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論比較
|
1樓
作者:蔡銳基
孟子和荀子同為先秦儒家大師,其中,,孟子更是被后世之人尊稱為“亞圣”,,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碩儒,“孔孟”的思想足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政治,、經(jīng)濟以及文化,。而荀子亦是先秦孟子之后的最后一位儒學大師,他創(chuàng)立了博大的儒學思想體系,,也為儒學在中國幾千年的傳播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作出了重要貢獻。雖然同是儒家大師,,同出儒門,,尊崇孔子,,為中國儒家學做出了杰出貢獻,但兩人在人性方面的觀點卻截然不同,,總的來說,,孟子主張“性善”,而荀子卻主張“性惡”,。究竟是“性善”還是“性惡”,見仁見智,,不同人會有不同觀點看法,我們也不能武斷地對這兩種觀點妄然作出對或錯的判斷,,但是通過對這兩者進行一個比較,、探討卻有可能得出一些于我們有益的結(jié)果。 一,、孟子及其性善論 (一)孟子的生平孟子名軻,,戰(zhàn)國時期鄒國人。孟子的生卒年月目前有各種不同觀點,,但學術界比較支持的說法有兩種:“一是元代程復心的《孟子年譜》說他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享年八十四歲,;二是現(xiàn)代學者楊伯峻認為孟子生于公元前385年,,卒于公元前304年。”[1][2-3]從以上兩種觀點,,我們可以看出孟子很高壽,。關于孟子的先世,今人有一個比較統(tǒng)一的說法,,都認為孟子是魯國公孟孫氏的后代,。關于孟子所受的教育,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來自家庭的教育,,特別是傳說中孟母“斷織”和“三遷”更是孟子家庭教育的典型,,雖然,這些只是流傳于民間的故事,,但從某一角度上看,,可知孟子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第二是孟子的師承問題,,按照傳統(tǒng)的儒家發(fā)展脈絡,,孟子師承子思,子思受業(yè)于曾子,,但這只是古人為了維護孟學的正統(tǒng)性而撰寫出的,,并不可信。“據(jù)今人考據(jù),,孟子不是直接受業(yè)于子思,,而是子思的再傳弟子,。”[2][18] 孟子和孔子有許多相似之處,周游列國,,先后去過齊,、魏、宋,、滕,、魯?shù)葒教幮麄髯约旱膶W說,一度“后車數(shù)千乘,,從者數(shù)百人,,以傳食于諸侯”浩浩蕩蕩風光無限,道性善,,傳仁政,,只是處于戰(zhàn)國這樣一個戰(zhàn)火紛飛的時代,他的學說并沒有被各國君王所接受,,所以年老的孟子和孔子一樣,,不再出游,而是修身養(yǎng)性,,潛心治學,。 (二)性善論孟子的“性善論”是孟學中閃耀著光輝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假若沒有性善論便構(gòu)建不成孟學這一思想體系,。“性善”是為討論仁義禮智諸德的內(nèi)在根據(jù)而設,,為論證王道仁政的內(nèi)在基礎而論。要探討孟子的性善學說,,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性”。“性”是孟子性善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孟子》中“性”字主要指原本既有的屬性,、資質(zhì),也包括趨向,,可合稱為“性向”,。如“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山之性也哉”,,就是指山的本來的屬性和資質(zhì)在此,我們便不難看出孟子對“人性”的界定,,主要就是指人原本既有的屬性,、資質(zhì),也包括人性所具有的趨向,。人性總的分來有兩種:一即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性,,二是仁之于父子,義之于君臣之性,,按現(xiàn)在的說法便是:一是自然屬性,,一是社會屬性,特別是指道德良心方面的屬性,。告子說“生之謂性”,、“食色性也”,他提出了“性無善惡論”主要是因為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理方面的屬性,,而否定道德性,,是不全面,也是不合理的,。孟子則不同,,他不否認人生理方面的需要也是人的一種性,認為人有兩種不同的性,,但他論性善不是以前一種為據(jù),,只以后一種立論。他說“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聲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于父子也,,義之于君臣也,禮之于賓主也,,知之于賢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口之于味雖然是一種性,,但君子不以此為性,,只以此為命;仁之于父子雖然是命,,君子不以此命,,而是以此為性。孟子便是這樣,,以人的社會道德屬性作為立論的根據(jù)去構(gòu)筑他的性善大廈,。接下來就對孟子的性善大廈進行解讀《孟子 公孫丑章句上》第六章說: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睹献?nbsp;告子章句上》第六章中,孟子回答弟子公都子的提問時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在上述兩段文字中,有這么幾個關鍵詞: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非人也以及人皆有之,。 對于六個關鍵詞進行概括,可以得出這么一句話: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種心是每個人都有的,,如果沒有這四種心就不是人。這是孟子對人的本質(zhì)屬性的界定,,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心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良心,。這兩段文字是孟子對人的本質(zhì)屬性的界定:良心人人固有,“四心”即良心在孟子的“性善論”立論的基點,,極為重要,。但是,,光有良心并不能說明人性便是善的,因為良心只是一種內(nèi)在的東西,,假若沒有表現(xiàn)出來,,便還無法斷定性是善還是惡?!睹献?nbsp;公孫丑句上》第六章中還有這樣一句話: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 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孟子 告子章句上》中也有類似的論述,。仁,、義、禮,、智被孟子簡稱為“四端”,,這段論述是說:生而固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心,在人則成為仁,、義,、禮、智這四種道德之“端”,。
