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出來的這些,絕大部分資料,、拳理都來自網(wǎng)友,,若引用到哪位高賢的文獻,請諒解,。
廢話不多說,,先上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yNDM1Mjg4.html
李恒昌 《詠春拳搏技》
看此文獻前,,請先把這部教程看完,。
概述
秉著發(fā)揚國術的旗號,MILK把自學詠春拳的資料整理一下,,希望能促進國術的一點點發(fā)展,。
詠春拳的內容,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說少吧,詠春只有三套拳法(《小念頭》,、《尋橋》,、《標指》),一套木人樁法,,一套六點半棍,,一套八斬刀,,就此而已,。三套拳法,合著打完也就湊合著10分鐘,,所以內容是不多的,。但是要說她多呢,詠春拳練十幾年,,幾十年,,也還是需要繼續(xù)進步。初學詠春的人,,理應對詠春有一個“概念”,,不要自己只顧著練功啊什么的,有一個目標,,進步才快,。
除去練拳不說,,我想強調的是“練拳態(tài)度”。自學的條件本來就跟別人差那么一節(jié)了,,所以在學詠春拳之前,,一定要做好決定要不要學,學了,,就堅持,,把她當成是業(yè)余興趣,愛好,,去對待,。自我授拳以來(說來讓大家笑話,MILK自己才學沒多久就開始教人),,就有許多人,,由于種種原因,沒辦法每次出席,,最后紛紛放棄,,這是令我十分惋惜的。
在這里,,我把我習拳的心得分享出來,,能幫助到自學者,那就是我莫大的欣慰,,真心希望大家能夠從心里喜歡國術,,愛惜國術,發(fā)揚國術,。
另外說一下,,MILK所學位葉系一脈詠春,初學者自學的話,,我也是推薦以葉系一脈為佳,,較容易接受一點。
在講之前,,先附幾篇文獻,。
1《如何自學詠春拳》http:///bbs/viewthread.php?tid=76&extra=page%3D1
2《給無緣拜師的詠春愛好者的參考帖》http:///bbs/viewthread.php?tid=197&extra=page%3D1
3《關于- -自學詠春拳》http://user.qzone.qq.com/253583943/blog/1251703803
4《習拳3月心得》http:///bbs/viewthread.php?tid=308&extra=page%3D1
不啰嗦了,開始,。
一,、詠春入門第一關
本文作者:木人樁tcwj(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d532510100cjux.html)
大凡學詠春拳,入門第一要忙的無非是扎馬扯拳之類,。
其實,,我認為是白忙活的,因為入門第一是要弄明方向,,不然以后還是要重來,。
那究竟要怎樣入門,?
第一關就是換力。
很多朋友說,,我本來就有力,,臥推多少多少公斤,挺舉多少多少公斤,,,,,何必換我的力,?沒了這力我怎能做動作發(fā)力擊打,?我有這力很能打啊,你為什么要我換掉它,?
說得有道理,,人們通常已擁有的東西都不想放棄,但有的東西不放棄是不能獲得新東西的,,好比這個力,。
人們日常用的力是后天獲得的,是肌肉收縮產(chǎn)生而來,。
我們要的力是要按先天形態(tài)產(chǎn)生,,嬰兒沒有肌肉吧?但他們蹬手蹬腳的力大得不成比例,。,。。
一句行話概括,,就是“松勁”,。
一切一切,從松入手,,從松求得,,從松壯大。,。,。
二,、二字鉗羊馬
1,、參考一下《李恒昌 詠春拳搏技》1(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yNDM1Mjg4.html)
2、《法度講解 二字鉗羊馬》(http:///bbs/viewthread.php?tid=281&extra=page%3D2)
馬的重要性是再怎么強調也不夠的,。另外,,各師各法,不同支流的馬也有不同,,有的高有的低,,在這里MILK建議按照《法度講解 二字鉗羊馬》去做,。
補充一點,提胯,。提胯有點類似“小腹前挺”,,但是要記得是45度往上提才是對的。
三,、手法
基本手法有:攤手,、掌、膀手,、伏手,、枕手、拳
參考視頻:《李恒昌詠春拳搏技》1.(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yNDM1Mjg4.html)
攤手:手法一定要“由心發(fā)”,,心 指中線,。還有力道是往前,不是往外攤,,一定要注意,。
掌:懂得拳,就懂得掌了,,所以這里略過,。
膀手:上臂與肩膀呈90°,前臂與上臂為135°,,也就是45°往外,。注意,這里并非是一定要45°往外,,只是練習的時候以此為標準,,實戰(zhàn)依變化而變化。
伏手:肘要沉好,,還有注意是“腕”往內扣,,不是“指根”往內扣。
枕手:枕手出手時,,意念前臂和手掌形成一把尖刀,。另外,枕手與攤手練習時似乎是同一個動作,,但是要注意區(qū)別,,(以右手為例)枕手是往左枕,攤手是往右,、前攤,。
拳:一句話,拳由心發(fā),以右拳為例,,拳應該從左胸打出,,呵呵,知道心臟在哪里吧,?這就是拳由心發(fā),。
攤手容易犯的錯誤,一就是肘沒沉,,那么什么是沉肘呢,。你把右肘底貼著身子往左挪,乳頭下的那個肘底的位置就叫做“肘底位”,,這就是沉肘了,。二,是用力方向,,我教的人,,幾乎都犯這個錯誤。攤手,,不是將對方的手往外“攤”,,記住千萬不是,而是往前,,把前臂與上臂“撐開”,,試一下,你就知道我在講什么了,,記得沉肘??!
