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文體史上,,還有兩種為我國文學所特有的文體,,即賦和駢文。 賦,,是兩漢四百年間最為發(fā)達的文體,,歷代文學史家往往把它與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并舉,,稱為“漢賦”,以志其擅一代文學之盛,。 賦的主要特點及其來源是怎樣的呢? 先秦時代,,從大的方面說,只有詩,、文兩類,。《詩經(jīng)》,、楚辭是詩,;諸子著作、歷史散文是文,。從體制上看前者押韻,,后者散行,極易區(qū)分,。而賦這一文體,,卻十分特殊,從篇章結構和語言形式上看,,它既有詩的某些因素,,又不同于詩;也有文的因素,,但又不完全同于文,。如它句式大體整齊,押韻,,重文采,,接近于詩,;但又經(jīng)常間雜著散文句式,用主客問答方式,,鋪陳事理,,從而接近于文。因此它實介于詩文之間,,是一種半詩半文的文體,。在中國古代文體分類中,有時將其與詩,、文并列,,有時歸于文,或與散文相區(qū)別而歸為“韻文”,。 賦體作品的最早寫作者是戰(zhàn)國時代的荀子,。據(jù)記載,荀子有賦十篇?,F(xiàn)存五篇,,其內容主要是用鋪張的手法分別敘寫了《禮》、《知》,、《云》,、《蠶》、《針》五種事物,,字句大體整煉,,多用四言,散韻兼雜,,具有半詩半文的性質,。在結構上采用主客問答體。這些都是后來一般賦體的特征,。而從荀賦的來源看,,它大概與春秋以來流傳的一種民間俗體——“隱語”有關,。隱語的特點是“遁詞以隱意,,譎譬以指事”,一般用一問一答方式,,巧言以壯物,。戰(zhàn)國時代,“隱語”傳入宮廷,,成為策士說客的一種辭令,,有時并用來諷諭人主。荀賦正具備這樣一些特點,。荀賦出現(xiàn)以后,,在很長一個時期并沒有引起人們多大注意和積極仿作,所謂“荀卿《禮》《知》二篇,純用隱語,,雖始構賦名,,君子略之?!保ㄇ宄掏㈧瘛厄}賦論》)賦體文學得到進一步發(fā)展而得以盛行起來,,是受到楚辭的影響。戰(zhàn)國末年,,繼荀子寫賦的是楚國人宋玉,。 宋玉是“楚辭”家兼賦家。據(jù)《漢書·藝文志》“詩賦略”著錄,,有“宋玉賦十六篇”,。這個數(shù)字是包括“辭”、“賦”兩類的,。宋玉的賦作見于《文選》所載者四篇:《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宋玉賦較之荀賦,在手法,、體制和語言諸方面均有了很大改進與提高,。如著名的《風賦》一篇,以君臣問答的方式,,借風為喻,,諷刺了貴族統(tǒng)治者生活的驕奢。從整個構思來說,,它上繼荀賦,,還沒有完全脫盡“隱語”的性質,但從篇幅結構上說,,則大大擴張了賦體作品的規(guī)模,。特別是他的《高唐》、《神女》等賦,,用詞華麗,,夸張鋪排,富于文采,,還引入了大量的楚辭句式,。在結構上把對問與賦的正文分別開來.使對問成為引子,說明作賦的緣由,。所有這些,,為漢賦的體制與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所謂“宋玉以瑰偉之才,崛起騷人之后,,奮其雄夸,,乃與《雅》、《頌》抗衡,,而分裂其土壤,,由是詞人之賦興焉?!保ㄇ宄掏㈧瘛厄}賦論》)宋玉以楚辭家的才情做賦體的文章,,也就是說,他是從屈原為代表的南方楚國詩歌藝術中開拓了賦體文學的創(chuàng)作天地,。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詮賦》中所說:“及靈均(屈原)唱《騷》,,始廣聲貌。然賦也者,,受命于詩人,,拓宇于楚辭者也?!边@也是賦又慣稱為”辭賦“的緣由,。 賦體的形成和發(fā)展,同時還受到先秦散文的某些影響,。