|
|
|
2樓
“端”字的本義是植物的初生,、開始等,孟子把“四心”比為四德之端,,也就是以“四心”作為“四德”的開始,、端緒,也就是說“四心”是“善”的開始,。由于“惻隱”,、“羞惡”、“辭讓”,、“是非”是“人固有之”的,,因此由“四心”所產(chǎn)生的仁、義、禮,、智四端也便是天生的,,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后天所形成的,。孟子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也就是說仁義禮智“四端”有如人生而具有的四肢一樣,,都不是外界所賦予的。既然每個人都擁有“四端”,,那么,,社會上應該個個行善,無爭斗,,然而,,為什么現(xiàn)實中卻還是有那么多人在行惡,相互斗爭甚至殘害呢,?這便涉及到孟子性善論中的另一個問題:“修善”,。“修善”是性善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雖然每個人都具有四端,,但這只是一種潛在的可能性會向“善性”的方向發(fā)展,,要真正擁有“善”還必須通過后天的努力擴展。在后天的完善過程中,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主觀方面,,首先要有從善如流的主觀愿望,要以堯舜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作為行動準則,。再者要靠個人的不斷努力,如《孟子告子章句上》說: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意思是說每個人都具備有向善的條件:“四端”,,但是由于“善端”是天生于人心的,所以人們往往不去探索它,,就好比吃飯睡覺等生理需要一樣,,是天生就有的,所以大部分人從未關注過這些需要,,就這樣“四端”被遺失了,即孟子所說的“放心”,,人們遺失了“善端”,,便認為自己不具備從善的條件,,不能從善,孟子認為這是自暴自棄,,不盡其才,。事實上。個人要經(jīng)過不斷地反思,,將“放心”找回來,,也就是“求放心”才能將善端保持下去。二是環(huán)境的影響,,《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矢人豈不二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巫匠亦然,,故術不可慎也。這句話孟子想要表達的是仁與不仁是后天職業(yè)不同和環(huán)境不同所造成的,。孟子肯定了后天環(huán)境對道德,,對善性的完備具有積極的影響和作用。生而同有的良心以及其所產(chǎn)生的仁,、義,、禮、智四端,,再加上后天個人不斷的“求知心”和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便構(gòu)成了孟子的性善大廈。 二,、荀子及其性惡論 (一)荀子的生平 “荀子名況,,字卿,世人也稱孫卿,,戰(zhàn)國時趙人”,。荀子的生卒年很難考據(jù),但根據(jù)已有的史料記載,,推知他的政治,、學術活動約在公元前298到公元前238之間。根據(jù)史料推測,,同孟子一樣,,荀子也十分高壽。關于荀子的師承問題,,史料并無記載,,因此很難考據(jù)。儒家學派主張“入世”,因此荀子和孔子,、孟子等先賢一樣,,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學術思想等等,。他一生中曾去過齊,、楚、趙,、秦等國,。倡行湯、武王之道,,推行仁義而不黷武力,,當時七國爭雄,競爭激烈,,已經(jīng)達到了不進則退的地步,,如不行武力則國之將亡,“王道”自然敵不過“霸道”,。“學說不為各國君王所接受,,周游列國之后,荀子留在蘭陵,,著書立著,,之至去世。”[3][3] 雖然司馬遷在《史記》中將荀子和孟子合傳,,認為孟荀齊名,,但到了宋代以后,荀子卻遭到主流思想的貶抑,,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盡管荀子的思想成不了主流,但他為后世留下遺言余教,,足以為天下法式表儀,,其深遠意義無法估計。下面就對荀子所提的與孟子“性善論”相對而言的“性惡論”進行探討,。 (二)性惡論在《性惡論》中有這么一句話: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荀子在這里給“性”下了一個定義:就是自然的、與生俱來的,,不能學習亦不能效仿的那些東西才是“性”,,荀子給“性”下了這么一個界定,,那末,哪些東西才是不可學并且不可事的呢,?接下來荀子便列舉了例子來說明“性”的內(nèi)涵,,他說: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到了這里,我們便明白了荀子所指的“性”是哪些了,,就如告子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的自然生理屬性一樣,荀子也認為“生之謂性”“食色性也”,。前面在寫孟子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區(qū)分了人的兩種屬性,即自然屬性和社會道德屬性,,荀子和告子一樣,,他提出“性惡論”是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的自然屬性作為立論基礎的,,他是從人的自然屬性出發(fā)提出“性惡論”的,。在荀子名篇《性惡論》的開頭,荀子便提出了他的論點,,他說:人之性惡,,其善偽也。為什么從人的自然屬性這個角度出發(fā),,人性就是惡的,?
