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循環(huán)之苦,?
形象一點說,,就是每天忙忙碌碌的,好像很充實,,工作的時候也得到了別人的認可,,但是一停下來就覺得自己的工作沒什么價值,好像只有不斷工作著才能充實自己的生活,。靜下心來想一想,,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是每天就是這樣過來的,。
所以,,今天和昨天一樣,這個星期和上個星期一樣,,這個月和上個月一樣,,人始終是在一個閉環(huán)里生活,就覺得生活空間很狹小,,像一個大風車,,不停地轉(zhuǎn),不停地轉(zhuǎn),,每一次轉(zhuǎn)都是重復的,,每一次轉(zhuǎn)都不知道為什么,。但我們知道人不是大風車,生命也不是機器,,那到底怎樣才能把自己的青春變成一個不斷被豐富,、不斷被打開的過程呢?其實這就是我們所面臨的循環(huán)之苦,。
很多人無法停止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一停下就會空虛,就會發(fā)現(xiàn)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人從一個孩子開始,搖搖擺擺地學走路,,最初接觸的范圍很小,,然后一點點長大,面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東一碰西一碰,,一點點地學了新知識,再不停地長大,,不停地增長知識,。但是很多人長到青年時代就不長了,停滯了,,雖然繼續(xù)接受新知識,,不斷學到新東西,但是對世界的好奇心沒有了,。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都在追求優(yōu)秀,,但優(yōu)秀的背后是什么?不知道,。一個人努力的價值,,他的社會價值、文化價值,、時代價值在哪里,?說不清楚,但是努力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習慣,。
所以,,這就很令人嘆息,有的人很努力,,不懈地奮斗,,但是奮斗了半天,不知道到底在做什么,,又為了什么,。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情,,我在云南的時候,看到樹上有一種鳥,,綠油油的,,很好看,但是很小很小,,當?shù)厝税阉凶骶G豆鳥,。綠豆鳥活得真快活呀,整天吱吱咕咕地叫,,從這根樹枝跳到那根樹枝,,反應(yīng)特別快,你都不知道它是怎么跳的,。綠豆鳥的生活雖然看著很快樂,,但其實生活范圍很狹小。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一棵樹上跳來跳去,,其實每天都是在一個小小的空間里重復著同一種生活。
《逍遙游》里講到了一種叫作鯤的魚,,它的體形巨大,,化成鳥之后叫作鵬,鵬鳥的翅膀伸出來就像天邊的垂云一樣,,它想要飛起來的話,,要在原地盤旋很長時間,然后才能慢慢地升起來,,這個過程比綠豆鳥不知道艱難多少倍,。但是它一旦飛起來,可以扶搖直上,,跨越萬里,,飛到南冥。它有強大的飛躍能力,,能穿梭于廣闊的空間里,。和綠豆鳥不同,鵬鳥擁有超越當下小空間的能力,,這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用它們來比喻人的話,身處循環(huán)之苦的人就是在過著一種綠豆鳥式的生活,。很多人就是在這樣的生活里過了一輩子,,生活得很單薄、很貧乏,,尤其是精神很貧乏,。
以前有一個干部,,退休以后內(nèi)心感覺很空虛。原來有很多下屬向他請示工作,,讓他來決定這個,、決定那個,如今一退下來,,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了,,無所事事,內(nèi)心空空蕩蕩的,。后來他就每天到政府機關(guān)門口站著,,為什么呢?每天上午8點鐘,,人們就來上班了,,其中很多人原來是他的下屬,有的人現(xiàn)在官還不小,,他們看到老干部站在門口,就會來跟他握個手,。他就這樣每天都去跟大家握手,,不然的話,簡直不知道這一天該怎么度過,。
所以,,只有擁有豐富的世界,擁有無限的,、多元的價值,,人才能充實。這種充實不是一瞬間的感覺,,它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不斷地豐富自己,,走出原來的閉環(huán),然后知道世界的廣闊,,發(fā)現(xiàn)新的世界,,接觸形形色色的生命。有的人把生命形容成一個海島,,我覺得特別好,,人是一個不斷擴大的海島,小的時候島很小,,所能接觸到的海水面積較小,,其中的生物也少。長大了之后,,接觸面更大了,,其中的物種更豐富了,。但是這時候就會出現(xiàn)新的問題,有問題說明有進步,。你生命中的內(nèi)容多了,,可能面臨的難關(guān)也多了,但是這就是一種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我們?yōu)槭裁戳w慕鯤鵬,?因為鵬鳥起飛的過程很艱難,但是它能夠飛得高遠,,它的生命境界擴大了,。
循環(huán)究竟是什么呢?這不單單是說你的生活內(nèi)容每天在循環(huán),,歸根結(jié)底,,它是指你的內(nèi)在價值、內(nèi)在精神始終處于一個不拓展的狀態(tài),。
身處循環(huán)之苦的人內(nèi)心很枯竭,,所以需要外部不斷地輸入指令,輸入激勵,,那這種激勵究竟是什么呢,?