清代章學誠在他的《文史通義》書中說:“古之賦家者流,,原本《詩》、《騷》,,出入戰(zhàn)國諸子,。”他認為先秦諸子散文中所慣用的“假設對問”,、“恢廓聲勢”,、“排比諧隱”、“征材聚事”等手法,,也多為賦家所吸收,,這一考察也是符合事實的。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應該說,,先秦歷史散文《戰(zhàn)國策》對賦體文學的影響更不容忽視?!稇?zhàn)國策》主要是記載當時縱橫家言談的書?;钴S在當時政治舞臺上的一些縱橫之士,,主要是靠侈談形勢,,夸說利害,以危言聳聽和華辭美談來打動人主,?!稇?zhàn)國策》中的某些篇章段落,與賦體已很相似或接近,。如《楚策》中《莊辛謂楚襄王》一章,,清代學者姚鼐在編撰《古文辭類纂》一書時,干脆就將其歸為《辭賦類》,。故章炳麟在論及漢賦時曾說:“縱橫家的話,,本來有幾分像賦,到天下統(tǒng)一的時候,,縱橫家用不著,,就變作辭賦家?!保ㄒ姟墩绿椎陌自捨摹罚v史上一種新文體的產(chǎn)生和形成,,本來是會受到多種影響,以至互相滲透的,。漢賦的起源和形成也正是這樣,。 賦在漢代的發(fā)展有幾個階段,,體制亦復不同,。漢初的賦家追隨楚辭的余緒,流行的是“騷體賦”,。所謂騷體賦是指在體制上極力模仿楚辭并以賦名篇的作品,。其特點是尚鋪陳但篇幅不長,句式比較整齊,,押韻,,句尾襲用楚辭體的“兮”字聲調,且抒情性較強,。其代表作品如賈誼的《吊屈原賦》,。此后,發(fā)展起來的是漢大賦,,其特點是篇幅長,,規(guī)模大,句式參差不齊,,韻散間出,,以鋪陳寫物和敘事為主體,“兮”字聲調已少用或不用,。因其散文意味濃重,,故又稱散體大賦,。如枚乘的《七發(fā)》,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等,。東漢中葉以后,則又發(fā)展出抒情,、詠物小賦,,這類賦篇幅比大賦短小,一般不采用大賦那種問答方式,,通篇用韻,。在語言風格上華飾之風也有所收斂,而思想性有所加強,。它與漢初騷體賦的不同,,主要是“兮”字聲調已基本不用。其主要作品如張衡的《歸田賦》,、趙壹的《刺世嫉邪賦》,、彌衡的《鸚鵡賦》等。漢代以后,,賦體仍有新的演變,。魏晉六朝時期,產(chǎn)生了以通篇對偶為特征的駢體賦,,又稱俳賦,,其題材多為詠日常生活中的品物和閨房女子生活,篇幅不大,,用辭新巧,,比較接近于當時的詩體。唐,、宋時隨著古文運動的興起和格律詩的出現(xiàn),,又分別產(chǎn)生了接近古文體裁的文賦和律賦,后者主要用于科舉考試,。 總之,,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重要的文體。在發(fā)展中有時受詩歌的影響較多,,從而接近于詩,;有時又受散文的影響,而接近于文,;但始終保持著一種非詩非文,、半詩半文的性質。可以說它是中國文學中獨具特征的一種特有的文體,。 在中國古代文苑中,,還有一種特有的文體,,即駢文,。駢文又稱駢儷文,或四六文,。兩匹馬并駕叫做駢,,夫妻成雙稱做儷,“駢儷”之稱,,正概括了這種文體的主要特點:以語句平行,,語詞對偶而成文。至于稱它為“四六文”,,這是因為駢體文的句式多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為主的緣故,。駢文本是從我國古代文學中一種修辭手法發(fā)展形成的,從實際看,,它并不與詩歌,、小說、辭賦,、戲曲等一樣是一種文學體裁,,而是與散體文相區(qū)別的一種表達方式。但由于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要求和特點,,是中國文學中的一個重要現(xiàn)象,,所以一般地也總把它看做是中國文學中的一種體類。 