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我大學的“最后一課”——《我心依然》第三部連載(之13)

 澗雲(yún)風子 2025-01-30

十五,、我大學的“最后一課”(節(jié)選)

——1969年鐵道兵8739部隊“12.5”重大事故追記

                          謝昭良

圖片

   我的大學的“最后一課”,,是參加鐵道兵8739部隊一場慘烈亊故——“12.5”事故的救援。31位死者和20多位受傷者的生命和鮮血,,告誡了我們經(jīng)歷這次事故的同學們,,“生命誠可貴”的真理。

    這是我們即將結(jié)束大學階段生活,,走上社會之前最受震撼的人生體驗課,。它潛移黙化地影響著我們的成長。

……
 

                        二

    19693月,,中俄邊境發(fā)生“珍寶島”事件,。828日,中共中央發(fā)布命令(俗稱8.28命令),,要求充分作好反侵略戰(zhàn)爭的準備,,全國出現(xiàn)一派“備戰(zhàn)”的景象。1018日,,林彪發(fā)布“一號戰(zhàn)斗號令”,,迅速疏散北京的高校和機關(guān)。駐北京農(nóng)機學院的解放軍軍宣隊來自鐵道兵14師,。于是,,1026日,我們學院大部分師生被派到正在修建京原線的鐵道兵14師勞動,。我們班級被送到太行山淶源縣的8739部隊()在王安鎮(zhèn)隧道的工地,。 

    京原線是從北京到山西原平市,全長418公里,。196511月開工,,1972底竣工。是上個世紀60年代我國三線建設(shè)中重要的戰(zhàn)備鐵路,。修建難度不亞于成昆鐵路,,修建時傷亡慘重。

    我們班被分派到這個團的10連,,駐地在王安鎮(zhèn)附近,,和9連負責打通王安鎮(zhèn)隧道。那個年代,,打隧道沒有大型的機械設(shè)備,,首先必須用風槍在工作面上打出一排排的炸藥洞,在洞里裝上炸藥,、雷管,,然后點燃,爆炸。接著,,用人力清理石碴(炸開的石頭),,運出洞外。最后又用人工絞拌混凝土,,固化拱頂和墻面,。在這里勞動,整天和雷管,、炸藥,,石頭、水泥打交道,,全是又苦又累又危險的活,,要體力,要技術(shù),,人還要機靈,,稍有松懈,不死則傷,。

    我們到部隊之后,,就跟班勞動了。每天4班倒,、吃飯睡覺,,進洞勞動是主要內(nèi)容。雖然也有'天天讀″,、斗私批修,、軍事訓練等內(nèi)容,但再也沒有在北京學院那種專注的勁頭了,。在勞動中,,看到山區(qū)的荒涼,了解到山民生活的困頓,,我們的思想從空洞飄渺的階級斗爭路線斗爭中回到了現(xiàn)實中,。苦苦打探著那即將來臨的畢業(yè)分配的消息,,悄悄地考慮將來的生存問題。

    如果說,,鐵道兵的艱苦勞動,,引導我們的思想回歸到現(xiàn)實生活。那么,,在我到部隊一個多月后,,1969125日晚,在王安鎮(zhèn)隧道庫房發(fā)生的重大事故--12.5”事件,戰(zhàn)士和民工以生命和鮮血又給我們上了一課,。這一課告誡我們,,生命無常,珍惜生命,,才能創(chuàng)造好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建設(shè)強大的祖國。

    這起事故,,有19位解放軍(93位,,1012位,機械連3),,12位民工犧牲,;還有26人受傷。

    事后,,部隊內(nèi)部通報事故起因:個別戰(zhàn)士違規(guī)操作所致,。

    事故在當時官方被視之為軍事機密,只簡單通報,。后經(jīng)綜合各位當事人的記憶,,12.5”事故的起因是——

圖片

                                  謝昭良

    125日晚上,剛下班的9連一排風槍班的幾個戰(zhàn)士在倉庫旁的機房擦洗風槍,。有位新戰(zhàn)士將汽油錯當成煤油倒入盤中,,用于擦洗風槍。一位山東老兵連忙指出他拿錯了油,。那新兵不服氣,,便抬起扛來。新兵為了表白自己沒有過錯,,用擦槍布沾了油盤里的油,,再點上火。結(jié)果,,浸著汽油的布迅速燃燒,,將他的衣袖也點燃了。他趕緊將帶火的布甩掉,,誰知又甩到油盤里去了,,火勢更大了。