這涉及我們常說的一個概念,就是得失,。外部的世界告訴你要努力學習,,高考考一個好分數(shù),進入一個好的大學,,然后在學校里全力拿A,,拿到學校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就可以申請留學,,或者找個好工作……這一切都是從得失出發(fā)的。這個時候表面上看起來你好像活得很積極,,但是境界太低了,,這樣的人生像一個旋渦。
為什么說像一個旋渦呢,?這種得失感太強的人會像旋渦一樣不斷地把外部的稱贊卷進來,,世界在他眼里會變成一個工具,成為為他的功利性目標服務(wù)的資源,。
人一旦陷入功利得失的旋渦就很狹隘了,。他只會不斷地、強烈地內(nèi)卷,而不會向外成長,,比喻得夸張一點,,就像宇宙中的黑洞一樣,不斷地產(chǎn)生更大的渴求,,在很低的境界里積壓越來越多的欲望,。他會隨時關(guān)注外界的信號,外界會鼓掌的事情他就做,,外界不鼓掌的事情他就不做了,,他的選擇空間特別狹小。
為什么今天很多人談戀愛談不好,?就是因為得失感太強,。一個人愛不愛另一個人,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它就是自己內(nèi)心的一種感覺,。但是就是對于這樣簡單的一件事情,我們的考慮卻有很多,,考慮來考慮去,,歸根結(jié)底還是顧慮得失。從第一天進入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教給你得失感,,此后你始終沒有突破,始終卷在里面,,一輩子就生活在得失循環(huán)中,只不過是循環(huán)的內(nèi)容在變化,,你的內(nèi)心始終是枯竭的,、蒼白的。
中國青年的這種循環(huán)之苦也涉及一個傳統(tǒng)的問題,。我們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社會就是個循環(huán)社會,,一代又一代人過著相似的生活。農(nóng)業(yè)社會幾千年來就是這樣過來的,,這就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形成了一個慣性,,我們習以為常,不會覺得這種循環(huán)有什么痛苦,。
別人認為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都寫得很好,,而我覺得最好的是什么呢,是《故鄉(xiāng)》,,因為《故鄉(xiāng)》寫出了中國人生存的本質(zhì)性的東西,。閏土的爸爸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圍繞著土地生活,,也沒有什么新的想法,。而閏土小時候那么靈動,、那么活潑,脖子上掛著一個項圈,,銀色的月盤下,,他在瓜地里面舉著個叉子,然后對著猹奮力地投過去,。那么靈動的一個小孩,,40多歲就頭發(fā)灰白了,見到魯迅回來,,嘴巴里咕噥咕噥,,半天說不出話來,最后叫了一聲老爺,。這種狀態(tài)跟他爸爸一模一樣,,展現(xiàn)了一種代代循環(huán)的狀態(tài)。
這就是我們生活里一個很可悲的方面,。我后來注意到閏土是有原型的,。閏土最后結(jié)婚了,他的孩子這一代也像他一樣,,老實巴交地生活著,,身體又不好,也是當了一輩子農(nóng)民,。不過到閏土的孫子時,,情況就發(fā)生變化了。
閏土的孫子從1952年開始學文化,,后來研究魯迅,,進入紹興的魯迅博物院,成了一位研究魯迅的專家,,還寫了關(guān)于魯迅故鄉(xiāng)往事的專著,。這個人就走出循環(huán)了,他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回憶,,對自己父親和爺爺?shù)纳钸M行反思,,通過文化創(chuàng)新走出了循環(huán)。
