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外經濟 作者:郭麗君 《光明日報》新聞觀察員
近日,,食用油漲價了,而且漲幅還不小,,10%至20%不等,。山東招遠市退休工人莊婷英跑到附近超市,發(fā)現(xiàn)一些大品牌花生油和大豆油已缺貨,,索性多跑了幾家超市,,買了8桶花生油。莊婷英說,,這全家老小一天三頓飯,,哪頓炒菜也離不開油,多存點就能多省點,。 不僅是食用油,,在中國經濟實現(xiàn)總體回升向好的形勢下,很多民生行業(yè)都在年終歲末之際舉起“漲價”的大旗——全國數(shù)十個大中城市的水價漲聲一片,,不少地方漲幅較大,,有的甚至超過100%;電價上漲幾乎是板上釘釘?shù)氖聦?;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的具體方案也在討論中,;一些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和各類服務價格,,也隨之上揚,。 迫于物價“看漲”給生活帶來的壓力,莊婷英又心慌了,,一口氣將水卡,、電卡和燃氣卡都最大限度地充足了錢。這樣一來,,家中半年的積蓄花空了,。 對于中低收入家庭而言,房子更是高不可攀的大山,。如今,,“蝸居”成了這個時代的代名詞,。誰要是在北京三環(huán)內有一套50平方米房子,絕對算得上個“百萬富翁”,。然而,,不斷飆升的房價使得一部分中產階級成為“房奴”,套上了房貸的枷鎖,,過著精打細算的生活,。 而社保、醫(yī)療,、教育等一些十分重大,、關系民生的體制改革遠沒有到位,使得上學,、看病,、養(yǎng)老等現(xiàn)實問題,又成為低收入群體心中最大的“遠慮近憂”,。 支出在上升,,收入增長慢,自然會感覺錢總是不夠花,。因此,,食用油漲價牽動老百姓脆弱的神經,引發(fā)搶購囤油也就不足為奇了,。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 隨著經濟發(fā)展和社會財富增長,,國民收入這塊“大蛋糕”不斷加大,但是對于大蛋糕的分配上,,仍然是壟斷性企業(yè)等分得多,、所得比重逐年上升,,居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不斷下降,。1992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為68.8%,2007年只有52.3%,,16年平均每年下降1%,。與此同時,企業(yè)收入上升16%,。因此,,專家指出,居民收入分配的下降,,無疑是制約著居民消費水平同步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要改變百姓消費能力差的現(xiàn)狀,政府不僅要關注國民收入這塊蛋糕的“做大”,更應該多關注這塊蛋糕是否分配得合理,,理順國家,、企業(yè)、老百姓之間的收入分配結構關系,。 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領域,,勞動者工資增長趕不上企業(yè)利潤增長已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并且這種差距有逐漸拉大之勢,。十多年來,,勞動者報酬的比重呈下降趨勢,職工工資占企業(yè)運營成本由1980年最高時的17%不斷下降到2007年的11%,;資本回報的比重卻節(jié)節(jié)上揚,。從中國與發(fā)達國家小時工資水平比較看,中國大約是0.2美元左右,,歐美發(fā)達國家則是25-30美元,。這種“利潤侵蝕工資、機器排擠勞動”的現(xiàn)象造成了收入差距的不斷拉大,。 近年來,,我國城鄉(xiāng)、區(qū)域,、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未見縮小,,反而不斷拉大。據(jù)了解,,從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從7.3倍上升到23倍,。貧富差距加大,,既不利于擴大消費,也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行業(yè)間收入差距也有增無減,。據(jù)統(tǒng)計,在電力,、電信,、金融、保險,、煙草等央企,,職工僅平均工資就是其他行業(yè)職工平均工資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資外收入和職工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實際收入差距更大,。 工資收入屬于初次分配,,而那些與工資沒有固定比例的福利待遇支出并不是根據(jù)個人勞動效率和給企業(yè)帶來收益的多少進行的分配,不屬于初次分配,,因此也不能通過政府調節(jié)進行再次分配,。這部分收入越多,越容易造成我們看到的壟斷行業(yè)職工與非壟斷行業(yè)職工實際收入差距擴大,,也減弱了再分配補助低收入人群體的能力,。 因此,很多依靠勞動掙取工資的人干得很辛苦,,整天不是加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但依然所得有限,。而在一些壟斷企業(yè)的員工,,勞動付出不多,工資雖然不高,,但是福利卻很豐厚,。上個月財政部表示,有的國企職工福利費與工資及其他成本費用邊界不清,,最高的福利人均超過4.46萬元,,在央企內部,收入差距也極其明顯,。 與私營企業(yè)主相比,,央企高管同時身為官員的“雙保險”身份,使他們沒有經營管理失敗的風險,,大不了調走了之,;而與機關事業(yè)單位高管相比,央企高管卻享有“與世界接軌的”超高福利和年金,。而相當一部分國家稅收,,都在壟斷性企業(yè)職工的隱性福利中流失。 為了糾正這種稅收侵蝕工資的現(xiàn)象,,財政部日前發(fā)布《關于企業(yè)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明確規(guī)定,今后企業(yè)給予職工的交通,、住房,、通訊等補貼將納入工資總額,,也就是說,,作為職工福利的補貼,也須繳納個人所得稅,。 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長將會提速,。而只有低收入群體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收入增長快于高收入群體,中國的收入差距才可能縮小,,消費需求才會得到提振,,經濟結構才能趨于平衡,老百姓才不會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為漲價的油氣水電而擔心,。 (摘自《光明日報》2009年12月20日,,原文標題為《理順國民收入的分配結構——“蛋糕”做大還要分得合理》) 在線下載講稿,,須支付2元。 