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學了句粵語:丟那媽,,收皮,。
開始也不懂“收皮”什么意思,后來去谷歌“動態(tài)更新”了一回,,就知道了,。
收皮的意思,就是叫你不要再那樣說那樣做了,。延伸一下,,就有:打住,住嘴,,滾蛋的意思,。
最狠的意思,用我的家鄉(xiāng)四川話來說,,就一個字:爬,!
據(jù)傳,,某日晚將有av臺爆料說:2010年7月25日,廣州江南西,,有千人上街支持亞運,。
這些支持亞運的人,很多手里舉著一張紙,,上書:
廣府話 起錨,,煲冬瓜 收皮
(二)
以前,我在深圳見同事,。早上,,一見面,同事都會說一句:早晨,!
早晨的發(fā)音,,不是普通話的:zaochen。而是:早神,!
開始沒聽懂,,心里直納悶:這是早晨啊??!
反正聽著,就象一句話沒講完,!第一次聽粵語,,就這種感覺:一句話說了半截,后面的話又跟了上來,。
嘰里咕嚕,,嘰里咕嚕。舌頭拌在嘴里,,聽不清楚,。
過了幾天,就習慣了,。知道了:原來早神,,就是早上好的意思。
早神,,就早神,。早上有精神。
去外面坐公交車,,很緊張,。那時,有些線路的公交沒自動報站,。下車要自己叫,。
在四川,,你要下車,就站門口,,對前面的司機大喊:師傅,,剎一腳!
司機就知道有人下車了,。
深圳不知會喊什么,。所以,有人下車的時候,,就特別注意聽,。
“有落!”
人喊一聲,,車就停了,。原來下車,叫“有落”,。
車繼續(xù)往前開,。到了站,有人喊:“又落,!”
心里咯噔一下:到底是“有落”還是“又落”,。
正萬般糾結(jié),轉(zhuǎn)眼到了下車的地方:“師傅,,我要落..”
(三)
在深圳,,看電視有個好處,就是可以直接收到香港臺,。
南漂的那陣,明珠臺正放新版的聊齋,。說的是粵語,,有字幕。每天晚上一集,。
電視看到一半,,同事間粵語聊天也能大致懂個八九不離十。心里暗爽,。
有天中午,,和眾多人等在一起吃飯。
突然,,有個老太闖到公司里來了,,嘰里咕嚕地說了一大堆話。一聽不是粵語,,說粵語的同事,,也埋頭吃各自的飯,。
前臺好說歹說把瘋老太婆弄走了。
到了晚間,,香港那邊的老大過來,,跟大家解釋說:那個老太是房東,問房租來了,。
一干人等都聽不懂,,反正不知道你說什么,吃自個兒的飯,,把老太太氣得夠嗆,。
老大說,老太說的是潮汕話,。
此后,,才明白:原來粵語不是一種。至少三大種:廣府白話,、客家和潮汕,。
其中,潮汕是最難懂的,。
(四)
跟大多數(shù)人一樣,,我了解粵語,更多是因為粵語歌曲或電影,。
我第一次看《大話西游》,,就是看的粵語原版。后來再看普通話版本,,就覺得雖然還是很好,,但原滋原味的感覺還是損失了不少。
每種方言或口音,,都有其獨特的感覺和意味,。
成都的李柏清,曾經(jīng)到央視去做了一個普通話版本的散打評書,。簡直沒法聽,。
懂四川話的覺得語言的味道盡失,而普通話聽眾覺得毫無笑點可言,。兩頭不討好,。
(五)
毋庸回避,方言也有其不便的一個方面,。
比方說,,外地人到成都來上大學。老師講課全部用四川話,。外地人覺得四川人說話象打機關(guān)槍,。
一堂課幾百梭子下來,,學生都傻眼了。
聽不懂,!要暈好一陣子,,才明白。
這是方言或口音不便的一個地方,。
還有就是在商務環(huán)境中,,在公司里面。如果人員來源比較復雜的話,,大家需要彼此選擇一種大家都認可的溝通方式:
一來適應了所有人,,二來也比較正規(guī),提高了效率,。
從客戶的角度來說,,你說方言,而客戶聽不懂,,這是你的損失,。
語言有它的文化性,但語言的基本用途,,還是在于:溝通,、交流。
不需要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夸大語言的文化性,更不該把一種方言跟另一種方言對立起來,。
(六)
725廣州撐粵語行動,,個人以為,本質(zhì)上不只是保衛(wèi)粵語,,而是保衛(wèi)一種選擇權(quán),。
公眾有權(quán)力自己來做出決定:什么時候用粵語,什么時候用普通話,。用不著有關(guān)部門,隨心所欲,,上下其手,。
我們生活在一個百年不遇的時代里:
你的電話鈴聲會莫名其妙地變成紅歌;
你的QQ信息被監(jiān)控是合法的,,而你監(jiān)控你孩子的QQ信息是非法的,;
現(xiàn)在輪到粵語了.....
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在淪陷。
丟那媽,,頂硬上,,收皮,!
日你先人板板的,雄起,,龜兒子些,,爬!
噴嚏網(wǎng):原創(chuàng)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