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遼寧,,遼博都是要去的,,不然,總感覺心里少了一點什么,。 這次去遼博,,我其實目的性還是非常明確,那就是給女兒當一次導游,。逛博物館我還是比較有經(jīng)驗的,,這不僅指遼博這樣我非常熟悉的,即便是第一次去的博物館,,我都能說出點子丑寅卯,,而這些正是很多不太熟悉博物的朋友非常想知道的。 女兒研究的是傳統(tǒng)藝術(shù),,我覺得遼博對于她的國學知識入門還是挺有幫助的,。 遼寧博物館,在1949年還叫東北博物館,,這是新中國的第一座博物館,,后來,東三省局勢確定之后,,東北博物館才更名為遼寧博物館,。 遼寧博物館其實跟吉林博物館,或黑龍江博物館,,本質(zhì)上區(qū)別應(yīng)該是不大的,,可遼寧博物館為什么鶴立雞群呢?這其實是有歷史原因的,。我定義遼博為“夾帶的博物館”,,這個名稱估計很多遼寧人不接受,事實上,,它好像就是因為這個宿命,,才讓它出類拔萃。 遼博是當年末代皇帝溥儀讓他的弟弟溥杰從故宮博物院順出來的,,原本想作為自己將來復辟的資金,,沒想到,故宮夾帶出來的寶貝被蘇聯(lián)紅軍截獲了,,蘇聯(lián)人不知道是沒估出寶貝的價值,,還是覺得獨吞這些文物不合適,然后就把這些東西交給東北政府了,,后來,,這些寶貝就成了東北博物館的看家寶貝,。 所以到遼博主要看三個展廳:一是明清瓷器展,二是明清玉器展,,三是古代的字畫,。溥儀當年讓人從宮里往外帶東西,自然要帶他覺得有價值的,,這三類寶貝是非常好帶出宮的,。 當然,遼博還有一個展廳值得去,,那就是書畫展廳,,不過,這個展廳不是隨時開放的,,因為,,字畫沒展出一次,壽命要縮短很多,,除了特殊的原因,,這些藏品輕易不會拿出來展覽的。字畫里面最著名的就是“萬歲通天帖”,。 《萬歲通天帖》非常神奇,,因為他是王家?guī)状斯餐瑫鴮懙囊桓弊痔唧w內(nèi)容包括:第一帖是王羲之行書《姨母帖》,,第二帖是王羲之草書《初月帖》,,第三帖是王薈行草書《癤腫帖》,第四帖事王薈行草書《翁尊體帖》和(《郭桂陽帖》),,第五帖是王徽之行書《新月帖》,,第六帖是行楷王獻之《廿九日帖》,,第七帖是行楷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琰牒》和《在職帖》),第八帖是王慈行草書《柏酒帖》,,第九帖事王慈草書《汝比帖》,,第十帖是王志行書《喉痛帖》和(《一日無申帖》),共七人十帖,。非常幸運的是,,我先后在遼博和故宮看到此貼各一次。除了這幅字帖,,還有很多趙孟頫的字畫,,我也是在遼博和故宮看見兩次。印象比較深的是趙孟頫的“紅衣僧人圖”,。 除了這些“夾帶”的,,還有兩個展廳特別值得去,,一個是佛像展覽廳,還有一個是墓志廳,,這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只可惜,這兩個專題我知道的稍微少一些,,所以,,也就是看一個熱鬧。 可惜,,今天我連熱鬧也沒有看成,,因為,博物館完全開放后,,人實在是太多了,,這些人遠遠超過博物館本身的接待的能力??稍谶@么強烈的需求下,,博物館也是竭盡所能地讓每位來的游客都能滿意而歸。我感覺博物館還是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三樓,,新劈了很多展廳,尤其是地方出土文物的展覽,,還是非常新鮮的,。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博物館變成了打卡地,。說心里話,,這是博物館為了吸引觀眾的無奈之舉,可很多人進博物館就是為了打卡,,這確實影響了博物館游覽的環(huán)境,。他們會根據(jù)打卡的指引去打卡的文物旁,非常影響一般游客的欣賞,。 要知道,,博物館文物的擺放其實非常有講究,一個展柜前,,過度的喧嘩和擁擠,,其實是非常影響觀者對文物的連續(xù)性感知的,可在一個以打卡為存在方式的年代,,博物館變得非常狼狽,,它主要精力是應(yīng)付這些喜歡打卡的人,而不是接待一般的游客。 也許是人太多了,,體力消耗非常之大,。我們僅僅看完瓷器、玉器,、佛像和墓志等幾個展廳,,實在沒有精力再仔細觀瞻,只好選擇返回,。因為,,在館子里想吃頓便飯,都變成非常奢侈的事,,在展廳里,,實在是吵鬧了一些。 其實,,我也理解這些扶老攜幼的游客,,畢竟能將一家人湊齊時間到博物館是非常不易的,能來博物館,,總比在家里吃吃喝喝過年要好,。 遼博一直在這兒,有時間的話,,我再來,,現(xiàn)在的遺憾一定能慢慢補回來。但愿遼博能一直好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