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之刺絡治療 刺絡對于疾病之治療,應用廣泛,效果宏速,為不爭之事實,唯醫(yī)書少記載,甚為遺憾,爰據(jù)各家醫(yī)書之散載及個人對董氏奇穴刺絡體會與經(jīng)驗,按照常見疾病分類提要如后:
一、頭部
1,、頭頂痛:上星,、百會 2、后頭(腦)脹痛:A.沖霄,;B.委中 3,、偏頭痛:四花外。 4,、前頭痛:四腑一,、二及上里。 5,、突然頭暈:五嶺,;血壓高頭暈:五嶺 6,、感冒頭痛:A.三商;B.七星,。 7,、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太陽
二、眼病
1,、風眼腫痛:A.太陽,、肝俞;B.五嶺(肝,、膽,、心俞);C.耳后靜脈點刺,。 2,、眼眶脹痛:少商、合谷,、太陽,。 3、結(jié)膜炎:A.太陽,;B.攢竹,;C.少商。 4,、麥粒腫:A.耳背,;B.曲池;C.足中趾尖,。 5,、翼狀臠肉:少澤、至陰
三,、耳病
1,、耳下腺炎:A.少商;B.臨泣,,俠溪,、地五會。 2,、耳痛:四花外。 3,、中耳炎:足踝附近,。
四、口病
1,、口舌生瘡:A.神門,;B.金津,、玉液;C.陰陵泉至血海直線上青筋,。 2,、口舌及咽喉腫:三重、少商,。 3,、口唇生瘡:陰陵泉至血海直線上青筋。
五,、牙痛牙痛:外踝尖至臨泣,,俠溪、地五會,。
六,、鼻
1、鼻衄:A. 少商,;B.太沖,;C.肝俞。 2,、酒渣鼻:A. 脾俞,;B.胃俞;C.鼻尖—正本穴(七星針),。 3,、敏感性鼻炎:正本。
七,、咽喉
1,、 咽喉總治:A. 少商、商陽先行點刺,,再對癥治療,;B.耳背點刺,再對癥治療,。 2,、扁桃體炎: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3,、喉頭炎: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4,、咽腫水藥米難下: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5,、喉痛: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6、喉蛾:少商,。 7,、發(fā)音無聲:總樞。 8,、痰塞喉管不出:喉蛾九穴,。
八、哮喘 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九,、頸項
1、甲狀腺腫: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2,、項正中線痛:A. 沖霄;B.委中,。
十,、上肢
1、上肢總治:可于肘彎點刺,,再對癥治療,。 2、手腕痛: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3,、肩痛:四花外。 4,、指麻:A. 后心,;B.雙鳳。 5,、掌背紅腫,、手指腫:四花中、副,。 6,、手痛、手足硬化,、手麻: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7、臂痛(前):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8,、肩臂痛: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9,、腱鞘囊腫:囊腫部位放液
十一,、下肢
1、下肢總治:皆可于委中放血,,再對癥治療,。 2、兩腿發(fā)酸:金林,、金枝,。 3、坐骨神經(jīng)痛: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4,、膝痛:三金,。 5、小腿痛(脹):精枝,。 6,、足踝腫痛:委中及陽陵泉。 7,、腳跟:委中,。 8、足麻,、足痛: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9、足趾痙攣:外踝中央,。 10,、香港腳流黃水:外踝中央至臨泣青筋點刺。 11,、四肢麻痛:井穴刺血,。
十二、胸腹
1,、肋痛(肝硬化,、肋膜炎):四花外(肝俞)。 2,、腹痛:四花中,、副。 3,、胸悶(脹):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4、臍痛: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十三,、腰背
1,、腰背總治:可于委中點刺,再行對癥治療,。 2,、脊痛: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3,、轉(zhuǎn)筋強直:委中。 4,、血管硬化之腰痛:頂柱,、委中。 5,、背痛:承山,。 6、腰痛:委中,。
十四,、心臟
1、心臟病總治: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2,、心臟擴大:五嶺穴(上焦部分)。 3,、心臟血管硬化:四花中,、副。 4,、心肝麻痹:四花中,、副、十二井穴,。 5,、心驚悸:膽穴。 6,、心痛:火包,、尺澤。 7,、心跳劇烈:四花中,、副。 8、心臟衰弱:后心,。
十五,、肝膽
1、黃疸:隱白,、肝俞,、胃俞。 2,、肝硬化:四花外,。 3、肝?。?/font>火包,。
十六、肺病
1,、支氣管炎:四花外,。 2、哮喘: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3,、急性肺炎: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4,、肺經(jīng)雜?。?/strong>四花外均可主治或加肺俞。
十七,、脾胃
