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搖山是《山海經(jīng)》記載的第一座山,考察其地理位置,,弄清其有關(guān)情況,,對于研讀全書是有一定作用的。 為便于對照,,先錄此條經(jīng)文如次: 南山經(jīng)之首曰雒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于西海之 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 余,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穀而黑理,其華四照,其 名曰迷穀,,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 走,,其名曰獨獨,食之善走,。麗■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 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過去談論招搖山的位置的,約有四說: 其一,,郭璞以為“在蜀伏山”①,,即今岷山。但岷山已明確列入《中次九經(jīng)》,,顯然不屬于《南山經(jīng)》范圍,。 第二,清人呂吳調(diào)陽認為,,■山即今雅魯藏布江源的達穆楚克山,,招搖山即狼阡喀巴布山。其根據(jù)是當?shù)赜谐亍跋箅x仰 ① 郭璞:《山海經(jīng)傳》(凡郭注此經(jīng)之文字均見此書),。 地張喙之形”①,。然而中國之大,湖泊之多,,形似鳥狀者何獨此池,。更主要的是:按經(jīng)文所說,從招搖山到東?;采焦仓欢Ь虐儆嗬?,而從狼阡喀巴布山到東海,即使按直線計算,,也有七八千里之遙,。里程如此懸殊,誰敢相信,。 其三,,高誘注《呂氏春秋.本味篇》說:“招搖,山名,,在桂陽”,,指今廣東連縣,。 其四,日人小川琢治發(fā)揮畢沅之說,,認為雊山即灌湘山,,亦即廣西的海洋山;并稱招搖山在海洋山西北,,而麗膺水即發(fā)源于此山西麓的大融水②,,大融水即今漓江上游。 譚其驤先生近著《論(五藏山經(jīng))的地域范圍》,,同意高誘之說,,并將招搖山定為廣東連縣北的方山,指連江,,即麗膺水,。其根據(jù)之一,是馬王堆出土的深平防區(qū)圖(即《西漢初期長沙國南部地圖》)上繪有漢桂陽縣治的一條江,,其江即“源出連縣北方山的連江,,實際上是東南流至英德縣南連江口會合北江南流人海的,但在深平防區(qū)圖內(nèi),,則畫作源出縣北,,流經(jīng)縣治西,西南偏西流一大段直到接近海邊處才折東人海,?;旧险f是西流”。這與經(jīng)文“西流注于?!钡牧飨蚩烧f是相符的,。譚先生還說:“《山經(jīng)》時珠江三角洲尚未成陸,經(jīng)文所謂‘臨于西海之上’的‘西?!?,麗■水‘西流注于?!摹,!瑧附裰榻侵抟粠М敃r的海面,?!?/span> 譚先生指出的小川琢治所說的大溶江是東南流,與經(jīng)文的“西流”不符,,而且招搖山即海洋山西北面的山何以去海那么遠,,談不到臨于西海之上,但譚先生很客觀地指出,,連縣北的 ① 《諸子釋地.五藏山經(jīng)傳》,。 ② 譚其驤:《論(五藏山經(jīng))的地域范圍》,。 方山去海也甚遠,不過在這里譚先生卻原諒《山經(jīng)》的作者是由于“對嶺南山川遠近的知識是很模糊的”的緣故,。 譚先生又說:《大荒東經(jīng)》“融水出焉”的招搖山,,“應是另一招搖山,不是這個《南山經(jīng)》的招搖山”,。還說:“《南山首經(jīng)》所載山川的地域應包括今廣東連縣以東之地……但不包括廣西,。廣西在當時不屬于《山經(jīng)》地域范圍內(nèi),而屬于《大荒經(jīng)》,?!?