從文學史上看,,駢體文的形成也有一個發(fā)展過程,。駢體文的主要特點,是要求作品句式平行,,詞語相對,,即所謂排偶或對仗。這本是適應漢語言的單音詞比較多(即使是復音詞,,其中的詞素也往往有相對的獨立性),,容易構成配對的現(xiàn)象而產(chǎn)生的一種修辭手法。這種修辭手法,,起源于對事物的聯(lián)想,可以使事類相從,,便于記憶,,還可以取得語句上的整煉,、對稱與平衡,、和諧之美。而這一點在西方語文上就很難做到,。西方語文在內容和語意上可以排比平行,,但不可能熔鑄出像漢語這樣在形、音,、義三方面都工整對偶的語句,。正如劉師培在論中國駢文時所說:“乃禹域所獨然,殊方所未有也,?!保ā吨泄盼膶W史》)駢文雖出現(xiàn)于中古,但對偶修辭手法卻早有出論,。溯其源,,在古歌謠諺中已廣泛使用。古歌謠諺,,是流傳于商代民間的通俗短小文體,,是靠口頭流傳的。它們在表達意愿或記述某些社會經(jīng)驗時,,就習慣于采取聯(lián)類而及,、易于記誦、短小整煉的對比,、對偶形式,,如:“山有木,工則度之,;賓有禮,,主則擇之?!保ā蹲髠鳌酚涺斢鸶敢苤V)“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保ā稇?zhàn)國策》記蘇秦說韓時引俗諺)“眾心成城,,眾口鑠金?!保ā秶Z》記州鳩對周景王引諺語)這些都是把意義上互相關聯(lián),,結構上大體一致的語句排比在一起,形成相互對稱,、結構相同,、詞類相應的形式,起到美化和便于記誦的作用。大約就在這種民間俗語的啟發(fā)下,,一般文士在撰文著說時也開始學習使用,。例如早在先秦諸子中,這種對偶修辭手法已時有所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保ā独献印罚熬又芏槐?,小人比而不周?!保ā墩撜Z》)“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孟子》)“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當然,,在先秦文章中這種對偶句的出現(xiàn),,正如劉勰所說,在當時還屬于“豈營麗辭,,率然對爾”,,“奇偶適變,不勞經(jīng)營”(《文心雕龍·麗辭》),,也就是偶一為之,,并不是有意識追求。這種情況到了兩漢時期開始有了變化,。辭賦作品要求辭采華麗,,句式相對整煉,并連類而及地鋪寫事物,,因而促使了對偶排比修辭手段的發(fā)展,。同時,散文也萌生了這種傾向。這我們只要讀一讀兩漢時代的許多賦和文,,就可以知道了,。從駢體文的整個發(fā)展軌跡看,先秦文章中的駢絲儷片,,還屬修辭的偶然現(xiàn)象,,兩漢則屬駢文的醞釀階段,而駢文積駢成篇的正式成立則在建安,、魏晉,。“建安之世,,七子繼興,,偶有撰著,悉以排偶易單行,,即非有韻之文,,亦用偶文之體,,而華靡之作,遂開四六之先,?!保▌熍唷墩撐碾s記》)六朝時期,由于一些統(tǒng)治者愛好文學,,提倡侈麗的文風,,從而使重辭藻、講對偶的駢體文,,趨于鼎盛,。這時除了在歷史和少數(shù)學術著作中散文還保有一塊小小的地盤以外,駢文幾乎占有了一切文字領域,。我們從當時的文集看,,除詩、賦明顯駢化外,,舉凡一切公牘文如詔令,、奏議、表疏和一切應用文碑銘,、祭誄等以及書信之類,,已經(jīng)一律使用駢體了,。 構成駢體文的主要特征,大致可歸納為五點:即語言對偶,,句式整煉,,聲韻和諧,使事用典及辭采華麗,。以上本來都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藝術手法和技巧,,而六朝時期的許多文人作家,生活在社會上層,,生活面狹窄,因而只企圖在上述一些技巧上下功夫,,結果往往質不勝文,,陷入形式主義。