閏土的孫子從1952年開始學文化,,后來研究魯迅,,進入紹興的魯迅博物院,成了一位研究魯迅的專家,,還寫了關(guān)于魯迅故鄉(xiāng)往事的專著,。這個人就走出循環(huán)了,他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回憶,對自己父親和爺爺?shù)纳钸M行反思,,通過文化創(chuàng)新走出了循環(huán),。
我們的時代實際上給人們提供了走出循環(huán)的基本條件,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欲望,,有沒有這個能力,,有沒有堅韌的生命力和強大的信念感,去做一個不循環(huán)的人,。
什么叫不循環(huán)的人,?就像一棵樹,隨著歲月的流逝,,它的年輪一圈又一圈地生長,,一圈比一圈大,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生命,。不會一輩子待在原來那個小小的圈子里,,而是不斷地拓展,向外延伸,,這就是生命的力量,、生命的美好。
那我們生命的年輪在哪里呢,?在我們的生命深處,,在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我們內(nèi)心里有沒有不斷擴大的東西,?有,,這個不斷擴大的東西就是我們跟世界的關(guān)系。世界在發(fā)展,,我們內(nèi)心的成長應(yīng)該跟世界同步,,這就是一個特別好的生命狀態(tài),一個我們的生命應(yīng)有的不斷更新的狀態(tài),。所以,要做一個不循環(huán)的人,,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這樣的目標,。
我始終覺得任何一個當代青年都應(yīng)該有一種強大的信念,這種信念就是相信你自己,,你一個人就可以擁有世界,,不用依賴別人的夸獎,不用依賴別人的肯定,,你自己就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魯迅當年從紹興到日本留學,他在生活中不斷地思考,后來從學醫(yī)變成了從文,。這個變化很大,,但不是因為他學不下去醫(yī)學,其實他的課程成績還是可以的,,他唯一不及格的學科是解剖學,。
后來魯迅對尼采很感興趣,寫了《摩羅詩力說》,。尼采強調(diào)超人意志,,什么叫超人意志?不是我們印象中扭曲的,、蔑視大眾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獨往獨來的人格。他認為我們生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一種力量,,什么力量呢,?就是不怕失敗,不怕世界的荒誕,,哪怕自己的愿望最終不能實現(xiàn),,也要去追求。
如果一個人以完美為追求目標的話,,他永遠也走不出這個循環(huán),。就像阿Q畫那個圈一樣,都要被砍腦袋了,,他還在遺憾自己沒有畫圓,,這多么可悲!尼采的精神哲學認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在社會發(fā)展中,人漸漸庸俗化了,,變得畏首畏尾,,追求一些很微小的利益。因此,,我們要打破這種庸俗,,追求自己的自由價值。哪怕你覺得孤獨,,也一定要追求自己內(nèi)心所想要的生活,、所期望的價值。
要走出循環(huán),,必須不怕失敗才行,。你要找到一種人格的力量,,發(fā)掘自我內(nèi)心深處的激情,然后去釋放它,,去發(fā)揮你的生命能量,。
