肢也○醉飽入房則 氣聚脾中而不得散 酒氣與谷氣相薄 熱盛于中 故熱遍于身內(nèi) 熱而尿赤也○因而大飮則氣逆 註曰 飮多則肺布葉擧 故氣逆而上奔也○酒者五谷之津液米麴之華英 雖能益人 亦能損人 何者 酒有大熱大毒 大寒凝海惟酒不氷 是其熱也 飮之昏亂易人本性 是其毒也 若辟風寒 宣血脈 消邪氣 引藥勢 無過于酒也 若醉飮過度盆傾斗量 毒氣攻心 穿腸腐脇 神昏錯謬 目不見物 此則喪生之本也○東垣曰 酒者大熱有毒氣味俱陽 乃無形之物也 若傷之 止當發(fā)散 汗出則愈矣 其次莫如利小便 使上下分消其濕可也○酒 雖與水同體 然傷于腸胃則升之不散降之不下 郁于氣分無形之位 蓋逐氣升降而半有消耗之矣 今人飮醇酒則小便少 此其可驗 故治法宜汗宜利小便為上策 東垣 以為無形之物 固不可 后人 以傷飮食同治 亦不可○酒性雖熱 體同于水 今東垣乃謂飮者無形之氣 此亦不能無疑也 旣待發(fā)汗利小便以去之 其可謂無形之氣乎 飮酒禁忌 酒客病不可服桂枝湯 得湯則嘔 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凡甘物 皆宜忌之 ○勿飮濁酒食麪 使塞氣孔○凡面白人不可多飮酒 耗血故也○酒不過三盃 多則傷五藏 亂性發(fā)狂○飮酒不欲過多 多則速吐之為佳○醉后不可強食 或發(fā)癰疽○醉臥當風使人失音○醉飽不可走車馬及跳越○醉不可入房 小者面?咳嗽 大者傷絶藏脈損壽命○酒 雖可以陶性情通血脈 自然招風敗腎爛腸腐脇 莫過于此 飽食之后尤宜忌之 飮酒不宜麤及速 恐傷破肺也 當酒未醒大渴之際 不可喫水及啜茶 多被酒引入腎藏 為停毒之水 令腰腳重墜 膀胱冷痛 兼水腫消渴攣躄之疾 酒毒變?yōu)橹T病 醇酒之性大熱有大毒 淸香美味旣適于口 行氣和血亦宜于體 由是飮者不自覺其過于多也 不知酒性喜升氣必隨之 痰郁于上尿澁于下 肺受賊邪金體必燥 恣飮寒涼 其熱內(nèi)郁肺氣得熱必大傷耗 其始也病淺 或嘔吐 或自汗 或瘡痍 或鼻? 或自泄 或心脾痛 尙可發(fā)散而去之 及其久而病深則為消渴 為黃疸 為肺痿 為內(nèi)痔 為鼓脹 為失明 為哮喘 為勞嗽 為癲癎 為難明之疾 倘非具眼未易處治 可不謹乎○久飮酒者藏府積毒 致令蒸筋 傷神 損壽 醒酒令不醉 酒醉 宜以熱湯漱口 蓋其毒在齒也 大醉則以熱湯于密室 洗面數(shù)次 梳頭數(shù)十遍卽醒 勞倦傷 陰虛生內(nèi)熱柰何 有所勞倦 形氣衰少谷氣不盛 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氣熱 熱氣熏胸中 故內(nèi)熱○此內(nèi)傷之原也 此陰虛 蓋指身中之陰氣與水谷之味耳○喜怒不節(jié) 起居不時 有所勞倦 皆損其氣 氣衰則火旺 火旺則乘脾土 脾主四肢 故困熱 無氣以動 懶于言語 動作喘乏 表熱自汗 心煩不安 當安心靜坐以養(yǎng)其氣 以甘寒瀉其熱火 酸味收其散氣 甘溫調(diào)其中氣○勞則氣散 氣短 喘且汗出 內(nèi)外皆越 故氣耗矣 辨內(nèi)外傷證 外感內(nèi)傷乃病之大關(guān)鍵 于此昧焉何足云醫(yī) 丹溪云 內(nèi)傷證皆以補元氣為主 看所挾而兼用藥 但先生之言 引而不發(fā) 予今補之 如內(nèi)傷挾外感者則 于補中益氣湯內(nèi) 春加川芎防風柴胡荊芥紫蘇薄荷 夏加乾葛石膏麥門冬薄荷倍升柴 秋加羌活防風荊芥 冬加麻黃桂枝乾姜之類○或外感挾內(nèi)傷 內(nèi)傷挾外感 或食積類傷寒 當明辨治之○若顯內(nèi)證多者 則是內(nèi)傷重而外感輕 當以補養(yǎng)為先○若顯外證多者 則是外感重而內(nèi)傷輕 宜以發(fā)散為急 辨惡寒 傷寒惡寒 雖近猛火 不除○內(nèi)傷惡寒 稍就溫暖卽止 但見風寒 便惡之也 辨惡風 傷寒惡風 不耐一切風寒○內(nèi)傷惡風 偏惡些少賊風 避居密室則不惡矣 辨發(fā)熱 外感發(fā)熱 無休歇 日晡轉(zhuǎn)劇 直待汗下方退○內(nèi)傷發(fā)熱 時作時止 或自袒裸 亦便淸涼矣 辨身痛 外感 筋骨疼痛 或百節(jié)皆痛○內(nèi)傷 但四肢不收 無氣以動 困怠嗜臥而已 辨寒熱 外感寒熱 齊作而無間以甚○內(nèi)傷寒熱 微而間作 或不齊 辨頭痛 外感頭痛 常常有之 直待傳經(jīng)入里方罷○內(nèi)傷頭痛 有時而作 有時而止 辨氣力 外感 邪氣有余 壯厲有力○內(nèi)傷 神思昏怠 氣弱困懶 辨手心 外感 手背熱而手心不熱○內(nèi)傷 手心熱而手背不熱 辨煩渴 外感 邪氣傳經(jīng)入里則大渴○內(nèi)傷 邪在血脈中 故不渴 間有渴亦不甚 辨口味 外感 雖不能食而知谷肉之味○內(nèi)傷 雖飮食而不知其味 辨鼻息 外感 鼻塞 流涕 聲重 氣壅○內(nèi)傷 鼻息和緩 但不調(diào) 辨言語 外感言語 高厲有力 先輕后重○內(nèi)傷言語 困弱無力 懶于言語 辨脈候 外感 則人迎脈浮緊或洪大而數(shù)○內(nèi)傷 則氣口脈緊盛或滑而疾 勞倦傷治法 經(jīng)曰勞者溫之損者益之 夫勞則動之太過而神不寧矣 故溫之溫也者養(yǎng)也 溫之者所以調(diào)其飮食 適其起居 澄心息慮 從容以待其眞氣之復常也 禮記所謂柔色以溫之 正同此義 今東垣 乃以溫為溫涼之溫 謂宜溫藥以補元氣而瀉火邪 又易損者益之為損者溫之 又以溫能除大熱為內(nèi)經(jīng)所云而遍 故內(nèi)經(jīng)并無此語 不能無疑也 又經(jīng)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 其溫字亦是滋養(yǎng)之義 非指溫藥也○勞倦亦有二焉 勞力純乎傷氣 勞心兼?zhèn)跹鸱縿趥I證 與勞倦相似 均一內(nèi)傷發(fā)熱證也 勞倦因陽氣之下陷 宜補其氣以升提之 房勞因陽火之上升 宜滋其陰以降下之 一升一降逈然不同○七情動氣脈 與飮食無二 蓋飮食七情 俱能閉塞三焦 熏蒸肺胃淸道 肺為氣主 由是而失其傳化之常 所以氣口脈獨緊且盛 其證嘔泄痞滿腹痛亦相似 但傷食則惡食 七情則雖作飽亦不惡食○如氣浮心亂 宜鎭固之卽愈◎飮食失時 勞役過度 脾胃虛弱 中氣不足 以補中益氣湯為主 夫脾胃一虛肺氣先絶 故用黃芪 以益皮毛而閉腠理 不令自汗上喘氣短 損其元氣 用人參以補之 心火乘脾 用灸甘草之甘溫 以瀉火熱而補胃中元氣 若脾胃急痛腹中急縮者 宜多用之 此三味除濕熱煩熱之圣藥也 白朮苦甘溫 除胃中熱 利腰臍間血 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 升胃中之淸氣 又引黃芪甘草甘溫之氣味 上升 能補衛(wèi)氣之散解而實其表 又緩帶脈之縮急 當歸以和血脈 橘紅以理胸中之氣 助陽氣上升 以散滯氣 此立方本旨也 凡脾胃不足之證 須用升麻柴胡 引脾胃中淸氣 行于陽道及諸經(jīng) 生發(fā)陰陽之氣 故凡治脾胃藥 多以升陽補氣 名之者此也○蓋血脫益氣 古圣人之法也 先理胃氣 以助生發(fā)之氣 內(nèi)傷病脾胃虛實 脾胃俱實 則過時而不飢 多食而不傷○脾胃俱虛 則不能食而瘦 與食則少食 不與則不思食 飢飽不知○食少而肥者 雖肥而四肢不擧 蓋脾困邪勝也○食多而瘦者 胃伏火邪于氣分則能食 雖多食而不能生肌肉也 內(nèi)傷脾胃則不思食不嗜食 人之善飢而不嗜食者何氣使然 曰 精氣幷于脾 熱氣留于胃 胃熱則消谷 谷消故善飢 胃氣上則胃脘寒 故不嗜食也○脈小而寒者不嗜食○太陰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 故惡食臭也○惡聞食臭者 膀胱移熱于小腸也○口多嗜味 陰虛火動故也 陰虛則口中有味 陽虛則口中無味○惡食者胸中有物 宜導痰補脾○憂抑傷脾 不思飮食○勞役失食 胃虛○脾胃氣虛則不能運化水谷 水谷停積則為濕痰 曰補氣 曰治痰 曰燥濕 三者不可偏癈○不思飮食 食不化 食后倒飽者 脾虛也 食后昏困 食入則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 脾虛弱也○若脾胃不節(jié) 損其胃氣 不能剋化 散于肝 歸于心 溢于肺 食入則昏冒欲睡 得臥則食在一邊 氣暫得舒 是知升發(fā)之氣不行也○勞傷者 過于勞役 耗損元氣 脾胃虛衰 不任風寒 故昏冒 不嗜飮食由下元陽衰 不進食 服補脾藥不效者 蓋腎氣怯弱眞元衰削 是以不能消化飮食 譬之鼎釜之中 置諸米谷 下無火力 終日米不熟 其何能化○凡飮食不進 由房勞過度 眞火衰弱 不能熏蒸脾土 以致中州不運 胸膈痞塞 飮食不消 古人云補腎不如補脾 予謂補脾不若補腎 若丹田眞火上蒸脾土 脾土溫和則膈開能食 內(nèi)傷病始為熱中終為寒中 凡內(nèi)傷脾胃之證 始則四肢困熱 無氣以動 表熱自汗 心煩不安 胃氣熱 熱氣熏胸中 為內(nèi)熱之證 宜以甘溫補中○內(nèi)傷病 始為熱中○凡脾胃之證 調(diào)治差誤 或妄下之 則末傳為寒中 復遇時寒則四肢厥逆 心胃絞痛 冷汗出 夫六氣之勝皆能為病 惟寒毒最重 陰主殺故也○因飢困勞役 致面紅目赤 身熱引飮 其脈洪大而虛 重按全無 此血虛發(fā)熱 證似白虎 惟脈不長實為辨耳 誤服白虎 必死 內(nèi)傷變?yōu)橹T病 未氣之初病也 其端甚微 或因些少飮食不謹 或外冒六氣 或內(nèi)感七情 或食味過厚 偏助陽氣 積成膈熱 或資稟素實表密無汗 或性急多怒陰火炎上 以致津液不行 淸濁相干 氣為之病 或痞或痛 或不思食 或噎噫腐氣 或呑酸 或嘈雜 或膨滿 不求其原便認為寒 遽以辛香燥熱之劑投之 舊疾被劫暫開 濁液易于攢聚 或半月或一月前病復作 如此蔓延 自氣成積 自積成痰 此為痰為飮為呑酸之由也 良工未遇謬藥又行 痰挾汚血遂成窠囊 于是為痞為痛為嘔為吐為噎膈反胃之次第也 呑酸吐酸 呑酸者水刺心也 吐酸者吐出酸水也○木味為酸 如飮食熱則易為酸也○濕熱在胃口上 飮食入胃 被濕熱 郁遏其食 不得傳化 故作酸也 如谷肉在器久則易為酸也○東垣曰 內(nèi)經(jīng)病機曰諸嘔吐酸皆屬于熱 傷寒論曰嘔家雖有陽明證愼不可下 以雜病論之 嘔吐酸水者甚則酸水浸其心 不任其苦 其次則吐出酸水 令上下牙酸澁 不能相對以辛熱 熱劑療之必差矣 若以病機之法作熱攻之者誤矣○呑酸與吐酸不同 吐酸 是吐出酸水如醋 蓋平時津液 隨上升之氣 郁積而成 郁積之久 濕中生熱 故從木化遂作酸味 非熱而何 其不能自涌而出 伏于肺胃之間 咯不出嚥不下 肌表得風寒則內(nèi)郁 愈郁而酸味刺心 肌表得溫煖或得香熱湯丸 亦可暫解 內(nèi)經(jīng)言熱者言其本也 東垣言寒者言其末也○內(nèi)經(jīng)以諸嘔吐酸皆屬于熱 惟李東垣獨以為寒 誠一偏之見也 河間原病式曰 酸者肝木之味也 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 故為酸 是以肝熱則口酸也 所以中酸 不宜食粘滑油膩者 謂能令氣郁不通暢 故宜飡糲食菜蔬者 能令氣之通利也○呑酸 宜節(jié)厚味 必蔬食自養(yǎng)則病易安○朝食甘美 至脯時 心腹刺 酸吐出 此血虛火盛○痰火停食 一日半日腐化 酸水吐出黃臭 或醋心不安 嘈雜 嘈雜之證 似飢不飢 似痛不痛 而有懊憹 不自寧之況者是也 其證或兼噯氣 或兼痞滿 或兼惡心 漸至胃脘作痛 皆痰火之為患也○治法消痰降火 健脾行濕 壯其本元則安○嘈雜 只是痰因火動 令人心嘈 似飢非飢 有積有熱也○五更心嘈者 思慮傷心 血虛也 宜養(yǎng)血 懊憹 乃虛煩之劇 懊者懊惱之懊 憹者郁悶之貌 卽心中懊懊惱惱煩煩憹憹郁郁然 不舒暢 憤然無柰 比之煩悶而甚者也 許學士所謂懊憹 終夕不得臥 心中無曉會處者是也○懊憹 心中不自如也 比煩燥更甚 傷寒表證誤下 陽氣內(nèi)陷 心下固硬者則為結(jié)胸 若胃氣空虛客熱在膈 短氣煩躁 微疼則為懊憹 懊憹者煩不得眠 飢不能食也 治同嘈雜 噫氣 噫飽氣 俗作噯氣○噫屬心脾○足太陰之脈病 是動則病腹脹善噫○寒氣客于胃 厥逆從下上散 復出于胃 故為噫 補足太陰陽明○太陰病所謂上走心為噫者 陰盛而上走于陽明 陽明絡(luò)屬心 故上走而為噫也○心為噫○寸脈緊 寒之實也 寒在上焦 胸中必滿而噫○上焦竭善噫 何也 曰 上焦受中焦氣 未和不能消 故能噫耳○上焦不歸者噫而呑酸 不歸不至也 上焦之氣不至其部則物不能傳化 故噫而酢呑○寸口脈弱而緩 弱者陽氣不足 緩者胃氣有余 噫而呑酸食卒不下 氣塡于膈上○傷寒噫氣 何氣使然 曰 胸中氣不交故也 少陰經(jīng)至胸中 交于厥陰 水火相傳而有聲 故噫氣也○噫氣者轉(zhuǎn)出食氣也 胃中郁火 膈上稠痰 飮食郁成○氣實噫者 食罷噫轉(zhuǎn)腐氣 甚則物亦噫 濕熱所致○氣虛噫者 濁氣塡胸也 不因飮食常噫者虛也 蓋胃有濁氣膈有濕痰 俱能發(fā)噫○痰在中焦 作噫氣呑酸 胃脘當心而痛 或嘔淸水惡心 安養(yǎng)心神調(diào)治脾胃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凡喜怒悲忿憂思恐懼皆損元氣 心者神之舍 心君不寧化而為火 火者七神之賊也 故曰陰火太盛 經(jīng)營之氣不能頤養(yǎng)于神 乃脈病也 人心之神 眞氣之別名也 得血則生 血生則脈旺 脈者神之舍 若心生凝滯則七神離形而脈中惟有火矣 善治斯病者 惟在調(diào)和脾胃 使心無凝滯 或生歡欣 或逢喜事 或天氣暄暖 或居溫和 或食滋味 或見可欲事 則慧然如無病矣 蓋胃中元氣得舒伸故也 內(nèi)傷將理法 服藥后 若喜食 一二日不可飽食 恐胃再傷 須少進美食 助其藥力 益升浮之氣而滋其胃氣 愼不可淡食 以損藥力而助邪氣之降沉也 可以少役形體 使胃氣得轉(zhuǎn)運升發(fā) 愼勿大勞役 使氣復傷 若脾胃得安靜尤佳 若胃氣稍強 少食 果以助谷藥之力 經(jīng)曰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是也○胃惡熱而喜淸冷 大腸惡淸冷而喜熱 兩者不和何以調(diào)之 曰 調(diào)此者 飮食衣服亦欲適寒溫 寒無凄凔 暑無出汗 飮食熱無灼灼 寒無凔凔 寒溫中適 故氣將持 乃不致邪僻也○五味淡薄 令人神爽氣淸○飮食欲相接而溫和 宜食多而肉少○一切肉 惟須煮爛停冷食之 食畢當漱口數(shù)過 勿食生肉傷胃○茶之為物 四時皆不可多喫 令人下焦虛冷 惟飽食后 煖飮一兩盞不妨 蓋能消食故也○茹性至冷 菜苽雖治氣 又能暗人耳目 此等物 四時皆不可多食 老人尤宜忌之○脾好音樂 夜食多則脾不磨 周禮曰樂以侑食 蓋脾好音聲 絲竹耳纔聞 脾卽磨矣○每食訖 以手摩面及腹數(shù)百遍 又行步躊躇 計使中數(shù)里來則食易消 令人能飮食無百病○飽食卽臥 或不消 成積聚○夜 勿過醉飽○行住坐臥各得其宜 不可至疲倦 五味過傷為病 酸主筋 多食之令人癃(小便不通)○咸走血 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 多食之令人洞心(心液為汗 洞心謂汗出也)○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 多食之令人悗心(悗與悶同)○多食咸則脈凝澁而變色 多食苦則皮藁而毛拔 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則肉胝?而脣揭 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 不伏水土病與內(nèi)傷同 四方之氣溫涼不同 隨方嗜欲因以成性 若移其舊土 多不習伏 必因飮食以入腸胃 腸胃不習 疾病必生 故曰不伏水土也○不伏水土之疾 與瘴同源 夫平原土堅水熱 山谷土潤水冷 俱以平胃散藿香正氣散 皆可隨水土風氣冷熱加減用之 然以扶脾胃為本 凡縱酒色 及食魚肉 果菜 筍蕨生冷 糯飯 燒酒 及油炒 醬煿 鷄鵝 麪食 過飢過飽 歇臥處有穢氣 半夜失蓋 早行沾露 空腹出外 皆能發(fā)瘴 仕宦商賣游外 俱宜節(jié)飮食愼起居以防之 大槩與濕瘴同治 食厥 凡人卒然暈倒 口噤不能言 目不識人 四肢不擧等證 多因飮食過度 變?yōu)楫惓V?