    在旁的班長冒著危險,,連忙把著火的油盤往外端,,走到了門口,用勁扔往遠方,。很不湊巧,,恰好又扔到外面的裝汽油的油桶上,。火燒得更大了,。班長只好命令那位新戰(zhàn)士去工地叫人救火,。

    他立刻跑到山坡上正在施工的隧道,請求救援,。帶班的彭副連長一聽,,連忙帶領(lǐng)隊伍往山下庫房沖去。恰好這時,,由于成桶汽油燃燒引發(fā)的溫度驟然升高和爆炸的震動,,直接引爆了倉庫里的雷管和炸藥。倉庫爆炸了,,響聲如雷,,石片橫飛,迎面趕來的救援隊伍還未救火,,便幾乎全軍覆沒,。

                              三

    那天晚上,我們是聽到巨大的爆炸聲,,才知道工地出事的,。

125日下午,我們10連學生排接受了臨時任務(wù),,搬運碎石機上山,,下班較晚。晚飯后,,團支部過組織生活,,一直開到9時許才結(jié)果。熄燈后不久,,很多人還未入睡,。突然地動山搖的一聲巨響,把人震醒,,緊接著又一聲,,電燈也熄滅了。

   “緊急集合,!”的命令剛下達,,又傳來“帶上工具,救火,!”的呼喊聲,。

    外面一片漆黑,沒有路燈,,沒有月光和星光,。空氣里彌漫著濃烈的火藥味和汽油味,。隧道工地的山下,,一片火光。那是工地的變電,、供水和供風等設(shè)備的機房和堆放雷管,、炸藥等施工物資的庫房,這些房子都是用山上的石片砌成的,。 庫房爆炸,,失火了!我們朝著火場,,奮力向前奔去,。可是當我剛到火場,,便聽到前邊呼喊“先救人,!”“快,找板抬,!”,。說話的是10連學生排排長王炳南。他因為向我們班級的軍代表陶指導員匯報工作,,上床較晚,。他剛脫了衣服,就聽到爆炸聲,,所以最早趕到火場,。在他的面前,烈火熊熊,,那儲藏火藥,、雷管的石庫房被炸毀了,不少戰(zhàn)士和民工血肉模糊,,生死難辨,。

    我迅速地扔下手里的鐵鎬,在路邊扛起一塊模型板,,一邊問“哪里有人,?” 一邊往前沖去。在水井旁邊,,發(fā)現(xiàn)一個民工,,衣服濕漉漉的,汽油味很重,。忙和幾位救援者把他抬到模型板上,。行進間,,他的頭老是掉到板外,全身軟綿綿的,,是不是停止呼吸了,,我們也搞不清楚。只好用手小心地扶著他的頭,,好不容易才把他抬到營部門口的開闊地集中,。

    女同學馬麗媛和韋秀玲抬著模型板到火場,發(fā)現(xiàn)一人滿臉都是沙土眼睛睜著躺在地上,,她倆合力往模板上抬,,誰知那人已被炸成了兩截,鮮血淋漓,。她們還是堅持著,,把他抬到木工房。那里已經(jīng)停了好幾位死者的尸體了,。事后她們說:“當時不知害怕,,只想救人?!?/span> 

    林鑫和人用模型板抬一人,,也不知是死是活。走著走著,,突然一只腳踏空,,他掉到路邊上的水井里,棉衣棉褲全濕透了,。幸好井不深,,大家七手八腳把他拉上來,才化險為夷,。王本記和一些同學棉衣都濕了,,結(jié)了冰凌,夜風一吹,,冷得直打哆嗦,,但一直堅持在第一線。

    救人高于一切,。在這個隧道施工的9連,、10連的戰(zhàn)士和學生們,都自覺地趕來救援 ,,附近營部,、團部的干部戰(zhàn)士也趕來了,大家都把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

此時,,修理連的高英玖等同學和班長開車外出執(zhí)行任務(wù),。他們的車經(jīng)過火場,解放軍班長立即帶領(lǐng)大家參加搶救,。大個子學生艾陰謙,,一趟趟地來回搶背傷員。當時他在學校運動中被戴上“現(xiàn)行反革命”的帽子,,由于這次救人表現(xiàn)突出,后來也受到表彰,。高英玖同電工班長馬上撿修電賂,,恢復(fù)了工地供電。又到停尸的木工房安裝電燈,。