為什么我看梵高的作品會非常感動?我在大學的時候,,看《梵高傳》,,就深深地被這個人所感染。他畫的《向日葵》那么耀眼,,當時的世界,,大家畫畫都是用的內(nèi)光,很規(guī)矩,,但梵高就是要把陽光解放出來,,所以在他的畫里,油畫的筆觸那么強烈,。有的人分析說梵高可能是有眼疾(弱視),,所以他畫畫必須用強烈的色彩,我覺得完全不是這樣,。生命就是燃燒,,生命就是陽光燦爛,盡管他生活得很悲苦,、很貧窮,,有時候還要靠弟弟幫助,但是他的內(nèi)心之火永不熄滅,。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人才可以跨出去,才可以像鯤鵬一樣在廣闊的天地間翱翔,。生命并不總是非常圓滿的,,并不總是平衡的。一個人是可以打破自己陳陳相因的生活的,。所以,,每個人都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可以有一種新的活法,,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年輪擴大一點,。
有時候一個人是很容易沉淪的,如果我們的年輪缺了一圈,,一圈沒有畫出來,,第二圈也就沒有了,,它是一種習慣,。一個人面對世界,,如果有一種終結(jié)循環(huán)的欲望,有一種不斷打開的欲望,,那么在這個過程中,,他就會逐漸地喜歡上這種不斷拓展的生活,就會有渴望面對新世界的熱情,。我們熱愛一個世界,,首先是要看到它,如果你看不到一個更廣大的世界,,怎么去熱愛它,?
年輪的增長不是畫一個餅、做一場夢就行了,,你要腳踏實地地去行動,、去奮斗。所以,,你要走出循環(huán),,就一定要有非常強烈的激情,對這個世界有強烈的探索欲,。在探索的過程中,,你才會發(fā)現(xiàn)不斷擴大的美好,你才會感受到這個時代在變化,。時代的年輪在不斷地放大,,你自己也在跟隨時代不斷地擴大,這時候你就會吸收到這個時代最積極的力量,。為什么不循環(huán)的人始終很年輕,,像個孩子,就是因為他跟這個時代是互相貫通的,。
我覺得這是對于年輕人,,尤其對于今天的中國年輕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一個問題。打破綠豆鳥的那種小小的格局,,站得更高,,走得更遠,把生命的維度放得更大,,這樣才能走出循環(huán),。
我想問問大家,你平時是不是很忙,?現(xiàn)在很多人覺得自己很忙,,那你有沒有嘗試過從這種忙碌里抽離出來?有沒有想過你就像綠豆鳥一樣,,每天都待在一個狹小的,、不變的空間里面,?你的生活內(nèi)容是不是始終都是重復的,始終都是類似的,?你的內(nèi)心有沒有像鯤鵬一樣對廣闊天地的向往,?有沒有更大的追求?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的局限,?有沒有在生活中積蓄力量,,把自己和這個不斷發(fā)展的世界聯(lián)系起來?歸根結(jié)底一句話,,你有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地希望自己的未來是一個展開的世界,,自己的生命是一個不斷打開的過程?
我前段時間又看了一遍《堂吉訶德》,,從循環(huán)之苦里面我想到一個問題,,突然理解了堂吉訶德為什么會把大風車看成一個大惡魔。很多人的生命就是大風車,,不停地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這不是人應(yīng)有的生命狀態(tài),人的生命應(yīng)該是鮮活的,,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是充滿自由感的。為什么堂吉訶德要去挑戰(zhàn)大風車,?因為他想活得跟別人不一樣,,不重復,不循環(huán),。他60多歲騎著一匹老馬,,提著一支破長矛去挑戰(zhàn)世界,挑戰(zhàn)世界上一切正常的東西,,它們在他眼里都是惡魔,。很多人看《堂吉訶德》這本書會覺得很好笑,卻不知道其實自己就是大風車,。堂吉訶德拿著長矛來刺你了,,可是你自己不知道,反而覺得很好笑,。
總之,,你一定要想一想,你在忙碌中有沒有充實感和新鮮感,?你一輩子忙忙碌碌,,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是不是一個循環(huán)的人,?你是不是一個大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