|
|
|
3樓
1、人本身的生理需要即人的日常生活決定了人是惡的,,荀子認為: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生而有疾惡,,生而有耳目之欲,,好聲色。人生來就有這么些特點,,如果順著這些要求發(fā)展下去必定會產(chǎn)生如戰(zhàn)爭,、相互殘害、淫亂等種種“惡”的行為,,因而導致社會秩序的破壞而造成暴亂,。所以荀子認為假若順著人的各種情欲發(fā)展下去,,那么就會產(chǎn)生社會的動亂,因此他認為人性是惡的,。事實上荀子的這種觀點是不合理的,,每個人都有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就本身而言并無善惡之分,。 2,、從仁、義,、禮,、智等禮儀教化的起源看,人性是惡的,。荀子說:古者圣王以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其禮儀,,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在荀子看來,木有曲性,,金有鈍性,,因而人也有“惡”的本性,之所以會有禮儀,、法度的產(chǎn)生,,便是由于人性是惡的,由于木得矯正才能直,,鈍金得磨礪才能利,,為了矯正世人的種種惡性,圣王便制定出禮儀,、法度以正人心,,荀子以禮儀、法度的起源再一次論證了“人性本惡”,。 3,、從“其善偽也”這個角度出發(fā),人的本性是惡的,。荀子認為: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也就是說能夠模仿學習的東西就稱為偽,。因此,,“其善偽也”就是說“善”是后天學習而成的,是人們向圣王君子學習,、仿效的結(jié)果,,而不是人的本性,如果“善”是人的本性,,那為什么還要向圣人學習,,這是沒必要的。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仁義禮智只是圣人們所有,,人的本性是惡的,只是向圣人們學習,,才有了善的可能,既然是后天學習所得,,可學而能,,可事而成,所以“善”不是人的本性,。但是,,既然善非人之本性,惡才是先天而成的,,那末,,人人為惡,圣王之善從何而來,?為了解答這個疑問,,荀子說:“然則圣人之于禮儀積偽也,亦猶陶誕而生之也”,、“圣可積而至”,,在這里荀子給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他認為圣人之善是通過不斷地學習積累而來,。荀子便是通過對“性善論”的反駁,,從而反面論證了自己“性惡論”的觀點,這里,,荀子用到了反證法,。荀子便是這樣,以人的自然屬性作為立論的基礎,,從上面三個方面一步步論證了“性惡論”,,但是,這并不是荀子“性惡論”的全部,,同孟子一樣,,荀子亦十分強調(diào)后天學習和環(huán)境教育的重要性,,后天的學習和環(huán)境教育也是荀子“性惡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首先,,荀子從“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這一基本思想出發(fā),進而提出了“化性而起偽”的人性改造論,,在荀子看來,,人性是惡的,如果順從人各種情欲的恣意生長,,其危害是無止境的,,因此,必須對人性進行改造,,通過不斷向圣王君子高尚道德的學習,,用禮儀法度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動,從而變化人性,,去掉“惡性”,,使大家從善,這便是“化性起偽”,。 另外,,一個人所生存的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荀子認為人的生活環(huán)境不能由人隨意選擇,,因此,,人都要受環(huán)境的制約,這是無待而然,,然而圣人能于環(huán)境中吸收有益的東西,,排拒其無益的東西,以增進自身的修養(yǎng),,能改變自身的素質(zhì)以成圣成賢,。以自然之性作為立論基礎,一步步對“性惡論”進行論證,,以及后天的個人努力和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構(gòu)成了荀子“性惡論”的全部。 三,、孟子“性善論”與荀子“性惡論”的異同 通過前面對孟子“性善論”和荀子“性惡論”的一一解讀,,我們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性觀點已經(jīng)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接下來我們便將這兩種觀點做一個比較,,以得出二者的異同,。 (一)相異之處: 1、立論的基礎不同,。 通過前面的探討,,我們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會道德屬性作為其“性善論”的立論基礎,,他認為人具有“四心”,“四心”經(jīng)過發(fā)展壯大又會成為“四端”,,“四端”經(jīng)過環(huán)境及個人的主觀努力便會成為“善性”,。而荀子則是以人的自然屬性作為立論的基礎,以人的本能為性,,人因為有這些本能而相互爭斗,,殘殺,最后導致社會秩序遭到破壞,,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惡”的結(jié)論,。立論基礎的不同是產(chǎn)生性善、性惡這兩種相對立觀點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論基礎的不同是兩種理論的根本區(qū)別所在。
