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1也,。經言盛者瀉之,虛者補之,,余錫2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3,,桴鼓相應4,猶拔刺雪汙5,,工巧神圣6,,可得聞乎?岐伯曰:審察病機7,,無失氣宜8,,此之謂也。 帝曰:愿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9風掉眩10,,皆11屬于肝。諸寒收引12,,皆屬于腎,。諸氣膹郁13,皆屬于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諸熱瞀瘈14,,皆屬于火15,。諸痛癢16瘡,皆屬于心17,。諸厥18固泄19,,皆屬于下。諸痿喘嘔,,皆屬于上,。諸禁鼓慄20,如喪神守21,皆屬于火,。諸痙項強22,,皆屬于濕。諸逆沖上23,,皆屬于火,。諸脹腹大,皆屬于熱,。諸躁狂越24,,皆屬于火。諸暴強直,,皆屬于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25,,皆屬于熱,。諸病胕腫26,疼酸驚駭,,皆屬于火,。諸轉反戾27,水液28渾濁,,皆屬于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29,,皆屬于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30,,皆屬于熱。故《大要》31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32,,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33,,虛者責之,必先五勝34,,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注釋】 ①之化之變:六氣之正常變化為化,異常變化為變,。疾病的發(fā)生,,大多是屬于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異常變化所致,,故曰'之化之變'。張介賓注:'氣之正者為化,,氣之邪者為變,,故曰之化之變也。' ②錫(xi 音西):賜也,,引申為'給',。 ③余欲令要道必行:我想使這些重要的醫(yī)學理論能夠切實地得到推廣和運用。 ④桴(fu 音符)鼓相應:桴,,擊鼓之槌,。意為以槌擊鼓,槌到鼓響,。用來比喻治療效果顯著,,藥到病除。 ⑤雪汙(wu音污):雪,,洗也,。汙,原本作'汗',,諸本作'汙',。汙,同污,。 ⑥工巧神圣:《難經·六十一難》說:'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 ⑦病機:即病之機要。張介賓注:'機者,,要也,,變也,病變所由出也,。' ⑧無失氣宜:氣宜,,六氣主時之所宜。無失氣宜,,意為治療時不要違背六氣主時的規(guī)律,。張介賓注:'病隨氣動,必察其機,,治之得其要,,是無失氣宜也。' ⑨諸:眾也。此處作'多種'解,。下同,。 ⑩掉眩:掉,指肢體動搖的病證,。眩,,指頭目眩暈,視物旋轉的病證,。 ?皆:此處作'大多'解,。下同。 ?收引:收,,收縮,;引,拘急,。收引,,即身體踡縮,筋脈拘急,,關節(jié)屈伸不利的病證,。 ?膹(fen 音憤)郁:膹,通憤,,王冰注:'謂膹滿',。郁,張介賓注:'否悶也',。是以膹,、郁義近,作脹悶解,。 ?瞀( mao 音茂)瘈(chi 音翅):瞀,,昏糊也。瘈,,抽搐也。 ?火:高世栻《素問直解》改作'心',。 ?癢:《說文》:'瘍也,。'亦瘡也。 ?心:高世栻《素問直解》改作'火',。 ?厥:這里是指陽氣衰于下的寒厥及陰氣衰于下的熱厥,。 ?固泄:固,指二便癃秘不通,;泄,,指二便瀉利不禁。 ?禁鼓慄:禁,通噤,,口噤不開,。鼓慄,鼓頷戰(zhàn)慄,,形容惡寒之甚,。 【譯文】 黃帝道:大凡各種疾病,,都生于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的化與變,,醫(yī)書里說,盛就應該泄,,虛就應該補,。我把這些方法教給醫(yī)生,而醫(yī)生運用后還不能收到十全十美的效果,。我想使這些重要的理論得到普遍的運用,,能夠收到桴鼓相應的效果,好像拔除棘刺,、洗雪污濁一樣,,使一般醫(yī)生能夠達到工巧神圣的程度,可以講給我聽嗎,?岐伯說:仔細觀察疾病的法則,,不違背調和六氣的原則,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黃帝道:希望聽您說說病機是什么,?岐伯說:多種風病出現的震顫眩暈,大多屬于肝的問題,。 多種寒病導致的收縮拘急,,大多屬于腎的問題。 多種咳嗽,、喘逆及胸部悶塞,,大多屬于肺的問題。 多種濕病造成的浮腫脹滿,,大多屬于脾的問題,。 