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其中某些作家和作品,,由于言之有物,,情由衷發(fā),雖用駢體,,但又不流于浮艷,,如宋齊間的孔稚珪《北山移文》、梁代陶宏景的《答謝中書書》,、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和丘遲的《與陳伯之書》,,以及南北朝后期著名作家庚信的某些寫鄉(xiāng)關之思的作品。這些作品或譏諷世態(tài),,或寫景寄興,,或表家國憂思,,均語言生動,清麗自然,,堪稱佳作,,其文學成就是不容抹殺的。 唐,、宋時期,,駢體文受到兩次古文運動的打擊,影響逐漸衰微,,文人學士著述,、治史、記事,、書說均恢復使用散體,,駢體文僅退居于政府的公牘文一隅。清代雖似有復興,,出現(xiàn)了一些所謂駢文家,,但已為強弩之末,漸淪為歷史陳跡了,。 另外,,在我國還有與駢體文有關聯(lián)的兩種文體,即明,、清以后的八股文和民俗文學楹聯(lián),。 八股文,是明,、清兩代科舉考試所規(guī)定采取的一種專門文體,。又稱制義或制藝,也稱八比文,。八股文,,是承宋人以經(jīng)義考試而來,但有更多僵死的規(guī)定,。其主要要求是命題皆采用《五經(jīng)》,、《四書》,文章的義理必須謹以朱注,,并以“代圣賢之言”的語氣行文,。在文章結構上有固定程式,每篇大致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結幾部分組成,。從起股至束股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必須用駢體的形式,,以雙行對偶文字寫成:只是不尚藻飾,,不用典故,以所謂“清真雅正”為宗,。八股文實是從駢文演化出來的一個怪胎,,是當時統(tǒng)治者文化愚民政策的一種伎倆,是當時士子用以獵取功名的工具,。從學術,、文學角度看。實無價值可言,。 楹聯(lián),,又稱對聯(lián),俗稱對子,,是一種生活中極為習見的,、別致的文體。由上下兩聯(lián)構成,,其特點是要求字數(shù)相等,,句式結構相同,平仄相反,,內容相關,換句話說,,就是全用對偶,。其句式少則四字、五字,、七字,,多則幾十字、數(shù)百字,。五,、七言的楹聯(lián),與律詩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相同(律詩中間四句,,分別為兩聯(lián),上下句相互對仗),,故楹聯(lián)又稱“半聯(lián)詩”,。而一些多句的長聯(lián),,往往采取駢四儷六的隔句對的方式(即兩聯(lián)的各分句互相對偶),無異于一篇駢體文,。楹聯(lián)的種類和用途很多,,如有春聯(lián)、喜慶聯(lián),、名勝古跡聯(lián),、交際聯(lián)、格言哲理聯(lián),、挽聯(lián)等等,,在結構、修辭,、用字技巧方面亦多種多樣,,它是我們民族所獨有的應用性藝術。 總之,,中國文學歷史悠久,,體類繁多,蔚為大觀,。本文只是撮其要,,對我國文學史上的某些主要體類及其發(fā)展,勾勒了一個大致輪廓,。關于我國古代文體和文體史的研究,,從當前來說,還是一個有待開拓的領域,。筆者著有《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增訂本,,42萬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所論較詳,,可供批評、參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