|
|
|
4樓
2,、實踐的不同,。 (1)道德實踐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張修善的核心是“擴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則認為修善是為了除掉人的惡性,,人為地去培養(yǎng)善心,,即“化性而起偽” (2)“道德實踐過程的不同,孟子認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張順著人性擴充,;荀子則認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惡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張逆著人性去修善,。”[4][45] (3)培養(yǎng)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強調(diào)培養(yǎng)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勵人們發(fā)揮主體能動性,;而荀子則強調(diào)道德修養(yǎng)一方面要自己不斷地學習和積累,以及學時擇人擇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重視禮儀規(guī)范對人的約束,,既體現(xiàn)了道德實踐個體在道德修養(yǎng)中的能動性,又強調(diào)社會環(huán)境對個體的約束性,,即他律性,,內(nèi)因與外因并重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了荀子的辯證法精神。 3,、對后天如何對人進行教育有不同看法,,荀子的思想與法家有些相似,,認為對人的教育要行法治,重刑罰,,從而使社會得到治理,。而孟子強調(diào)的是實行仁政,認為教育人民要以禮儀教之,,以助人找回失去的善端,,從而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 4,、論證方法不同,。 孟子提出“性善論”,他主要是以“類”的思想進行論證的,,“類”的思想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類”相似,,圣人擁有仁義禮智等諸多美德,具有善性,,同樣是人,,圣人所擁有的東西,其他人也同樣擁有,。二是人與動物不同,,人不同于動物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既然不同,,那末,,人與動物共有的耳目口鼻之欲的自然屬性便不能作為人的本性,因此道德之性才是人的本性,。而荀子則是從人人生而有之這個角度論證,,既然是每個人都有的,那么最淺顯的,,每個人都知道的便是自然之性,。 (二)相同之處: 1、性善,、性惡的總目標是一致的,。 雖然孟荀二人的人性觀點截然相反,但不管是性善還是性惡,,擴而充之也好,,化性起偽也好,,兩人都希望每個人都向“善”這個目標努力,,以圣人為榜樣,,完善自身,達到“人皆可為堯舜”的宏偉目標。之所以二人在這一點上會如此相近,,主要是因為二人都崇尚孔子,,推崇孔子的“仁”學,以勸天下人為己任,。 2,、無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體現(xiàn)了一種樸素的平等思想,。 孟子主張性善,,他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命題:人皆可為堯舜;荀子主張性惡,,也提出了一個著名命題:途之人可以為禹,。雖然兩種理論建立在相對的基礎上,但都肯定了無論是達官貴人,、正人君子,,甚至是販夫走卒、斗魈小人在道德上人人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成為堯舜禹,,這對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事業(yè)也有積極的借鑒意義,每個學生無論資質(zhì),、出生如何,,都應該受到教育者,特別是教師的平等對待,,他們都有受平等教育的權(quán)利,。 3、孟子和荀子都十分重視個人后天的主觀努力,。 “性善論”和“性惡論”的總目標是相同的,都希望每個人向善的方向發(fā)展,,因此,,不管是“擴而充之”還是“化性起偽”,在發(fā)展善性的過程中都必須經(jīng)過個人的努力,,向圣人學習以獲得“善”,。 四、“性善論”和“性惡論”的現(xiàn)代意義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知無論是性善還是性惡均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我們不能說二者誰更偉大,,只能利用其合理性的一面,,拿來為我所用。首先,我們以孟子“類”的思想來看,,“‘類’的思想體現(xiàn)了人類對道德的追求,,同時又以人與人基本的生理需求相同推導出精神的共同,這樣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的需要或不需要考慮到他人的需要或不需要,,這就是我們所講的道德自律,。”