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男輕女的地區(qū),,假若一個女人不能生兒子,,那么對她自己和對女兒們而言都可能會是一場噩夢。有太多這樣的故事:女人生了女兒,,再生一個還是女兒,,于是就一直生,直到生了七八個女兒后才生了一個兒子,,那時她才可以不再做生育機器,。
作為一個女人,假若你是出生于這樣的家庭,,那么,,你很難不陷入到“他者”的地獄中。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我好一點,我就覺得自己在天堂,,他對我壞一點,,我就覺得自己在地獄”,女人發(fā)出這樣的感觸,,是非常有道理的,。對于鉤弋夫人來說,這直接意味著生與死,。而大多數(shù)女性還要承擔被拋棄,、忽視、冷落乃至虐待的痛苦,。
更要命的是,,最初這樣對待她們的,恰恰是自己的媽媽。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首先,,成年女性的生命價值被否定了,她們必須依附于男人而生存,,她們作為女性而被蔑視,、被否定甚至被欺辱,這令她們討厭自己的女性身份,。接著,,她們有了女兒,如果不是有很好的覺知,,她們會將對自己的女性身份的討厭和抵觸淋漓盡致地投射到女兒身上,。
在早期,這種討厭和抵觸可能會表現(xiàn)為,,她們不愿意碰觸女兒,不愿意給女兒喂奶,,忽視,、冷落女兒,乃至虐待她們,。有報道說,,一個幼小的女孩身上被插進了很多針,而做出如此暴行的恰恰是女孩的奶奶,。
生命早期的痛苦非常難平復(fù),。托爾斯泰與林肯所遭遇的創(chuàng)痛是被吞沒的創(chuàng)痛,這種創(chuàng)痛很深,,但它比不上被拋棄的創(chuàng)痛,。托爾斯泰與林肯是有自我的,他們的痛苦是發(fā)現(xiàn)在與妻子的朝夕相處中正在失去自我,,他們的自我被妻子吞沒了,。而他們的妻子是沒有自我的,她們所遭遇的被拋棄的痛苦令她們很早就失去了自我,。
并且,,每當她們試著去尋找自我時,她們總是會碰到被拋棄的創(chuàng)痛,,這種創(chuàng)痛看起來是不可修補的,,這時她們就會去抓伴侶,而這看起來是有希望的,。
這也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而且是一種上癮,因為看起來,當自己痛苦時,,男人對自己好一點真的會有天堂的感覺,,所以她們會不斷去追逐這種逃避痛苦的方式。
這種做法無異于吸毒,,但是,,男人早晚有一天會拒絕做毒品。
所以,,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要成為一個“主體”,女人就必須學(xué)習(xí)打破這個惡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