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王國維的三種境界 清朝時期的國學(xué)家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里提出了境界之說。這位南方的秀才對中國詩詞研究很有造詣,,他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特別是他提出的“三種境界 ”,讓后人評論眾說紛紜,。原文是:“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細(xì)細(xì)品味,,可以讓人浮想連翩,我覺得有許多境界可以體會,。 他是借三首詞中的句子,,來比喻我們做人生,做學(xué)問的三種境界,。 第一首是北宋詩人晏殊的《鵲踏枝》原詞是:“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層樓,,望斷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這人非常聰明,七歲能文,,十四歲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宋仁宗時官至同平章事兼樞密使,。此詞寫離恨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細(xì)致入微,,感人至深,。這是描寫要人生樹立目標(biāo),有一個總體認(rèn)識,。既知長路漫漫,,便得下定決心,,將這條長路走下去。所以要登高望遠的意境,。 第二首是宋朝詩人柳詠的《蝶戀花》,,原詞是:“竚倚危樓風(fēng)細(xì)細(xì),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dāng)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詠是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zhuǎn)而厭倦官場,耽溺于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托。此詞寫自己憑欄視野,,春愁殘照,,酩酊憔悴的相思之苦,但是沒有為這相思之苦而后悔,。這是描寫人生既然已經(jīng)樹立目標(biāo),,就要不懈努力,決不后悔的意境,。 第三首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原詞是:“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是南宋詞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安撫使等職。全詞著力描寫了元月十五夜元宵節(jié)觀燈的熱鬧景象,。賞燈卻不是“寶馬雕車”也不在‘笑語盈盈“列中,,而是突然出現(xiàn)的她原來竟獨立存在“燈火闌珊處”。也表達了自己孤高幽獨,、淡泊自恃,,自甘寂寞、不同流俗的思想,。這是描寫人生經(jīng)過不斷地磨練,,多次的失敗,某一時刻忽然靈犀一點,、參透真諦的境界,。 做學(xué)問也如此,第一境界就是說做學(xué)問要站得高,,看得遠,,即使有任何困難也要確立奮斗目標(biāo)。第二境界就是說做學(xué)問是辛苦的,,即使再辛苦,,為了實現(xiàn)奮斗目標(biāo),不能后悔,。第三境界就是說做學(xué)問是需要刻苦鉆研,,等弄明白了,就豁然開朗了,。也許“獨上層樓,,望盡天涯路”是人生的追求,人生的理想,,人生的期望,,人生的寂寞啊,!也有高處不勝寒的感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也許是人生的堅強,,人生的努力,,人生的信念,人生的安慰??!也有執(zhí)著不悔的等待。“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也許是人生的艱辛,人生的苦惱,,人生的堅持,,人生的追尋啊,!也有明性見心的喜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