/span> 筆者據(jù)有限資料初步探索的結(jié)果認為:招搖山應是廣西興安縣的苗兒山,而廣東連縣的方山當是權(quán)陽山即《南山首經(jīng)》的第四山?,F(xiàn)說明如下: 招搖山 欲確定招搖山的地理位置,,必須滿足經(jīng)文提出的四個條件: (1)麗眉水要發(fā)源于招搖山而流人“西海”,;(2)“西?!睉嗾袚u山和麗膺水不遠;(3)雛山當為一群山之總稱,,招搖僅屬其一,,且具有為群山“之首”的特殊條件;(4)招搖山的物產(chǎn)應與經(jīng)文所說的相符,。按此四條,,廣西苗兒山實足以當之。 一,、麗麿水即今之漓江 按水的流向:漓江從苗兒山流出直到今桂林市,,實際是西南流,《山經(jīng)》的作者概而稱之為“西流”,,方位已算比較準確的了,。因為,即使東漢時期,,中原不少人對嶺南的山川位置確知的也很有限,。如《漢書.地理志》 (下簡稱: 《漢志》)說: “離水東南至廣信(漢蒼梧郡治,今梧州市),,人郁林(漢郁林郡在蒼梧郡西,,郡治在今桂平西)?!卑嗍纤^離水,,除今漓江而外,還包括今桂林市到梧州市的“桂江”,;從整個離水而言,,稱東南流是符合實際的,。但又說“入郁林”,即從梧州市到今桂平一帶,,卻是溯江而西上了,,顯然不是離水的流向。班氏應有所本,,可能是據(jù)麗■水“西流注于?!倍鴣恚?,則他認為離水便是麗膺水了,。也可能“郁林”為“郁水”之誤,待考,。 漓江即麗膺水是可考的,。《易.離卦》:“彖曰:離,,麗也”,。麗、離古音可通,。又如《詩小雅.漸漸之石》: “月離于畢”,,《論衡.說日》作“月麗于畢”?!段倪x.潘安仁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婉婉長離”,,李善注:“離與麗,古字通”,,均可證,。“麗■”之名應是當?shù)厥a(chǎn)鹿類動物的緣故,?!墩f文》曰:“麗,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從鹿麗,。 《禮》麗皮納聘,,蓋鹿皮也,?!倍巍蹲ⅰ芬吨芏Y.注》曰:“麗,耦也,?!丙愑钟腥A靡之義,,如《漢書.地理志》: “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薄墩f文》: “大麋也,,狗足,從鹿,,旨聲,。”《本草綱目.獸部》:“膺即古麂字,?!崩顣r珍說:麂“牡者有短角,黧色豹腳”,。說明,,即是有駁雜斑點的麂子,與鹿同屬,。以“麗■”名水,,可能是古代這條江邊常有成雙成群的麂子出沒。 《后漢書.郡國志》零陵郡始安(即今桂林市)侯國條注:“始安郡記曰:縣東有駁樂山”,?!短藉居钣洝?下稱寰宇記)臨桂縣條稱:“駁鹿山一名福祿山,在州東北一十五里”,?!蹲x史方輿紀要》(下稱方輿紀要)說:駁鹿山即駁樂山。駁鹿實與麗膺的意義相符,,可能為麗膺水留下的地名痕跡之一,。今桂林市一帶出產(chǎn)鹿類動物的歷史悠久。甑皮巖石器時代遺址中,,發(fā)現(xiàn)距今七八千年這里便產(chǎn)有赤麂,、梅花鹿、漓江鹿,、水鹿等動物,。《太平寰宇記》,、《清一統(tǒng)志》記載此地的土產(chǎn)有麖皮,、麋皮。這些資料說明:麗膺水定在漓江較其他地方更為合適,。 漓水名稱之由來,。宋人柳開認為湘、漓二水的名稱是由于兩水“相離”的緣故,。此說,,清人趙一清釋《水經(jīng)注.漓水》中指出這是“不識水道,,妄生異議者也”,本文不再討論,。 二,、誰山指海洋山及其附近諸山.招搖山即今之苗兒山 按經(jīng)文,麗厝水源出于招搖山,,今漓江亦源于苗兒山,,故苗兒山當即招搖山。招搖之義或為古代的倒裝詞,, “搖”通“徭”,,指古之徭族, 《大荒東經(jīng)》有“帝舜生戲,,戲生搖民”可證,。