必須審問 若果因飮食之后 或著氣惱 多用姜鹽湯多灌探吐之后 服加味六君子湯卽愈 食積類傷寒 傷食成積亦能發(fā)熱頭痛 證似傷寒 內(nèi)傷飮食宜吐 宿食在上脘 當吐之○食塞胸中 上部有脈下部無脈 其人當吐 不吐者死○飮食不消在胸膈間 兀兀反覆欲吐 甚者用瓜蔕散 輕者溫鹽湯多飮探吐之○飮酒過多 速吐之為佳 內(nèi)傷飮食宜下 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 曰脈浮而大按之反澁 故知有宿食 宜下之○脈數(shù)而滑者此有宿食 宜下之○食在中下脘者 宜下以逐之 禁忌法 凡飮食中忌食 大咸大辛蒜韭五辣醋大料物姜桂之類 皆傷元氣○藥中澤瀉茯苓豬苓燈心琥珀通草木通滑石之類 皆瀉陽氣 勿服之 虛勞 虛勞病源 損脈之為病奈何 然一損損于皮毛 皮聚而毛落 二損損于血脈 血脈虛少 不能榮于藏府 三損損于肌肉 肌肉消瘦飮食不為肌膚 四損損于筋 筋緩不能自收持 五損損于骨 骨痿不能起于床 反此者至脈之病也 損脈從上下 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 至脈從下上 皮聚而毛落者亦死○虛損之疾 寒熱因虛而感也 感寒則損陽 陽虛則陰盛 故損自上而下 治之宜辛甘淡 過于胃則不可治也 感熱則損陰 陰虛則陽盛 故損自下而上 治之宜以苦酸咸 過于脾則不可治也 自上而下者 一損損于肺 皮聚而毛落 二損損于心 血脈虛少 不能榮于藏府 婦人則月水不通 三損損于胃 飮食不為肌膚 自下而上者 一損損于腎 骨痿不能起于床 二損損于肝 筋緩不能自收持 三損損于脾 飮食不能消化 論曰心肺損而色敗 肝腎損而形痿 谷不能消而脾損 感此病者皆損之病 漸漬之深 皆虛勞之疾也○夫眾病積聚 皆起于虛 虛生百病○世人 惟知百病生于心而不知百病生于腎 飮酒食肉醉飽 入房不謹節(jié)慾 妄為傷精則腎水空虛 不能平其心火 心火縱炎傷其肺金 是絶水之源 金水衰虧不能勝其肝木 肝木盛則剋脾土而反生火 火獨旺而不生化 故陽有余陰不足 獨熱而不久矣 虛勞證 虛者皮毛肌肉筋脈骨髓氣血津液不足是也○凡飮食減少 精神昏短 遺精夢泄 腰背胸脇筋骨引痛 潮熱自汗 痰盛咳嗽 是虛勞常證也○皮虛則熱 脈虛則驚 肉虛則重 筋虛則急 骨虛則痛 髓虛則墮 腸虛則泄 三陽實三陰虛汗不出 三陰實三陽虛汗不止○諸虛不足 榮衛(wèi)俱竭 五勞七傷 骨蒸潮熱 腰背拘急 百節(jié)痠疼 夜多盜汗 心常驚惕 咽燥脣焦 嗜臥少力 肌膚瘦悴 咳嗽多痰 咯唾血絲 寒熱往來 頰赤神昏 專不進食 服熱藥則煩躁上沖 服涼藥則膈滿腹痛 最難為治 五勞證 五勞者 心勞血損 肝勞神損 脾勞食損 肺勞氣損 腎勞精損也◎忽喜怒 大便苦難 口內(nèi)生瘡 此為心勞○面目乾黑 精神不定 不能獨臥 目視不明 頻頻下淚 此為肝勞○口苦舌強 嘔逆醋心 氣脹脣焦 此為脾勞○短氣面腫 鼻不聞香 咳嗽唾痰 兩脇脹痛 喘息不定 此為肺勞○小便黃赤 兼有余瀝 腰痛耳鳴 夜間多夢 此為腎勞◎曲運神機為心之勞 其證血少面無色 驚悸 盜汗夢遺 極則心痛咽腫○盡力謀慮為肝之勞 其證筋骨拘攣 極則頭目昏眩 ○意外過思為脾之勞 其證脹滿少食 極則吐瀉肉削 四肢倦怠○預事而憂為肺之勞 其證氣乏 心腹冷痛 極則毛焦津枯 咳嗽鬧熱○矜持志節(jié)為腎之勞 其證腰脊痛 遺精白濁 極則面垢脊痛◎心勞則口舌生瘡 語澁 肌瘦○肝勞則脇痛 關(guān)格不通○脾勞則氣急 肌痺 多汗○肺勞則氣喘面腫 口燥咽乾○腎勞則尿赤陰瘡 耳鳴面黑 六極證 數(shù)轉(zhuǎn)筋 十指爪甲皆痛 為筋極○牙齒動 手足痛 不能久立 為骨極○面無血色 頭髮墮落 為血極○身上往往如鼠走 體上乾黑 為肉極○氣少無力 身無膏澤 翕翕羸瘦 眼無精光 立不能定 身體苦癢搔之生瘡 此為精極○胸脇逆滿 恒欲大怒 氣少不能言 此為氣極 七傷證 虛損之疾 生自五勞 卽生六極 復生七傷○陰寒 陰痿 里急 精漏 精少 精淸 小便數(shù)○陰汗 精寒 精淸 精少 囊下濕癢 小便澁數(shù) 夜夢陰人 其病皆小便赤熱 或如鍼刺 人身陽有余陰不足 天為陽而運于地之外 地為陰而居乎中 天之大氣擧之 日實也屬陽而運于月之外 月缺也屬陰稟日之光以為明 人受天地之氣 以生天之陽氣為氣 地之陰氣為血 故陽常有余而陰常不足 氣常有余而血常不足也○人之一身 陽常有余陰常不足 氣常有余血常不足 故滋陰補血之藥 自幼至老不可缺也 辨氣虛血虛陽虛陰虛 形肥而面浮白者陽虛○形瘦而面蒼黑者陰虛○房勞思慮傷心腎則陰血虛○飢飽勞役傷胃氣則陽氣虛 此傷證之至要也○呼吸少氣 懶言語 動作無力 目無精光 面色晄白 此兼氣虛也○虛脈多弦 弦而濡大無力為氣虛○脈沉微無力為氣虛甚○脈弦而微為血虛○脈澁而微為血虛甚○右脈浮而大或大而弦皆為虛勞 蓋陽盛陰虛之證 暮多見之○右脈虛微細弦 為虛勞者 乃陰陽俱虛之證也 晨多見之 虛勞治法 勞倦之疾百脈空虛 非滋潤粘膩之物以養(yǎng)之 不能實也 或者妄施金石燥熱等藥 以致氣血乾涸 心腎不交 故火炎于上 為痰嗽 為咯血 為口乾 為五心熱 水走于下 為遺精 為赤白濁 為小便滑數(shù) 誤矣哉○虛損皆因水火不濟 火降則血脈和暢 水升則精神充滿 但以調(diào)和心腎為主兼補脾胃則飮食進而精神氣血自生矣○治損之法 損其肺者益其氣 損其心者調(diào)其榮血 損其脾者調(diào)其飮食適其寒溫 損其肝者緩其中 損其腎者益其精○損其肝者緩其中 謂調(diào)血也 問曰當用何藥以治之 答曰 當用四物湯 以其中有芍藥故也○形不足者溫之以氣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谷肉果菜百味珍羞 無非補也 今之醫(yī)者不通其法 惟知大補之道 輕則當歸鹿茸天雄附子 重則乳石丹砂加之以灼艾 火轉(zhuǎn)盛而水愈涸 如此死者醫(yī)殺之耳○經(jīng)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味 陰也 補精以陰求其本也 然乃谷菽果菜出于天賦 自然沖和之味 故有食人補陰之功 非烹飪調(diào)和偏厚之味出于人為者也○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 溫 養(yǎng)也 溫存以養(yǎng) 使氣自充 氣充則形完矣 曰補曰溫各有其旨 局方悉以溫熱藥佐輔名曰溫補 豈理也哉○虛損之證 峻補者烏附天雄姜桂之屬 潤補者鹿茸當歸蓯蓉之屬 淸補者兩門冬人參地黃之屬也 陰虛用藥 陰虛 卽血虛也○凡陰虛證 每日午后惡寒發(fā)熱 至晩亦得微寒而解 脈必虛濡而數(shù) 絶類瘧證 但瘧脈弦而虛脈大弦為辨耳 若誤作瘧治 多致不救 陽虛用藥 陽虛 卽氣虛也○脈微弱 少氣力 自汗不止者 陽虛 陰陽俱虛用藥 陰陽俱虛 謂氣血皆不足也 心虛藥 心虛 血氣不足 以成虛勞◎凡人年老有患無子者 有患白髮者 予曰 無子責乎腎 髮白責乎心 何則 腎主精精盛則孕成 心主血血盛則髮黑 今也 嗜慾無窮而虧其本然之眞 憂慮太過而損其天然之性 心君火也 腎相火也 君火動而相火翕然從之 相火動則天君亦瞀亂而不寧矣 是二者有相須之道焉 蓋天地間不過陰陽五行而已 五行有相生者有相制者 今心火上炎由乎腎水虧而不能制耳 是髮白不獨由于心也 腎精妄泄由乎心之所逼而使之 是無子不獨由于腎也 今粗具一方 補血生精寧神降火 庶乎兼治 肝虛藥 虛勞肝損 面無血色 筋緩 目暗◎凡男子 方當壯年而眞氣猶怯 此乃稟賦素弱 非虛而然 僣燥之藥尤宜速戒 滋益之方羣品稍眾 藥力細微難見功效 但固天元一氣 使水升火降則五藏自和 百病不生 脾虛藥 虛勞證 肌肉消瘦 飮食不進 此是脾虛 肺虛藥 虛勞證 咳嗽痰盛 氣急 或唾血 此為肺虛 腎虛藥 腎藏有二左為腎右為命門 腎屬水 水不足則為陰虛 命門屬火 火不足則為陽虛◎六味地黃元 治虛勞 腎氣衰弱 久新憔悴 寢汗發(fā)熱 五藏齊損 瘦弱虛煩 骨蒸痿弱 脈沉而虛 此藥專補左尺腎水 兼理脾胃 少年水虧火旺 陰虛之證 最宜服之 凡人年幼被誘慾太早者 根本受傷及稟賦薄者 又劚喪之過隱諱不敢實告 以致元氣虛憊 或遺精盜汗 神疲力怯 飮食不生肌肉 面白 五心發(fā)熱 夏先惡熱 冬先怕寒 腰疼膝重 頭暈目眩 故曰水一虧則火必勝 火動則肺金受剋而痰嗽作矣 或勞汗當風 面生粉刺則虛損成矣 宜服此藥 可保無虞◎腎氣丸 乃滋肺之源 以生腎水也 水泛為痰之圣藥 血虛發(fā)熱之神劑 又能補肝 蓋腎肝之病同一治故也◎三一腎氣丸 此藥有補有瀉 夫五藏藏精血者也 精血一虛 邪水乘之而為濕熱 補者所以補其精血 瀉者所以瀉其濕熱也 此方旣有知母黃栢以瀉火 茯苓澤瀉以滲濕 尤為備也○古方 如腎氣丸固本丸補陰丸 俱是滋陰補血之劑 然固本丸 胸滿有痰者忌之 補陰丸 脾虛有濕者忌之 惟腎氣丸 專于補腎滋陰而兼理痰濕 最為切當 但品味數(shù)少 不足以盡其變 今將三方合而為一 名曰三一腎氣丸 其間補瀉兼施 庶乎可也 虛勞通治藥 凡人四肢痿弱無力多困 未知陰陽先損 可用六味地黃元 春秋宜腎氣丸 冬宜八味丸○戒曰 人妄服燥烈之藥 謂藥勢偏有所勝而病生焉 猶憫苗不長而揠之也○蓋三焦者 乃下焦元氣生發(fā)之根蒂也 虛勞生死證 難經(jīng)曰 七傳者死 間藏者生 何謂也 然七傳者傳其所勝也 間藏者傳其子也 何以言之 假令心病傳肺 肺病傳肝 肝病傳脾 脾病傳腎 腎病傳心 一藏不再傷 故言七傳者死也 間藏者傳其所生也 假令心傳脾 脾傳肺 肺傳腎 腎傳肝 肝傳心 是子母相傳 周而復始 如環(huán)無端 故言生也 今考之 經(jīng)文所謂七傳者只六傳而已 謂一藏不再傷 按其數(shù)乃有四藏不再受傷也 夫此條言虛勞之證也 其所謂七傳者 心病上必脫腎病傳心一句 其一藏不再傷 當作三藏不再傷 皆傳寫之誤耳 蓋虛勞之證必始于腎經(jīng) 五藏從相剋而逆?zhèn)饕驯M 又復傳于腎與心則水絶滅而火太旺 故死而不復再傳彼之三藏矣 其有從相生而順傳者有生生不息之義 故間藏者生也 虛勞脈代證 虛勞不足 汗出而悶 脈結(jié)代 心動悸 行動如常 不出百日死 急者十余日死 煎厥證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絶 辟積于夏 使人煎厥 目盲不可以視 耳閉不可以聽 潰潰乎若壞都 汨汨乎不可止 註曰 以煎迫而氣逆 因以煎厥為名 厥謂氣逆也 夫目盲所視 耳閉厥聽 大矣哉 房之為患也○治法 與陰虛火動同 當用滋陰降火之藥 解?證 尺脈緩澁 謂之解? 釋曰 尺為陰部肝腎主之 緩為熱中 澁為無血 故謂之解? 解?者寒不寒 熱不熱 弱不弱 壯不壯 儜不可名 謂之解?也○髓傷則消爍 胻痠體解?然 不能行去○解者肌肉解散 ?者筋不束骨 其證似寒非寒 似熱非熱 四肢骨節(jié)解散 怠惰煩疼 飮食不美 或因傷酒 或中濕 或感冒風寒 或房事過多 或婦人經(jīng)事不調(diào) 以此得病 宜通其氣血 疎其腠理 以內(nèi)傷兼外感藥調(diào)之 注夏病 平人脈大為勞 極虛亦為勞 夫勞之為病 其脈浮大 手足煩熱 陰寒精自出 腳痠削不能行 小腹虛滿 春夏劇 秋冬瘥 俗謂之注夏病○大者熱邪也 極虛者氣損也 春夏劇者時助邪也 秋冬瘥者時勝邪也○屬陰虛元氣不足 二陽病 二陽之病 發(fā)心脾 有不得隱曲 女子不月 其傳為風消 其傳為息賁者 死不治 註曰 二陽 謂陽明大腸及胃之脈也 隱曲 謂隱蔽委曲之事也 夫腸胃發(fā)病心脾受之 心受之則血不流 脾受之則味不化 血不流故女子不月 味不化故男子少精 是以隱蔽委曲之事不能為也 由血虛精少 證屬虛勞 難治不治證 虛勞之疾 不受補者難治○喉中生瘡聲啞者難治○久臥生胝瘡者難治○虛極之病 火炎面紅 發(fā)喘痰多 身熱如火 趺腫溏泄 脈緊不食者死○五敗死證 手足腫無文絞 心敗○脣反黑無紋 肺敗○面黑有瘡 肝敗○陰腫囊縮 腎敗○臍突腫滿 脾敗○九死候者 手足靑○手足久腫○脈枯齒乾○語聲散鼻虛張○脣寒冷宣露○脣腫齒焦○手循衣縫○汗出不流○舌卷卵縮○十絶證者 氣短目視亭亭無精光 心絶○口鼻虛張氣復短 肺絶○面靑眼視人不直數(shù)出淚 肝絶○面黑眼睛黃 素汗不流 腎絶○泄涎唾不覺時時妄語 脾絶○爪甲靑惡罵不休 膽絶○背脊痠疼 腰重反覆難 骨絶○面無精光 頭髮自落 血絶○舌卷縮如紅丹 嚥唾不得 足踝小腫 肉絶○髮直如麻 汗出不止 腸絶 霍亂 霍亂之因 土郁之發(fā) 民病嘔吐霍亂注下○太陰所至 為中滿霍亂吐下○歲土不及 風乃大行 民病飱泄霍亂 體重腹痛 筋骨搖倂○霍亂之病 皆因飮食 非關(guān)鬼邪○內(nèi)有所積外有所感 陽不升陰不降 乖隔而成 非因鬼邪 皆飮食所致 此先哲確論也○霍亂者揮霍變亂也 凡人內(nèi)素有郁熱外又感寒 一時陰陽錯亂 然病本因飮食失節(jié)生冷過度 以致濕熱內(nèi)甚 中焦失運 不能升降 是以上吐下瀉○霍亂 或因飮冷 或冒寒 或失飢 或大怒 或乘舟車 傷動胃氣 令人吐瀉倂作 用藥遲緩 須臾不救○霍亂多責于熱 故夏秋為盛○霍亂之病 由風濕暍三氣之合成也 風者肝木也 濕者脾土也 暍者心火也 肝主筋 故風急甚則轉(zhuǎn)筋也 吐者暍也 心火炎上故嘔吐也 泄者脾土也 脾濕下流 故泄瀉也○皆脾熱所生也 斯言為正 霍亂形證 霍亂證 心腹卒痛 嘔吐下利 增寒壯熱 頭痛眩暈 先心痛則先吐 先腹痛則先利 心腹俱痛吐利并作 甚則轉(zhuǎn)筋 入腹卽死○三焦為水谷之道路 邪在上焦則吐而不利 邪在下焦則利而不吐 邪在中焦則吐利并作 病因飮食不節(jié) 淸濁相干 陰陽乖隔 輕者只曰吐利 重者揮霍變亂乃曰霍亂 因邪入脾胃 故發(fā)為吐利○霍亂一證 夏秋為多 寒月亦有之 蓋有伏暑而作○人之藏府冷熱不調(diào) 或飮食不節(jié)生冷過多 或起居失宜露臥當風 使風冷之氣歸于三焦 傳于脾胃 脾胃得冷 不能消化水谷 致令眞邪相干 飮食變亂于腸胃之間 心腹疼痛發(fā)作吐利 有心痛而先吐者 有腹痛而先利者 有吐利俱發(fā)者 有發(fā)熱頭痛體疼而復吐利虛煩者 或但吐利心腹刺痛者 或轉(zhuǎn)筋拘急疼痛者 或但嘔而無物出者 或四肢逆冷煩悶昏塞而欲死者 隨證治之 霍亂有乾有濕 此病有乾霍亂濕霍亂 乾霍亂死者多 濕霍亂死者少 蓋吐利則所傷之物得以泄出 雖甚重 胃中水谷泄盡則止矣 所以死者少也 乾霍亂死者多者以其上不得吐下不得利則所傷之物不得出泄 壅閉正氣 隔絶陰陽 煩擾 悶躁 喘脹而死矣 乾霍亂治法 吐利不得 謂之乾霍亂○乾霍亂者忽然心腹脹滿刺痛 狀若神靈所附 吐利不得 頃刻之間 使致悶絶 急用鹽湯吐之○乾霍亂最難治 死在須臾 升降不通故也 當先吐以提其氣之橫格 不可用涼藥○乾霍亂者氣痞于中 吐利不得 所傷之物壅閉正氣 關(guān)格陰陽 煩躁喘脹者必死 急用吐法 鍼委中出血○一名絞腸沙 腹痛不可忍 或手足厥冷 乃腸胃絞縮在腹也 濕霍亂治法 上吐下瀉 謂之濕霍亂○凡霍亂吐瀉 渴為熱 不渴為寒○霍亂乃濕熱兼風木為害 治宜散風寒利濕降火 霍亂后轉(zhuǎn)筋 陽明屬胃與大腸 以養(yǎng)宗筋 暴吐暴瀉 津液驟亡 宗筋失其所養(yǎng) 故輕者兩腳轉(zhuǎn)筋而已 重者遍體轉(zhuǎn)筋 入腹手足厥冷 危甚風燭矣 霍亂后煩渴 吐瀉旣多 津液暴亡 以致煩渴引飮不止 霍亂后虛煩 霍亂后 虛煩不得眠 或熱渴 禁忌法 霍亂吐瀉之時 切勿與谷食 雖米湯一呷下咽立死 必待吐瀉止 過半日 飢甚方可與稀粥 以漸而將息 不治證 脈洪大可治 脈微而囊縮舌卷者不治○乾霍亂吐瀉不得 胸腹脹硬 面脣靑黑 手足冷過肘膝 六脈伏絶 氣喘急 舌短囊縮者死○脈微遲氣少不語為難治○大渴大躁大汗遺尿者死 嘔吐 嘔吐之因 諸嘔吐逆沖上皆屬于火○胃膈熱甚則為嘔 火氣炎上之象也○嘔吐噦者俱屬于胃 胃者緫司也 以其氣血多少為異耳 嘔者陽明也陽明多血多氣 故有聲有物 氣血俱病也 吐者太陽也太陽多血少氣 故有物無聲 乃血病也 以橘紅為主 噦者少陽也少陽多氣少血 故有聲無物 乃氣病也 以半夏為主 究其三者之源 皆因脾氣虛弱 或因寒氣客胃 或因飮食所傷而致○濕嘔者有物有聲食已則嘔 乾嘔者空嘔無物 緫屬陽明氣血俱病 故嘔比吐為重也○劉河間謂 嘔者火氣炎上 此特一端耳 有痰隔中焦食不得下者 有氣逆者 有寒氣郁于胃口者 有食滯心肺之分新食不得下而反出者 有胃中有火與痰而嘔者○嘔家 雖有陽明證 愼不可下 逆之故也 嘔吐治法 嘔吐有冷熱二證 冷者面靑 手足厥冷 食久乃吐○熱者面赤 手足熱 食已卽吐○大病后 胃熱 虛煩而嘔○時??