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wǎng)際網(wǎng)絡的普及改變了我們閱讀及知識交流的習慣,,影像的數(shù)碼化變成了一股不可擋的趨勢,,于是DC(數(shù)碼相機)快速的取代了傳統(tǒng)的底片相機,我們的攝影習慣也跟著這一波新潮流開始有了大的改變,。
在高階的部分,,SLR(單反相機)一直都是專業(yè)工作者及進階業(yè)余者所必須使用的主要攝影器材。之前數(shù)碼化的單反相機因為技術問題,一直很難普及到一般的使用者手中,,但是這兩年DSLR(數(shù)碼單反相機)的技術已經(jīng)發(fā)展得相當成熟,,在成本壓低及大量生產(chǎn)的狀況下,我們現(xiàn)在可以用很合理的價格來購得一部中階的DSLR了,。
想要成為進階的攝影愛好者,,一部可以讓我們控制許多攝影變量的單反相機,幾乎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在數(shù)碼時代,,準備一部DSLR更是我們作戰(zhàn)殺影像的利器。
這一個專欄的系列文章,,正是要帶領新手來進入進階攝影領域,,那么,從這篇文章開始,,你就可以開始準備采購DSLR的相關設備,,然后跟著我們進入數(shù)碼攝影的進階領域了。
選購機身
首先,,我們要選定一部適合自己使用的數(shù)碼單反機身,,在入門到中階的產(chǎn)品都是我們可以考慮的對象,依目前的行情來說,,大約落在兩,、三萬到四、五萬元的這個價格帶,,價格越高的的產(chǎn)品功能性就越強,、同時機身結(jié)構(gòu)相對的也比較堅固、有質(zhì)感,。
選購機身,,通常最直接要考慮到的是鏡頭的搭配。這一等級的DSLR都是使用APS尺寸的感光原件(除了Olympus使用的是另一種四分之三的系統(tǒng)),,所以我們購買的鏡頭焦距都要在乘上1.5~1.6后,,才是真正的數(shù)值。
對于喜歡作望遠攝影的玩家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好的優(yōu)勢,,因為平白的多出了0.5倍的焦距來運用。但是對于喜愛廣角攝影的人就頭痛了,。舉例來說,,在傳統(tǒng)時代我們最常用的28mm廣角鏡,用到DSLR上面時,,就會變成了28×1.5 = 37mm,,而傳統(tǒng)最常用的廣角變焦鏡17~35mm就會變成(17~35)×1.5=25~52mm,,平白的損失了不少在超廣角的焦段,所以在選擇廠牌時,,要注意一下原廠的鏡頭支持情形,,是否合乎你的拍照需求,。
最后我們要來注意一下自己對機身像素的需求,,目前中階機種已經(jīng)做到了800萬像素,一般也有600萬像素的實力,,這對輸出到A4以上的尺寸已經(jīng)是綽綽有余了,。很多剛?cè)腴T的人常常會有高像素的迷思,但其實如果不是專業(yè)輸出的需求,,600萬像素對我們來說已經(jīng)相當夠用了,,實在不必去為了要考慮輸出多大的圖、而去為像素作斤斤計較的功夫,。
鏡頭
鏡頭跟機身是絕對息息相關的,,每一家廠牌的鏡頭都有他自己的特色,像是Canon的USM超音波技術,,是習慣快拍人的最佳利器,,Nikon的調(diào)子也是許多老攝影人所津津樂道的,Pentax,、Minolta,、Olympus也都各有其特殊的色調(diào),我們在選購機身時,,別忘了自己喜歡哪一家廠牌的鏡頭特色,。
除了原廠本身所出的平價鏡頭之外,我們還可以選購由第三廠商推出的副廠鏡頭,,比較知名像是Tokina,、Sigma、Tarnom等,,他們的鏡頭保有低價的優(yōu)勢,,在技術規(guī)格上也不會跟原廠相去太遠,初入門DSLR的同學如果預算有限,,不妨就以副廠鏡頭開始下手,。
通常對于初學者來說,18~70mm這個范圍的變焦鏡是一個相當好用的焦段,,轉(zhuǎn)換成DSLR變成27-105mm,,這個焦段涵蓋了廣角及中望遠的部分,已經(jīng)可以應付一開始大部分的拍攝情況了,。
大光圈的鏡頭的散景相當迷人,,對初學者來說更是一個很難抵抗的魅力。但是大光圈的變焦鏡一只動輒四、五萬,,如果預算有限又想享受大光圈,,那么副廠鏡頭是可以考慮的選擇,像Sigma就有18-50mm F2.8 EX DC這樣的焦段設計,。
儲存媒體
傳統(tǒng)相機使用底片來記錄影像,,數(shù)碼相機使用的則是記憶卡。目前依廠牌的不同,,大家使用的記憶卡規(guī)格也都會有一點差異,,不過共通的就是幾乎所有的DSLR都會支持CF這個規(guī)格的記憶卡。
CF卡的缺點是體積大,,但是它擁有價格低,、容量大以及速度快的優(yōu)勢。我們建議新手一開始就買一塊1G容量的CF卡來使用,,尤其是最近新款的DSLR動輒就到800萬像素的分辨率,,1G的大小會是蠻合適的選擇。
目前制造記憶卡的廠商很多,,大品牌及終身保固是必須要去考慮的一個因素,。最后在選購一個USB 2.0傳輸接口的卡片閱讀機,在跟計算機作檔案傳輸時會比較便利,。
濾鏡