“招”同“召”,,“招搖”即“徭召”,,意為徭族部落或徭族區(qū)域,招搖山即今天所謂“瑤區(qū)的山”,,或“瑤族的山”,。古之招搖山后來之所以稱為苗兒山,有兩種可能:其一,,招,、搖、苗,、貓古音同在宵部,,音近相通,故苗兒山在明清時又稱貓兒山(見道光《興安縣志》),。其二,,此山處于苗、瑤,、壯等族雜居之地,,山的西側(cè)今有龍勝各族自治縣可證。苗,、瑤兩族語言,、習俗相似,關(guān)系密切,,故解放前有的學者甚至認為苗,、瑤同源①,故稱為瑤族的山可,稱為苗族的山亦可,。 海洋山亦稱洋海山,,《漢書.地理志》和《水經(jīng)》稱為陽海山,,而《后漢書.郡國志》及《水經(jīng)注》則稱之為陽溯山,。■山,,當主要指海洋山,。日人小川琢治認為鵲(■)山系鸛山之訛,鸛山即灌湘山,,以其在灌水,、湘水之間而得名,這也當是 ① 《瑤族語言簡志》,,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 指海洋山。①此地的灌陽縣城三國時就筑在雀兒山上,。②雀兒山或即雛山之遺名,。如前所說,按經(jīng)文■山當為群山之總稱,,指海洋山,、越城嶺和都龐嶺比粼諸山,招搖山為“其首”,,方有著落,。值得重視的是:《山經(jīng)》之時已能歸納眾山成為體系,盡管還不夠準確,,卻也不能不說這是中國地理學史上的一個進步,。 苗兒山海拔2141米,為廣西乃至華南第一高峰,,這便是招搖山為雛山之首的主要原因,。這一帶據(jù)《寰宇記》說“春秋時(為)越地,七國時服于楚,,戰(zhàn)國時為楚越之交境”,,可見早是兵家爭奪之地,故《山經(jīng)》作者將其置于全書之首,,是有道理的,。后來秦兼嶺表、漢伐南粵,,此為戍守,、駐兵之重地即為明證。 三、問題的關(guān)鍵是:招搖山所瀕臨的“西?!痹诤翁? 這也有兩說: 其一,,如譚其驤先生所說,指珠江三角洲所在的今之南海,。但《山經(jīng)》未見“南?!敝赌仙浇?jīng)》稱“西?!币矁H見于此條,。這位《山經(jīng)》的作者或以為麗■水畢竟要西流人海,故虛擬“西?!敝?。如前所述,班固對于漓水如何人海,,尚不甚了了,,況《山經(jīng)》的作者,是可以理解的,。 其二,,今桂林市附近當時為一大湖,即此經(jīng)文所謂之“西?!?。其所以稱為“西海”,,因其在五嶺之西,,也在楚國南疆西端的緣故。今桂林市區(qū)內(nèi)的杉湖,、榕湖可能即是“西?!钡倪z ① 譚其驤:《論(五藏山經(jīng))的地域范圍》。 ② 《灌陽縣志》,。 跡,。《山海經(jīng)》中的“?!辈簧賹崬楹纯勺C,。大約稱湖為海是古之通例。如蘇武牧羊之“北?!奔簇惣訝柡?,它如青海、邛海,、洱海,、草海等都是指湖泊而言,此一“西海”也不例外,。 從文物考古看,。據(j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桂林市北面的興安,、全州,,東邊的灌陽、恭城,,南方的平樂,、荔浦,,西側(cè)的永福等地,,都有大量的漢代和春秋、戰(zhàn)國時的墓葬發(fā)現(xiàn),,唯獨桂林市區(qū)附近約三四十里之內(nèi),,只有六朝以后的墓葬,不見漢墓出土,。①說明這方圓三四十里的地方,,古代確為一大湖,以后水位逐漸降低,,到漢時還不大適宜人們居住,,六朝以后才逐漸開發(fā)為良田沃野。這從文獻記載中也可以得到證明,。據(jù)《輿地紀勝》卷103引《桂林志》稱,,興安縣建有秦城,系“秦始皇三十二年筑以限越”,。而桂林市的城池,,據(jù)《方輿紀要》卷107引《風俗記》稱,最初為唐代“桂州總管李靖所筑”,。從政治,、經(jīng)濟、軍事,、交通各方面而言,,桂林市都較興安縣城重要,為什么筑城反而較晚,,只能說明秦漢時這一帶地方還處于從湖泊向陸地轉(zhuǎn)化的過程之中,。 