谕聹[水 或冷涎自下涌上者脾熱所致也○胃虛而嘔者宜推揚谷氣○欲知胃中有熱 手足心皆熱者 是為熱也○停水而嘔者心下怔忡○嘔家有癰膿 不須治嘔 膿盡自愈矣 惡心乾嘔 惡心者欲吐不得吐 見飮食則心便惡之 雖曰惡心 實非心經(jīng)之病 皆在胃口上○胃口有熱有痰○惡心吐淸水 胃口有痰有熱有虛 皆用生姜○乾嘔者有聲無物也 食痺吐食 食痺 謂食已心下痛 陰陰然不可名也 不可忍也 吐出痛乃止 此胃氣逆而不下行也○痛而嘔為寒 經(jīng)云 寒氣客于腸胃 厥逆上出 故痛而嘔也○嘔吐而脈弦者 肝勝于脾也 由風痰覇絆于脾胃之間 故惡心欲吐 飮食不下 當先實其脾土 吐病有三 氣為上膈 屬上焦 食已暴吐者今世謂之嘔吐也○食飮入而還出為下膈 食晬時 乃反出之 屬中下二焦○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今世謂之膈氣反胃○吐有三因 乃氣積寒也 皆從三焦論之 上焦在胃口 上通天氣 主納而不出 中焦在中脘 上通天氣下通地氣 主腐熟水谷 下焦在臍下 下通地氣 主出而不納○上焦吐者皆從于氣 氣者天之陽也 其脈浮而洪 其證食已暴吐 渴欲飮水 大便燥結(jié) 氣上沖胸而發(fā)痛 其治當降氣和中○中焦吐者皆從于積 有陰有陽 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 其脈浮而弦 其證或先吐而后痛 或先痛而后吐 治法當以小毒藥去其積 木香檳榔和其氣○下焦吐者皆從于寒 地道也 其脈沉而遲 其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小便淸利 大便秘而不通 治法宜以毒藥通其閉塞 溫其寒氣 大便漸通 復以中焦藥和之 不令大府結(jié)閉而自安也 噎膈反胃病因 三陽結(jié)謂之膈 註曰 三陽者大小腸俱熱結(jié)也 蓋小腸熱結(jié)則血脈燥 大腸熱結(jié)則不能便 膀胱熱結(jié)則津液涸 三陽熱結(jié) 脈必洪數(shù)有力 前后閉塞 下旣不通 必反而上行 所以噎食不下 縱下復出 乃陽火上行而不下降也○少陽所至 為嘔涌溢食不下 此理明矣○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血液俱耗 胃脘乾藁 其藁在上近咽之下 水飮可行食物難入 間或可入入亦不多 名之曰噎 其藁在下與胃相近 食雖可入難盡入胃 良久復出 名之曰膈 亦曰反胃 大便秘少若羊屎然 名雖不同 病出一體○食下則胃脘當心而痛 須臾吐出 食出痛乃止 其藁在賁門 此上焦之噎膈也 或食物可下難盡入胃 良久復出 其藁在幽門 此中焦之噎膈也 其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其藁在關(guān)門 此下焦之噎膈也○飮食不下而大便不通 名曰膈噎 膈者有拒格之意 卽膈食反胃也○丹溪曰 噎膈有五 五膈者憂恚寒熱氣也 在心脾之間 上下不通 或結(jié)于咽喉 時覺有所妨礙 吐之不出嚥之不下 由氣郁痰結(jié)而然 五噎者憂食勞氣思也 飮食卒然阻滯而不下 反胃也膈也噎也 受病皆同○噎當是神思間病 惟內(nèi)觀自養(yǎng)可以治之 其言深中病情○膈噎之證 不屬虛 不屬實 不屬冷 不屬熱 乃神氣中一點病耳○噎病皆生于血枯 血枯則燥矣 得病情合經(jīng)旨者丹溪一人而已 噎膈反胃治法 噎病生于血乾 夫血者陰氣也 陰主靜 內(nèi)外兩靜則藏府之火不起 而金水二氣有養(yǎng) 陰血自生 腸胃津液傳化合宜 何噎之有○曰胃脘乾藁果可治乎 曰 古方用人參以補肺 御米以解毒 竹瀝以淸痰 乾姜以養(yǎng)血 粟米以實胃 密以潤燥 姜以去穢 正是此意○噎膈反胃 大率屬血虛 氣虛 有痰 有熱○多飮牛羊乳為上策 但不可以人乳代之 蓋有七情烹飪之火故也 切不可用香燥藥 宜薄滋味 嘔吐噎膈反胃宜通大便 病人欲吐者切不可下 逆之故也○陽明之氣下行則順 今逆而上行 謹不可泄固也 然嘔吐者每每大便秘結(jié) 上下壅遏 氣不流行 盍思所以區(qū)畫而利導之○陰虛 邪氣逆上 窒塞嘔噦 不足之病也 此地道不通 當通其閉 大便利則嘔吐噦自止矣○嘔吐證 忌用利藥 此言其常 只嘔吐而大小便不秘澁者利藥所當忌也 若大小腸膀胱熱結(jié)不通 上為嘔吐隔食 若不用利藥開通發(fā)泄則 嘔吐何由而止乎 古人用三一承氣湯 正是此意○通利大便 以開下焦之壅塞○嘔吐家多大便秘結(jié) 虛冷者溫而利之 若大便熱結(jié) 用蜜導法或豬膽汁醋法 難治不治證 嘔吐脈弱 小便自利 身微熱而厥者虛極 難治○噎膈反胃證 年高者不治○糞如羊屎者不治 大腸無血故也○不淡飮食 不斷房室者不治○氣血俱虛者則口中多出沫 但見沫多出者必死○反胃 吐白沫者可治 吐黃沫者不可治 咳嗽 咳嗽病因 人感于寒 微則為咳 甚者為泄為痛○秋傷于濕 冬生咳嗽○秋傷于濕 上逆而咳 發(fā)為痿厥○形寒飮冷則傷肺 肺傷則咳嗽○秋傷于濕冬必咳嗽者 蓋秋傷于濕積于脾也 大抵素秋之氣 宜淸而肅 若反動之則氣必上沖而為咳嗽 甚則動脾濕而為痰也 是知脾無留濕則雖傷肺氣亦不為痰 若有痰而寒少熱多 故咳嗽 咳嗽非專主乎肺病 以肺主皮毛而司于外 故風寒先能傷之也 經(jīng)曰五藏六府皆能使人咳 非獨肺也 各以其時主之而受病焉 非其時則傳以與之也 所病不等 寒燥濕風火皆能令人咳 惟濕病 痰飮入胃 留之而不行 上入于肺則為嗽 假令濕在心經(jīng)謂之熱痰 濕在肝經(jīng)謂之風痰 濕在肺經(jīng)謂之氣痰 濕在腎經(jīng)謂之寒痰 所治不同 各隨證用藥○咳謂無痰而有聲 肺氣傷而不淸也 嗽謂無聲而有痰 脾濕動而為痰也 咳嗽者有痰而有聲 因傷肺氣 動于脾濕 故咳而兼嗽也○咳者聲咳之咳 俗謂之嗽者是也 肺主氣形寒飮冷則傷之 使氣上而不下 逆而不收 沖擊膈咽 令喉中遙遙如癢 習習如梗 是冷嗽 甚者續(xù)續(xù)不已 連連不息 坐臥不安 言語不竟 動引百骸 聲聞四隣矣 咳嗽雖屬肺亦有臟腑之異 咳嗽上氣 厥在胸中 過在手陽明太陰○肺之令人咳何也 曰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 非獨肺也○愿聞其狀 曰 皮毛者肺之合也 皮毛先受邪氣 邪氣以從其合也 其寒飮食入胃從肺 系上至于肺則肺寒 肺寒內(nèi)外合邪 因而客之則為肺咳 五藏各以其時受病 非其時則各傳以與之 乘秋則肺先受邪 乘春則肝先受之 乘夏則心先受之 乘至陰則脾先受之 乘冬則腎先受之○何以異之 曰 肺咳之狀 咳而喘息有音 甚則唾血 心咳之狀 咳則心痛 喉中吤吤如梗狀 甚則咽腫喉痺 肝咳之狀 咳則兩脇下痛 甚則不可以轉(zhuǎn) 轉(zhuǎn)則兩胠下滿 脾咳之狀 咳則右胠下痛 陰陰引肩背 甚則不可以動 動則咳劇 腎咳之狀 咳則腰背相引而痛 甚則咳涎○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曰 五臟之久咳乃移于六府 脾咳不已則胃受之 胃咳之狀咳而嘔 嘔甚則長蟲出 肝咳不已則膽受之 膽咳之狀咳嘔膽汁 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 大腸咳狀咳而遺失 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 小腸咳狀 咳而失氣 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 膀胱咳狀咳而遺尿 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 三焦咳狀咳而腹?jié)M 不欲食飮 此皆聚于胃關(guān)于肺 使人多濁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嗽作有四時早晏之異 凡咳嗽 春是春升之氣 夏是火炎上最重 秋是濕熱傷肺 冬是風寒外束○大槩 春氣上升宜潤肺抑肝 夏火上炎宜淸金降火 秋濕熱甚宜淸熱瀉濕 冬風寒重宜解表行痰 用藥發(fā)散之后 以半夏等藥逐去其痰 庶不再來○早晨嗽多者 胃中有食積 至此時 火氣流入肺中○上半日嗽多 屬胃中有實火○午后嗽多 屬陰虛○黃昏嗽多 此火氣浮于肺 不宜用涼藥 當斂而降之○夜嗽 宜降陰分火 咳嗽諸證 咳因氣動為聲 嗽乃血化為痰 肺氣動則咳 脾濕動則嗽 脾肺二藏俱動則咳嗽俱作也 風嗽 風乘肺則鼻塞聲重 口乾喉癢 語未竟而咳○傷風咳者脈浮 增寒壯熱 自汗惡風 口乾煩躁 鼻流淸涕 欲語未竟而咳 寒嗽 寒傷肺者 咳則胸緊 聲啞○脈緊 增寒發(fā)熱 無汗惡寒 煩躁不渴 遇寒而咳○風寒者鼻塞聲重惡寒○一種咳嗽 每遇寒則發(fā) 乃寒包熱也 解表則熱自除○脾肺皆受寒邪則 面白脈弦 微涎出 口甘 水反侮土寡于畏也 腹中大寒 痰白作泡 口甘涎沫者 胃中寒而不和 以辛甘熱去之 熱嗽 傷于暑熱而得咳則 口燥 聲嘶 吐沫○傷暑咳者 脈數(shù) 煩熱引飮口燥 或吐涎沫 聲嘶 咯血○凡咳嗽 面赤 胸腹脇常熱 惟足乍有涼 時其脈洪滑者熱痰在內(nèi)也 濕嗽 濕勝肺者 咳則身重 骨節(jié)煩疼灑淅○濕傷咳者脈細 骨節(jié)煩疼 四肢重著 或有汗小便不利 郁嗽 卽火咳甚者 乾咳而無痰 乃腎水焦枯 邪火獨炎于肺○火郁者 有聲痰少面赤者是也 勞嗽 虛勞咳嗽也○勞嗽者 盜汗出 兼痰多 作寒熱 宜補陰淸金○酒色過度 虛勞少血 津液內(nèi)耗 心火自炎 遂使燥熱乘肺 咯唾膿血 上氣涎潮 其嗽連續(xù)而不已○好色之人 元氣虛弱 咳嗽不愈 食積嗽 因食積生痰 咳嗽 胸滿 噫酸○有食積 面靑白黃色不常 面上如蟹瓜路 一黃一白者是也○食積嗽 非靑黛瓜蔞實 不除 氣嗽 七氣積傷 成咳嗽 痰涎凝結(jié) 或如敗絮 或如梅核 滯塞咽喉 咯不出嚥不下 婦人多有之 痰嗽 者痰出嗽止 胸膈多滿 蓋濕痰在胃上 干于肺則必作咳嗽○痰嗽者 嗽動便有痰聲 痰出則欲止也 乾嗽 者無痰有聲是也 此證本于氣澁 澁微者連咳十數(shù)聲 方有痰出 澁甚者雖咳十嗽聲 亦無痰出 是為乾咳嗽也○乾咳者 肺中無津液也○乾咳嗽極難治 此系火郁之證 乃痰郁火邪在肺中 用苦桔梗以開之 下用補陰降火之劑 不已則成勞 此不得志者有之○燥痰不出者 用蜜水吐之 燒生姜胡桃 皆治無痰而嗽者 以辛甘潤其肺也 血嗽 瘀血咳嗽者 喉間有腥氣 或吐唾血瘀 因打撲傷損而致 酒嗽 酒性大熱 因傷 引飮冷 與熱凝于胃中不散而成濕 故痰作咳嗽 久嗽 乃積痰久留肺脘 粘滯如膠 氣不升降 或挾濕與酒而作 火嗽 有聲痰少面赤者是也 或煩渴引飮 脈洪數(shù)○肺腎 乃人身之化源也 夜嗽 夜間咳嗽 屬陰虛 宜降陰分火○凡夜嗽久嗽 多屬腎氣虧損 火炎水涸 或津液涌而為痰○治之用知母止嗽 勿用生姜 以其辛散故也 天行嗽 時令不正 人多感冒咳嗽 通治咳嗽藥 咳而無痰者 以辛甘潤其肺 故咳嗽治痰為先 治痰者下氣為上 是以南星半夏 勝其痰而咳嗽自愈 枳殼橘紅 利其氣而痰飮自下○咳之為病有二 咳卽出痰者脾濕勝而痰滑也 有連咳十數(shù)不能出痰者肺燥勝而痰濕也 滑者宜南星半夏皂角灰之屬 燥其脾 澁者宜枳殼紫蘇杏仁之屬 利其肺○外感久則郁熱 內(nèi)傷久則火炎 俱宜開郁潤燥 喘證有八 喘急者 氣因火郁而成稠痰 在肺胃也○喘者火氣甚則氣盛而息麤也○呼吸急促者謂之喘 喉中有聲響者謂之哮 虛者氣乏身冷痰如氷 實者氣壯胸滿身熱便硬○喘者 肺主氣 形寒飮冷則傷肺 故其氣逆而上行沖 沖而氣急 喝喝而息 數(shù)張口抬肩 搖身滾肚者也○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乃肺之絡(luò)脈逆而不得隨經(jīng)上下故也○火氣甚為夏熱 衰為冬寒 故病寒則氣衰而息微 病熱則氣盛而息麤○寒水為陰 主乎遲緩 熱火為陽 主乎急數(shù) 是以寒則息遲氣微 熱則息數(shù)氣盛而為喘也○ 喘 非風寒傷肺則痰火脹肺 風寒則祛散 痰火則疎導 但火急者亦不可純用苦寒 宜溫以切之○凡喘 未發(fā)以扶正氣為主 已發(fā)以散邪為主 風寒喘 尋常感冒風寒 內(nèi)郁肺脹 逆而為喘○冷喘則遇寒而發(fā)○肺寒肺虛 必有氣乏表怯 冷痰如氷之證 痰喘 痰喘者 凡喘便有痰聲○肺實肺熱 必有壅盛胸滿 外鬧上炎之狀○凡喘正發(fā)時 無痰而將愈 時卻吐痰者乃痰在正發(fā)之時 閉塞不通而喘 當其時開其痰路則易安 宜桔梗瓜蔞仁枳殼杏仁蘇葉前胡等 引出其痰 然后調(diào)其虛實 氣喘 七情所傷 氣急而無聲響○驚憂氣郁 惕惕悶悶 引息鼻張 呼吸急促而無痰聲者是也○喘者 上氣急促 不能以息之謂也○氣虛氣短而喘 不可用苦寒之藥 火盛故也 宜用人參蜜灸黃栢麥門冬地骨皮之類○氣實人因服黃芪過多而喘 用三拗湯 以瀉其氣 火喘 手太陰之脈 是動則肺脹滿膨膨而喘咳 所生病者咳嗽上氣喘喝煩心胸滿○是皆沖脈之火行于胸中而作也○平居則氣平和 行動則氣促而喘者是沖脈之火上攻也○火炎于肺胃而喘者乍進乍退 得食則減 食已則喘 大槩胃中有實火 膈上有稠痰 食入于咽 墜下稠痰 喘卽暫止 稍久食已入胃 反助其火 痰再升上 喘反大作 俗不知此 作胃虛治 以燥熱之藥 以火濟火也○熱喘者發(fā)于夏 不發(fā)于冬○華佗云 盛則為喘 減則為枯 活人書云 發(fā)喘者氣有余也 凡看文字須會得本意 肺氣若盛而有余則 當淸肅下行而不喘 以其火入于肺 衰與不足而為喘焉 故言盛者言肺中之火盛也 有余者言肺中之火有余也 故瀉肺火以苦寒之劑 實補肺也 水喘 水氣者漉漉有聲 怔沖 喘息○病人飮水多 必暴喘滿○水腫腹脹而喘者 蓋喘必生脹 脹必生喘 二證相因皆小便不利 肺主氣 先喘而后脹者 宜淸金降火而行水次之 脾主濕 先脹而后喘者 宜燥濕行水而淸金次之○支飮 喘不得臥 加短氣倚息 其脈平○夫不得臥 臥則喘者 是水氣之客也 水者循津液而流也 腎者水藏主津液 主臥與喘也○水喘 停飮 胸膈滿悶 腳先腫也○因濕熱太盛而為喘 邪氣盛則實 實者宜下之○肺與腎 皆以至陰 積水喘急咳嗽 蓋水乘之也 久喘 久病氣短 不能接續(xù) 似喘非喘 胃虛喘 胃虛極則氣上逆 抬肩擷肚 喘而不休○胃喘則身熱而煩 經(jīng)云 胃為氣逆 又云 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 陽受之則入六府 入六府則身熱不時臥 上為喘呼 又云 陽明厥則喘而惋 惋則惡人 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 厥逆連藏則死 連經(jīng)則生 此胃喘 陰虛喘 血虛則陽無所依附而上奔○陰虛者氣從臍下 直沖淸道而上 宜降氣滋陰○陰虛喘 宜降心火 補眞陰 益精血○陰虛火動 痰喘不絶聲者 急則治其標 緩則治其本○凡喘不得臥 其脈浮按之虛而澁者為陰虛 去死不遠 愼勿下之 必死 諸傷發(fā)喘嗽 凡人夜行則喘出于腎 淫氣病肺 有所墮恐喘出于肝 淫氣害脾 有所驚恐喘出于肺 淫氣傷心 渡水跌仆喘出于腎與骨 當是之時 勇者氣行則已 怯者著而為病也 喘嗽宜辨寒熱 因風者遇風則嗽甚 因寒者値寒則嗽劇 因熱者遇熱則嗽卽發(fā) 更有一驗甚的 但問遇夜飮酒夜間如何 若喫酒后嗽甚則有熱也 喫酒了嗽減則有寒也 涎淸白者有寒也 黃濁者有熱也 喘嗽宜分虛實 治法最要分肺虛實 若肺虛久嗽 宜補之 若肺實有火邪或新嗽 宜瀉之○肺之生病嗽喘 大抵秋冬則實春夏則虛 若實則面赤飮水 身熱痰盛 涕唾稠粘 或咽乾面腫 若虛則面白脫色 氣少不語 喉中有聲 痰唾淸利○肺感微寒 八九月間肺氣大旺 病嗽者病必實 非久病也 宜瀉之 喘嗽聲嘶 乃血虛受熱 喘嗽上氣出于腎虛 夫腎虛為病 不能納諸氣以歸元 故氣逆而上咳嗽痰盛 或喘或脹 髓虛多唾 足冷骨痿 胸腹百骸俱為之牽掣 其嗽愈重 其聲愈乾 君子當于受病之處 圖之可也○抑猶有說焉 肺出氣也 腎納氣也 肺為氣之主 腎為氣之藏 凡咳嗽暴重 動引百骸 自覺氣從臍下逆奔而上 此腎虛不能收氣也 毋徒從事于寧肺○咳嗽煩寃者 腎氣之逆也 喘嗽熏藥 久喘嗽 非此不除○久咳夜咳冬咳風入肺竅者 宜熏之 哮證 哮以聲響言 喘以氣息言○哮卽 痰喘甚而常發(fā)者○哮吼者肺竅中有痰氣也○治哮專主乎痰 宜吐法 吐藥中多用醋 不可用涼藥 必帶表散 此寒包熱也 必須薄滋味○哮喘遇冷則發(fā)者有二證 一者屬中外皆寒 一者屬寒包熱○喘促喉中如水鷄響者 謂之哮 氣促而連續(xù)不能以息者 謂之喘○水哮者 因幼時水蓄于肺為痰 肺脹證 咳而上氣煩燥者為肺脹 欲作風水 發(fā)汗卽愈○肺脹 咳而上氣 煩燥而喘 脈浮者 心下有水氣○肺脹主收斂○肺脹而嗽 或左或右 不得眠 此痰挾瘀血 礙氣而病 宜養(yǎng)血以流動乎氣 降火疎肝以淸痰 肺痿證 熱在上焦者 因咳為肺痿 肺痿之病何以得之 曰 或從汗出 或從嘔吐 或從消渴小便利數(shù) 或從便難 又被快藥下利 重亡津液故得之○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 其人不渴 必遺尿小便數(shù) 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 此為肺中冷 必眩多吐涎○肺痿咳唾 咽燥欲飮水者自愈 自張口者短氣也○寸口脈數(shù)其人咳 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 此為肺痿之病 若口中辟辟燥咳 胸中隱隱痛 脈反滑數(shù) 此為肺癰○肺痿之證 寒熱往來 自汗咳唾 口中涎多 大槩養(yǎng)肺養(yǎng)氣養(yǎng)血淸金降火○咳嗽有濁唾涎沫 或咳嗽唾中有紅線膿血 名曰肺痿 熱在上焦故也○肺痿將變?yōu)榘b 咳逆證 又曰吃逆 乃氣病也 氣自臍下直沖上 出于口而作聲之名也 內(nèi)經(jīng)曰諸逆沖上皆屬于火 古方悉以胃弱言之而不及火 未審孰為降火孰為補虛 人之陰氣依胃為養(yǎng) 胃土損傷則木來侮之矣 陰為火所乘 不得內(nèi)守 木挾相火乘之 故直沖淸道而上 言胃弱者陰弱也 虛之甚也○孫眞人云 咳逆遍尋方論無此名稱 蓋咳逆者噦逆之名 古人以咳逆為噦耳 大抵咳逆者卽 內(nèi)經(jīng)所謂病甚者其聲噦是也 啘者今人所謂乾嘔是也○咳逆者 氣逆上沖而作聲也 俗謂之?