[5][156]這種基于同類基礎的道德自律更易內(nèi)化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說教,,依這種道德自律而進行的道德實踐,,更有生命力。其次,,荀子在德性培養(yǎng)過程中首先肯定人們皆具備“智能”肯定了人自身的價值,,同時強調(diào)從外部以制度方式來規(guī)范人們行為和社會秩序,以一種外在機制形成道德他律約束人們的行為,,二者相結(jié)合,,使得德性的培養(yǎng)建立在道德主體的自律意義上的道德他律,這對任何一個社會道德建設來說均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對我國的市場經(jīng)濟體制社會,,如何對待義利關系,如何解決道德失范,,道德滑坡等問題尤為重要,。我國目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jīng)濟體制正在由計劃向市場轉(zhuǎn)變,,在轉(zhuǎn)變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利益的誘惑,人們的道德自律性有所下滑,,致使市場的發(fā)展受到一定的阻礙,,因此,如何加強道德規(guī)范的建設十分重要,,我們必須加強這方面的建設,,以外在的道德規(guī)范約束人們的行為,使人們的道德自律和外部的道德規(guī)范相結(jié)合,,從而促進市場經(jīng)濟的順利發(fā)展,。最后,對我們的教育事業(yè)也有積極的借鑒意義,。不管我們的教育者是支持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必須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他們在道德方面都是平等的,,人人皆可為堯舜,,我們不能僅僅從學生的智商發(fā)展情況對學生進行絕對的判斷,學習成績與道德并不成正比,不能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比較差就認為其道德也低下,,應該從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考察,,平等對待每個學生。 文章來源:韓山師范學院
首先,,荀子從“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這一基本思想出發(fā),進而提出了“化性而起偽”的人性改造論,,在荀子看來,,人性是惡的,如果順從人各種情欲的恣意生長,,其危害是無止境的,,因此,必須對人性進行改造,,通過不斷向圣王君子高尚道德的學習,,用禮儀法度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動,從而變化人性,,去掉“惡性”,,使大家從善,這便是“化性起偽”,。
摘自3樓 |
|
|
|
8樓
面對汲汲于富國強兵,、攻戰(zhàn)殺伐的各國執(zhí)政者,,孟子作為政統(tǒng)的局外人、作為自由知識分子而采取了政治批判態(tài)度,,著意維護學士的自主人格,、文化理想以及社會源遠流長的道義價值。作為儒者,,荀子當然也有類似之舉,,但是荀子還有一個基本立場與之不盡相同,這就是,,對于發(fā)展之中的君主專制和官僚政治,,荀子是作為必須接受的前提和應促其完善的事物來看待的。
在對官僚政治的理解上,,荀氏之學與法家頗多契合,,故荀門高足有韓非、李斯,。對于專制官僚政治,,孟子每取超身其外的批評立場,荀子卻多設身處地的具體規(guī)劃,。
對荀子之尊君,,葉適有言:“世俗為之說曰堯舜禮讓,,荀卿明其不然,以為天子至尊,,無所與讓,。......孟軻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雖偏,然猶有儆也,;而荀卿謂天子如天帝,、如天神。蓋秦始皇自稱曰朕,,命曰制,,令為詔,民曰黔首,,意與此同,,而荀卿不知,哀哉,!”譚嗣同斥荀子“冒孔子之名以敗孔之道”,,“又喜言禮樂刑政之屬,唯恐箝制束縛之具不繁也”,。二論雖嫌過當?shù)粸闊o據(jù),。《荀子·君道》:“知隆禮義之為尊君也,。”
孟子雖然也把“爵,、齒、德”視為“三達尊”,,但他明確表示,,其所反對的是“有其一而慢其二”,其所致力的則是“申其二而制其一”了,。相對而言,,荀子則是三統(tǒng)并重.
在“義立而王”的申說中,荀子最終不背儒家之大旨,。較之孟子,,荀子當然有更多的尊君傾向,但如其“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堯讓賢,,以為民,,泛利兼愛德施均”一類話語,,依然反映了其立場最終不離“民本”,。法家雖然也說“法”因人情,但那不過是因人性好惡以為刑賞而已,;雖然也說變法所以“利民”,,但最終是把富國強兵、令行禁止,,把一個巨大官僚機構(gòu)的精密高效運作和全能統(tǒng)制作為至上目標的,。這種化手段為目的的取向,最終是要背誦社會基本道義的,。而荀子則著意維護道義對政治的指導,,他相信蔑棄道義最終將使統(tǒng)治者喪失合法性而走向覆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