再以漓水的名稱為證。這條水的干流,,歷來都是分段命名的,,名稱繁多。遠的不說,明清時據(jù)《方輿紀要》大川條稱,,今桂林市以上名靈江,、融江,今陽朔以上稱桂江,、始安江,,再下到今梧州市則稱為府江。至今仍稱桂林市以上為漓江,,以下為桂江,。按漓水干流全長僅430余公里,其稱呼如此復雜,,就是因為今桂林市附近曾經(jīng)是大湖的緣故,。當漓江(麗膺水)從 ① 據(j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張世銓同志函告,并承他提供不少有關(guān)廣西物產(chǎn)等情況,謹此致謝,。 苗兒(招搖)山流出后,,經(jīng)今靈川等地進人大湖(西海),然后湖水向東南低地溢出,,形成現(xiàn)在的桂江,。甚至還可設想,湖水溢出后起初是泛濫橫流,,到現(xiàn)在的平樂又眾流歸一,,形成后來的府江。由于各段并非直接相通,,所以被人們看成是幾條江流,,各呼其名,沿襲至今,,理所當然,。這樣,不僅合理解釋了漓水分段稱呼的緣由,,并與經(jīng)文符合:麗膺水(漓江)西流注于海,,招搖山瀕臨于西海之上(古書表示地理位置的“上”字,常指為在其北面的意思),。如《晉書.地理志》上庸郡有北巫縣,,在竹山,蒙文通先生說,,北巫正是《楚策》所說的“巫上”,,即可為證(見蒙著《巴蜀古史論述》第11頁)。這樣一來,,山與海距離遠近的問題也即迎刃而解,。 從地質(zhì)考察看:今桂林,、陽朔一帶正處于海洋山系與越城嶺及三臺山系之間的槽谷平原中,又系溶洞眾多的喀斯特地形,,一旦峽谷積水,,必然形成湖泊。 《寰宇記》卷1砠稱:“(漓)水自嶺南流……水勢極高,,每年三至五月,,大水暴漲,淹侵城池,?!睋?jù)志書記載,直到解放以前,,這種狀況并未改變,。其實即使在秋冬季節(jié)也是遍地的江、湖,、溪,、泉,、湫,、塘、潭,、井之類,,一片水澤景象,連桂林市區(qū)至今仍是塘堰星羅棋布,,地下水之豐富,,實為國內(nèi)罕見。陽海山,、海洋山,、洋海山之名,不離一“?!弊?,或即此山瀕臨于“西海”之遺意,,亦未可知,。 四、《大荒東經(jīng)》的招搖山也當指苗兒山,,不是另有一座招搖山 這段經(jīng)文是: 有招搖山,,融水出焉?!幸诐摮?,為國于獸,,方食之,名曰搖民,。帝舜生戲,,戲生搖民。 此融水有二說:一指漓水上游源出于苗兒山西麓的大溶江①,;一指今融江(柳江支流)右支的潯江,。潯江即《水經(jīng)》浪水、《漢志》的潭水,。潯,、浪、潭音近相通,,書寫各異而已,。此水有三源?!端?jīng)》說出鐔成沅水谷,,《漢志》說出自玉山,《寰宇記》說源出敘州西界,,皆指苗兒山西北的北源而言,。《清一統(tǒng)志》稱:“潯江出自老堡東北,,城步,、義寧二縣水所匯?!背鲎粤x寧者為南源,;出自湖南城步與桂境交界者為中源,位于苗兒山東北,??芍鲜鰞烧f,不論何者為是,,《大荒東經(jīng)》的招搖山均指今苗兒山而言,。何況搖民祖先舜的活動地區(qū)曾達于九疑山。九疑山在苗兒山東南不遠,,按漢代建置,,今之九疑山、越城嶺,、海洋山同屬于零陵郡,。招搖山之所以要列于《荒經(jīng)》的東方,是因為《荒經(jīng)》與《山經(jīng)》的作者各人所在的地方不同,。如果呂子方,、蒙文通兩先生所說《荒經(jīng)》和《海經(jīng)》為巴蜀人的作品屬實,,招搖山則位于巴蜀的東南,故列入《大荒東經(jīng)》是合理的,?!赌仙浇?jīng)》的青丘之名也見于《大荒東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即可為證?!洞蠡臇|經(jīng)》中的黑齒國,,也可以解釋為兩廣地區(qū)吃檳榔而口齒染黑的氏族。