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馬連良先生的藝術(shù),最為不屑的是兩個人,,一個是張伯駒先生,,一個是言菊朋先生。在張伯駒先生眼里,,除了余叔巖,,別人的東西都是俗不可耐,,尤其是馬連良先生的東西,,更是讓他深惡痛絕。言菊朋先生認為馬老板是油腔滑調(diào),,一嘴倒字,,不堪入耳。更令他難以接受的是他的兒子,,也就是那個當時的問題青年言少朋先生,,對于馬老板的藝術(shù),簡直就是走火入魔,,不能自拔,。他對馬老板的藝術(shù)忠誠度,絕對不亞于現(xiàn)在的人對周杰倫林俊杰的狂熱,最后只能由著他拜了馬老板,。其實馬老板的藝術(shù),,絕對不像一些特別極端的人說的那樣,俗不可耐,。京劇老生行自譚鑫培先生以后,,集大成者應該是兩位大家。一位是余叔巖先生,,他代表的是中正平和的路子,,是屬于發(fā)而皆中節(jié)的境界。講究的是恰到好處,,不瘟不火,。但絕不是那種白開水的玩意兒,就像梅蘭芳先生和楊小樓先生的藝術(shù)一樣,,增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的高度精準的水平。 馬連良先生自幼坐科富連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而且他的腦子靈活,善于發(fā)揮自己自身的優(yōu)勢,,博采眾長,,把他認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合理的吸收,,巧妙的融合,,形成了自己飄逸瀟灑,順暢流利,,適合于各個層次欣賞水平的馬派藝術(shù),,深受戲迷的歡迎。 余叔巖先生和馬連良先生的風格,,非常像相聲界的兩位代表人物,,侯寶林先生和馬三立先生。一個是大雅,,一個是大俗,。都有深厚的功底,都有廣泛的欣賞群體,。兩位大師交映相輝,,影響深遠。 |
|
來自: CITSLINC66 > 《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