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音頻聆聽 關(guān)于對世界的認識,,唯識宗為我們提供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思想,。 第一,我們認識的世界沒有離開我們的認識,。 我們可能理所當然地認為,,世界在我們的認識之外。比如我看見山,,那個被看見的山一定在我的認識之外,。其實,如果它在我們的認識之外,,我們怎么認識得到呢,?既然能被我們認識到,一定沒有離開我們的認識,。 第二,,我們的認知模式?jīng)Q定了我們所認識的世界。 佛法認為,,生命體是由業(yè)力構(gòu)成的五蘊和合的系統(tǒng),。其中的認知系統(tǒng),由經(jīng)驗,、觀念,、想法等生命積累共同構(gòu)成。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透過這個系統(tǒng)得到的,。所以,我們能看到什么樣的世界,,不是由世界決定的,,而是由這個認知系統(tǒng)決定的。 唯識有個比喻叫“一心四境”,。比如人類看到的水,,在魚看來就是房子,天人看來是琉璃,,而餓鬼看來就成了膿血,。也就是說,當物質(zhì)世界沒有被認識的時候,,究竟以什么方式存在,,并不確定,。只有當它被認識之后,才構(gòu)成其存在方式,?;蛘哒f,是在那個認知系統(tǒng)中的存在方式,。 對于人,、魚、天人,、餓鬼這些眾生來說,,由業(yè)力造就的生命形態(tài)和認知系統(tǒng)各不相同。透過這些不同的認知系統(tǒng),,同樣的境界,,便有了不同的呈現(xiàn)。 不必說不同的生命形態(tài),,就我們熟悉的人道眾生來說,,面對同樣的外境,色盲,、近視、老花者的所見一樣嗎,?又或者,,眼根同樣健康的人,普通人和藝術(shù)家的所見一樣嗎,?我們都知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為什么,?就因為認知的不同,。 所以說,外境在沒有被觀察之前,,具有種種的不確定性,,并沒有我們所以為的、客觀的,、固定不變的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