近日,,食用油漲價了,,而且漲幅還不小,10%至20%不等,。山東招遠市退休工人莊婷英跑到附近超市,,發(fā)現(xiàn)一些大品牌花生油和大豆油已缺貨,索性多跑了幾家超市,,買了8桶花生油,。莊婷英說,這全家老小一天三頓飯,,哪頓炒菜也離不開油,,多存點就能多省點。 不僅是食用油,,在中國經濟實現(xiàn)總體回升向好的形勢下,,很多民生行業(yè)都在年終歲末之際舉起“漲價”的大旗——全國數(shù)十個大中城市的水價漲聲一片,不少地方漲幅較大,,有的甚至超過100%,;電價上漲幾乎是板上釘釘?shù)氖聦崳惶烊粴舛▋r機制改革的具體方案也在討論中,;一些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和各類服務價格,也隨之上揚,。 迫于物價“看漲”給生活帶來的壓力,,莊婷英又心慌了,一口氣將水卡,、電卡和燃氣卡都最大限度地充足了錢,。這樣一來,家中半年的積蓄花空了,。 對于中低收入家庭而言,,房子更是高不可攀的大山,。如今,“蝸居”成了這個時代的代名詞,。誰要是在北京三環(huán)內有一套50平方米房子,,絕對算得上個“百萬富翁”。然而,,不斷飆升的房價使得一部分中產階級成為“房奴”,,套上了房貸的枷鎖,過著精打細算的生活,。 而社保,、醫(yī)療、教育等一些十分重大,、關系民生的體制改革遠沒有到位,,使得上學、看病,、養(yǎng)老等現(xiàn)實問題,,又成為低收入群體心中最大的“遠慮近憂”。 支出在上升,,收入增長慢,,自然會感覺錢總是不夠花。因此,,食用油漲價牽動老百姓脆弱的神經,,引發(fā)搶購囤油也就不足為奇了。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 隨著經濟發(fā)展和社會財富增長,,國民收入這塊“大蛋糕”不斷加大,,但是對于大蛋糕的分配上,仍然是壟斷性企業(yè)等分得多,、所得比重逐年上升,,居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不斷下降。1992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為68.8%,,2007年只有52.3%,,16年平均每年下降1%。與此同時,,企業(yè)收入上升16%,。因此,專家指出,居民收入分配的下降,,無疑是制約著居民消費水平同步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要改變百姓消費能力差的現(xiàn)狀,,政府不僅要關注國民收入這塊蛋糕的“做大”,,更應該多關注這塊蛋糕是否分配得合理,理順國家,、企業(yè),、老百姓之間的收入分配結構關系。 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領域,,勞動者工資增長趕不上企業(yè)利潤增長已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并且這種差距有逐漸拉大之勢。十多年來,,勞動者報酬的比重呈下降趨勢,,職工工資占企業(yè)運營成本由1980年最高時的17%不斷下降到2007年的11%;資本回報的比重卻節(jié)節(jié)上揚,。從中國與發(fā)達國家小時工資水平比較看,,中國大約是0.2美元左右,歐美發(fā)達國家則是25-30美元,。這種“利潤侵蝕工資,、機器排擠勞動”的現(xiàn)象造成了收入差距的不斷拉大。 近年來,,我國城鄉(xiāng),、區(qū)域、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未見縮小,,反而不斷拉大,。據(jù)了解,從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從7.3倍上升到23倍。貧富差距加大,,既不利于擴大消費,,也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行業(yè)間收入差距也有增無減,。據(jù)統(tǒng)計,,在電力、電信,、金融,、保險、煙草等央企,,職工僅平均工資就是其他行業(yè)職工平均工資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資外收入和職工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實際收入差距更大。 工資收入屬于初次分配,,而那些與工資沒有固定比例的福利待遇支出并不是根據(jù)個人勞動效率和給企業(yè)帶來收益的多少進行的分配,,不屬于初次分配,因此也不能通過政府調節(jié)進行再次分配,。這部分收入越多,,越容易造成我們看到的壟斷行業(yè)職工與非壟斷行業(yè)職工實際收入差距擴大,也減弱了再分配補助低收入人群體的能力,。 因此,,很多依靠勞動掙取工資的人干得很辛苦,整天不是加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但依然所得有限。而在一些壟斷企業(yè)的員工,,勞動付出不多,,工資雖然不高,但是福利卻很豐厚,。上個月財政部表示,,有的國企職工福利費與工資及其他成本費用邊界不清,最高的福利人均超過4.46萬元,,在央企內部,,收入差距也極其明顯。 與私營企業(yè)主相比,,央企高管同時身為官員的“雙保險”身份,,使他們沒有經營管理失敗的風險,大不了調走了之,;而與機關事業(yè)單位高管相比,,央企高管卻享有“與世界接軌的”超高福利和年金。而相當一部分國家稅收,,都在壟斷性企業(yè)職工的隱性福利中流失,。 為了糾正這種稅收侵蝕工資的現(xiàn)象,財政部日前發(fā)布《關于企業(yè)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明確規(guī)定,,今后企業(yè)給予職工的交通、住房,、通訊等補貼將納入工資總額,,也就是說,作為職工福利的補貼,也須繳納個人所得稅,。 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長將會提速。而只有低收入群體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收入增長快于高收入群體,,中國的收入差距才可能縮小,,消費需求才會得到提振,經濟結構才能趨于平衡,,老百姓才不會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為漲價的油氣水電而擔心,。 ?。ㄕ浴豆饷魅請蟆?009年12月20日,原文標題為《理順國民收入的分配結構——“蛋糕”做大還要分得合理》) |
|
來自: gzdoujj > 《經濟與管理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