逆是也 其發(fā)也或三五聲而止 或七八聲而止 或有連續(xù)不絶收氣不回者 或有病久 脾胃衰敗而發(fā)咳逆 額上出汗 連聲不絶者最為惡候 乃不治之證也 咳逆與噦為一 噦病 成無己許學士謂之吃逆是也 或曰東垣海藏以噦為乾嘔 陳無擇又以為咳逆 何也 荅曰 靈樞經(jīng)云 噦 以草刺鼻令嚔 嚔而已 無息而疾迎引之 立已 大驚之 亦可已 詳此三法 正是治吃逆之法 今人用紙捻刺鼻便嚔 嚔則吃逆立止 或閉口鼻氣使之無息 亦立已 或作寃盜賊大驚駭之 亦已 此以噦為咳逆 為得經(jīng)旨也 謂之噦者吃聲之重也 謂之吃者噦聲之輕也 皆因病聲之輕重而名之也 咳逆治法 咳逆當分有余不足 不足者因內(nèi)傷及大病后發(fā) 其證 胃弱面靑肢冷 便軟○有余者因外感胃燥及大怒大飽而發(fā) 其證 面紅體熱 便閉○凡吐利后多作噦 此由胃中虛膈上熱 故噦 或至八九聲相連 收氣不回 至于驚人者 若傷寒及久病得此 甚惡○咳逆陰證 胃寒 脈細 或吐下虛極○咳逆陽證 發(fā)熱 口苦 胸滿 脈數(shù)○傷寒熱病 陽明內(nèi)實 失下而發(fā)噦者 宜下之○咳逆者火熱奔急上行而肺陰不納 何其當哉 故便秘者下之 便軟者瀉火 痢后咳逆 凡咳逆多發(fā)于痢后 由中氣虛甚也 食塞咳逆 飮食塡塞胸中 或食物太甚 噎而不下 發(fā)為咳逆○人之噦者何氣使然 曰 谷入于胃 胃氣上注于肺 今有故寒氣與新谷氣 俱還入于胃 新故相亂 眞邪相攻 氣幷相逆復出于胃 故為噦○取嚔以通之 痰閉咳逆 痰閉于上火動于下 無別證忽然發(fā)噦 從胸中起 蓋蔘蘆瀉肺 肺衰氣降而火土復位矣 水結(jié)咳逆 胃中虛冷不能食者 飮水則噦○或飮水太過 成水結(jié)胸而發(fā)噦○飮水過多而吃逆者 別無惡候 過笑咳逆 笑噦食噦 皆屬有余之證 探鼻取嚔或久閉氣 可止 咳逆易治難治證 噦聲頻密相連者為實 可治 若半時噦一聲者為虛 難治 多死 死在朝夕○咳逆至七八聲相連 收氣不回者難治 禁忌法 凡火嗽 忌用人參半夏陳皮等 燥藥○凡氣嗽 忌用鸎粟殼肉豆蔲等 澁藥○凡咳嗽 口乾咽燥有痰者 不可用南星半夏 宜用瓜蔞仁貝母 若飮水者又不宜瓜蔞 恐泥膈不松快耳 嗽喘咳逆不治證 咳而羸瘦 脈堅大者死○咳而脫形 發(fā)熱 脈小堅急者死○凡咳喘至肺脹 有咽瘡失音者必死○脈數(shù)有熱 喘咳吐血 上氣不得臥者死○上氣 面浮腫 肩息 脈浮大 不治 又加脹尤甚○凡喘 煩燥 無脈 身冷 神昏者死○胸前高起 手足厥冷 脈散及數(shù)者皆死○汗出髮潤喘者 為肺絶○身汗如油 喘者為命絶○直視譫語 喘滿者不治○諸有篤病 正氣欲絶之時 邪氣盛行 多壅逆而為喘 然則喘之危惡 又安可以尋常目之○久嗽不止成勞 或聲啞 或喉生瘡者 不治○凡咳逆 小便閉澁 或腹?jié)M者不治 脈見沉微散者死○瀉痢后咳逆及傷寒結(jié)胸發(fā)黃而咳逆俱難治○傷寒及久病得咳逆 俱為惡候 服藥不效則宜灸之必差 灸而不差則必不救矣 積聚 積聚之因 喜怒不節(jié)則傷藏 藏傷則虛 風雨襲虛則病起于上 留著于脈 稽留不去 息而成積○著于陽明之經(jīng)則挾臍而居 飽食則益大 飢則益小○著于緩筋也似陽明之積 飽食則痛 飢則安○著于腸胃之膜原 痛而外連于緩筋 飽食則安 飢則痛○著于膂筋在腸后者 飢則積見 飽則積不見 按之不得○淸濕襲虛則病起于下 積之始 生 得寒乃生 厥乃成積 厥氣生足悗 足悗生脛寒 脛寒則血脈凝澁 血脈凝澁則寒氣上入于腸胃 入于腸胃則?脹 ?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 日以成積○卒然多飮食則脹滿 起居不節(jié)用力過度則陽絡(luò)脈傷 陽絡(luò)傷則血外溢 陰絡(luò)傷則血內(nèi)溢 血內(nèi)溢則后血 腸胃之絡(luò)傷則血溢于腸外 腸外有寒汁沫 與血相搏則并合凝聚 不得散而積成矣○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何以候之 曰 皮膚薄而不澤 肉不堅而淖澤 如此則腸胃惡 惡則邪氣留止 積聚乃成 腸胃之間寒溫不次 邪氣稍至 蓄積留止 大聚乃起○寒氣客于小腸膜原之間 絡(luò)血之中血澁 不得注于大經(jīng) 血氣稽留不得行 故宿昔而成積矣 論五積六聚 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 故陰沉而伏 陽浮而動 氣之所積名曰積 氣之所聚名曰聚 積者五藏所生 聚者六府所成 積者陰氣也 其始發(fā)有常處 其痛不離其部 上下有所終始 左右有所窮處 聚者陽氣也 其始發(fā)無根本 上下無所留止 其痛無常處◎肝之積名曰肥氣 在左脇下 如覆盃有頭足 久不愈令人發(fā)咳逆(一云脇痛) 痎瘧 連歲不已○心之積名曰伏梁(如梁之橫架心下)起臍上 大如臂 上至心下 久不愈令人煩心○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稍右)在胃脘 覆大如盤(一作盃) 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 發(fā)黃疸 飮食不為肌膚○肺之積名曰息賁(喘息奔而上行也)在右脇下 覆大如盃 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 喘咳 發(fā)肺癰○腎之積名曰奔豚 發(fā)于小腹 上至心下 若豚狀或下或上無時 久不已令人喘逆 骨痿 少氣◎肝積 面靑脈弦而長(一作細)定在左脇下○心積 面赤脈數(shù)而實 定在心下○脾積 面黃脈大而虛(一作沉而實)定在中脘○肺積 面白脈數(shù)而浮 定在右脇下○腎積 面黑脈寸口大實(一作沉而急)定在小腹 伏梁有二證 帝曰病有小腹 盛上下左右 皆有根 此為何病 可治否 岐伯曰 病名曰伏梁 裹大膿血 居腸胃之外 不可治 治之每切按之致死○帝曰人有身體髀股胻皆腫 環(huán)臍而痛 是為何病 岐伯曰 病名伏梁 此風根也 其氣溢于大腸而著于肓 肓之原在臍下 故環(huán)臍而痛不可動之 動之為水 尿澁之病 此二病同名而實異也 六郁為積聚癥瘕痃癖之本 氣血沖和百病不生 一有怫郁諸病生焉 郁者病結(jié)不散也○熱郁而成痰 痰郁而成癖 血郁而成癥 食郁而成痞滿 此必然之理也○又氣郁而濕滯 濕滯而成熱 熱郁而成痰 痰滯而血不行 血滯而食不消化而遂成痞塊 此六者相因而為病也○郁者結(jié)聚而不得發(fā)越也 當升者不得升 當降者不得降 當變化者不得變化也 此為傳化失常 六郁之病見矣○一曰氣郁 二曰濕郁 三曰熱郁 四曰痰郁 五曰血郁 六曰食郁 此六郁也 六郁不言風寒者 風寒郁則為熱故也○治郁之法 順氣為先 降火化痰消積分多少而治 蒼朮蕪芎緫解諸郁○經(jīng)曰 木郁達之 火郁發(fā)之 土郁奪之 金郁泄之 水郁折之○張子和曰 木郁達之謂吐之 令其條達也 火郁發(fā)之謂汗之 令其疎散也 土郁奪之謂下之 令無壅礙也 金郁泄之謂滲泄 解表利小便也 水郁折之謂抑之 制氣沖逆也 此治五郁之大要耳 氣郁 胸滿脇痛 脈沉澁 宜用香附蕪芎蒼朮 濕郁 周身關(guān)節(jié)走痛 首如物蒙 足重 遇陰寒便發(fā) 脈沉濡 宜用蒼朮川芎白芷赤茯苓 熱郁 目蒙 口乾舌燥 小便赤濁 脈沉數(shù) 宜用靑黛香附蒼朮川芎梔子 痰郁 胸滿 動則喘急 起臥怠惰 寸脈沉滑 宜用海石香附子瓜蔞仁南星 血郁 四肢無力 能食 小便淋 大便紅 脈沉芤澁 宜用桃仁紅花靑黛川芎香附子 食郁 噫酸惡食 黃疸 鼔脹痞塊 脈氣口緊盛 宜用蒼朮香附山楂子神麴鍼砂醋炒 痞塊積聚所屬部分 凡痞塊積聚 在中為痰飮○在右為食積○在左為血積○夫左為血塊 右為食積 中為痰飮 此言誠然 夫左關(guān) 肝膽之位主藏血液 右關(guān) 脾胃之位主藏飮食 中間則為水谷出入之道路 所以左為血塊 右為食積 中為痰飮 其理昭然 痞塊證治 塊是有形之物 氣不能成塊 乃痰與食積死血也○凡痞塊 在皮里膜外 俱宜二陳湯 加補氣行氣藥 先須斷厚味○治塊 當降火消食積(痰)行死血 塊去后 須大補之○凡婦人有塊 多屬死血○痞塊一名癥瘕 其不能移動也 是癥塊也 或有或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者 是瘕塊也○凡腹中有塊 不問積聚癥瘕 俱為惡候 切勿視為尋常 若脹滿已成 胸腹鼔急 雖倉扁復生 亦莫能救其萬一也 積聚治法 治積 當察其所痛 以知其病有余不足 可補可瀉 無逆天時 詳藏府之高下 如 高者越之 結(jié)者散之 客者除之 留者行之 堅者削之 強者奪之 咸以耎之 苦以瀉之 全眞氣藥補之 隨所利而行之 節(jié)飮食 愼起居 和其中外 可使必已○凡積病 不可用下藥 徒損眞氣病亦不退 當用消積藥 使之融化則自消除根矣○經(jīng)曰 治積聚 有化積 消積 挨積 磨積 而無下積之說 蓋不可直便取下以傷胃氣也○諸積 勿輕吐下 徒損眞氣 積亦不去 奔豚尤不可吐○內(nèi)經(jīng)曰 破積用毒藥 衰其太半而止藥 凡大積大聚 消其太半 乃止藥 過劑則死○積初為寒 宜辛溫消導 久則為熱 宜辛寒推蕩○治積要法 以所惡者攻之 所喜者誘之則易愈○宿血滯氣 凝結(jié)為癥瘕 腹中痞槐堅硬作楚 當以破氣藥伐之 癥瘕痃癖證治 癥者堅而不移 瘕者堅而能移 皆因痰飮食積死血而成 塊積聚癥瘕痃癖 其實一也○癥名有七 蛟龍魚鱉獺狐蛇是也 亦曰蛇蛟鱉肉髮虱米也 瘕名有八 靑黃燥血脂狐蛇鱉是也 此等病偶因食物相感而然 瘕比癥稍輕 又有腸覃石瘕血蠱 皆女子之疾 種種不同 乃痞塊之異名也○癥者徵也 腹中堅硬 按之應(yīng)手 曰癥 瘕者假也 腹中雖硬而忽聚忽散 無有常處 曰瘕 癥因傷食 瘕是血生 痞原傷氣 癖則傷精○癥瘕 入于婦人子藏則絶產(chǎn) 入于胞絡(luò)則經(jīng)閉○痃者 在腹內(nèi)近臍左右各有一條 筋脈急痛 如臂如指如弦之狀○癖者 偏僻在兩脇之間 有時而痛 凡癥瘕痃癖得冷則痛○積者跡也 挾痰血以成形跡 亦郁積至久之謂也 聚者緖也 依元氣以為端緖 亦聚散不常之意也○癥者徵也又精也 以其有所徵驗 及久而成精萃也 瘕者假也又遐也 以其假借氣血成形 及歷年遐遠之謂也○痃癖者懸絶隱僻 又玄妙莫測之名也○痞與痃癖 乃胸膈間之病 積與聚為肚腹內(nèi)之疾 其為上中二焦之病 多見于男子 其癥與瘕獨見于臍下 是為下焦之疾 故常得于婦人也○治法同積聚○腸覃 生于腸外月事時下 石瘕 生于胞中月事不下 養(yǎng)正積自除 養(yǎng)正積自除 譬如 滿座皆君子 縱有一小人 自無容地而出 令人眞氣實胃氣強則積自消矣 更能斷厚味 節(jié)色慾 戒暴怒 正思慮 庶乎萬全而無害○壯人無積 虛人則有之 皆由脾胃怯弱氣血兩衰 四時有感 皆能成積 若遽以磨積破結(jié)之藥治之 疾似去而人已衰矣 治法當先補虛 使氣血壯則積自消○又治五積六聚癥瘕積塊 元氣虛弱瘦怯 飮食不進 四肢沉困○凡攻擊之藥 有病則病受之 無病則胃氣受傷 胃氣者淸純沖和之氣也 惟與谷肉菜果相宜 蓋藥石皆偏勝之氣 雖參芪性亦偏 況攻擊者乎 腸覃石瘕血蠱證治 腸覃 乃寒氣客于大腸 與胃相搏 結(jié)而為瘕覃 延日久瘜肉乃生 始如谿卵 久如懷胎 按之堅推之移 月事時下或多或少 此氣病而血未病也○石瘕者 胞中傷損 瘀血結(jié)成 久則堅硬如石 塞于子門大如懷孕 月事不下 乃先感寒氣而后血壅所致○血蠱 卽癥瘕之甚者 腹肚堅硬如石 息積病 脇下滿氣逆 二三歲不已 病名曰息積 此不妨于食 不可灸刺 積為導引服藥 藥不能獨治也 諸物傷成積 凡人脾胃虛弱 或飮食過常 或生冷過度 不能剋化 致成積聚結(jié)塊 心腹脹滿 噫氣呑酸 面靑肌瘦 食積 食不消化 成積痞悶 酒積 酒傷成積者 面黃黑 腹脹 時嘔痰水 面積 食麪過多成積○,?糕傷成積 噫酸心腹痛 肉積 食肉過多成積 魚蟹積 食魚蟹過傷成積 果菜積 多食果菜成積 茶積 喜吃茶成積成癖 及吃乾茶 水積 多飮水漿成積 胸脇引痛 瀝瀝有聲 血積 瘀血成積 或因打撲 或因墮落以致 蓄于胸腹 面黃 糞黑 蟲積 飮食積聚 變化成蟲 難治證 積聚癥瘕不轉(zhuǎn)動者 難治必死○五積中奔豚證最為難治 奔豚從小腹 起上沖咽喉 發(fā)作欲死 復還止 皆從驚恐得之 越人曰 驚者神上越也 蓋奔豚病上沖咽喉者 隨神上越故也○醫(yī)為病所困者 惟陰虛之難補 久積之難除 玉山自倒 陰虛之謂也 養(yǎng)虎遺患 久積之謂也 人之罹此二患者 可不懼哉 浮腫 浮腫之因 腫者鐘也 寒熱氣所鐘聚也○諸濕腫滿皆屬脾土○三陰結(jié)謂之水 註曰 三陰結(jié) 謂脾肺之脈俱寒結(jié)也 脾肺寒結(jié)則氣化為水○下焦溢為水 註曰 下焦為分注之所 氣窒不瀉則為溢水○少陰何主腎 曰 腎者至陰也 至陰者盛水也 肺者太陰也 少陰者冬脈也 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 皆積水也○腎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曰 腎者胃之關(guān)也 關(guān)閉不利 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上下溢于皮膚 故為胕腫 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胕腫 謂皮肉俱腫 按之陷下 泥而不起也○陰陽氣道不通 四海閉塞 三焦不瀉 津液不化 水谷幷行腸胃之中 別于廻腸 留于下焦 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 水溢則為水脹○水腫 由脾虛濕勝 凝閉滲道 水漬妄行 故通身面目手足皆浮而腫 皮薄而光 手按成窟 擧手卽滿是也 或腹大如鼓而面目四肢不腫者 名曰脹滿 又名鼓脹 皆脾土濕熱為病 腫輕而脹重也○腎熱傳于膀胱 熱盛逆于脾胃 脾虛而不能制腎水 脾主四肢 故流走而身面皆腫也 若加喘者重也 何以然 腎水勝而克退脾土 及勝心火 心又勝肺 肺為心剋 故喘也○久喘 久瘧 久痢 羸悴之余 皆患此病 浮腫徵兆 諸有水氣者 微腫先見于目下也 何以然 水者陰也 目下亦陰也 腹者至陰之所居 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目里微腫如臥蠶起之狀曰水○頸脈動喘疾咳曰水○足脛腫曰水○視人之目窠上微壅 如蠶新臥起之狀 其頸脈動時咳 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 風水膚脹也 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腰脊者身之大關(guān)節(jié)也 肢脛?wù)呷酥芤在呄枰?莖垂者身中之機陰精之候津液之道也 故飮食不節(jié) 喜怒不時 津液內(nèi)溢 乃下流于睪 血道不通 日大不休 俛仰不便 趨翔不能 此病滎然有水也 浮腫形證 水病 下為?