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說防抖一般都是指光學防抖,,本文也不包括電子防抖,。防抖的最重要作用就是保證在低快門情況下,保證畫面不會因為抖動而模糊,。 對于攝影來說,,防抖大概分兩種方式實現(xiàn),,一種是機身防抖,一種是鏡頭防抖,。 佳能和尼康就是采用的鏡頭防抖,,一般采用鏡頭防抖,就不再采用機身防抖了,。佳能在膠片時代就已經(jīng)有防抖鏡頭了,。隨著技術進步,現(xiàn)在防抖可以達到5級防抖水平,。比如我們熟知的安全快門為鏡頭焦距的倒數(shù),,拿200mm鏡頭來說,正常安全快門應該為1/200秒,,有了5級防抖,,大概手持1/8秒仍能保證畫面清晰銳利。 各家鏡頭關于防抖的簡稱,尼康VR,,佳能IS ,,騰龍VC ,適馬 OS,,松下OIS等等,,大家買鏡頭看標識即可。那買鏡頭一定要防抖嗎,? 1.防抖鏡頭一般都會比同規(guī)格鏡頭大一圈,,價格至少要貴1000元以上。 2.腳架才是王道,,能用腳架情況不用防抖鏡頭也可,。有的鏡頭不具備自動判斷腳架狀態(tài),,上腳架要關閉防抖,否則也會造成圖像模糊,。 3.若拍動的人像等,,高速快門還是需要的,再怎么防抖也無法避免人物運動造成的模糊,。 4.一般認為,,長焦防抖更有意義,廣角以及50mm以下焦距防抖意義不大,。 機身防抖,,單反時代,主要以賓得為代表,。因為機身防抖,,賓得的鏡頭就可以不管防抖了,這樣就可以降低鏡頭的造價,,而且不管啥鏡頭也就都有了防抖功能,。 但從實際使用效能來說,,鏡頭防抖似乎效率更高,因此一段時間以來,,鏡頭防抖成了主流,。但是,自從微單異軍突起之后,,機身防抖又有了新的優(yōu)勢,,特別在視頻領域實用性更高。其中一個異類就是索尼,,不但擁有機身的5軸防抖,,還同時擁有鏡頭防抖,。估計后續(xù)的尼康,、佳能無反也會追隨這個機身方向。 另一個機身防抖的大咖就是奧里巴斯,也是具備5軸機身防抖是實力,。 目前最新的5軸防抖,,具體指:俯仰搖擺(Pitch),、左右搖擺(Yaw),、水平平移(X)、垂直平移(Y)和旋轉(Roll),。 至于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哪個更有前途,,你怎么看,?請在評論區(qū)告訴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