    火場的傷者被抬下來了,,營部前面的空地上已經(jīng)點燃了幾大堆秸稈,成為傷員集中地,,等候上面派直升飛機來運送去醫(yī)院,。因為事故太突然了,傷員躺在冰冷的模型板上,,沒有被褥?,F(xiàn)場只有幾個剛剛趕到的醫(yī)務(wù)人員,不少傷員來不及包扎,,傷員有的呻吟不斷,,也有的人痛得直哭;有的人念著“下定決心…”的語錄,,也有人呼起了口號,。不知為什么,飛機遲遲不來,。后來說來不了了,,只好改為由汽車連派卡車,先把傷員運往紫荊關(guān)師部衛(wèi)生隊,。等了好一陣子,,車終于來了,我們又七手八腳把傷員們抬上汽車,。我發(fā)現(xiàn)一位戰(zhàn)士頭上流著血,,腿又重傷,醫(yī)生囑咐不能讓他躺下,。天太冷了,,我怕他支撐不了,就把自己的棉衣脫下來,,給他披上了,。

送完傷員之后,,回到營房,大家在一起交換情況,,都很悲傷,。

    當晚天黑,又緊張,,大家還領(lǐng)會不到這場事故的慘烈,。第二天,打掃戰(zhàn)場,,感覺就不同了,。9連的機械系李素庭同學事后寫下了一段文字,記錄了他當時目睹的慘狀:,。

    “第二天清晨再返現(xiàn)場,,才看清了那恐怖、慘烈的景象:山坡上到處掛著腸子,,還有斷掌斷胳膊……這是我從來都沒經(jīng)歷過的,,真的雙腿都發(fā)軟啊,!頭天晚上忙著搶救,,當時還沒哭??僧斘铱吹揭粋€熟悉身影,,恰恰喉嚨被砸了個大洞!我哭了,!那是一個我已經(jīng)非常熟悉的福建惠安的老兵,,因為和他都是南方人,所以很談得來,,盼星星盼月亮他下個月就準備復(fù)員回家結(jié)婚 可是傍晚他上班就…… 

    突于其來參加了12.5”的搶救,,我突然感覺到,人的生命是多么脆弱,!以往高呼的那些鼓吹“思想萬能”,、“精神至上”的口號,顯得那么蒼白無力,。腦海里打上了“生命無常,,生命寶貴!”的烙印,。

   “12.5”,,成了我們畢業(yè)前最重要的人生體驗課! 

                        四

    “12.5”事故發(fā)生后,全連,、全營,、全團都在悲哀、神秘的籠罩下忙碌著,。

往日連隊一百多號人在一起生活的營房,,一下子減員接近四分之一。這種冷清的背后,,是無限的悲傷,。一夜之間,那一個個生龍活虎,、有骨有肉的身影就蕩然無存,,死得那么慘,那么快 

    我們還來不及理出事故的來龍去脈,,上面便層層吩咐,事故是“軍事機密”,,不能外傳,。一切又變得神秘起來了。

    盡管大家思緒萬千,,繁忙的“善后”工作,,卻像排浪一樣卷來,連隊的每一個人都處于忙碌的狀態(tài):到犧牲的民工家里做安撫工作,,接待到部隊死傷者的家屬,;配合上級部隊調(diào)查、撰寫英雄事跡資料,,上山采松枝扎花圈,,布置追悼會會場……直到12日下午,團里召開了追悼會,。整個事件也才隨之基本結(jié)束了,。到了1227日,突然傳來了新消息,,說我們10連被破天荒地評上了“四好連隊”,。

    對于那些失去親人的家庭來說,這種榮譽又有什么意義呢,?

    在當年那些日子里,,我們沒有,也不會有這樣的聯(lián)想,。那時,,縈繞在我們腦海中的仍然是那堂“課”的余波。前些天,,近半個世紀之后,,當我們在微信中談及此事時,,散居天南地北的老學友,仍用顫抖的手,,寫下了那些刻骨銘心的生離死別,。

    王炳南(河北衡水)回憶:

    那天,按原計劃,,我們四排(學生排)和解放軍一排一起上夜班,。可是當天中午,,連長找到我,,讓我們四排將運到公路上的石料破碎機搬到工地上。那鐵傢伙死沉的,,山坡又陡,,一直干到天黑,才完成了任務(wù),。在回營房的路上,,我們的隊伍與上夜班的隊伍相遇,夜班臨時改由副連長彭成凱帶隊,。彭副連長吩咐我,,隊伍帶回去,晚上不要去上夜班了,。我不理解,,他白天干了一天了,晚上還要去頂班,?我還來不及多問,,他就走了。

    他的決定使我們一幫大學生免于一劫,,而他自己卻犧牲了,。在彌留之際,他和連長講的第一句話是“我沒有完成任務(wù)…”,。上救護車時他已呼吸十分困難,,還要把氧氣瓶讓給別人……