腫大腹 上為喘呼不得臥者 標本俱病 故肺為喘呼 腎為水腫 肺為逆不得臥○濕勝則濡泄 甚則水閉胕腫◎水病有五種 一曰風水 其脈自浮 外證骨節(jié)疼痛 惡風○二曰皮水 脈亦浮 外證胕腫按之沒指 不惡風 其腹如鼓 不渴 當發(fā)其汗○三曰正水 其脈沉遲 外證自喘○四曰石水 其脈自沉 外證腹?jié)M不喘○五曰黃汗 其脈沉遲 身發(fā)熱 胸滿 四肢頭面腫 久不愈必致癰膿 又曰 久則肌肉潰爛 陰囊足脛水出◎又有五藏水 心水者 其身重而少氣 不得臥 煩而躁 其陰大腫○肝水者 其腹大 不能自轉(zhuǎn)側(cè) 脇下腹中痛 時時津液微生 小便續(xù)通○肺水者 身腫 小便難 時時鴨溏○脾水者 其腹大 四肢苦重 津液不生 但苦少氣小便難○腎水者 其腹大 臍腫 腰痛 不得溺 陰下濕如牛鼻上汗 其足逆冷而黃瘦○其狀 目胞上下微腫 如褁水 通身浮腫 咳喘怔忪 股間淸涼 小便澁黃 皮薄而光 手按成窟擧手卽滿 是浮腫也◎又有陽水陰水 陽水多外因 涉水冒雨 或感風寒暑濕 其證 先腫上體肩背手臂 熱渴而二便閉○陰水多內(nèi)因 飮水及茶酒 飢飽勞役房勞 其證先腫下體 腰腹脛跗 身涼大便利○煩渴 小便赤澁 大便秘結(jié) 此為陽水○不煩渴 大便溏 小便不赤澁 此為陰水◎石水者 腎水停在臍下 小腹腫大 結(jié)硬如石 故云石水○肺水者 流溢皮膚遍身皆腫 但腹如故不滿 亦不渴○水蠱者 水毒之氣結(jié)聚于內(nèi) 令腹?jié)u大 動搖有聲 常欲陰水 皮膚麤惡○朝寬暮急血虛 暮寬朝急氣虛 朝暮急血氣俱虛 水腫治法 治腫脹大法 宜補中行濕利小便○治浮腫 宜以辛散之 以苦泄之 以淡滲利之 使上下分消其濕 正所謂 開鬼門潔凈府 開鬼門者謂發(fā)汗也 潔凈府者利小便也○諸有水者 腰以下腫當利小便 腰以上腫當發(fā)汗 乃愈○夫為腫之水 乃腐濁之氣 滲透經(jīng)絡(luò) 流注谿谷 灌入隧道 血亦因之而化水 欲藉脾土以制之 導腎氣以利之 殊不知脾病則金氣衰 木寡于畏而來侮土 脾欲不病不可得矣 治法宜淸心經(jīng)之火 補養(yǎng)脾土全運化之職 肺氣下降 滲道開通 使敗濁之氣稍淸者 復回而為氣為血為津液 甚者在上為汗 在下為尿 以漸而分消矣○他病久則 皆能變水○夫心腎眞火 能生脾肺眞土 今眞火旣虧 不能滋養(yǎng)眞土 故土不制水 水液妄行 三焦不瀉 樞機不運 腫脹滿溢 喘息奔急 股冷舌乾 不能正偃 小便不通○因霖雨所傷 肢體浮腫 大便溏 腹脹腸鳴時痛 飮食減少 脈弦細而緩 此脾胃虛弱而濕氣盛也 十水證 一曰靑水 先從左右脇腫起 根在肝 用大戟○二曰赤水 先從舌根腫起 根在心 用葶藶子○三曰黃水 先從腰腹腫起 根在脾 用甘遂○四曰白水 先從腳腫起 根在肺 用桑白皮○五曰黑水 先從外腎腫起 根在腎 用連翹○六曰玄水 先從面腫起 根在外腎 用芫花○七曰風水 先從四肢腫起 根在骨 用澤瀉○八曰石水 先從腎腫起 根在膀胱 用藁本○九曰高水 先從小腹腫起 根在小腸 用巴豆○十曰氣水 或盛或衰 根在大腸 用赤小豆 結(jié)陽證 經(jīng)曰結(jié)陽者腫四肢 註曰 素嘗氣疾 濕熱加之 氣濕熱爭 故為腫也 邪氣漸盛正氣漸微 陽氣衰少 致邪代正氣 不宣通 故四維發(fā)腫 諸陽受氣于四肢也 今人見手足關(guān)節(jié)腫痛 全以為風治者誤矣 氣分證血分證 飮隔痞滿 腹鳴 骨痛冷痺則 曰氣分 亦曰水分○經(jīng)脈不行 血化為水 四肢紅腫則 曰血分 皆水氣之所由作也 可治不治證 凡浮腫 陰囊軟者可治○患腫人腹上 以手按之 有窩者可治○腫滿善證 男從上而腫下 女從下而腫上 所患未久 旋利腫退 喘定則愈矣○男從腳下 女從頭上腫起 皆為逆 陰陽微妙如此○大凡虛腫 先起于腹而后散于四肢者可活 先起于四肢而后歸于腹者不治○至若蠱脹而肚上有靑筋○腹?jié)M而大便滑泄○久瘧而轉(zhuǎn)作虛浮○與夫脣黑傷肝 缺盆平傷心 臍突傷脾 足心平傷腎 背平傷肺 皆為不治之證○或肉硬或手掌平皆不治○脣腫齒焦者死○掌腫無紋者死○陰囊莖俱腫者死○脈絶口張足腫者死○足趺腫膝如斗者死○凡水腫 大喘 氣麤 不食 乃腎水盈溢 上行傍浸于肺也 不治 禁忌法 凡水腫惟忌鹽 雖毫末許不得入口 若無以為味卽 水病去后 宜以醋少許調(diào)和飮食 欲去病切須忌鹽○凡水腫 極忌甘藥 助濕作滿○尤忌鍼刺 犯之流水而死○病嗽及水 全宜禁鹽 脹滿 脹滿之源 衛(wèi)氣之在身也 常然并脈循分肉 行有逆順 陰陽相隨乃得天和 五藏更始四時有序 五谷乃化 然后 厥氣在下榮衛(wèi)留止 寒氣逆上眞邪相攻 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 榮氣循脈衛(wèi)氣逆為脈脹 衛(wèi)氣并脈循分為膚脹○凡人 七情內(nèi)傷 六淫外侵 飮食失節(jié) 房勞致虛 脾土之陰受傷 轉(zhuǎn)輸之官失職 胃受水谷不能運化 故陽自升陰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 于是 淸濁相混 隧道壅塞 氣化濁血 瘀郁為熱 熱留而久 氣化成濕 濕熱相生 遂成脹滿 經(jīng)曰鼓脹是也 以其外雖堅滿 中空無物 有似乎鼓 其病膠固 難以治療 故又名曰蠱若蟲侵蝕有蠱之義○飮食不節(jié)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陰受之則入五藏 入五藏則?滿閉塞○濁氣在上則生?脹 註曰 濁氣謂寒氣也 寒氣在上 聚而不散則成脹○足太陰之脈病 腹脹 足陽明之脈病 亦腹脹○太陰所至為畜滿 脾為陰中之太陰 無陽則不能化五谷 乃大寒為脹滿 故脈經(jīng)云胃中寒則脹滿 此之謂也○凡脹 初起是氣 久則成水 治比水腫更難 蓋水腫飮食如常 鼓脹飮食不及 常病根深痼 必三五年而后成 治腫氣補中行濕足矣 治脹必補中行濕兼以消導 更斷鹽醬音樂妄想 不責速效 乃可萬全 脹滿形證 中滿腹脹者 其面目四肢不腫而腹肚脹起 中空似鼓者是也 ○臍腹四肢悉腫者為水 但腹脹四肢不甚腫者為蠱 蠱卽脹也○腹?jié)M?脹 支膈胠脇 下厥上冒 過在足太陰陽明○脹有虛實 虛脹為邪 吐利不食 時脹時減 按之則陷而軟○實脹 陽熱為邪 身熱咽乾 常脹內(nèi)痛 按之不陷而硬○腹?jié)M 按之不痛為虛 痛者為實可下之○腹脹時減復如故 此為寒 宜溫之○服滿不減 減不足言 須當下之 脹病有七 夫脹者皆在于藏府之外 排藏府而郭胸脇 脹皮膚 故命名脹○脹病 亦謂鼓脹○其脇痛面黑 是氣鼓○脇滿 小腹脹滿 身上有血絲縷 是血鼓○噯氣作酸 飽悶腹脹 是食鼓○惡寒 手足厥冷 瀉去淸水 是水鼓○胸腹脹滿 有塊如鼓者 是痞散成鼓 寒脹 腹?jié)M濡 時減 吐利厥冷 宜溫之 熱脹 以陽幷陰則陽實陰虛 陽盛生外熱 陰虛生內(nèi)熱 脈必浮數(shù) 浮則為虛 數(shù)則為熱 陰虛不能宣導 飮食如故 腹中脹滿者 為熱脹 谷脹 失飢傷飽 痞悶停酸 朝則陰消陽長 谷氣易行 故能食 暮則陰長陽消 谷氣難化 故不能食 是為谷脹 水脹 脾土受濕 水漬于腸胃而溢于皮膚 漉漉有聲 怔忪喘息 是為水脹 氣脹 七情郁結(jié) 氣道壅塞 上不得降下不得升 身體腫大 四肢瘦削 是為氣脹 血脹 煩燥 漱水 迷忘驚狂 痛悶 嘔逆 小便多 大便黑 婦人多有之 是為血脹 脹滿治法 適寒涼者脹 下之則脹已○中滿者瀉之于內(nèi)○諸腹脹大皆屬于熱 大槩 寒脹多而熱脹少也○鼓脹 宜補中行濕 此脾虛之甚 必須遠音樂斷厚味○治法 理宜補脾 又須養(yǎng)肺金以制木 使脾無賊邪之慮 滋腎水以制火 使肺得淸化之令 卻鹽味以防助邪 斷妄想以保母氣 無有不安 醫(yī)者不察病源 急于取效 病者苦于脹 急喜行利藥以求一時之快 殊不知 寬得一日半日 其脹愈甚病邪甚矣 眞氣傷矣去死不遠 此病之起固非一年 根深蔕固 欲取速效自求禍耳 知王道者可與語此也○凡腹脹 須用姜制厚樸 初得是氣脹 宜行氣疎導之劑 久則成水脹 宜行濕利水之劑○肥人腹脹 是濕○瘦人腹脹 是熱○色白人 是氣虛○中滿 比脹稍輕 俗云倒飽是也 濁氣在上則生?脹 淸氣在下則生飱泄 濁氣在上則生?脹 註曰 濁氣 寒氣也 寒在上焦則水谷精微之氣不能運化 郁結(jié)而為脹滿 脹滿乃眞臟病也 脹滿 由脾虛之極 乃眞藏病也 如反胃勞瘵 亦然皆眞藏病也 凡人之病眞藏不病則 五行相生相制以適于平 雖不服藥而自愈 如火極傷金則有水以制之 有土以生之 如木極克土則有金以制之 有火以生之 所謂亢則害承迺制也 雖然亦有惡藥忌醫(yī)而誤之者 蓋正氣與病邪不相兩立 一勝則一負 久則病劇正脫而不免于死 然則有病 不服藥可乎 不用醫(yī)可乎 脹滿泄瀉 腹脹經(jīng)久 忽瀉數(shù)升 晝夜不止 服藥不驗 乃為氣脫 最難救 可治不可治證 脹滿得之未久 或脹或消 腹皮稍軟 不泄不喘 隨治隨差 若臍心突起 利后腹脹急 久病羸乏 喘息不得安 名曰脾腎俱敗 不治○腹脹身熱脈大 是一逆也○腹鳴而滿 四肢淸泄 其脈大 是二逆也○腹大脹四末淸 脫形泄甚 是三逆也○腹脹便血 其脈大時絶 是四逆也 并不治○腹?jié)M咳逆 不得小便 不治○腹大滿而下泄 不治○脹滿 或兼身熱或兼如瘧 皆不可治○久病羸乏 卒然脹滿 喘息不得與夫 臍心突起 或下利頻頻 未見一愈者耳 消渴 消渴之源 二陽結(jié)謂之消 註曰 二陽結(jié) 謂胃及大腸俱熱結(jié)也 腸胃藏熱則喜消水谷也○手陽明大腸主津液 所生病熱則目黃口乾 是津液不足也 足陽明胃主血 所生病熱則消谷善飢 血中伏火是血不足也 結(jié)者津液不足 結(jié)而不潤 皆燥熱為病也○消者燒也 如火烹燒 物理者也○心移寒于肺為肺消 肺消者飮一溲二 死不治 註曰 金受火邪 肺藏消爍 氣無所持 故飮一而溲二也○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 註曰 心肺兩間中有斜膈膜 膈膜下際內(nèi)連于橫膈膜 故心熱入肺 久久傳化內(nèi)為膈熱 消渴而多飮也○癉成為消中 註曰癉 謂消熱病也 多飮數(shù)溲謂之熱中 多食數(shù)溲謂之消中○凡消癉 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 此人因數(shù)食甘美而多肥 故其氣上溢 轉(zhuǎn)為消渴 註曰 食肥則腠理密而陽氣不得外泄 故肥令人內(nèi)熱 甘者性氣和緩而發(fā)散逆 故甘令人中滿 然內(nèi)熱則陽氣炎上 炎上則欲飮而嗌乾 中滿則陽氣有余 有余則脾氣上溢 故轉(zhuǎn)為消渴○喜渴者由心熱也 心主便汗 便汗出多則腎中虛燥 故令渴 凡夏月渴而汗出多則小便少 冬月不汗 故小便多 皆平人之常也 消渴形證 渴病有三 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腎○熱氣上騰心虛受之 心火散漫不能收斂 胸中煩燥 舌赤脣紅 此渴引飮常多 小便數(shù)而少 病屬上焦 謂之消渴○熱蓄于中脾虛受之 伏陽蒸胃 消谷善飢 飮食倍常 不生肌肉 此渴亦不甚煩 小便數(shù)而甛 病屬中焦 謂之消中○熱伏于下腎虛受之 腿膝枯細 骨節(jié)痠疼 精走髓虛 引水自救 飮水不多 隨卽尿下 小便多而濁 病屬下焦 謂之消腎○自消腎而析之 又有五石過度之人 眞氣旣盡 石勢獨留 陽道興強 不交精泄 謂之強中 消渴輕也 消中甚焉 消腎又甚焉 若強中則其斃可立待也○上消者肺也 又謂之膈消 多飮水而少食 大便如常 小便淸利○中消者胃也 渴而飮食多 小便赤黃○下消者腎也 小便濁淋如膏油之狀 面黑耳焦而形瘦○渴而多飮為上消 消谷善飢為中消 渴而尿數(shù)有膏油為下消○五藏六府皆有津液 熱氣在內(nèi)則津液竭少 故為渴 夫渴者數(shù)飮水 其人必頭目眩 背寒而嘔 皆因里虛故也○飮水而安睡者實熱也 飮水少傾卽吐者火邪假渴耳 消渴有三 養(yǎng)肺降火生血為主 分上中下治之○上消者舌上赤裂 大渴引飮 膈消是也○中消者善食而瘦 自汗 大便硬 小便數(shù) 所謂癉成為消中者是也○下消者煩燥引飮 耳輪焦乾 小便如膏 腿膝枯細 所謂焦煩水易虧者是也○三消 多屬血虛不生津液 食?證 大腸移熱于胃 善食而瘦 又謂之食?○胃移熱于膽 亦曰食? 註曰 ? 易也 飮食移易而過不生肌膚也 治法與消中同 消渴小便甛 消渴者 腎虛所致 每發(fā)則小便必甛 以物理推之 淋餳醋酒 作脯法 須臾卽甛 足明人之食后 滋味皆甛 流在膀胱 若腰腎氣盛則上蒸 炎氣化成精氣 下入骨髓 其次為脂膏 又其次為血肉 其余則為小便 故小便色黃血之余也 五藏之氣咸潤者則下味也 若腰腎旣虛冷則不能蒸化谷氣 盡下為小便 故味甘不變 其色淸冷則肌膚枯藁也 消渴由坎火衰少 肺為五藏華蓋 若下有煖氣 蒸則肺潤 若下冷極則陽不能升 故肺乾而渴 易乾上坤下 其卦為否 陽無陰不降 陰無陽不升 故成否也 譬如釜中有水以火煖之 又以板覆則煖氣上騰 故板能潤 若無火力則水氣不能上升 此板終不得潤 火力者腰腎強盛 常須煖補腎氣 飮食得火力則潤上而易消 亦免乾渴之患 消渴與腳氣相反 消渴與腳氣 雖皆為腎虛所致 其為病則相反 腳氣始發(fā)于二三月 盛于五六月 衰于七八月 消渴始發(fā)于七八月 盛于十一十二月 衰于二三月 其故何也 蓋腳氣壅疾也 消渴宣疾也 春夏陽氣上 故壅疾發(fā)則宣疾愈 秋冬陽氣下 故宣疾發(fā)則壅疾愈 審此二者疾可理也 酒渴 嗜酒積熱 津液枯燥 煩渴引飮 專嗜冷物 蟲渴 蟲在藏府 耗其津液而成消渴 強中證 多因耽嗜色慾 或服丹石 眞氣旣脫 熱邪獨盛 飮食如湯消雪 肌膚日削 小便如膏油 陽強與盛 不交精泄 三消之中 最為難治 消渴傳變證 消渴之疾未傳 能食者必發(fā)腦疽背瘡 不能食者必傳中滿鼓脹 皆為不治之證○末傳癰疽者何也 此火邪勝也 其瘡痛甚而不潰 或赤水者是也 末傳中滿者何也 如上消中消制之太急 寒藥傷胃 久而成中滿之疾 所謂上熱未除中寒復生也○消渴久病 變成發(fā)癰疽 或成水病 或雙目失明○甚而水氣浸漬 溢于肌膚則 脹為腫滿 猛火自炎 留于分肉則發(fā)為癰疽 此又病之深而證之變者也○渴利者 謂隨飮卽小便也 由腎氣虛不能制水液 故隨飮卽小便也 以其內(nèi)熱故小便利 小便利則津液竭 津液竭則經(jīng)絡(luò)澁 經(jīng)絡(luò)澁則榮衛(wèi)不行 榮衛(wèi)不行則熱氣留滯 故成癰疽也 消渴須預防癰疽 消渴之人 常須慮患大癰 必于骨節(jié)間忽發(fā)癰疽而卒 須預防之 不治證 肺消者飮一溲二死不治 蓋肺藏氣 肺無病則氣能管攝津液而津液之精微者收養(yǎng)筋骨血脈 余者為溲 肺病則津液無氣管攝而精微者亦隨溲下 故飮一溲二而如膏油也 津液下脫 未能榮養(yǎng) 故漸形瘦焦乾也 或問經(jīng)云飮一溲二死不治 仲景復用八味丸治之何也 曰 飮一未至溲二者病尙淺 猶可治 故仲景腎氣丸治飮水一升小便亦一升之證 若小便過于所飮則無及矣○消渴之余 傳為脹滿 發(fā)為癰疽 及強中證 皆不治 禁忌法 熱中消中 不可服膏梁芳草石藥○消渴病宜愼者有三 一飮酒 二房勞 三咸食及麪 能愼此三者 雖不服藥亦可自愈○百日以上 不可鍼灸 鍼灸則瘡中出膿水不止而死○渴疾 大忌半夏南星燥劑 黃疸 黃疸之因 濕熱相交民病癉 癉卽黃 單陽而無陰也○諸發(fā)黃 皆小便不利 惟瘀血發(fā)黃小便自利 蓋熱結(jié)下焦則熱耗津液而小便不利 血結(jié)下焦則熱但耗血而不耗津液 故小便自利 ○發(fā)黃譬如?麴 五疸同歸濕熱 蓋濕熱熏蒸血熱 土色上行 面目延及爪甲身體俱黃 黃卽疸也○蓋黃疸者 濕熱與宿谷故也 俗謂之食勞黃○食勞疳黃一名黃胖 夫黃疸者暴病也 故仲景以十八日為期 食勞黃者宿病也 至有久不愈者○凡病當汗而不汗則生黃 當利小便而不利亦生黃 蓋脾主肌肉四肢 寒濕與內(nèi)熱相合故也○五疸 同是濕熱 終無寒熱之異○脈沉 渴欲飮水 小便不利者必發(fā)黃○腹脹滿 面萎黃 躁不得睡 屬黃家○凡時行感冒 及伏暑未解 宿食未消 皆能發(fā)黃○時行疫癘亦能發(fā)黃 殺人最急○傷寒病 遇太陽太陰司天 若下之太過 往往變成陰黃 寒水太過 土氣不及 故多變此疾 黃疸有五 身痛而色微黃 齒垢黃 爪甲上黃 皆黃疸也○尿黃赤安臥者曰黃疸○目黃者曰黃疸○已食如飢者胃疸 黃疸 者小便面目牙齒肢體如金 因暴熱 用冷水洗浴 熱留胃中 故食已善飢 安臥懶動 酒疸 病酒發(fā)黃疸 必小便不利 其候心中熱足下熱 是其證也○心中懊憹而熱 不能食時欲吐 名曰酒疸○飮酒常多 進食常少 心中懊憹 鼻燥足熱 謂酒疸 谷疸 谷疸之為病 寒熱不食 食則頭眩 心中不安 久久發(fā)黃○谷疸者食已頭眩 腹脹 因胃熱大飢 過食停滯所致○食則腹?jié)M怫郁 眩暈心忪 是謂谷疸 女勞疸 額上黑 微汗出 手足心熱 薄暮則發(fā) 膀胱急 小便自利 名曰女勞疸○大勞當慾 大熱交接以致 發(fā)熱惡寒 小腹?jié)M急 是謂色疸 亦曰女勞疸 黃汗 黃汗之病 身腫發(fā)熱 汗出而渴 汗出染衣 色正黃如黃栢汁 以汗出時入水浴得之○發(fā)熱不渴 身腫而汗 汗如黃栢汁 曰黃汗 黃疸治法 諸疸小便黃赤色者為濕熱 當作濕熱治○諸疸 小便色白 不可除熱者無熱也 若有虛寒證 當作虛勞治之○諸疸 小便不利為里實 宜利小便 或下之○無汗為表實 宜發(fā)汗 或吐之○色如煙熏黃 乃濕病也一身盡痛 色如橘子黃 乃黃病也一身不痛 濕家之黃色暗不明 熱家之黃如橘子色 甚者勃勃出染 著衣如黃栢汁○治黃疸與濕病相似 輕則滲利 重則大下 黃自退矣○黃疸因食積者下其食積 其余但利小便為先 小便利白 其黃自退 酒疸最重 五疸之中 惟酒疸變證最多 蓋酒之為物隨人性量不同 有盈石而不醉者 有濡脣而輒亂者 以醞釀而成 有大熱毒 滲入百脈 不止發(fā)黃而已 溢于皮膚為黑為腫 流于淸氣道中則眼黃鼻齆 種種不同也 黑疸難治 脾與腎俱病 為黑疸色疸 又名女勞疸 身黃額黑○黃家 日晡時當發(fā)熱而反惡寒 此為女勞得之 膀胱急 小腹?jié)M 一身盡黃 額上黑 足下熱 因作黑疸 腹脹如水狀 大便黑或時溏 此女勞之病 非水也 腹?jié)M者難治○酒疸因下之久久變?yōu)楹陴?