從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大荒經(jīng)》與《山經(jīng)》在內(nèi)容上有著某種承繼關(guān)系,,從而窺見《山海經(jīng)》全書結(jié)構(gòu)之一斑,。 五、苗兒山一帶的物產(chǎn)與經(jīng)文記載的也相符合 招搖山特點之一是“多桂”,。 《寰宇記》桂州條云:漓水 ① 譚其驤:《論(下藏山經(jīng))的地域范圍》,。 “其江源多桂,不生雜木,,故秦時立為桂林郡”,。這里的江源即指越城嶺苗兒山以及海洋山一帶,可見其以產(chǎn)桂著名并不亞于湘粵邊境的漢桂陽郡,,雖然苗兒山一帶漢時改屬零陵郡,。《寰宇記》等書將桂心列為此區(qū)特產(chǎn),,也是證明,。 招搖山所產(chǎn)的“祝余”,郭璞注曰“或作桂荼”,。今人覃保霖《壯醫(yī)源流綜論》①稱:“‘祝余’壯語讀為‘卓醫(yī)’,意為‘放藥’,。又參看《爾雅,,釋木》荼為茶之初文,故桂荼猶今之桂茶,?!庇霉鸬闹θ~水煎當茶飲以防治疾病,這是壯醫(yī)用藥方法之一,,猶如蜀人飲苦丁茶防暑熱,,荼本有苦意。但“祝余”特點是青花,、如韭,,顯非桂葉,可能是最早被當作“放藥”的一種植物,,專有名詞變成了普通名詞,?;蛞詾橹附裰扉T冬。檢《本草綱目》卷18“天門冬”條,,其葉形,、花色均極相似;梁陶弘景,、唐慎微,、宋掌禹錫諸醫(yī)學都贊其有“辟谷不饑”的功能,道家則稱頌為“仙人糧”云云,。此說可供參考,。 “迷谷”,覃保霖說:“壯語訓為草木之母根,。壯俗,,幼兒體弱多病者,常佩藥用草木根一截,,亦能防治疾病,。甚至成人患病,也用佩藥法,?!睋?jù)此,“迷谷”當為廣西壯族民間習用的一種“佩藥”,,按其形狀,,或以為是木棉、鳳凰樹,、赤槿之類,,未可定也。廣西同正(今崇左,、龍州間)壯語稱樹為“果迷”②,。果、谷雙聲,,“果迷”或即“迷谷”之倒裝音,。 上面兩種藥用植物,不必廣西才有,,但廣西產(chǎn)有也是事實,。苗兒山以及龍勝一帶很早便有壯族居住。據(jù)徐松石說:“廣西龍勝徭人稱■人為本地人,,而稱說國語的漢人為客 ① 《中華醫(yī)史雜志》1982年第4期,。 ② 徐松石:《粵江流域人民史》,第52頁,。 人,?!雹僬f明壯族較瑤族居此為早。他又說:“苗徭采襲■人語言很多,,種人采襲苗徭語音甚少,。”②徐氏并專章論述了壯族乃嶺南土著,。由此可知“迷谷”,、“祝余”原為壯語的可能性極大。 招搖山產(chǎn)■■,,見于《山海經(jīng)》本身,。 《海內(nèi)南經(jīng)》曰:“蒼梧之山,帝舜葬于陽,,帝丹朱葬于陰,,汜林方三百里,在■■東,??窨裰嗣錇楂F如豕而人面,,而舜葬西,。”蒼梧山即九疑諸山,,在桂林,、興安之東,與招搖山地望相符,。 “多金,、玉”也是招搖山區(qū)的特點?!俄n非子.內(nèi)儲說上》:“荊南之地,、麗水之中生金,人多竊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輒辜磔于市,,甚眾,;壅離其水也,而人竊金不止,?!边@是麗膺水產(chǎn)金的證據(jù)之一。桂林地區(qū)戰(zhàn)國時為楚之南疆,,符合“荊南之地”的地望,。經(jīng)文又載明此地多金,。或以為桂林地區(qū)現(xiàn)不以產(chǎn)金著名而否認韓非子所說的麗水即今之漓水,,我以為不然?,F(xiàn)在不以產(chǎn)金著名并不等于古代無金。按《內(nèi)儲》所說,,當時的官方采取了隔離措施,,甚至施以車裂、分尸等酷刑處置了許多采金的百姓,,而百姓仍然采金不止,,可知這里的金早被采盡,即使未盡,,數(shù)量也不多了,。由于年代湮遠,此事很難確考,,但也并非毫無遺蹤可尋,。例如現(xiàn)在苗兒山麓的兩金公社的“兩金”便是金坑、金石兩個小地名的聯(lián)稱,。