這6個手法很有意思,找個人試驗一下,你就會發(fā)現(xiàn)詠春拳的奧妙之處了,,很好玩,。
四,、《小念頭》
視頻:《李恒昌詠春拳搏技》6(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651405o1p5.html)
小念頭為詠春拳基礎套路,,第一套拳法,雖然傳承的小念頭全套有不同的地方,,但各師各法,,無可厚非,關鍵是要得大方向,。
幾個地方注意一下,。
1、滾手:手腕與胸呈一個手掌的距離,,然后雙手下挭,,左手再從內往上滾起來。注意動作做起來的時候,,一定要右手在外,。
2、圈手:手回扣一定要扣緊了,,讓前臂的肌肉會有“緊繃”的感覺,。
3、出拳:用力方式是,,出拳剛開始是慢的,,等拳快打“盡”時,忽然往前加速“蹬”一下,。要注意的一點是拳“不打直”,。要注意這里的直是指“內彎”,拳是應打直的,,但是不要打到內彎了,。
4、一攤三伏:直接上文獻《詠春拳小念頭之一攤三伏:怎么攤,,如何伏》(http:///bbs/viewthread.php?tid=262&extra=page%3D1)
5,、沖拳:(最后收勢的那3拳)拳應該從另一手的“肘眼”打出,最后還是打中,,這個出拳的過程應該是有點弧度的,。
附上小念頭文獻:
《小念頭拳譜及套路圖解》(http:///bbs/viewthread.php?tid=194&extra=page%3D1)
《詠春拳小念頭套路細節(jié)解說》(http:///bbs/viewthread.php?tid=182&extra=page%3D1)
《小念頭套路為何要以慢速進行》http:///bbs/viewthread.php?tid=282&extra=page%3D1
《徐尚天談小念頭的隱藏秘密》http:///bbs/viewthread.php?tid=153&extra=page%3D1
有的朋友會要求說,把小念頭的每個手法都列出來,,呵呵,,說真的我還真寫不出,不過也沒這必要,,自學還想學成大師級人物,?呵呵,照著視頻做就好了,,等有機會再去拜師學藝,,不然也是沒辦法登堂入室的。
五,、日字沖拳
小念頭拳套初步了解后,,就可以進行日字沖拳的課程了。
初學沖拳,,如果你的手沒什么毛病,,怎么也可以打個4到5拳吧,但是出拳的軌跡會“圓”,。這是錯的,。但是“錯”也是“對”的一個階段,,不要怕錯,關鍵要得大方向,。繼續(xù)練,,把拳練直,練重,,練松,。
日字沖拳又稱 扯空拳,是詠春拳極為重要的攻擊手法,。
網(wǎng)絡流傳的扯空拳練習方式為:以3拳(或6拳,、4拳不等)為1組,每天固定練習50組(或更多),。
我的練習方法是,,全力打,每天打到手酸3次,。
注意千萬別為了“快”就把那個“點”打亂了,。
另外,沖拳打擊的高度以“與肩同高”為準,。
參考文獻:《討論 日字沖拳》(http:///bbs/viewthread.php?tid=309)
*拓展:沖拳練好以后,,就可以進行一個雙人練習。
這個叫“三星搶中”,。2個人橋手相接,,右手碰右手。然后,,同時左手出拳,。給個視頻大家參考:http://www.56.com/u35/v_NDY0MDU5NDQ.html
哪位看官說了,不是說沖拳要守中打中么,,這樣不會拳碰拳,?
呵呵,之前我說過了,,拳由心發(fā),,心是偏的,所以就不會碰了,。如果碰了,,不好意思,你的沖拳打錯了,。所以說,,沖拳要“橋上橋下”。
六,、轉馬
手上功夫學了一點了,,接下來談談下盤,。
這是個大問題,詳細看李恒昌的《詠春拳搏技》(這個要認真看看,,在哪里我就不講了,,你們自己去看,如果自學連找點東西的耐心都沒有,,那可糟糕),。
視頻看完,,好了,,繼續(xù)講。
轉馬,,其實可以理解為“上身重心轉移”,。參考視頻: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859076o1p3.html
記住轉馬要分先后,并不是同時 轉的,。
參考文獻:《關于轉馬的問題》http:///bbs/viewthread.php?tid=198&extra=page%3D1
這是個帖子,,注意看跟帖。
七,、單黐手
接下來就進入黐手的第一階了,。
先上視頻。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167001o1p11.html
單黐手就是由詠春的6個基本手法形成的,。
攤掌膀,,伏枕拳。
攤手對伏手
掌對枕手
拳對膀手
要注意練習時主要是練 手部感覺,,不需用蠻力,。初學易犯的錯誤是枕手會往下按。這個單黐手《李恒昌 詠春拳搏技》里講得挺清楚,,要去看看,。
還有,練習單黐手,,一定要有一個 主次之分,,我動了,你才反應,,而不是2個人在那里自己動自己的,。
單黐手練習很重要,有一位教練曾經(jīng)跟我說,,“輕易 我都不讓我的學生 繼續(xù)學下去”,,可見單黐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