目靑面黑 心中如啖蒜虀狀 大便正黑 小便亦或黑 難治 陰黃 身面俱黃 肢體沉重 背寒身冷 心下痞硬 自汗 小便利 脈緊細空虛 此寒涼過度 變陽為陰也 或遇太陽太陰司天之歲 寒濕太過 亦變此疾 疫癘發(fā)黃 天行疫癘亦能發(fā)黃 謂之瘟黃 殺人最急 搐鼻退黃法 凡黃疸 由濕熱毒氣浸入淸氣道中 宜納藥鼻中 滴出黃水卽愈 黃疸通治藥 黃疸之疾 脾受濕熱 郁而不行 亦多有腹脹之候 治法大要 疎導濕熱于大小便之中 疸癖愛喫土炭生米茶葉 可治不治證 黃疸之病 當以十八日為期 治之十日已上宜差 反劇為難治 十日以外入腹 喘滿煩渴面黑者死○疸而不渴者可治 疸而渴者難治 發(fā)于陰部其人必嘔 發(fā)于陽部其人振寒而發(fā)熱○凡黃家候 其寸口脈近掌無脈 口鼻冷黑色 并不可治○形體如煙熏 直視搖頭 為心絶 環(huán)口黧黑 柔汗發(fā)黃 為脾絶 皆不治○脾胃稍實 更斷厚味則可治 傷酒色恣口腹者難治 痎瘧 瘧病之源 夏傷于暑秋為痎瘧○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魄汗未盡 形弱而氣爍 穴兪以閉 叢為風瘧○風成為寒熱 又曰 因于露風乃生寒熱○風氣盛于皮膚之內(nèi) 內(nèi)不得通外不得泄 腠理開則灑然寒 閉則熱而悶 名曰寒熱○夏傷于暑秋必病瘧 蓋傷之淺者近而暴 傷之重者遠而深 痎瘧者久瘧也 是知夏傷于暑 濕熱閉藏而不能發(fā)泄于外 邪氣內(nèi)行 至秋而發(fā)為瘧也○瘧之為病 以暑舍于榮衛(wèi)之間 得秋之風寒所傷而后發(fā) 亦有非暑 因風寒感冒而得之者 在于陽則發(fā)熱 在于陰則發(fā)寒 幷則病作 離則病止 作止故有時 在氣則發(fā)早 在血則發(fā)晏 淺則日作 深則間日 或在頭項 或在背中 或在腰脊 雖上下遠近之不同 在太陽則一也○大法風暑 當發(fā)汗 夏月多在風涼處 歇遂閉其汗而不泄 故也 ○瘧有凌虐之狀 在傷寒久則為壞證 在內(nèi)傷久則為勞察 然則豈美疾哉 瘧疾形證 瘧之始發(fā)也 先起于毫毛 伸欠乃作 寒慄鼓頷腰脊俱痛 寒去則內(nèi)外皆熱 頭痛如破 渴欲飮冷○夫陰陽上下交爭 虛實更作 陰陽相移也 陽幷于陰則陰實而陽虛 陽明虛則寒慄鼓頷 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 三陽俱虛則陰氣勝 陰氣勝則骨寒而痛 寒生于內(nèi) 故中外皆寒 陽盛則外熱 陰虛則內(nèi)熱 內(nèi)外皆熱則喘而渴 故欲冷飮也○夫瘧之始發(fā)也 陽氣幷于陰 當是之時 陽虛而陰盛 外無氣故先寒慄也 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 陽與陰復幷于外則陰虛而陽實 故先熱而渴 夫瘧氣者幷于陽則陽勝 幷于陰則陰勝 陰勝則寒 陽勝則熱○衛(wèi)虛則先寒 榮虛則先熱 表邪多則寒多 里邪多則熱多 表里相半寒熱相等○人之榮衛(wèi) 晝行于陽夜行于陰 榮衛(wèi)行到病所不通 乃作寒戰(zhàn)鼓振頭頷 中外皆寒 腰脊俱痛 此邪氣入于內(nèi)也 寒戰(zhàn)俱已 內(nèi)外皆熱 頭痛如破 渴欲飮冷 煩滿欲吐 自汗 此邪氣發(fā)于外也○暑瘧單熱 濕瘧多寒 寒瘧先寒后熱 風瘧先熱后寒 余皆先寒后熱 寒熱先后 瘧 先寒而后熱者 由夏傷于大暑 其汗大出 腠理開發(fā) 因遇夏氣凄滄之水 寒藏于腠理皮膚之中 秋傷于風則病成矣 夫寒者陰氣也 風者陽氣也 先傷于寒而后傷于風 故先寒而后熱也 病以時作 名曰寒瘧○先熱而后寒者 由先傷于風而后傷于寒 故先熱而后寒 亦以時作 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 陰氣先絶 陽氣獨發(fā) 則少氣煩寃 手足熱而慾嘔 名曰癉瘧 癉謂熱也 寒熱往來 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fā)熱者何也 曰 陰脈不足陽往從之 陽脈不足陰往乘之 何謂陽不足 假令寸脈微名曰陽不足 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析惡寒 何謂陰不足 假令尺脈弱名曰陰不足 陽氣下陷 入陰中則發(fā)熱也○陽微則惡寒 陰微則發(fā)熱 大抵陰不足陽往從之 故內(nèi)陷而發(fā)熱 陽不足陰往乘之 故陰氣上入陽中則惡寒 ○陽不足則陰邪出表而與陽爭 乃陰勝而為寒也 陰不足則陽邪入里而與陰爭 乃陽勝而為熱也 若邪入而正氣不與之爭則 但熱而無寒矣 陽不足則先寒 陰不足則先熱 表邪多則寒多 里邪多則熱多 半表半里則寒熱相等 乍往乍來而間作也○瘧者少陽也 少陽者東方之氣也 逆行則發(fā)寒 順行則發(fā)熱 故分之氣異 往來之不定也○身后為太陽 太陽者膀胱水寒也 身前為陽明 陽明者大腸金燥也 少陽之邪在其中 近后膀胱水則惡寒 近前陽明燥則發(fā)熱 故為往來寒熱也○甚者內(nèi)外失守 眞邪不分 陰陽迭勝 寒熱互起則休作無定時矣 瘧發(fā)日數(shù)多少 夏傷于暑 熱氣盛 藏于皮膚之內(nèi) 腸胃之外 因秋遇風 及得之以浴水 氣舍于皮膚之內(nèi) 與衛(wèi)氣幷居 衛(wèi)氣者晝?nèi)招杏陉?夜行于陰 此氣得陽而外出 得陰而內(nèi)薄 內(nèi)外相薄 是以日作○衛(wèi)氣 與邪相幷則病作 與邪相離則病休 其幷于陰則寒 幷于陽則熱 離于陰則寒已 離于陽則熱已 至次日 又集而幷合則復病也○其間日發(fā)者 由邪氣內(nèi)薄于五藏 橫連募原也 其道遠其行遲 不能與衛(wèi)氣俱行 不得皆出 故間日乃作也○時有間二日 或至數(shù)日發(fā) 或渴或不渴 其故何也 曰 其間日者邪氣與衛(wèi)氣客于六府 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 故休 數(shù)日乃作也 瘧者陰陽更勝也 或甚或不甚 故或渴或不渴○三日一發(fā)者 受病一年間日一發(fā)者 受病半年連日發(fā)者 受病一月二日連發(fā)住一日者 氣血俱受病也 又曰 三日一發(fā) 陰經(jīng)受病也 最重○陽為府 邪淺與榮衛(wèi)并行 一日一發(fā)○陰為藏 邪深橫連募原 不能與正氣并行 故間日蓄積乃發(fā) 或三四日一發(fā) 久則必為瘧母 瘧發(fā)有晝夜早晏之異 其作日晏與日早者何氣使然 曰 邪氣客于風府 循膂而下 衛(wèi)氣一日一夜大會于風府 其明日日下一節(jié) 故其作也晏 此先客于脊背也 每至于風府則腠理開 腠理開則邪氣入 邪氣入則病作 以此作日稍益晏也 其出于風府 日下一節(jié) 二十五日下至骶骨 二十六日入于脊內(nèi) 注于伏膂之脈 其氣上行 九日出于缺盆之中 其氣日高 故作日益早也○陽為晝 發(fā)邪淺 榮衛(wèi)晝行背與脊故也○陰為夜 發(fā)邪深 榮衛(wèi)夜行胸與腹故也○陽為子時至巳 陰為午時至亥 如發(fā)寅卯而退于未申 或發(fā)未申而退于子丑 皆謂之陰陽不分 須用藥趲早 或移時分定陰陽 然后 陽瘧截住 陰瘧升散○從卯至午發(fā)者邪在外也 從午至酉發(fā)者邪在內(nèi)也 從酉至子發(fā)或至寅發(fā)者知邪在血分也 六經(jīng)瘧 初不知何經(jīng)受病 隨其受而取之 有中三陽者 有中三陰者 大抵經(jīng)中邪氣其證各殊 在太陽經(jīng)者謂之寒瘧 治多汗之 在陽明經(jīng)者謂之熱瘧 治多下之 在少陽經(jīng)者謂之風瘧 治多和之 此三陽受病皆謂暴瘧 發(fā)在夏至后處暑前 此乃傷之淺者近而暴也○在陰經(jīng)者則不分三陰皆謂之溫瘧 其發(fā)在處暑后冬至前 此乃傷之重者遠而深也 痎瘧者老瘧也 故謂之久瘧○傷寒余熱未凈 重感于寒而變瘧 名曰溫瘧 亦曰風瘧 此為傷寒壞病 其證先熱后寒○瘧屬三陽 宜汗宜吐 瘧屬三陰 宜下宜和宜溫 諸瘧證治 風瘧 自感風而得 先熱后寒 寒瘧 自感寒而得 寒多熱少 一名牝瘧 熱瘧 因暑勝熱多得之 一名癉瘧 亦曰暑瘧 濕瘧 因冒襲雨濕 汗出澡浴得之 寒熱相半 小便不利 痰瘧 因外感內(nèi)傷郁聚成痰 頭痛肉跳 吐食嘔沫 甚則昏迷卒倒 食瘧 因飮食失節(jié)飢飽有傷所致 寒已復熱 熱已復寒 寒熱交倂 苦飢而不能食 食則吐痰 經(jīng)曰寒熱善飢而不能食 食已支滿腹脹 病以日作 名曰胃瘧是也 勞瘧 卽久瘧也 寒熱微微 寒中有熱 熱中有寒 最難調(diào)治 由表里俱虛 眞元未復 疾雖暫止 小勞復來 經(jīng)年不差○久瘧屬元氣虛寒 蓋氣虛則寒 血虛則熱 胃虛則惡寒 脾虛則發(fā)熱 陰火下流則寒熱交作 或吐涎不食 或泄瀉腹痛 手足逆冷 寒戰(zhàn)如慄 皆脾胃虛弱也 但服補中益氣湯 諸證悉愈 若投淸脾截瘧 多致不起 鬼瘧 因感尸疰客忤 寒熱日作 夢寐不祥 多生恐怖 疫瘧 一方長幼相似 或染時行變成寒熱 須叅運氣用藥 瘴瘧 挾山溪 嵐瘴蒸毒之氣 令人迷困 發(fā)狂或啞 乍寒乍熱 乍有乍無 南方多病此 痎瘧 者老瘧也 以其隔三日一發(fā) 纏綿不去也○三日一作者邪入于三陰經(jīng)也 作于子午卯西日者少陰經(jīng)瘧也 作于寅申巳亥日者厥陰經(jīng)瘧也 作于辰戌丑未日者太陰經(jīng)瘧也 瘧得于暑當以汗解 夫感冒與風皆外邪也 故非汗多不解 必先與參朮等補劑為君 加柴葛等發(fā)散藥 漸而收汗 得汗而虛又行補養(yǎng) 下體屬陰最難得汗 補藥力到 汗出至足 方是佳兆○老瘧系風暑之邪 入在陰分 宜用血藥引出陽分而散 古方多用峻劑 恐非所宜○若感病極深 雖得大汗 所感之邪必自藏傳出之府 其發(fā)無時必亂而失期 若發(fā)于午之后寅之前者血受病也 為難愈 須漸趲早亦是佳兆 故治此病 春夏為易秋冬為難 非有他也以汗之難易 為優(yōu)劣也○凡瘧經(jīng)年不差 謂之老瘧 必有痰水瘀血 結(jié)成痞塊 藏于腹脇 作脹且痛 乃瘧母也 雖內(nèi)虛 非常山檳榔決不能除 但須制熟則不損胃 瘧寒熱不歇有根 瘧之寒熱不歇者有根在也 根者何曰飮曰水曰敗血是爾 惟癖為瘧之母 惟敗血為暑熱之毒 惟飮與水皆生寒熱 故治法 挾水飮者為之逐水消飮 結(jié)癖者脇必痛 為之攻癖敗血暑毒 隧證而疎利之則寒熱自除矣○凡瘧 皆因停蓄黃水 或于脇間結(jié)癖 惟癖為能生寒熱 若取下毒水去其病根則寒熱自解 所以 瘧劑多用常山 蓋水在上則吐之 水在中下則亦能破其癖而下其水故也 寒熱似瘧 帝曰火熱復惡寒發(fā)熱 有如瘧狀 或一日發(fā) 或間日發(fā) 其故何也 岐伯曰 勝復之氣會遇之時 有多少也 陰氣多而陽氣少則其發(fā)日遠 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fā)日近 此勝復相薄 盛衰之節(jié) 瘧亦同法○感冒之人 忽覺毛寒股慄 百骸鼓撼 嘔不能食 未幾轉(zhuǎn)而發(fā)熱 皆似瘧證 不必脈弦 但隨證施治 瘧疾治法 內(nèi)經(jīng)主于暑風 局方主于傷食 丹溪主于痰 雖三因雜至 錯亂氣血 然捷徑以祛暑消痰為要 ○無汗者要有汗 散邪為主帶補 有汗者要無汗 扶正氣為主帶散邪○痎瘧 熱多者投以半冷半熱 解散分陰陽減寒熱之劑 度其所作之日 先一時進以抵截之藥 去其痰水則收效矣 寒多者投以半生半熟 壯脾進食之劑 次以抵截之藥則痰癖去而疾愈矣 須令愼飮食 謹起居則無復攻之患矣 治瘧須用分陰陽之藥 瘧疾者陰陽交爭寒熱互作 用藥須半生半熟 半冷半熱 乃收十全之功○無痰不成瘧 蓋半生半熟 所以分陰陽解寒熱也 知瘧將差 少陽證知可解者 寒熱日不移時而作 邪未退也 若用柴胡而移其時 早移之于晏 晏移之于早 氣移之于血 血移之于氣 是邪無可容之地 知可解也 禁忌法 凡瘧大忌飽食 遇發(fā)日食飽 病愈加重○凡瘧發(fā)時 切不可帶熱飮食 恐不消而成痞塊也○服藥 當于未發(fā)以前 兩時之先 或遇發(fā)日凌晨空心與服○患瘧人 切忌食豬肉牛肉 必再發(fā)○仍節(jié)飮食 避風寒 遠酒色 愼起居 無不愈 難治不治證 凡陽瘧易治 陰瘧難治○久瘧而復作虛浮不食者未之有瘳○瘧病久腰脊強急瘈瘲者不可治○寒熱脫形而脈堅搏 是為逆 死不治 瘟疫 瘟疫之因 冬傷于寒春必溫病○冬不藏精者春必病溫○斯疾之召 或溝渠不泄 穢惡不修 熏蒸而成者 或地多死氣郁發(fā)而成者 或官吏枉抑怨讟而成之者○疫氣之發(fā) 大則流行天下 次則一方 次則一鄕 次則偏著一家 悉由氣運郁發(fā) 有勝有復 遷正退位之所致也○凡時行病者 春應(yīng)暖而反寒 夏應(yīng)熱而反涼 秋應(yīng)涼而反熱 冬應(yīng)寒而反溫 非其時而有其氣 是以一歲之中 病無長幼大率多相似 此則時行瘟疫之氣 俗謂之天行是也○疫疾 如有鬼厲相似 故曰疫癘○時氣者天地不正之氣也 非其時而有其氣 一家無少長率病者時氣也 又謂鬼厲之氣 夫鬼無所歸乃為厲爾 若天地有不正之氣 鬼厲依而為崇 所謂雜其鬼厲之氣 不知何經(jīng)之動也 亦其義也 瘟疫形證 冬合寒反暖 春發(fā)溫疫 其證發(fā)熱 腰痛強急 腳縮不伸 胻中欲折 目中生花 或濇濇增寒復熱○春合暖反涼 夏發(fā)燥疫 其證身體戰(zhàn)掉不能自禁 或內(nèi)熱 口乾舌破咽塞聲斯○夏合熱反寒 秋發(fā)寒疫 其證頭重頸直 皮肉強痺 或蘊而結(jié)核 起于咽喉頸項之側(cè) 布熱毒于皮膚分肉之中○秋合涼反陰雨 冬發(fā)濕疫 其證乍寒乍熱 損傷肺氣 暴嗽嘔逆 或體熱發(fā)斑 喘咳引氣○感四時不正之氣 使人痰涎壅盛 煩熱 頭疼身痛 增寒壯熱 項強睛疼 或飮食如常起居依舊 甚至聲啞 或赤眼口瘡 大小腮腫 喉痺 咳嗽 稠粘 噴嚔 瘟疫治法 溫熱病者 夏至前發(fā)為溫病 夏至后發(fā)為熱病 謂之伏氣傷寒 所謂冬傷于寒春必病溫是也○寒暄不時人多疾疫○眾人病一般者是天行時疫 治有三法 宜補宜散宜降○治法 切不可作傷寒正治而大汗大下 但當從乎中治而用少陽陽明二經(jīng)藥 大頭瘟證 大頭病者 感天地四時非節(jié)瘟疫之氣所著以成此疾 至于潰裂膿出而又染他人 所以謂之疫癘 大抵足陽明邪熱太甚 資實少陽相火為熾 濕熱為腫木盛為痛 多在少陽或在陽明 陽明為邪首大腫 少陽為邪出于耳前后○天行一種各曰大頭病 俗呼為貍頭瘟 從耳前后腫起各曰蝦蟆瘟 從頣頷腫起名曰鸕鶿瘟 甚為兇惡 染此者十死八九 宜推運氣治之○大頭腫又名雷頭風 其證頭面腫痛疙瘩 甚卽咽喉堵塞 害人最速 冬溫后多有此病○大頭瘟亦謂之時毒 初發(fā)狀如傷寒 五七日之間乃能殺人 其候發(fā)于鼻面耳項咽喉赤腫無頭 或結(jié)核有根 令人增寒發(fā)熱 頭痛肢體痛 甚者恍惚不寧 咽喉閉塞 大頭瘟治法 兩目鼻面腫者陽明也 耳前后幷額角腫者少陽也 腦后項下腫起者太陽也○服藥俱仰臥 使藥氣上行○治法 當先緩而后急 先緩者邪見于無形之處 至高之分 當用緩緩徐徐服之 寒藥則酒浸酒炒皆是也 后急者邪氣入于中有形質(zhì)之所 此為客邪 當急去之○此熱氣在高巓之上 切勿用降藥○十日外不治自愈 若五日已前 精神昏亂 咽喉閉塞 語聲不出 頭面大腫 食不知味者必死 瘴疫 嶺南春秋時月 人感山嵐瘴霧毒氣 發(fā)為瘟瘧寒熱 此毒氣從口鼻入內(nèi)也○南方疫癘 挾嵐瘴溪源蒸毒之氣 其狀熱乘上焦 病欲來時令人迷困 甚則發(fā)躁狂妄 亦有啞而不能言者 皆由敗血瘀于心 毒涎聚于脾所致 瘟疫熱病不治證 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 汗不出 大顴發(fā)赤 噦者死○二曰 泄而腹?jié)M甚者死○三曰 目不明 熱不已者死○四曰 老人嬰兒熱而腹?jié)M者死○五曰 汗不出 嘔下血者死○六曰 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 欬而衄 汗不出 出不至足者死○八曰 髓熱者死○九曰 熱而痙者死 痙者腰折瘈瘲 齒噤齘也 邪祟 邪祟形證 視聽言動俱妄者謂之邪祟 甚則能言平生未見聞事及五色神鬼 此乃氣血虛極 神光不足 或挾痰火 非眞有妖邪鬼祟也○邪祟之證 似癲而非癲 有時明有時昏○邪之為病 或歌或哭或吟或笑 或眠坐溝渠 啖食糞穢 或裸體露形 或晝夜游走 或嗔罵無度○人為鬼物所魅則 好悲而心自動 或心亂如醉 狂言驚怖 向壁悲啼 夢窹喜魘 或與鬼神交通 病苦乍寒乍熱 心腹?jié)M 短氣 不能飮食○人之精神不全 心志多恐 遂為邪鬼所擊 或附著沉沉黙黙 妄言譫語 誹謗罵詈 訐露人事 不避譏嫌 口中好言 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差 人有起心已知其故 登高涉險如履平地 或悲泣呻吟不欲見人 如醉如狂 其狀萬端○人見五色非常之鬼 皆自已精神不守 神光不完故耳 實非外邪所侮 乃元氣極虛之侯也○夢寐不祥 多生恐怖 為祟惑證矣 十疰五尸 人死三年之外 魂神因作風塵 著人成病 曰 風疰 寒疰 氣疰 生疰 凉疰 酒疰 食疰 水疰 尸疰 蓋疰者住也 言其連帶停住 又注易傍人也○五尸者 飛尸 遁尸 沉尸 風尸 伏尸 皆挾鬼邪之氣 流注身體 令人寒熱淋漓 精神錯雜 積年累月 漸至頓滯 以至于死 死后復易傍人 乃至滅門 故號為尸疰也○傅疰者 挾邪精鬼怪之氣而作也 經(jīng)曰 人有逢年月之厄 感鬼物之精 無處不惡 沉黙而不能的知所苦 積歲漸至委頓 旣往復傳疰于傍人 須用通神明去惡氣等劑 療之 癰疽 癰疽發(fā)病之原 榮氣不從 逆于肉理 乃生癰腫○腎移寒于肝 癰腫少氣○脾移寒于肝 癰腫筋攣○諸癰腫筋攣骨痛 此寒氣之重 八風之變也○膏粱之變 足生大丁 受如持虛○榮衛(wèi)稽留于經(jīng)脈之中則血澁而不行 不行則衛(wèi)氣從之而不通 壅遏而不得行 故熱 大熱不止 熱勝則肉腐 肉腐則為膿 然不能陷肌膚 骨髓不為焦枯 五藏不為傷 故命曰癰○熱氣淳盛 下陷肌膚 筋髓枯 內(nèi)連五藏 血氣竭 筋骨良肉皆無余 故命曰疽○六府不和則留結(jié)為癰 又云 三陽發(fā)病下為癰腫 三陽 乃足太陽膀胱經(jīng) 卽腦疽背癰臀癰之類是也○癰疽因陰陽相滯而生 蓋氣陽也血陰也 血行脈內(nèi) 氣行脈外 周流不息 寒濕搏之則凝滯而行遲 火熱搏之則沸騰而行速 氣得邪而郁 津液稠粘為痰為飮 積久滲入脈中 血為之濁 此陰滯于陽而為癰 血得邪而郁 隧道阻隔 或溢或結(jié) 積久溢出脈外 氣為之亂 此陽滯于陰而為疽○癰者壅也疽者沮也 血氣壅沮 寒熱不散 陰滯于陽則發(fā)癰 陽滯于陰則發(fā)疽 所發(fā)無定處也○六府蘊熱 騰出于膚肉之間 其發(fā)暴盛 腫而光軟 皮薄以澤 侵展廣大者為癰 五藏蘊熱 攻焮乎筋骨之內(nèi) 其發(fā)停蓄 狀如?,? 