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字甲骨文的演變模式為: →□→□→□→□→□(裘錫圭《說卜辭的焚巫與作土龍》《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是一個即將分娩的孕婦形象,“黃”就是母的意思,。
“帝”字甲骨文作□,、□、□,、□,,帝與地兩字音義相通,“甲文金文皆無地字,,地字是秦篆,。《詩·衛(wèi)風》:‘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天,、帝對稱,,可作地即帝之佐證。”(黨晴梵《先秦思想史論略》,,見王增永《華夏文化源流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32頁)馬衡亦認為帝字的古源是“地”,,黃帝即“黃地”,地母崇拜是帝字的源泉(見王增永《華夏文化源流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31頁),。地源于妣,,妣古作匕,為女性生殖器符號,。古時江淮地區(qū)稱母為媞(tì),,《說文》:“帝,諦也,。”《說文》段玉裁注:“媞者,,諦也。”帝即媞,。帝通于母,,是古時母的異稱。
黃和帝初時都是母的異稱,,在字源上,,黃帝即母親,是母系文化的象征,。我們今天所說的黃帝管理學說,,就是母親管理學說。
黃帝是黃帝族首領的專用名字,,歷代黃帝族首領,,皆襲稱黃帝,。每一代黃帝,都有自己的個人名字,,有熊氏,、天黿氏、軒轅氏均擔任過黃帝族首領,。我們今天指的黃帝,,專指軒轅黃帝。
軒轅黃帝是仰韶文化廟底溝時期的部落領袖,,廟底溝時期距今6300年至距今5600年,,也就是距今6000年左右,而不是通常所說的距今5000左右,。我們今天所說的五千年文明史,,實際應是六千年文明史。
仰韶文化是黃河流域勢力最強大的文化,,其分布范圍以河南,、陜西、晉南為中心,,西達甘肅河西走廊,,東至魯西,北至河北中部和內(nèi)蒙古河套一帶,,南至湖北漢水流域,。仰韶文化包括半坡類型、廟底溝類型,、后岡類型,、大司空類型、西王村類型,、大河村類型,、馬家窯類型。
半坡類型為炎帝文化,,廟底溝類型為黃帝文化,,大司空類型為共工文化,大河村類型前段(閻村類型)為顓頊文化,,大河村類型后段(秦王寨類型)為祝融文化(王先勝《“炎黃大戰(zhàn)”的考古學研究》),。
著名考古學家許順湛先生認為“廟底溝類型和大河村類型仰韶文化是黃帝族團的文化”,并根據(jù)《春秋命歷序》將黃帝年代的始年確定在距今6420年前(許順湛《中國歷史上有個五帝時代》,,《中原文物》1999年第2期),。天文學家趙永恒和考古學批評家王先勝在《黃帝年代之歷法鉤沉》一文中,根據(jù)天文學和史書所載歷法,推算出黃帝生卒和大事年表:
公元前4428年2月8日,,癸酉年二月初二戊子日,,黃帝出生。
公元前4414年丁亥年,,15歲,,黃帝即部落首領位。
公元前4395年丙午年,,34歲,,景云見。
公元前4394年丁未年,,35歲,,蚩尤起兵。
公元前4392年己酉年,,37歲,,黃帝殺蚩尤,宗天下,。
公元前4377年1月15日,,甲子年甲子月辛卯日,52歲,,黃帝作《調(diào)歷》,。
公元前4375年1月22日,,丙寅年己酉朔旦冬至,,54歲,黃帝迎日推策,。
公元前4365年8月8日,,丙子年七月庚申,64歲,,鳳鳥至,。
公元前4346年4月26日,乙未年仲春乙卯日,,83歲,,黃帝奏《咸池》。
公元前4335年9月14日,,丙午年八月二十二甲戌日,,94歲,黃帝辭世,。
(王先勝《我與“探源工程”》第43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說:“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意識是說:黃帝生下來就是一個非凡的孩子,,嬰兒時期就能說話,幼兒時期顯出很有智慧,、善于言辭,,少年時期擁有令人敬佩的品質和招人喜愛的性情,成年后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和判斷力,。
目前正在發(fā)掘的黃帝鑄鼎原黃帝部落遺址,,發(fā)掘出了多處特大型房子,其中有占地面積516米仰韶文化史上最大的房屋,,在黃帝廟周圍發(fā)現(xiàn)周長500多米長的祭祀灰溝,,出土了黃帝時期的大型紅陶鼎足、帶孔玉鉞,、刻符陶片,。許順湛先生在《追溯鑄鼎原歷史的輝煌》中說,鑄鼎原聚落群體在約100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有87個部落,,1309個氏族,26萬多人口,,是當時華夏地區(qū)最為強大的部落集團,。
先秦有兩部重要的史書均是從黃帝開始紀事的,一是《世本》,,一是《竹書紀年》,。劉向《七略》云:“《世本》,古史官明于古事者所記,。錄黃帝以來帝王諸侯及卿大夫系,、謚、號,,凡十五篇,。”《竹書紀年》是戰(zhàn)國魏國史書,晉武帝太康二年由汲郡魏襄王墓出土,,其歷史記載為甲金文所廣泛驗證,,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它亦是從黃帝開始紀事的。這說明,,從黃帝設置史官開始,,歷代史官的資料在數(shù)千年的漫長歲月中一直得到了有效的傳承,只是史官體系以外的學者難以目睹,,這就是為什么《竹書紀年》對黃帝史跡記載得很詳細,,而戰(zhàn)國諸子卻比較模糊的原因。
此外,,《左傳》,、《國語》、《逸周書》,、《戰(zhàn)國策》,、《禮記》、《大戴禮記》,、《周易系辭》,、《山海經(jīng)》、《穆天子傳》等先秦重要典籍普遍輯錄了黃帝事跡,。而諸子更是“百家言黃帝”,,“為學者所共術”。
據(jù)先秦文獻《世本》載,,炎帝族后代一姓,,16個屬地,107個氏,;黃帝子族十二姓,,101個屬地,510個氏,。作為黃帝后裔的夏商周三族共四姓,,31個屬地,218個氏,。在這835個氏中,黃帝子孫共728個氏,,占近90%,。炎黃集團835個氏組成了勢力強大的華夏民族,演變形成了漢民族的百家姓,。華夏民族自稱“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推軒轅黃帝為華夏民族之共祖,是有史有據(jù)的,。我們作為黃帝子孫,,不能數(shù)典忘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