當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強大的后制功能來做出各種效果后,,濾鏡在攝影中的角色就變得不是那幺的重要,以前需要濾鏡做出來的一些效果,,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都已經(jīng)可以用計算機來后制完成,。
對于專門使用DSLR的攝影者來說,我們建議只要購買下面介紹的濾鏡就好,。
偏光鏡
不管有多強大的后制能力,,也比不上一張原本就拍的清澈干凈的圖。偏光鏡可以幫助我們避掉不當?shù)墓饩€折射,,并且有純化拍攝物顏色的效果,,是一定要準備的濾鏡之一。
現(xiàn)在DSLR所使用的偏光鏡都屬于環(huán)形偏光鏡(CPL),,要注意不要買了早期設計形式的線性偏光鏡(LPL),。在選購給廣角鏡頭用的偏光鏡時,要注意鏡片的厚度,,不要因為過厚而拍出了四周有暗角的照片,。一般來說大廠都會為超廣角鏡頭推出超薄型的偏光鏡,不過價格較高,,常用廣角鏡頭的人這筆預算是不可以省的,。
ND鏡
ND鏡是減光鏡,,用來在光線過強、或是環(huán)境光不允許使用大光圈拍攝時的情況使用,,不管是拍攝風景,、生態(tài)或是人像都有機會用到ND鏡。
ND鏡的形式有很多種,,它提供各種不同的減光系數(shù)讓我們依拍攝環(huán)境不同來搭配,。有的ND鏡也會設計成漸層減光的形式,非常適合在晨昏攝影的狀況使用,。
保護鏡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另外在每顆鏡頭前面另外加上保護鏡,除了有保護鏡頭前端鏡片的功用外,,還可以在拍攝時濾除紫外線(保護鏡需有UV防護功能),提高拍攝畫面的清澈度,。
目前市面上濾鏡的廠牌主要以德系,、日系兩個國家為主,一般來說像是B+W這種德系廠牌的產(chǎn)品,,不管是功能或是制作品質(zhì)都有相當好的成績,,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較高。
最近日系品牌的品質(zhì)也有了一定的水準,,加上各項規(guī)格齊全,、價格也平易近人,對預算不豐厚的的人來說,,日系品牌是一個值得投資選擇,。
腳架
腳架是一定要準備的周邊器材,它可以在長時間曝光的狀況下穩(wěn)定機身,,幫助我們拍出清楚的照片,。對于喜好風景攝影的人來說,準備一支穩(wěn)固的腳架,,跟準備一臺適合使用相機是同樣重要的事,。
腳架有三腳架跟單腳架兩種,絕大多數(shù)的狀況我們都是使用三腳架來拍攝,,如果你常需要機動性高的情況中穩(wěn)定機身,,那幺就可以考慮選擇購買單腳架來使用。
以碳纖維制作的腳架重量都很輕,,對于需要登山涉水,、或是四處奔波的攝影者來說,可以購買碳纖腳架來減低裝備的重量,,不過炭纖維制作的腳架價格不低,,我們可以衡量自己的需要作選擇,。
通常購買腳架的預算從三四千元起跳一直到數(shù)萬元,初學者常會因為貪便宜去買廉價的腳架,,但這種腳架通常都不符合比較進階的需求,。所以我們建議在采購攝影器材時,盡量還是不要省掉購買這筆預算比較好,。
快門線
快門線主要的功用是要減少在拍攝時,,因為按觸快門鈕而產(chǎn)生機身震動,通??扉T線通常搭配著腳架一起使用,,為的就是球拍出一張清晰而穩(wěn)定的照片。
自從單反相機電子化以后,,傳統(tǒng)的快門線幾乎就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不同接頭的電子快門線。這些新形式的快門線有著豐富的功能,,像是定時激活,、間隔重復曝光拍攝、LCD顯示屏等,。
對于喜歡拍夜景的人來說,,建議購買功能比較豐富一點的快門線,在這方面需求比較少的人可以選購簡單的設計?,F(xiàn)在的電子快門線每一家廠商的接頭設計都不同,,價格也比傳統(tǒng)快門線高出許多。
計算機
既然身處數(shù)碼時代,,使用的又是數(shù)碼相機,,最好是要準備一部計算機了。 對于一般的影像處理來說,,CPU為Pentum 4以上等級的計算機就蠻好用的了,,內(nèi)存至少要把它加到512MB,這樣跑圖才會比較順暢一些,。
屏幕的部分買個大廠牌的LCD來用,,暫時先不要去考慮屏幕校色的問題,這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初學者倒是先把基礎攝影先學好比較重要,。
輸出的部分我們倒是不建議買太好的打印機,因為現(xiàn)在打印機印得再好,、也不會比你拿到相館直接作數(shù)碼輸出來的棒,。自己輸出在紙張及墨水上的支出也不便宜。
影像處理軟件這兒推薦兩個–Adobe 的Photoshop,、及Ulead的PhotoImpact,,這兩套軟件都是目前最熱門的,,同時也有中文版本,市面上有不少的工具書作教學介紹,,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來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