皮厚以堅 淡白焦枯者為疽○癰發(fā)于六府 若燎原之火外潰肌肉 疽發(fā)于五藏 若陶室之隧乃鎖骨髓○凡郁抑傷心 及久患消渴 必發(fā)癰疽丁瘡 宜愼之 癰疽欲發(fā)之候 凡發(fā)熱憎寒 頭痛惡心 筋脈拘牽 氣急煩悶 或病渴多年 是皆欲發(fā)癰疽之證也○諸脈浮數(shù) 應(yīng)當發(fā)熱而反灑淅惡寒 若有痛處 當發(fā)其癰○脈微而遲反發(fā)熱 弱而數(shù)反振寒 當發(fā)癰腫○脈浮而數(shù) 身體無熱 形嘿嘿 胸中微燥 不知痛之所在 此人當發(fā)癰○癰疽 皆因氣郁而成 經(jīng)云 氣宿于經(jīng)絡(luò) 與血俱澁而不行 壅結(jié)為癰疽 此言七情而成○憤郁不遂 志欲之人 多有此疾○久患口乾必生癰疽 忍冬茶常服最佳 癰疽名狀 濶一寸至二寸為癤 二寸至五寸為癰 五寸至一尺為疽 一尺至二尺為竟體疽○未潰 色紫黑堅硬 已潰 深陷如巖為癌 男則多發(fā)于腹 女則多發(fā)于乳也 四畔生如牛脣黑硬為瘭 多見于手指之間 或生于口齒肚臍 其無頭面色淡紅為痼 大槩丁瘡惡類也○瘍 有頭小瘡也 疹 浮小癮疹也 癰疽腫痛癢之因 癰疽 只是熱勝血○熱勝則腫 註云 熱勝則陽氣內(nèi)郁 故洪腫暴作 甚則榮氣逆于肉理 聚為癰膿○癰疽之證皆能為痛 瘡先發(fā)為腫 氣血郁積 蒸肉為膿 故其痛多焉 膿潰之后 腫退皮寬 痛必漸減而反痛者 此為虛也 未潰而痛者瀉之 已潰而痛者補之 其有穢氣所觸者宜和解 風冷所逼者宜溫散○形傷則痛 氣傷則腫 腫痛并作氣血俱傷 癰疽不可不痛 亦不可大痛○皮膚微高起而堅厚 或痛或癢 謂之腫 有因風寒而得則腫硬色白 有因熱毒而得則焮腫色赤○凡痛癢 瘡瘍 癰腫 疽疹 瘤氣 結(jié)核 怫郁甚者皆屬火熱 蓋人近于火 微熱則癢 熱甚則痛 附近則灼而為瘡 皆火之用也○人之瘡腫 皆由寒熱毒氣客于經(jīng)絡(luò) 使血澁而不通 壅結(jié)成腫 風邪內(nèi)作卽無頭無根 氣血相搏作者卽有頭有根 壅結(jié)盛則為膿矣 瘡有痛癢 痛則為實癢則為虛 非謂虛為寒也 正謂熱之微甚也○疽發(fā)深不痛者胃氣大虛 必死 蓋肉多而不知痛也 癰疽輕重淺深之辨 癰者其皮上薄以澤 疽者上之皮夭以堅 上如牛領(lǐng)之皮 此其候也○小按卽痛者病勢淺 大按乃痛者病勢深 此辨癰疽之法也○癰之邪淺 其稽留壅遏 獨在經(jīng)脈之中而專攻乎外 故初發(fā)時 自表便發(fā)熱 患處便如椀如盆 高腫而痛甚 縱欲下陷 緣正氣內(nèi)固不肯受 故或便秘 或發(fā)渴發(fā)逆 以拒之 是以 骨髓終不焦枯五藏終不傷也○疽之邪深 其稽留壅遏 內(nèi)連五藏而不專攻于外 故身體或無熱 患處或不腫痛 甚者聲嘶氣脫 眼黑眼小 十指腫黑如墨 多死也○凡癰疽惡核 男以左邊為重 女以右邊為重○癰疽之證 以有熱無熱為死生妙訣 蓋陽證有熱則氣血行而生肌 陰證無熱則氣血滯而不斂 是以有實 熱者易治 虛寒者難治○初發(fā)時 身體便熱 患處亦熱 腫大而高 多生疼痛 破后肉色紅紫 此為外發(fā) 雖大如盆椀 必生 初發(fā)時 身體無熱 患處亦不熱 數(shù)日之間 漸漸開大 不腫不高不痛 低陷而壞爛 破后肉色紫黑 此為內(nèi)發(fā) 必死 蓋未發(fā)之前 藏府已先潰爛矣○癰疽 腫高而軟者發(fā)于血脈 腫下而堅者發(fā)于筋脈 肉色不變者發(fā)于骨隨 定癰疽死之部分 身有五部 伏兎 腓 背 五藏之兪 項 此五部有癰疽者死○不可患癰者七處 眼后虛處○頤接骨處○陰根上毛間胯與尻骨接處○耳門前后車骨接處○諸因小腹風水所成癰疽○頷骨下近耳后虛處○鼻骨中 并能害人 惟眼后虛處最險○發(fā)腦 發(fā)鬢 發(fā)眉 發(fā)頤 發(fā)背 謂之五發(fā) 至險 凡眼不見瘡皆惡○俗以癌痼瘭 付于癰疽之列 豈知瘭與癌痼不過癰疽之一物乎○背雖膀胱督脈所主 然五藏皆系于背 或醇酒厚味 或郁怒房勞 以致水枯火炎 痰凝氣滯 與毒相搏 隨處發(fā)生 癰疽當分內(nèi)外 癰疽發(fā)于內(nèi)者當審藏府 如中府隱隱而痛者肺疽 上肉微起者肺癰也 巨闕屬心 期門屬肝 章門屬脾 京門屬腎 中脘屬胃 天樞屬大腸 關(guān)元屬小腸 丹田屬三蕉 若有上證 皆倣此辨之○發(fā)于腔子之內(nèi)者曰內(nèi)疽 曰 肺癰 心癰 肝癰 腎癰 胃脘癰 腸癰○發(fā)于腔子之外者 曰 腦發(fā) 背發(fā) 鬢發(fā) 眉發(fā) 頤發(fā) 顋頷發(fā) 髭發(fā) 腋發(fā) 穿當發(fā)(下部也) 腿發(fā) 喉癰 臍癰 ?馬癰 囊癰 乳癰也 癰疽當分經(jīng)絡(luò) 肺癰手太陰經(jīng) 心癰手少陰經(jīng) 肝癰足厥陰經(jīng) 脾癰足太陰經(jīng) 腎癰足太陽經(jīng) 胃脘癰足陽明經(jīng) 腸癰手太陽經(jīng)足陽明經(jīng) 腦癰督脈與足太陽經(jīng) 背癰中屬督脈左右足太陽經(jīng) 鬢癰手足少陽經(jīng) 眉癰手足太陽經(jīng)與手足少陽經(jīng) 頤癰手足陽明經(jīng) 顋頷癰手陽明經(jīng) 髭癰手足陽明經(jīng) 腋癰手太陽經(jīng) 穿當癰督?jīng)_任三脈 腿癰表足三陽經(jīng)里足三陰經(jīng) 喉癰任脈與足陽明經(jīng) 臍癰任脈與足陽明經(jīng) 乳癰內(nèi)足陽明經(jīng)外足少陽經(jīng)乳頭足厥陰經(jīng) ?馬癰足厥陰經(jīng) 囊癰足厥陰經(jīng)○六陽經(jīng)六陰經(jīng) 分布周身 有多氣少血者 有多血少氣者 有氣血俱多者 不可一槩論也 何則諸經(jīng)惟少陽厥陰經(jīng)之生癰疽 理宜預防 以其多氣少血也 其血本少 肌肉難長 瘡久未合 必成危證 茍不知此 妄用驅(qū)毒利藥 以伐其陰分之血 禍不旋踵 癰疽難治不治證 始發(fā)便熱腫大作痛 此為外發(fā) 雖大如盆 百治百活 自始發(fā)不熱不痛 低陷而壞爛 此為內(nèi)發(fā) 難治必死○癰疽有實熱者易治 虛寒有邪熱者難治○凡癰疽初發(fā) 腫硬而高者 毒氣卻淺 其證屬陽 雖急而易治 若初發(fā)如粟粒如豆 許與肉俱平 或作赤色 時覺癢痛 愼勿爪破 此乃為疽 其證屬陰 毒氣內(nèi)蓄 勢雖緩而難治○癰者壅也為陽屬六府 易治 疽者沮也為陰屬五藏 難治○難治有六證 兩臉紅似胚染 心病深○得之久 全不腫痛 乃藏府受 病深○病處硬如牛領(lǐng)皮 又如石榴狀 用藥不軟者病深○病人無時喜笑 乃神氣奪 病深○瘡口小內(nèi)濶 常出靑白膿汁不痛者 內(nèi)壞 病深○貼膏藥后 出鮮血黑血間雜血 病深 癰疽辨膿有無及淺深 用手按之 熱則有膿 不熱則無膿 重按乃痛膿之深也 輕按卽痛膿之淺也 按之不甚痛者未成膿也 按之卽復者有膿也 按之不復者無膿也 非也必是水也○按之堅硬未有膿也 按之半軟半硬已有膿也 宜急破之 半軟謂中央膿處 半硬謂四方腫肉○血熱肉敗 榮衛(wèi)不行 必將為膿○瘡瘍皆為火熱 而反腐出膿水者 猶谷肉果菜熱極腐爛而潰為汚水也 潰而腐爛 水之化也 熱勝血則為膿也○腫硬膿稠者為實 腫軟膿稀者為虛 癰疽發(fā)暈 俗以腫痕所至為暈 非眞暈也 眞暈生于瘡口之傍如紅筋之狀 二暈三暈尙可 四暈五暈者死 癰疽死證 癰發(fā)于嗌中名曰猛疽 不治 化為膿 膿不瀉 塞咽 半日死○發(fā)于頸名夭疽 其癰大而赤黑 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淵腋 前傷任脈 內(nèi)熏肝肺 十余日而死○陽氣大發(fā) 消腦溜項 名曰腦爍 痛如鍼刺 煩心者 死不可治○發(fā)于胸 名曰井疽 狀如大豆 三四日起 不早治下入腹 不治七日死○發(fā)于膺名曰甘疽 色靑狀如谷實瓜蔞 ??嗪疅?不急治十歲死 死后出膿○發(fā)于尻名曰銳疽 其狀赤堅大 急治之 不治三十日死○發(fā)于足指名曰脫疽 其狀赤黑者死不治 不赤黑者不死 治之不衰 急斬之 否則死○發(fā)于足上下名曰四淫 其狀大癰 不急治之 百日死○發(fā)于足傍名曰厲疽 其狀不大 初從小指發(fā) 急治之 去其黑者黑不消輒益不治百日死○諸癰疽之發(fā)于節(jié)而相應(yīng)者不可治也 發(fā)于陽者百日死 發(fā)于陰者三十日死 陽謂諸節(jié)之背 陰謂諸節(jié)之腘 郄間應(yīng)者內(nèi)發(fā)透外也 癰疽善惡證 癰疽破潰后 善證有五 惡證有九○五善曰 動息自寧飮食知味○便尿調(diào)勻○神彩精明語聲淸朗○膿淸腫消色鮮不臭○體氣和平○九惡曰 眼白睛黑而目緊小○不能飮食納藥而嘔食不知味○腹痛渴甚○肩背不便四肢沉重○聲嘶色脫脣鼻靑黑面目四肢浮腫○煩躁時嗽泄利無度小便如淋膿血大泄焮痛尤甚膿色敗臭氣不可近○喘麤短氣恍惚嗜臥○未潰先黑陷下面靑脣黑便汚○五善見三則吉 九惡見六則危○五逆曰 眼白睛黑眼小○納藥而嘔○腹痛渴甚○肩項中不便○聲嘶色脫○無此五者為順○更有氣噫 痞塞咳嗽 身冷自汗 無時目瞪耳聾 恍惚驚悸 言語顚倒 皆是惡證 治癰疽大法 初覺則散腫內(nèi)消 已潰則排膿斂毒 膿盡則去腐內(nèi)塞 惡肉盡則生肌付痂 此定則也○癰之初發(fā)當以潔古法為主 表者散之 里者下之 火以灸之 藥以敷之 膿未成者必消膿 已成者速潰也○疽之初發(fā) 當以涓子法為主 補塡藏府令實 勿令下陷之邪蔓延 外以火灸引邪透出 便有穴歸著而不亂則可轉(zhuǎn)死回生變囟為吉矣○瘡瘍者火之屬 須分內(nèi)外 若脈沉實 當先疎其內(nèi) 以絶其源 若脈浮大 當先托里 恐邪氣入內(nèi) 有內(nèi)外之中者邪氣至甚 遏絶經(jīng)絡(luò) 故發(fā)癰腫 治法大要 須明 托里疎通行榮衛(wèi)三法○血得溫則流行 氣得溫則和暢 服餌貼付藥用和平○大凡癰疽 惟藉有熱則發(fā) 熱則氣血行 冷則氣血滯 遇有熱者切不可退熱 但用溫藥 以微涼少濟之 癰疽內(nèi)托法 癰疽因積毒在藏府 當先助胃壯氣 使根本堅固而 以行經(jīng)活血藥為佐 叅以經(jīng)絡(luò)時令 使毒氣外發(fā) 施治之早可以內(nèi)消 此內(nèi)托之意也○一切瘡腫 始覺患起高腫 五七日忽平陷者 是內(nèi)攻之候 急須內(nèi)托 及內(nèi)補湯藥 補塡藏府令實 最怕透膜 膜穿十無一生矣○癰疽焮于外 根盤不深 形證在表 其脈多浮 非氣盛則必侵于內(nèi) 急須內(nèi)托 除濕散郁 使胃氣和平 榮衛(wèi)俱行則邪氣不能內(nèi)侵也○癰疽經(jīng)久不差 氣血漸衰 膿汁淸稀 瘡口不合 外證不明 并宜托里 膿未成者使膿速成 膿已潰者使新肉早生 血氣虛者補之 陰陽不和者調(diào)之 大抵托里之法 使瘡無變壞之證矣 陰疽起發(fā)法 凡背發(fā)大瘡 惟發(fā)熱則謂之背 若不發(fā)熱皆癤也 其有陰證 于五藏內(nèi)發(fā)者卻又沉晦無熱○疽者上之皮夭以堅如牛領(lǐng)之皮○癰疽陰證 頭平向內(nèi) 沉黯不痛 渾身及患處不熱 癰疽五發(fā)證 發(fā)腦 發(fā)鬢 發(fā)眉 發(fā)頤 發(fā)背 是為五發(fā) 至險 其證皆令人 頭痛 惡心 寒熱 氣急 拘攣○正腦上一處起為腦癰 及腦疽腦鑠 并在大椎骨上入髮際生○腦癰 皮起易得破穴 急破出膿不害○腦疽皮厚難得破穴 須急發(fā)內(nèi)毒 使破穴方可○腦鑠初起 如橫木色靑黑 如靴皮大硬 不見膿 難愈○左右鬢生癰疽 是為鬢發(fā) 亦危篤 左右額角及太陽穴生 皆同○左右眉稜發(fā)為發(fā)眉亦重○鼻下人中及下頤發(fā) 為發(fā)頤 亦曰發(fā)髭 亦害人○背后五藏兪分生癰疽 是為發(fā)背 最重○發(fā)頤最險 毒氣灌注 頭面腫大 可畏牙齒亦脫○若色黯 不潰不斂 為陰精消涸 名腦爍 不治○究其病源 有風 有氣 有食 有藥毒 有房勞 風則多癢 氣則多痛 食則發(fā)寒熱 藥毒則堅硬 勞損則瘦弱 風氣食三種易療 藥毒勞損二者難醫(yī)○金石藥毒之發(fā)則堅硬如石不痛○虛勞瘦弱榮衛(wèi)否澁 患處重著 如負石 不可用香燥疎泄之藥○若腫痛口渴 好飮熱湯 為腎虛陽火熾 癰疽作穴出膿法 凡癰疽膿成 未破于上 薄皮剝起者卽 當用破頭代鍼之劑 安其上 膿出之后 乃用搜膿化毒之藥 取效如神矣 癰疽排膿生肌法 癰疽潰后 氣血大虛 惟恐毒陷 托里之法不可一日缺也 蓋托里則氣血壯而脾胃盛 膿穢自排 毒氣自解 死肉自去 新肉自生 瘡口自斂矣○瘡肉不斂由于肌肉不生 肌肉不生由于腐肉不去 腐肉不去由于脾胃不壯氣血不旺 必以補托為主而佐以行經(jīng)活血之藥 則新肉自生 死肉自潰 又何待于點割耶○凡膿血出多 陰陽兩虛 十全大補湯 補氣血 進飮食 有回生起死之功 但不分經(jīng)絡(luò) 不載時令 醫(yī)者觸類而長之可也 或見腫平痛寬 遂以為安慢 不知省無補養(yǎng)調(diào)攝之功 愈后虛證復見 因而轉(zhuǎn)成他病者多矣 癰疽去惡肉方 癰疽惡瘡中有惡肉 若不去則好肉不生 瘡口不合 宜用藥消蝕之 癰疽湯洗法 瘡家藏府生熱 熱蒸其血 血敗則肉腐 肉腐則成膿 當膿血焮聚之時 所賴朝夕洗瘡 以外舒其毒氣○夫湯洗之法 宣通肌表 發(fā)散邪氣 使瘡內(nèi)消也 蓋湯水有盪滌之功 凡瘡腫初生一二日 須用藥湯淋射之 在四肢者溻漬之 在腰腹背者淋射之 在下部委曲者浴漬之○初作 宜宣熱拔毒 外以洗滌 角付以斂其暈 已潰則排膿止痛 朝夕洗滌以舒毒氣 膿盡則生肌付痂 次第施治 癰疽糝貼法 凡瘡腫初生 似有頭者 卽貼溫熱藥 引出熱毒 火就燥之義也 于四畔赤焮處 貼生寒藥 折伏熱勢 驅(qū)逐邪惡 乃撲火之義也 內(nèi)外分癰疽 內(nèi)疽者 皆因飮食之火 挾七情之火相郁而叢 飮食者陰受之 七情者藏府受之 宜其發(fā)在腔子而向里 非于腸胃肓膜也 謂之內(nèi)疽者以其視之不見故名焉○內(nèi)疽用內(nèi)托之藥外以鍼開之而愈○發(fā)于內(nèi)者 曰肺癰 心癰 肝癰 腎癰胃脘癰 腸癰 腹癰○發(fā)于外者 曰膂癰 乳癰 臀癰 懸癰 便癰 囊癰 附骨疽 流注骨疽 疔疽 肺癰 中府隱隱而痛者肺疽 上肉微起者肺癰也○肺之癰 喘而兩胠滿 肺癰吐膿如糯米粥 咽燥振寒○振寒發(fā)熱 寸脈滑數(shù) 咳唾膿血 其人飮食起居如故 此為癰腫 膿在胸中為肺癰 其脈緊數(shù)為膿未成 緊去但數(shù)為膿已成○肺癰吐膿候 其脈短而澁者自痊 浮大者難治 其面色白而反赤者 此火之克金 不可治○大凡肺癰 當咳喘短氣胸滿 時唾膿血久久如糯米粥者難治 其嘔膿而自止者自愈○始萌可救 膿成多死○肺癰 乃風寒之氣內(nèi)舍于肺而作 先須發(fā)表○肺癰 口燥咽乾 胸中隱痛 二便赤澁 咳唾膿血腥臭 置之水中則沉○肺癰之證 男子以氣為主 得之十救二三 婦人以血為主 得之十全七八 歷試屢驗 心癰 巨闕隱隱而痛者心疽 上肉微起者心癰也○心癰者心經(jīng)有熱 或好飮酒 或嗜熱物 積聚成熱 凝滯而生○心癰者于胸乳間 生蜂窠癰發(fā) 靈樞經(jīng)所謂一名井疽 狀如豆大 三四日起 不早治則入于腹 七日死 急用疎導心火之藥 肝癰 期門隱隱而痛者肝疽 上肉微起者肝癰也○發(fā)于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 治之以砭石 其堅而不潰者為馬刀 挾癭急治之○脇癰 由肝心火盛 潰后方可淸熱托里 忌熱藥○肝癰兩胠滿臥則驚 不得小便 腎癰 京門隱隱而痛者腎疽 上肉微起者腎癰也○腎癰 胠下至小腹?jié)M○腎癰乃與內(nèi)腎相對 皆由腎氣衰敗而成 突起皮赤者易安 陷入皮黑者難差 胃脘癰 人病胃脘癰者診當何如 曰 診此者當候胃脈 其脈當沉細 沉細者氣逆也 逆者人迎甚盛 甚盛則熱 人迎者胃脈也 逆而盛則熱聚于胃口而不行 故胃脘為癰也○中脘屬胃 隱隱痛者胃脘癰也○脈洪數(shù)者膿已成也 設(shè)脈遲緊 雖膿未就 已有瘀血也 宜急治之○多因飮食及七情火郁 復感風寒 使熱濁之氣塡塞胃脘 胃中淸氣下陷 故胃脈沉細 惟寒氣所隔 故人迎緊盛者有此二脈 眞胃脘癰也○外證寒熱如瘧 胃濁則肺金失養(yǎng) 故身皮甲錯 或咳或嘔 或唾膿血 腸癰腹癰 關(guān)元屬小腸 天樞屬大腸 丹田屬三焦 其穴分隱痛者為疽 上肉微起者為癰也○腸癰為病 小腹腫而強按之則痛 小便數(shù)似淋 時時汗出 發(fā)熱而復惡寒 身皮甲錯 腹皮急如腫狀 甚者腹脹大 轉(zhuǎn)側(cè)有水聲 或遶臍生瘡 膿從瘡出 或有出臍中者 惟大便下膿血者自愈○濕熱郁積腸內(nèi)成癰 脈遲緊者宜下之 小腹疼尿澁者膿滯也○腹皮急按之濡 身無熱 乃陰冷所成○腹癰者生于肚腹 皮里膜外 左關(guān)脈洪數(shù)而腹痛甚者是也 治法同腸癰 臂癰 臂上手陽明經(jīng)分生癰 此得之八風之變 傷于風者上先受之 臀癰 臀居小腹之后又在于下 此陰中之陰也 其道遠其位僻 雖曰多血 氣運不到 血亦罕來 中年后不可生癰 纔有腫痛 參之脈證 但見虛弱 便與滋補氣血 可保終吉 若用尋常驅(qū)熱舒氣之藥 虛虛之禍 如指諸掌○臀癰初起未成膿者 隔蒜灸 再用蔥熨法 欲作膿者內(nèi)托 懸癰 谷道前后生癰 謂之懸癰 此病生谷道外腎之間 初發(fā)如松子大 甚癢 漸如蓮子 數(shù)十日后 始覺赤腫如桃子卽破 若破而大小便皆從中出者 為難治 ○雖患亦輕 雖潰亦淺 誤用寒涼則不可救 便癰 俗名便毒 實血疝也 一名?