說明這里從前確曾產(chǎn)過金,。而且,這一帶既然有產(chǎn)金的地質(zhì)構(gòu)造,,金礦床絕不止一處,;現(xiàn)在的漓水下游、桂江左岸的昭平縣便有一處大金礦,,也是明證,。由此而觀之,《南山經(jīng)》此一記載應當是可靠的,。 ① 徐松石:《粵江流域人民史》,,第87頁。 ② 徐樺石:《粵江流域人民史》,,第55頁,。 玉的品種甚繁,現(xiàn)在科學依玉有輝石,、閃石等質(zhì)的差別而分為軟玉,、硬玉兩類。古人所稱的玉,,其涵義和石質(zhì)與現(xiàn)在未盡相同,。據(jù)《元和郡縣志》卷37載,唐開元中今桂林地方每年要進貢白石英二十兩,這是一種質(zhì)地純潔的水晶石?,F(xiàn)在的興安縣仍盛產(chǎn)大理石,、螢石,該縣的界首即修有大理石公路橋一座,,縣屬的白石公社所產(chǎn)螢石,,可用以刻圖章。龍勝縣則有一大滑石廠,。這些特殊的石頭,,大抵便是招搖山地區(qū)“多玉”的根據(jù)。 “育沛”,,郭璞無解,,近人釋為碡瑁,可從,。碡與育同屬覺部,,沛與瑁皆為雙唇音,故育沛與■瑁實為一物,。 《周書.王會》稱“南蠻”六國所獻特產(chǎn)即有碡瑁,。按《山經(jīng)》文意,育沛為防治瘕疾的“佩藥”,。瘕疾,,中醫(yī)釋為腹內(nèi)游動不定的包塊?!侗静菥V目》介部說:■?!吧鷰X南海畔山水間”,“可破癥結(jié),、消癰毒”,;“生佩之,辟蠱毒”,,與經(jīng)文吻合,。說明《山經(jīng)》對研究醫(yī)藥學史也有一定價值。 扭陽山 招搖山既在廣西,,廣東連縣北的方山究系何山,。按以水定山之法,廣東現(xiàn)在的連江即是怪水,,北江干流及上游的武水則是憲翼之水,,而方山乃是《南山首經(jīng)》的租陽山。 現(xiàn)照錄租陽山條的經(jīng)文為次: (猨翼之山)又東三百七十里,, 曰扭陽之山,其陽多 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 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 焉,,而東流注于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 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按南山首經(jīng)文意,,權(quán)陽山在招搖山東1050里,,合今里約730里(依譚先生說)。而方山在苗兒山東南方,,直距五百里左右,?!渡浇?jīng)》所計方位多不精確,,東南記為東,不算誤記,。其里距相差二百多里,,是因為其間橫亙著越城,、都龐、萌渚,、九疑諸大山,,山路蜿蜒上下,故實際里程是大體相符的,。 一,、先證連江即怪水 古籍記載連江者甚多: 《海內(nèi)東經(jīng)》: “潢水(一本作湟水,湟,、潢古同音通用)出桂陽西北山,,東南注肄水,人敦浦西,?!?/span> 《水經(jīng).漚水》:“漚水出桂陽縣盧聚,東南經(jīng)過含漚縣(即今廣東英德西北之治洸鎮(zhèn)),南出漚浦關(guān)為桂水,?!?/span> 酈道元注漚水云:“漚水出桂陽縣西北部上驛山盧溪為盧溪水;東南流注桂陽縣故城,,謂之漚水,。《地理志》曰:漚水(按:今本《漢書地理志》作匯水)出桂陽,,南至四會是也,。”又注:“(漚浦)關(guān)在中宿縣(按:今廣東清遠縣地),,漚水出關(guān)右會溱水,,謂之漚口?!渡胶=?jīng)》謂之湟水,。徐廣曰:湟水一名漚水,出桂陽,,通四會,,亦曰灌水也。漢武帝元鼎元年(按:《史記.南越列傳》作五年),,路博德為伏波將軍征南越,,出桂陽,下湟水,,即此,。漚水、桂水其別名也,?!?