1,、胃酸痛:。 ??? 2,、胃炎: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3、急性胃痛: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4,、胃出血:胃毛七,、四花中、副,。 5,、胃潰瘍:四花中、副,。 6,、十二指腸潰瘍: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7,、急性胃腸炎(上吐下瀉):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十八:腎
1,、腎臟炎: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十九、腸
1,、腸病總治:四花外,、中。 2,、十二指腸: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3、盲腸炎:四花中,、副,、外。 4,、疝氣:內(nèi)踝附近,。 5,、急性腸胃炎:四花中、副,、外,。 6、急性腸炎:A.四花中,、副,、外;B.三江,。 7,、急性腹痛:曲澤、委中,。
二十,、婦科
1、乳房腫痛:四花中,、副,。 2、經(jīng)閉:三江,。 3,、子宮炎:三江。 4,、胎衣不下:火包,。 5、白帶: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二十一,、血管病
1、中風:十二井,。 2,、高血壓: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3,、高血壓致手足麻痹或半身不遂:五嶺,。 4、低血壓(靜脈瘤):當瘤上點刺,。
二十二,、小兒科
1,、小兒疳疾(多食而瘦):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2,、小兒痘瘡: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3、小兒驚風:A. 少商,、商陽,、合谷;B.三重,。 4,、小兒夜哭:膽穴。 5,、小兒氣喘:大白,。 6、小兒發(fā)高燒,、嘔吐:總樞、七星,。 7,、小兒重舌:少澤、少沖,、隱白,。 8、痄腮:少商,、關沖,。
二十三、 雜病
1,、干霍亂:A.總樞 B.五嶺,。 2、霍亂:A.委中 B.尺澤,、曲澤,。 3、邪崇:A.委中 B.少商,。 4,、痔瘡:委中,。 5、急救中暑:十二井,。 6,、癲癇:A.發(fā)作期:十二井 B.緩解期:五嶺。 7,、皮膚?。?/font>耳后靜脈刺。 8,、偷針眼:A.脾俞,、胃俞 B.耳后靜脈 C.曲池。 9,、猴痧:十二猴穴,。 10、各種痧證:A.五金 B.五嶺,。 11,、羊毛痧:A.胃毛七穴 B.后心。 12,、疔瘡:后心穴,。 13、全身疲勞:背面,。 14,、嘔吐(五臟不安):A.七星(總樞) B.五嶺。 15,、帶狀皰疹:A.皰疹周圍 B.耳背,。
四、病案舉例
1,、汪xx,,36歲,公務員,。左腿坐骨神經(jīng)痛,,不能行走,疼痛部位屬膽經(jīng),,視其左腿豐隆至陽陵泉一帶有青筋鼓起,,刺之出血,1次痊愈,,行走如常,。
2、顏xx,,20歲,,學生,。患結(jié)膜炎已3天,,眼白充滿紅絲,,視其耳背上紫色細脈,以棱針出血少許,,第二天再行探視,,已痊愈。
3,、謝太太,,33歲。雙膝風濕痛多年,,來診是疼痛劇烈,,先在雙背三金穴,點刺出血少許,,即刻疼痛減輕大半,,再以豪針在雙內(nèi)關刺針,令其活動腿部,,1次而愈,,至今10年未再復發(fā)。并介紹病友多人來診,。
4,、涂XX,40歲,,軍人,。腰部損傷兩天,疼痛異常不得翻身,,視病患委中部青筋暴起,以棱針刺破,,血流少許,,旋即疼減能起床翻身,再以毫針針刺束骨穴,,1次痊愈,。
5、王太太,,40歲,。偏頭痛近20年,痛劇則嘔吐,,初診時抱頭而來,,當即在其太陽穴點刺出血,,即時頭痛立刻減輕,之后未來診,,電話告辭已痊愈,,并介紹頭痛病友多位前來治療。
6,、楊X,,36歲,因嗜食檳榔,,致口不能張,,僅能容一指,口腔白斑,,閉門辛辣點滴不能沾,,沾之則痛劇,經(jīng)林口某大醫(yī)院診為口腔癌,。特邀余自美返臺治療,,在太陽、尺澤點刺后即能張口吞下餃(張口三指有余),,之后每周點刺一次,,前后3 個月(余返臺1月,該病患來美2月)白斑轉(zhuǎn)紅,,張口如常人,,五味不忌,一正常,,今已4年,,一切安好。
7,、韓XX,,35歲。氣喘3年,,逢冬易發(fā),,來診時正逢發(fā)作,在其背部肺俞,、膏肓,、大椎及尺澤點刺,并針水金,、魚際,,立刻輕輕,每周1次,僅如此治療3次,,竟3年未發(fā),,并于世界日報(美洲最大華文報紙)登銘謝啟事。
五,、體會
1,、刺絡俗名放血,但現(xiàn)在一般人多有稱之“點刺”者,。
2,、依據(jù)個人多年經(jīng)驗,久年風濕疼痛,,雖經(jīng)毫針治療,,但常有復發(fā)者,唯經(jīng)施以刺絡輔助,,則未見復發(fā)者,。
3、刺絡之治病原理,,據(jù)《內(nèi)經(jīng)》謂:“久宛則除之”,。即指久年老病必須放血去除,個人以為,,病久則邪氣盛,,血脈不得通,乃宛陳于該處,,平常血行尚能通過,,則不覺痛楚,天陰作雨,,氣壓改變,,脈道益狹,氣血通過困難,,雖經(jīng)毫針通氣,,唯病久邪深,血不得行,,則針去病仍存在,,縱然得以治愈,時間拖累甚多,,卻有復發(fā)可能,因此放血實為必要,,血去則痛止,,此亦即古人所言:“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4,、據(jù)經(jīng)驗,,以毫針針刺,采用巨刺療效較佳,,但放血則以同側(cè)效果為佳,。
5、據(jù)經(jīng)驗,,放血仍以遠處施針,,作用較大,此甚合“瀉絡遠針,,頭有病而腳上針”的古義,,同理下有病而上面針,所以治療下肢病,,我們常在背上施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