馬癰 此奇經(jīng)沖任為病 而癰見于厥陰經(jīng)之分野 其經(jīng)多血 故又名血疝 或先有疳瘡而發(fā) 或卒然起核疼痛而發(fā) 皆熱郁血聚而成 初發(fā)宜疎利之卽散變膿 后如常用托里內(nèi)補之藥○便毒處所 上不在腹 下不在腿 介乎兩者之中也○便癰 生于腿胯小腹之間 或一邊腫痛 或左右兩邊俱發(fā) 囊癰 者濕熱下注也 有作膿者 此濁氣順下 將流入滲道 因陰道或虧 水道不利而然 膿盡自安勿藥可也 或有因腹腫 漸流入囊 腫甚而囊自裂開 睪丸懸掛水出○癰疽入囊者 悉以濕熱入肝經(jīng) 處治而用補陰藥佐之 雖膿潰皮脫 睪丸懸掛者皆不死 附骨疽 與白虎 飛尸 歷節(jié) 皆相類 但歷節(jié)痛則走注不定 白虎飛尸痛淺 按之則便止 附骨疽痛深 按之亦無益○白虎飛尸 亦能作膿著骨而生 及其腐潰碎骨 出盡方愈 然則同是一病 但淺深不同耳○附骨疽 筋骨之內(nèi)痛如錐刺 外則全無赤腫突起 初因露臥風冷 或乘涼浴水 寒濕襲深 初起痛不能轉(zhuǎn) 寒熱無汗 經(jīng)久寒郁 為熱變而為膿 膿成則用火鍼 使毒不得內(nèi)潰○附骨疽 與緩疽 石疽 賊風 相類 宜辨而治之 緩疽石疽賊風辨 緩疽石疽 皆寒氣伏于骨髓之間 其熱緩慢 積日不潰 久乃紫黑 皮肉俱爛 故名曰緩疽○腫與皮肉相似 疼而堅硬如石 故謂之石疽○賊風 由風邪搏于骨髓 故其痛亦徹骨 遇寒則甚 外證惡寒有汗 痛處常欲熱熨 失治則 變?yōu)閿伹荨鹁従沂?宜服補虛托里溫熱之劑 賊風 宜服疎通之劑 始發(fā)預防法 環(huán)跳穴痛不已 防生附骨疽 流注骨疽 流者行也 注者住也 或結(jié)塊或慢腫 皆因素有痰火 或感風寒 邪氣流行 至其痰注之處而發(fā) 多生四肢或胸腹腰臀關(guān)節(jié)之處○流注起于傷寒 傷寒表未盡 遺毒于四肢經(jīng)絡(luò) 澁于所滯而后為流注也 蓋流注者傷寒之余毒 骨疽者流注之敗證也○痰飮流注于胸背頭項腋脇腰腿手足 聚結(jié)腫硬 或痛或不痛 按之無血潮 雖或有微紅亦淡薄不熱 堅如石 破之無膿 或有薄血 或出淸水 或如紫汁 又有壞肉如敗絮 或又如瘰癧在皮肉之間 如鷄卵可移動 軟活不硬 破之亦無膿血 鍼口努肉突出 惟覺咽喉痰塞 作寒作熱○骨疽者 由瘡潰后 氣血不榮 骨自脫 出膿水 腐潰碎骨出盡方愈 蓋人身有正骨附骨 傳合成形 附骨出則愈后如常 正骨腐出則為終身廢疾 隨腫硬之處 潰后久不愈則必出碎骨 須祛散寒邪 補接榮氣 則骨自脫瘡自斂矣 疔疽 發(fā)于足上下名曰四淫 其狀大癰 不急治之百日死○發(fā)于足傍名曰厲疽 其狀不大 初從小指發(fā) 急治之 去其黑者不消 輒益不治百日死○發(fā)于足指名曰脫疽 其狀赤黑者死不治 不赤黑者不死 治之不衰 急斬之 否則死○膏粱之變 足生大丁○疔瘡初發(fā)突起如釘 蓋故謂之疔 近世多見 因食自死牛馬禽獸之肉而發(fā) 或感襲天地暴沴之氣而發(fā) 或恣食辛辣厚味積毒而發(fā) 其形有十三種治法皆同 初起僅一小瘡 殺人于一二日之內(nèi) 比之癰疽尤毒 又有紅絲疔魚臍疔 其毒尤甚○疔瘡 發(fā)無定處 在手足頭面胸背骨節(jié)間 最急 其余處為緩 疔疽形證 疔疽生黃皰中或紫黑色 初發(fā)必先癢后痛 先寒后熱 四肢沉重 頭痛 心驚 眼花 若大重則嘔逆 為難治○瘡頭黑硬如釘 四畔帶赤如火 盤根突起 隨變焦黑 未幾腫大而光 轉(zhuǎn)為濕爛 深孔透肌如大鍼穿之狀○外證 心驚 頭痛 拘急 惡寒 四肢痛強 或寒熱交作 頰舌間赤黑點點如珠○或不痛癢 只麻木寒熱 眼中流火 牙關(guān)緊急 時時驚惕 甚則嘔吐(諸證中嘔吐最危) 以鍼刺瘡 不痛無血是其候也 又中陷如釘 蓋撼之有根 是疔也 紅絲疔 疔瘡 或有一條如紅線直上○疔生兩足多有紅絲至臍 疔生兩手多有紅絲至心 疔生面部多有紅絲入喉者俱難治 急鍼其絲出血 以泄其毒 方可保生 魚臍疔 又有一種 瘡頭黑深 形如魚臍 破之滲出黃水 四畔浮漿 謂之魚臍疔 其毒尤甚 脫疽疔 經(jīng)曰膏粱之變足生大疔 蓋因膏粱酒色 蘊積惡毒 或久患消渴之余 多有此瘡 靈樞經(jīng)所謂 發(fā)于足傍名曰厲疽 發(fā)于足指名曰脫疽 其狀赤黑者死不治 治不衰急斬之 否則死 正謂此也 謂之脫疽 以其指節(jié) 潰爛脫去也○輕者色赤自潰 重者色黯不痛○甚者赤變?yōu)楹?急須在指則斬 在肉則割 否則黑延上足必死 疔疽死證 疔瘡含蓄毒氣 突出寸許 痛癢異常 一二日間 害人甚速 是尤在癰疽之上也○疔毒入心腹則口乾煩悶 恍惚似醉 嘔吐不定 危證也○太重則嘔逆 嘔逆者難治○疔疽出冷汗者死 拔疔法 疔瘡有毒根在內(nèi) 須拔去乃可救 癰疽雜證 有癰疽煩渴有癰疽嘔逆有癰疽痰盛有癰疽寒熱有癰疽作痛有癰疽泄瀉 癰疽煩渴 熱毒方盛 或發(fā)大渴 此乃毒氣攻心 令舌乾煩渴 但用補心氣藥 內(nèi)補卽止○癰疽發(fā)渴 乃氣血兩虛 癰疽嘔逆 未潰時嘔者 當作毒氣上攻治之 潰后當作陰虛補之○癰疽及疔瘡惡瘡 毒氣攻心則多嘔逆 癰疽痰盛 癰疽生痰有二 一者胃寒 二者郁熱 癰疽寒熱 癰疽未愈之間 先嘔痰而寒熱 汗出而止 癰疽作痛 癰疽 不可不痛 亦不可大痛 未潰前痛者為熱毒 膿脹痛者鍼之 已潰膿出而反痛者虛也○癰疽寒熱虛實 皆能為痛 若熱毒之痛 以寒涼之劑折其熱 若寒邪之痛 以溫熱之劑熨其寒 虛而痛者補之 實而痛者瀉之○膿潰之后反痛者虛也 宜補之 穢氣所觸者宜和解之 風冷所逼者宜溫散之 癰疽泄瀉 癰疽烙法 膿本肉腐所成 皆挾毒熱之氣 若久留肉腠間則毒氣浸淫 好肉亦化為膿腐 此所以烙法 有功乎潰瘍也○癰疽成膿宜烙 可用銀篦 大二分長六寸 火上燒令赤 急手熨烙毒上 得膿為效 癰疽灸法 凡癰疽之發(fā) 或因內(nèi)有積熱 或因外寒郁內(nèi)熱 若于生發(fā)之處 艾灸以散其毒 治之于早 可以移深為淺 改重為輕○癰疽已覺微漫腫硬 皮不變色 脈沉不痛者當外灸之 引邪氣出而方止 經(jīng)曰陷下者灸之 如外微覺木硬而不痛者當急灸之 是邪氣深陷也 淺者不可灸 如有膿水亦不可灸 當鍼之○灸法所以暢達拔引郁毒 此從治之意也 譬如盜入人家必開門逐之使出 萬一門不開 無從而出 必傷主乃已○頭為諸陽之會 若有發(fā)宜灸 艾炷宜小 壯數(shù)宜少三五壯而已 腹背則多灸為妙○有善治癰疽者皆于瘡上灸至二三百壯 無有不愈 但艾炷小作之 小則人不畏灸 灸多則作效必矣 調(diào)理及禁忌法 癰疽患時將理法 避風邪○少睡臥○勿驚憂○勿嗔怒○徐行動○省言語○戒閨房○絶思慮○防觸穢○聽好事○瘡頻洗○藥常助○盥漱聞香○二便順序○擇飮食內(nèi)充無飢飽失度○付藥運掉屈伸瘡口常加愛護○妄用惡草愈滋其毒○不忌飮食反害其瘡○癰疽最宜節(jié)愼飮食 其熱毒方盛 或發(fā)大渴 多飮冷水 及水漿之類 此乃毒氣攻心 令口乾煩渴 但以心氣藥內(nèi)補藏府 卽止矣○諸痛癢瘡瘍皆屬于心 使病人不得憂恐嗔怒勞精疲神 有觸于心 尤關(guān)利害○瘡瘍面赤 雖伏火熱 禁不得攻里 宜發(fā)表以去之○瘡瘍郁冒 俗呼昏迷 愼不可下 汗之則愈 諸瘡 大風瘡 脈風成為癩 癩者榮衛(wèi)熱腐 其氣不淸 故使鼻柱壞而色敗 皮膚瘍潰○大風之源 有三種五死○三種曰 風水 傳變 自不調(diào)攝○五死曰 皮死 麻木不仁 肉死 割切不痛 血死 潰爛成濃 筋死 手足脫落 骨死 鼻梁崩塌眼斷脣翻聲啞○又曰 一風者肺受病 先落眉毛 二風者肝受病 面起紫皰 三風者腎受病 腳底先穿 四風者脾受病 遍身如癬 五風者心受病 先損其目○初起 白屑紫云 如癜風 然或有遍身白皮脫落 如蛇蛻狀○或有墳墓居址 風水不吉 或父母夫妻 家人遆相傳染 或在外不謹糞坑 房室床鋪衣被 橋上樹下歇息 去處命値委死兇星遭 此惡疾○大風病 是受得天地間殺物之風 古人謂之癘風者 以其酷烈暴悍可畏也 得之者須分在上在下所出 雖有上下之殊 然皆不外乎陽明一經(jīng) 蓋陽明者胃與大腸 無物不受 乃脾肺二藏之府也 脾主肌肉而肺主皮毛 乃府及于藏病也 ○若遇此疾 切須戒鹽 及一切口味 公私世務(wù) 悉宜屛去○此疾雖治得愈 若不絶味斷慾 皆不免再發(fā)而終于不救 孫眞人曰 嘗治四五百人 終無一人免于死 非眞人不能治 蓋無人能守禁忌耳 白癩瘡 癩風初起 白屑剝落 又一種 每朝瘡上退白皮一升許 如蛇蛻 天皰瘡 一名楊梅瘡 與癩大同 多由肝脾腎風濕熱之毒因男女房室傳染 形如楊梅 焮紅濕爛癢痛者屬心 多生乳脇○形如鼓釘黃豆者屬脾 多生滿面○形如綿花者屬肺 多生毛髮 ○形如紫葡萄 按之緊痛者屬肝腎 多叢生于尻臀兩陰筋骨之處○形如魚皰 內(nèi)多白水 按之不緊者 謂之天皰瘡 乃此類之輕者○失治 久則風毒流入經(jīng)絡(luò)而成頑癬 或氣血虛敗而成漏 或誤服水銀輕粉而成風堆 腫爛流膿出汁 病至于此治之為難 亦有蝕傷眼鼻 腐爛玉莖 拳攣肢體 與癩無異 鵝掌癬 凡天皰楊梅瘡 服輕粉愈后 手掌上發(fā)癬 退皮一層 生生不絶 名曰鵝掌癬 亦曰鵝掌風 瘰癧 瘰癧之證 內(nèi)經(jīng)謂之結(jié)核是也 生頸前頂側(cè) 結(jié)核如大豆如銀杏 曰瘰癧 生胸脇腋下 堅硬如石 形如馬刀蛤 曰馬刀○結(jié)核連續(xù)者為瘰癧 形長如蛤者為馬刀○繞項起核 名曰蟠蛇癧 多生肩項 或赤或白 或沉或浮 初生如豆 久似核 年月浸久 其大如梅 或如鷄卵 排行成列 或生二三或生六七是也 用性努力思慮過 久則疼痛赤腫 早治為上○流注癧者婦人多有之 其性急躁 其氣怫郁 其心熱著 初生在項 破后流注四肢遍體 結(jié)毒如梅李狀 不療自破 孔竅相穿 寒熱疼痛 或流膿汁是也 又名千歲瘡○瘰癧始起于少陽 不守禁忌 延及陽明 大抵食味之厚郁氣之積 皆此二端 招引變換 以其屬膽經(jīng) 主決斷有相火而且氣多血少 婦人見此 若月經(jīng)行寒熱不作則可生 稍久轉(zhuǎn)為潮熱危矣 自非斷慾絶慮食淡 雖神圣不可治也○膽與肝合 且主筋 病則筋累累如貫珠 寒熱焮痛 乃肝氣動而為病也 當淸肝火為主○治法大槩 以地膽斑貓為主 滲泄小便 以瀉心火○瘰癧之毒 莫不有根 地膽斑貓制度如法 能使其根從小便中出 或如粉片 或如塊血 或如爛肉 皆其驗耳 但毒根之行小便必澁 當以木通滑石輩導之 然是毒必從小便出者何哉 蓋諸痛癢瘡瘍皆屬于心故也 難治可治證 帝曰寒熱瘰癧 生于頸腋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 此皆鼠瘻寒熱之毒氣留于脈而不去者也 帝曰決死生奈何 岐伯曰 反其目視之 其中有赤脈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 見一脈半一歲半死 見二脈二歲死 見赤脈不下貫瞳子者可治也○婦人患瘰癧 經(jīng)調(diào)及經(jīng)閉 無潮熱者可治 經(jīng)閉有潮熱或咳者死○男子患瘰癧 有潮熱有咳 乃瘰癧傷證之標也 故勞瘵類 有曰腹中有塊 頸上有核 最為難治○瘰癧延及胸中 中府云門肺經(jīng)部分者死 結(jié)核 獨形而小核者為結(jié)核○結(jié)核者 火氣熱甚則郁結(jié) 堅硬如果中核也 不須潰破 但熱氣散則自消○結(jié)核在一身如腫毒者 在皮里膜外 多是濕痰流注 作核不散 問其平日好食何物 吐下后 用藥散核○痰癧 推動滑軟○遍身有核 多是痰注 癭瘤 人身氣血凝滯 結(jié)為癭瘤 癭則憂恚所生 多著于肩項 瘤則隨氣凝滯結(jié) 此等皆年數(shù)深遠 浸大浸長 堅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癭 肉色不變名曰肉癭 筋脈露結(jié)名曰筋癭 赤脈交結(jié)名曰血癭 隨憂愁消長名曰氣癭 五癭皆不可決破 決破則膿血崩潰 多致夭枉○瘤 亦氣血凝滯結(jié)聚而成 初作梅李皮嫩而光 漸如盃卵 瘤名有六 骨瘤 肉瘤 膿瘤 血瘤 石瘤 脂瘤 亦不可決潰 肉瘤尤不可破 破則殺人 惟脂瘤決去其脂則愈○癭瘤 緫皆氣血凝滯結(jié)成 惟憂恚耗傷心肺 故癭多著頸項及肩也 勞慾邪氣乘經(jīng)之虛而住 故瘤隨處有之○服治癭瘤藥 先須斷厚味○凡癭瘤疣贅等 至年衰 皆自內(nèi)潰 理于年壯 可無后憂也 疳瘻 漏者諸瘻之潰漏也 狼瘻 鼠瘻 螻蛄瘻 蜂瘻 蚍蜉瘻 蠐螬瘻 浮疽瘻 瘰癧瘻 轉(zhuǎn)筋瘻 是為九瘻 其證穿孔一深 膿汁不盡 風冷倂入 涓涓而成漏矣○漏 喜發(fā)于項腋及陰僻肛門之間 療治失節(jié)卽生寒熱 凡癰疽諸發(fā) 茍有宿膿朽骨停蓄 其間皆為之漏○內(nèi)經(jīng)曰 陷脈為瘻 留連肉腠者是也○治法 溫散風冷為急○凡漏 切忌七情房勞 尤戒怒氣 不然則 核則大 漏則水多 疥癬 疥瘡有五 一曰乾疥 皮枯屑起○二曰濕疥 焮腫作痛流汁淋漓○三曰砂疥 細如砂子或痛或癢○四曰蟲疥 癢不知痛易于傳染○五曰膿疥 含漿稠膿色厚焮痛○癬瘡亦有五 一曰濕癬 狀如蟲行搔之汁出○二曰頑癬 全然不知痛癢○一曰風癬 又名乾癬 搔生白屑○四曰馬癬 微癢白點相連○五曰牛癬 如牛領(lǐng)皮厚且堅○疥癬 皆血分熱燥 以致風毒剋于皮膚 浮淺者為疥 深沉者為癬 疥多俠熱 癬多俠濕 疥狀如被介甲 癬狀如走苔蘚 大槩相同 癩頭瘡 頭上生瘡 如癩 人面瘡 多生膝上 亦有臀上生者 古書云 寃業(yè)所生 須淸心悔過○人身有瘡如人面 面目口鼻皆具 以物食之皆能食 灌以酒則面亦赤色 陰蝕瘡 夫陰瘡 大槩有三等 一曰濕陰瘡 二曰妬精瘡 三曰陰蝕瘡 亦曰下疳瘡也○濕陰瘡者 由腎虛風濕邪氣乘之 瘙癢成瘡 浸淫汁出 狀如疥癬○妬精瘡者 由壯年久曠 房室思色動慾 以致敗精流入莖內(nèi) 陰上生瘡赤腫 潰爛作臼 痛癢妨悶○陰蝕瘡者 由熱結(jié)下焦經(jīng)絡(luò)澁滯 或婦人子宮有敗精停留 或月水未斷 與之交合 房勞后又不洗浴 邪穢留滯 遂令陰莖連睪丸腫痛 小便如淋 經(jīng)久潰爛 侵蝕肌肉 膿血不止 遂成下疳瘡 久不愈則必成楊梅瘡○下疳瘡日久不愈 或成便毒 或損爛 陽物多致危篤 俗云疳瘡 未已便毒復來生也○陰頭腫痛生瘡 名為下疳 乃督任沖三脈之會 其瘡一生則 便毒厲風瘡次第而來○妬精瘡 初發(fā)在陰頭如粟 拂之卽痛甚 出淸膿 作臼孔 蝕之大痛 婦人有生于玉門內(nèi) 正似疳蝕瘡 但不痛為異○下疳瘡重者 心中痛 悶絶虛煩甚者不治 肷瘡 生于兩腳 腫爛臭穢 步履艱辛 此瘡生于肷骨為重 以其骨上肉少皮薄 故難愈○肷瘡生兩肷上 初起焮腫作痛 三陰虛也 若患處黑黯惡寒少食 屬肝腎虛 腎臟風瘡 初起 兩足時熱 腳踉作痛 多于內(nèi)脛 或肷上生瘡如癬 漸大失治則延 及脛股遍身者有之○血風瘡 與腎臟風瘡相類 乃三陰經(jīng)風熱郁火血燥所致 瘙癢不常 膿水淋漓 潮熱盜汗○下疰瘡 亦與腎藏風瘡相類 生于腳脛 或打撲而成 其瘡口狹皮內(nèi)極闊 皮薄如竹膜 極癢痛 黃水淋漓 積年不愈 又染易他人 患者須忌房室 浸淫瘡 初生甚小 先癢后痛 汗出浸淫 濕爛肌肉 延至遍身○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 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 凍瘡 冬月凍傷 成瘡流水 俗呼為凍瘡 湯火瘡 凡湯火燒傷 初時強忍痛 急向火灸 強忍一時卽不痛 愼勿以冷物榻之 使熱毒不出 免爛入筋骨○火燒 以好酒洗之 以鹽付上 飜花瘡 飜出一肉 突如菌 或如蛇 形長數(shù)寸 若誤用鍼刀蝕灸 必危 愼之○一名綿花瘡 一名廣東瘡 漆瘡 人有惡漆者 因見漆 中毒生瘡 面癢而腫 遍身焮痛 軟癤 痤小癤也 世謂之熱癤 大如酸棗 或如豆色赤而內(nèi)有膿血也 有名無名諸惡瘡 葡萄瘡 瘡頭如葡萄色 四圍腫起 天行斑瘡 人身發(fā)天行斑瘡 一身周匝如火 瘡皆載白漿 不治則數(shù)日必死 差后瘡瘢黯 一歲方滅 此惡毒之氣所為 月蝕瘡 小兒多有之 生耳后 隨月盛衰 內(nèi)疳瘡 生于口上月咢 初發(fā)如蓮花 根蔕小而下垂 瘑瘡 生手足間相對 如新茱萸 癢痛折裂 有孔如蝸 久不愈 走皮,?瘡 生滿頰項 發(fā)如豆梅 蔓延兩耳 流汁濕爛 蛇纏瘡 身上生瘡 有頭尾儼 似蛇形 魚目瘡 遍身生瘡 如魚目無膿 又名征虜瘡 熱毒瘡 遍身生熱毒 瘡痛而不癢 粘著衣被 夜不得睡 火斑瘡 人常近火則多生火斑瘡 出汁痛癢 諸瘡中風水發(fā)腫痛 凡瘡瘍未合 風入為破傷風 濕入為破傷濕 二者害人最急 宜愼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