圖片

武字152部隊軍墾農(nóng)場學一連,最后一排左起第一人為謝昭良

    ??》?/span>(山東)回憶:

    二班長陳林田個頭一米八,,英俊瀟灑。我們是山東老鄉(xiāng),,家還住得較近,。他犧牲后,他的父親陪著他的妻子和女兒到部隊探訪。那些日子里,,她的妻子仍然沉浸在對丈夫的愛戀中,。她告訴我,她夫妻倆很恩愛,,同村的姐妹們都很羨慕她,,說她找了個好丈夫,說著說著,,她淚流滿面地問:“他怎么早就走了,,我和孩子該怎么過呀?”我說不出一句安慰的話,,光陪著她哭,。他父親住了兩天回去了,她在女生宿舍住了一段時間后,,萬般無奈,,只得回家,所有的問題只能她自己去面對了,!可我常想,,這幾十年,真不知道她是怎么過來的,。

      親人的去世,,對于王安鎮(zhèn)的民工家庭的影響,,那就更殘酷了,。

    王安鎮(zhèn)既是山區(qū),又是老區(qū),,交通閉塞,,老百姓家里很窮。我們被分配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到村子后,,發(fā)現(xiàn)一個普遍現(xiàn)象,近親通婚的多,,癡呆的孩子多,。盡管如此,還有結(jié)不起婚的,。京原線的開工,,為村子里的勞動力找到了出路,很多男勞動力,,甚至十三四歲的男孩子,,都到工地打工。在這個傳統(tǒng)的社會里,男人是家庭的支柱,,支柱斷了,,家也難保!

    韋秀玲(廣西梧州)回憶:

    我們上門的一家,,好像有四五個孩子,。妻子40多歲,肚子里還一個未生的,。那天丈夫去打山洞,,在事故中死了,妻子哭得死去活來,。這已經(jīng)是她第三任丈夫了,。第一任丈夫是在解放戰(zhàn)爭中抬傷員時中彈身亡的。第二任丈夫也是不幸意外死亡,。她帶著孩子,,希望跟這個老實可靠的男人能維持家庭的完整,誰知這個男人又離她而去了,。男人死得很慘,,相貌特征都被炸沒了,村干部只能從他第二層頭皮認出他的“少白頭”,。所以認尸時都沒敢叫她去向丈夫告別,。

圖片

   戰(zhàn)友聚會,左三執(zhí)畫者為謝昭良,,右三為方霞

謝昭良(廣東佛山)回憶:

    有個孤兒寡母的家庭,,死者叫陳寶懷,那年23歲,,是1948年生的,。他娘懷他7個月時,他那位當民兵隊長的父親,,帶領(lǐng)民兵學習埋地雷,。由于意外事故,父親犧牲了,。他媽媽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成人,。新房奠基了,親也定了,,可是兒子卻再也回不來了,。聽到噩耗,老大娘昏暈過去,,幾天滴水不進,。老人是老黨員,,幾天后又堅強地起了床。

    一個人走了,,影響了多少人的生活,?有多少個家庭傾塌?生命之所以寶貴,,不僅僅在于其不可再生,,而且在于其背后和多少生命息息相關(guān)!

    當年的這些經(jīng)歷,,對于我們,,不僅僅是一時的嘆惜和同情,而且在幾十年的生活中發(fā)揮了警示作用,,不斷激發(fā)我們對生活和工作的熱情,。盡管“文革”躭誤了我們的學業(yè),進入社會之后,,就業(yè)的道路曲折多變,,但是,我們在困惑中,,在那思想斗爭激烈的關(guān)鍵時刻,,往往會油然地想起“12.5”死難的人們。心,,也就豁然開朗起來,,感到活著的幸運,也就有了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韌性和張力,,逆來順受,,因勢利導,不管干哪一行,,都力求以實實在的業(yè)績,,讓平凡的人生閃爍時代的光彩,。

……

    謝昭良注:本文資料提供者:原北京農(nóng)機學院王炳南,、 黃斌濤 、林鑫,、馬麗媛,、 牛俊芳,、 韋秀玲,;李素庭、 高英玖,;林香欽等,。

    謝昭良,,男,北京農(nóng)業(yè)機械化學院1969屆畢業(yè)生,,1970年至1972年在武漢軍區(qū)152部隊農(nóng)場勞動鍛煉,。1972年至1991年曾任長江日報記者、政文部主任 ,,佛山巿傳媒集團總編輯兼佛山日報黨委書記,,高級記者。1987年曾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