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 【作者簡介】:吳敦杰,,男,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qū)牛華鎮(zhèn)人,,六十年代初出生?,F(xiàn)為樂山市詩詞學(xué)會副會長。自幼喜好詩詞,,常為“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所沉醉。也愛追尋“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的意蘊(yùn),。故自號:竹軒主人,。 【一代詞宗——李清照】(五) 在李清照充滿甜美情致、積極為丈夫收集的金石作考訂,、匯集之時(shí),。傳言說北方金人,因讀柳永《望海潮》,,被詞人那“錢塘自古繁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fù)蕖彼?,而萌發(fā)了霸占中原之心。(哈哈,,詞也竟然有如許大的感染力,,使柳永成為了我國唯一以詞引發(fā)戰(zhàn)爭的人。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悲,。) 于是,,金人提了十幾萬虎狼之師,揮戈南下,。鐵蹄所到之處,,草煙無存?;?、欽二帝,被擄北去,,高宗趙構(gòu),,只一味逃竄,南下,、南下,、再南下。 清照見宋朝幾十萬大軍,,不戰(zhàn)而潰,,十分狼狽地爭渡長江而去。使她回想起帶八千江東子弟起義的項(xiàng)羽,,兵敗后,,在烏江自刎前“羞見江東父老”之言,不禁感慨萬千,,寫下了《夏日絕句》,。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自今思項(xiàng)羽,,不肯過江東,。 在國家存亡之秋,一個弱女子,,能寫出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的詩句,不能不讓人佩服清照的膽識,。 記得五代后蜀被宋滅亡時(shí),,太祖問花蕊夫人后蜀何以亡國,夫人寫詩道: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 四十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歷史的重?fù)?dān),,豈能放在一個弱女子身上?即使在抗金大軍中,,出了梁紅玉這樣的巾幗英雄,,在黃天蕩殺得金人尸橫遍野。南宋中興四將:張駿,、岳飛,、劉琦、韓世忠,,但他們畢竟奏凱而還的次數(shù)不多,,倒是敗績不少。南宋在經(jīng)歷了二百年北宋開基后的榮華,,歌舞升平后,,已如溫水中的青蛙,已不再有一躍而出釜鼎的毅力和想法了,。 明朝詞人文征明的《水調(diào)歌頭》:“千載休談南渡錯,,當(dāng)時(shí)自怕中原復(fù)?!焙我??“但徽、欽既返,,此身何屬,?”說出了南渡之后,高宗不思進(jìn)取的根由,。 皇帝老倌怕自己皇權(quán)不保,,而置天下百姓生死于不顧,,而且置自己父、兄存亡于不顧,。由于中國古代是皇權(quán)社會,,皇帝老倌之興,于百姓何干焉,?百姓又何能干焉,! 自靖康丙午歲金人亂華,六七年間,,山東,、京西、淮南等路,,荊榛千里,,斗米數(shù)十千,且不易得,。 盜賊,、官兵以至......更互相食。人肉之價(jià),,賤于犬豕。(宋.莊綽《雞肋編》卷中) 當(dāng)時(shí)主張抗金的宰相李綱被免職,,昏庸低能的黃潛善,、汪伯彥當(dāng)了宰相,而留守東京的抗金將領(lǐng)宗澤已死,,繼任的杜充,,卻開了城來降敵。 清照在北宋亡時(shí),,南渡期和后期,,肯定寫下了不少激情高昂、憤懣抑郁的詩句,,只惜流傳下來的太少,,只剩下了斷句。如: 南渡衣冠少王導(dǎo),,北來消息欠劉琨 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yīng)悲易水寒 ...... 在清照《上樞密韓肖胄詩》二首中,也痛心地寫道: 子孫南渡今幾年,,飄零遂與流人伍,。 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 詩中既有深刻的揭露,、尖銳的譴責(zé),,也有冷靜的分析、積極的建議,,更有錐心滴血的悲痛 ,,和氣貫長虹的豪情。 清照對于喪失家園的哀痛,,是可想而知的,。她和明誠收集的古書、金石,,也十不存一,。加上山河凋零,民不聊生,。使這個本就多愁善感,、心細(xì)入微的女才子,時(shí)常在詩詞中回憶過去舒適悠閑,、詩友聚會的場景,,而透露出內(nèi)心深切的愁痛。 南宋陳振孫所說,,自攬《夢華錄》,,既溫北宋的繁華,實(shí)是在時(shí)時(shí)提醒自己,,不要忘記了淪陷的中原土地,。真是“興亡之隱,曲寄于言外”,。 清照在這段時(shí)間,,填了一首《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fēng)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jì)楚,。如今憔悴,,風(fēng)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此詞融入了清照太多的美好回憶,,反襯出她太多的淪陷之苦、身心憔悴,,也只能“躲在”“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北憩F(xiàn)了她的滄桑,、悲苦和極度的酸楚。盡管是以極平淡語,,度入詞后,,則“以故為新,以俗為雅”,,他人莫及,。而南宋遺民詞人劉辰翁,“每聞此詞,,輒不自堪,,誦之涕下”,。遂依其聲,,又托之易安自喻。雖情不及,,而悲苦過之,。 鄧中甫,一直抗拒金人,,后來被金人俘獲,,與文天祥一起被押到金陵。他也非常賞識清照《永遇樂》詞,。 不管何朝何代,,五谷豐登,百姓安居樂業(yè),,是為一個王朝的鼎盛時(shí)期,。于是呼朋喚友,、張燈結(jié)彩、款按秦箏,、香車寶馬,,這都是人之常情。我一直搞不懂我們的文學(xué)評論家們,,何以將“中州盛日,,閨門多暇,”就視為“粉飾太平”之作,?!鞍驳们閼阉婆f時(shí)”,“舊時(shí)天氣舊時(shí)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shí)?!本蜎]多大意義,。而只有“大江東去”,“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才有“意義”,。 豪放、婉約,,實(shí)是雙峰對峙,,怕不能說豪放對,婉約錯,?;蛲窦s對,豪放錯,。惟其諸峰皆立,,方能文興于世。如說天下只要梅花,,而排斥了牡丹,、矢菊,怕人類也會煩了梅之單調(diào),。若世間只有大紅色,,經(jīng)歷過“文革”的人,自然對“紅海洋”還心存恐懼,。就是天下女人都是昭君,美艷無比;男子俱是潘安,,貌似天仙,,結(jié)果世間只有兩人,未免孤寂,。 若說豪放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令人陡生豪情,,熱血噴張,;那婉約是“小橋流水,曲徑通幽”,,自有溫潤體貼,,細(xì)斟慢酌之逸。 由此可見,,我國文壇之喑,,到底是被所謂評論家們的“胡說”而引起的。 ![]() ![]() ![]() 《唐風(fēng)宋韻文學(xué)微刊》的全部文章已被360個人圖書館永久收藏,,可百度搜索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