多種熱病出現的神志昏迷、抽搐,,大多屬于火(心)的問題,。 多種疼痛、瘙癢和瘡瘍,,大多屬于心(火)的問題,。 多種厥逆、二便不通或失禁,,大多屬于下焦的問題,。 多種痿癥,、氣喘和嘔吐,大多屬于上焦的問題,。 多種口噤不開,、惡寒戰(zhàn)栗而自身不能控制,大多屬于火的問題,。多種痙病,、頭頸項強直,大多屬于濕的問題,。 多種氣逆上沖的病癥,,大多屬于火的問題。 多種腹部脹大的病癥,,大多屬于熱的問題,。 多種煩躁狂妄、精神失常的病癥,,大多屬于火的問題,。 多種突然強直的癥狀,大多屬于風的問題,。 多種腹內腸鳴,,像鼓聲一樣的病癥,大多屬于熱的問題,。 多種浮腫,、酸疼、驚惕的病癥,,大多屬于火的問題,。 多種筋脈拘攣抽搐、反張及小便渾濁的病癥,,大多屬于熱的問題,。 多種小便清冷的病癥,大多屬于寒的問題,。 多種嘔吐酸水,、急劇腹瀉的病癥,大多屬于熱的問題,。因此《大要》說:要謹慎地注意病機,,了解各種癥狀的所屬,有外邪的,,當辨別是什么性質的邪氣,;沒有外邪的,應尋找其他方面的病因,。疾病表現為實證的,,應研究其邪氣為什么盛,;表現為虛證的,應探明其正氣為什么虛,。一定得先分析五氣中何氣所勝,五臟中何臟受病,,疏通其血氣,,使其調和暢通,而歸于平和,,這就是所謂疾病的機理,。 【按語】 譯文著實有些拉胯,僅供參考,。建議還是反復研讀原文,,可借助講義注釋細細揣摩。畢竟是兩千年前的文化遺產,,雖晦澀難懂,,但存有上古之遺風,其文簡練,,意蘊深厚,。我們首先要正確理解“諸”、“皆”二字的含義,,簡單地從字面上認為“諸”就是“所有”,、“凡是”,講義作“多種”解,;“皆”就是“都”“全”的意思,,講義作“大多”解。以“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為例,,風病出現的震顫眩暈,大多屬于肝的問題,,但亦有不屬于肝者,。故病機十九條說:“審察病機,無失氣宜”,。臨證時應不離乎病機,,亦不止乎病機。即勿忘病機十九條,,亦勿拘于病機十九條,。其次,要以整體觀念理解病機十九條,。十九條中有屬于五臟者,,有屬于火者,,有屬于熱者等等。但人體是一個整體,,五臟六腑,,上下內外,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如十九條說:“諸氣膹郁,,皆屬于肺”。但《內經》中又提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只要聯系到臟腑間關系,,是不難理解的。又如,,“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與“諸痙項強,皆屬于濕”兩條,,都與濕有關,,但表現癥狀有所不同。另外,,要與八綱辨證,、衛(wèi)氣營血辨證、六經辨證綜合起來理解分析十九條疾病有虛實表里之不同,,病變有在衛(wèi),、氣、營,、血之差異,,辨證得當才可治療有方。 '病機十九條',,將臨床常見的一些病證,,從五臟和六氣的致病加以歸納總結概括為中醫(yī)辨證的基本方法,在臨床辨證中起到了執(zhí)簡馭繁的作用,?!爸斒夭C,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這正是學習十九條的綱領。所謂“求”就是探求,、辨別,;“責”就是追究、分析,。即,,對疾病要分析矛盾,抓住本質,。其分析病機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定位,,即辨別疾病的病位所在,病機十九條首先提出了五臟的病機,,提示定位應以五臟為中心,其次亦可進行上下,、六經,、衛(wèi)氣營血等辨別。 2.求因,,即根據疾病表現出的癥狀特點探求疾病的致病之因,,主要是六淫之邪的性質。 3.辨性,,即辨別疾病的寒熱虛實,。本段給予了辨寒熱的方法,同時后文亦要求'盛者責之,,虛者責之',。 4.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病機十九條許多條文的證機之間存在著復雜的交叉關系,,提示證機之間的關系存在多向性,因此要善于同中求異,,異中求同,。 這十九條病機,歸屬五臟的有五條,,屬六氣的十二條(其中屬火的五條,,屬熱的四條,屬寒,、濕,、風的各一條),屬上,、屬下的各一條,。在六氣中,尚缺燥氣為病,所以金元時代的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補充了'諸澀枯涸,,干勁皴(cun 音村)揭,,皆屬于燥'一條。 必須指出,,這十九條只是《內經》探討病機的舉例,,它不能也不可能包括病機學說的全部內容。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領會其精神實質,以此作為我們分析證候,、探求病機的示范,,在具體運用時,要防止其片面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