/span> 可知:漚水別有湟水、潢水,、匯水,、灌水、桂水諸名,。而桂,、怪同屬見紐,僅一聲之轉(zhuǎn),;匯,、淮很可能是漚字的形訛,故漢以前的連江當稱怪水無疑,。按流向也是相符的:怪水“東流注于憲翼之水”,,潢水是“東南注肄水”,。漚水“東南過含漚縣”而與溱水合。現(xiàn)在的連江也是東南流至連江口與北江干流會合,,東南記為東,,如前所述,是因《山經(jīng)》記載不精確,,多記基本方位,未記中間方位的緣故,。 二,、武水和北江千流即是憲翼水 今廣東北江干流及其上游武水, 《水經(jīng)》稱為溱水,, 《漢書.地理志》稱秦水,,《海內(nèi)東經(jīng)》稱肄水,名異而實同,,《水經(jīng)’溱水注》已經(jīng)說明,。不過武水的發(fā)源地,前二書稱臨武縣,,《海內(nèi)東經(jīng)》卻稱臨晉,。臨武指此縣治臨于武溪水,而臨晉指臨于溱水,,溱,、晉古音同為真部、精紐字,,故通用,。問題是為什么說溱水即是憲翼水,憲翼之名含義為何?主要是根據(jù)水的湘而言,。 《水經(jīng)》稱溱水是“西南流過湞陽縣,,出漚浦關(guān),與桂水合”,?!稘h志》也說“秦水東南至湞陽入?yún)R”。前已證明匯水,、桂水即怪水,,而怪水又是東流注于憲翼水,這就說明憲翼水即是溱水,。這與《海內(nèi)東經(jīng)》潢水“東南注肄水,,人敦浦西”也是一致的。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為什么“漚浦關(guān)”又名“敦浦”?考“敦浦”,,《水經(jīng)注》作“郭浦”,,畢沅,、郝懿行都以“敦浦”為“郭浦”之偽,趙一清復改“郭浦”,,為“敦浦”,。然而諸家對此二名都未作解釋。按愚所見,,敦并非郭字之訛,,而不當為漢族語言。徐松石《粵江流域人民考》第228頁云: “陸次云《峒溪纖志》謂:‘苗人掠得漢人,,藏之峒內(nèi),,恐其逃逸,以不靴著之而不鎖,,使之終日莫出,。’《注》謂‘不’音墩,,可見墩就是鎖困之義,。”敦,、墩同音,,轉(zhuǎn)用作關(guān)隘之關(guān),對漢語言而言,,苗瑤語多倒裝,, “敦浦”應是“浦敦”,也即是“浦關(guān)”,,實為漚浦關(guān)的苗語名稱,,確切地說這是苗、漢語言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因為“浦”乃為水濱,、河岸之義。于此可見:漢語之地方變體在《山海經(jīng)》中亦有之,,頗值得注意,。 “憲翼”,漢語也無解,?!皯棥碑斒菈颜Z“顯”的對音。壯語顯字有烏黑之義,,與暹羅的暹同音同義,,古代稱兩粵土著壯族為“顯濮”可證①。漢語對此音不能用“顯”字,,因顯有光明之義,,與黯黑之義相反,。如《詩。清廟》“肅離顯相”,,《箋》曰“顯,,光也”。但“憲”可假借為“顯”,,如《詩.假東》“顯顯令德”,,《禮記.中庸》作“憲憲令德”。故用憲字以對壯語顯字的音,。據(jù)文獻記載,,溱水各支流多有污水注入,如支水,、湯泉水流出大量的硫磺水,岑水產(chǎn)膽凡,, “致使兩岸石色皆赭”②,。尤其是溱水在漚浦關(guān)即今連江口一帶與湟水會合后,湟水上游的盧溪水,、犁溪水等也帶很多黑水滲入,。大概古代的憲翼水水色蒼黑,污染嚴重,,是其特點之一,。 翼,《文選.琴賦》“駢馳翼驅(qū)”,,李善注曰:“翼,,疾貌”。又翼與潠音同義通,?!痘茨希[冥訓》“澤受潠而無源者”,高誘注云:“潠,,雨漬激流者,。”故翼在這里當有水流湍激之義,。前引《海內(nèi)東經(jīng)》肄水之肄,,因與肆同為微部字,可通假,,肆也有疾義,。《詩.大明》:“肆伐大商,?!薄睹珎鳌吩唬骸八?,疾也?!彼募彪y行,,也是憲翼水的特點之一。文獻中記載的事例甚多:如《水經(jīng),。