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釋義】認知是行動的開端,行動是認知的完成,。說明了知與行是緊密相連,、相互依存的,有了認知才會有行動,,而行動又能讓認知得以實現(xiàn)和深化,。 2、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釋義】對道理認識得真切,、深刻、扎實的程度,,就是行動的體現(xiàn),;而在行動中能做到明白、警覺,、精細,、明察的地步,那就是認知的提升,。 3,、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 【釋義】良知是天地萬物生成變化的根源和主宰。它能生出天地,,成就鬼神和帝王,,是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的,。 4,、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底準則,。爾意念著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 【釋義】人內心的那一點良知,,是自己判斷是非的標準。在每一個意念產(chǎn)生的時候,,良知都能清楚地知道是對是錯,,沒有任何能瞞過它的。 5,、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實,。 【釋義】立志并下功夫去踐行,,就像種樹一樣。剛開始只有根和芽,,還沒有樹干,;有了樹干之后,還沒有樹枝,;有了樹枝才會有葉子,,有了葉子之后才會開花結果。 6,、夫學,、問、思,、辨,、行,皆所以為學,,未有學而不行者也,。如言學孝,則必服勞奉養(yǎng),,躬行孝道,,然后謂之學。豈徒懸空口耳講說,,而遂可以謂之學孝乎,? 【釋義】學習、詢問、思考,、辨析,、行動,都是為了學習,。沒有只學習而不行動的,。就像說學習孝道,就必須親自去服侍奉養(yǎng)父母,,踐行孝道,,這樣才能叫做學習孝道。難道只是憑空在口頭上,、耳朵里講講說說,,就可以叫做學習孝道了嗎? 7,、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便是圣人,。 【釋義】人只要能夠喜歡善事就像喜歡美麗的顏色一樣自然真切,,厭惡惡事就像厭惡難聞的氣味一樣本能強烈,就可以成為圣人了,。 8,、樂是心之本體。仁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欣合和暢,原無間隔,。 【釋義】快樂是心的本來狀態(tài),。有仁德的人,把天地萬物看作一個整體,,內心與萬物和諧愉悅,,原本就沒有隔閡。 9,、大抵童子之情,,樂嬉游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 【釋義】一般來說,,兒童的天性是喜歡嬉戲玩耍而害怕約束,,就像草木剛開始萌芽一樣,,讓它舒展暢快地生長就會枝條發(fā)達,去摧殘阻撓它就會衰敗枯萎,。 10,、凡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釋義】教授知識不在于數(shù)量多,,而貴在精熟。根據(jù)學生的資質稟賦,,能夠學習二百字的,只教給他一百字,,讓他的精神力量常有富余,,這樣就不會有厭煩苦惱的情緒,而會有自我收獲的喜悅,。 11,、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惡莫深于襲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釋義】沒有比貪天之功更大的災禍,,沒有比掩蓋他人的善行更大的罪過,沒有比剽竊下屬的才能更深刻的惡行,,沒有比忘記自己的恥辱更嚴重的屈辱,,這四種情況都具備了,那么災禍就會全面降臨,。 12,、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釋義】要剿滅山里的賊寇是容易的,,但是要去除心中的雜念和惡念等“賊”卻非常困難。 13,、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釋義】人心的虛明靈覺不會昏暗,,各種道理都蘊含其中,萬事萬物也由此產(chǎn)生,。在人心之外不存在單獨的理,,也不存在獨立于心的事。 14,、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 【釋義】心就是理。如果人心沒有被私欲所蒙蔽,,那就是天理,,不需要在外部再增添一絲一毫的所謂“理”。 |
|
來自: zjp67 > 《經(jīng)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