溱水注》形容武溪“南入重山……懸端洄注,,崩浪震山,尤其是六瀧水,,險急不可人,,常使船工困厄,行旅傷悲,?!惫是乇偃ぃ蝗±?、湟兩道,,即是明證。 ① 徐松石:《粵江流域人民史》,。 ② 《清一統(tǒng)志》,,韶州府山川條。 材料說明:憲翼水即黑色激流之義,。這個名稱也是漢,、壯兩種語言的結(jié)合物。 三,、再談扭陽山及其物產(chǎn) 連江既是怪水,,北江干流為憲翼水,而連縣的方山乃連江的發(fā)源地,,無疑即是租陽山,。古代荊湘多產(chǎn)權(quán)木,中次十一經(jīng),、十二經(jīng)的荊山,、洞庭山系產(chǎn)扭之山共有十座之多。據(jù)《爾雅注疏》稱,,扭木“材中車輞”,,“可為弓弩干”,能作車輛和武器的材料,,古人是重視的,。權(quán)陽山或鄰近產(chǎn)扭之地,或以產(chǎn)權(quán)而著稱,。 權(quán)陽山也產(chǎn)金,。郭璞認為此處所指的赤金為銅,,白金為銀,很是,?!短茣乩碇尽贩Q桂陽(連縣)產(chǎn)銀,連山(連山壯族自治縣)有銅,?!端问罚乩碇尽酚浻嘘柹娇h的銅坑,在今連縣之南,?!斗捷浻浺逢柹綏l說:“銅沙山在縣西南七十里,舊嘗產(chǎn)銅,?!薄肚逡唤y(tǒng)志》連州條引《九域志》云:“桂陽縣有同官一銀場,陽山縣有銅坑一銀場,?!钡鹊取=钥勺C實,。 鹿蜀即蜀鹿,可能是當?shù)厣贁?shù)民族的倒裝語,。以文所記之馬狀,、虎文、赤尾與一般鹿類無異,,惟“白首”為其特點,。《水經(jīng).漚水注》曰:含漚“縣有白鹿城,,城南有白鹿崗,,咸、康(晉武帝咸寧,、大康兩年號)中,,郡民張魴為縣有善政,白鹿來游,,故城及崗即名焉”,。是與蜀鹿自首相符?!侗静菥V目》獸部稱鹿茸,、鹿角膠有利男女生育,可能嶺南也有用鹿角當佩藥使用的習俗,。 經(jīng)文所記玄龜之狀,,與一般龜無別,。《本草綱目》將其附人鶚龜條,,但無發(fā)揮,。惟水龜條下稱龜溺可治耳聾與此經(jīng)差合。但“可以為底”一句諸家所釋皆與《木草》藥性不符,。郭璞曰:“底,,躪也?!苯艘嘤嗅尩诪殡蓦照?,實為附會其所謂古代旅行家之需要而已?!卑矗旱?,當訓為臀,此處指肛腸疾病之總稱,。 《本草綱目.介部》:龜可治鼠瘺,、赤白帶等疾病。皆可為證,。 結(jié) 語 《山海經(jīng)》一書,,自司馬遷以后,學者多以為是荒誕奇怪之古籍,,至今仍有人持此說法,。從以上對招搖、權(quán)陽兩山的考察可以看出,,書中的記載非特地理位置有可以指實者,,而且其物產(chǎn)、醫(yī)藥等資料也可反映出當時當?shù)氐膶嶋H情況和認識水平,,對研究我國上古社會實有一定的科學價值,,此書絕非僅有神話故事而已。 從《荒經(jīng)》和《山經(jīng)》的招搖山同指一山,, 《山經(jīng)》與《海經(jīng)》《荒經(jīng)》均有青丘之名等情況,,可以看出《山海經(jīng)》中各經(jīng)確實不是一人一時一地之作,但是各經(jīng)之間卻有著某種程度的承繼關(guān)系,。這對于深入研究此書,,當有一定參考價值。 本文雖僅考察兩座山,,但已涉及地質(zhì),、生物、礦物、醫(yī)藥,、歷史,、語言等許多方面,就語言而論,,也不是單純用漢語可以解釋清楚的,。所以對《山海經(jīng)》的研究,應由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學者通力合作,,方能得出全面,、準確的結(jié)論。 ① 江紹原:《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 |
|
來自: 香梅傲骨 > 《山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