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以下是三年前一次調研單位召集的會議上筆者提出的一些感受和建議,,覺得即使放在當下很多問題還是仍舊,,因此將其發(fā)上來看看有無共鳴。 調研內容提綱 包括但不限于: 1.2020年至今,,全市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值班律師辦理法律幫助案件的數(shù)據(jù)和情況。 2.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標準化辦理機制建設和工作舉措情況,,包括開展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庭審旁聽等辦案質量監(jiān)管工作情況。 3.構建新型警律,、檢律,、法律關系,,開展“審查起訴階段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情況。 4.加強律師執(zhí)業(yè)權利保障,,依法保障律師會見,、閱卷、收集證據(jù)和發(fā)問,、質證、辯論等方面的執(zhí)業(yè)權利情況,。 5.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開展情況,。 6.信息共享機制和信息化建設情況。 7.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8.其他情況和意見建議,。 各位領導: 我從事刑事方面的工作已經有二十余年,現(xiàn)為執(zhí)業(yè)律師,。圍繞這次調研的提綱,,主要是第3至第6點,結合執(zhí)業(yè)經歷,,匯報五個方面的感受,,并希望為此次調研提供一些參考素材。 一,、關于警律關系 目前公安機關在關于查詢案件經辦人聯(lián)系信息方面做得不錯,,基本上可通過溫警在線查,而且甌海還提供辦案人員手機號碼,,便以聯(lián)系,,值得稱贊。關于程序性告知方面,,公安通過短信發(fā)送移訴信息,,相比過去也改善不少,但提示內容有待改進,,如“你于何時的報案,,案件已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但具體什么案件,,憑編號在浙江公安公眾號上查,,但查到的信息不全,導致到底哪個案件移訴搞不清楚,,如果能像龍灣,、甌海公安局有在短信內容中提及委托人是誰,就更清晰,;另外,,在強制措施變更或解除,,羈押期限延長等程序性信息尚未做到及時告知。關于警律溝通問題,,目前感覺仍十分困難,,且部分民警對律師抱有敵意,約見難,,見上一面,,臉難看,不愿聽取律師意見,。想從民警嘴里問出《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明確要求告知的案件主要事實,,更是幾無可能。 個人認為,,盡管公安機關的工作重點在事實調查,,對于案件定性的問題往往不愛深究,但很多情況下,,律師對于案件定性的意見能夠起到厘清偵查方向,,避免做無用功的積極作用,甚至有些案件因為在立案環(huán)節(jié)把關不嚴,,對罪與非罪,、此罪彼罪的理解存在偏差,如果充分聽取律師意見,,有助于及時糾錯,,防止司法對公民權利的損害。當然,,形式上聽一聽律師意見是容易做到的,,即使不是當面聽取,郵寄書面辯護意見也可視為已經聽取,。但要從良性關系建設的高度看,,主要還是民警在觀念上需要改變,要實質上聽得進意見,,而不要把律師視為挑刺的,。 另外還有一點,律師的書面意見應當附卷,,目前有些地方把委托手續(xù)附卷,,這個其實意義不大。但辯護意見附卷后,,有助于后續(xù)辦案人員及時了解辯護意見,,也增加不了多少工作量。這個問題,,其實在檢察院階段也存在,。接剛才北平律師的關于檢察官接收意見的問題,,如果要求意見附卷,那么就不會出現(xiàn)交意見困難的問題,,檢察官會催著要了,。 二、關于檢律關系 檢察院的案管系統(tǒng)個人認為是最完善的,。而且在聽取律師意見方面,,也做得相當不錯。當然也有個別檢察官態(tài)度比較差,。 要論有哪些可以改進的方面,,個人覺得一是檢察院階段所作的供述或其他證據(jù),最好能及時通知律師閱卷,,因為雙方信息平等,才能真正保障嫌疑人的辯護權,。二是除了單向聽取意見,,最好也能形成雙向的有效溝通,雖然這樣做有暴露指控薄弱點的問題,,但反過來說,,也是更好地實現(xiàn)法律控訴和監(jiān)督雙重職能的有效途徑??傊?,我認為司法活動,大家都心懷坦蕩,,有問題不怕指出,,有爭議充分討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三,、關于法律關系 法院階段有特殊性,有話可以在庭上說,。關于法庭審查的規(guī)范化,,總體而言也不錯。這里需要指出一點感受是:個別法官在刑事法庭上,,不注意發(fā)問的方式,,隨意打斷被告人及辯護人的發(fā)言,甚至直接反駁被告人的自我辯解,,這種明顯帶有傾向性的意見哪怕就是法官的結論,,也不宜輕易在法庭上出現(xiàn),因為這會讓人懷疑中立性喪失,,影響司法權威性,。 關于不足有兩點,,一是辯護意見在裁判文書當中概括不全,說理更是極簡,,這個問題由來已久,,法院案多人少是事實,但現(xiàn)在認罪認罰制度之后,,絕大多數(shù)案件已經簡化了,,剩下為數(shù)不多的有爭議案件,應該花更多力氣概括辯護意見,,并分析是否采納的理由,,但說理不足并沒有明顯改善。 二是二審改判率過低,。從早年20%一直降到現(xiàn)在估計不足5%,,具體數(shù)字不清楚。由于大量案件認罪認罰,,上訴率肯定是下降的,,上訴案件肯定也有爭議比較大的,實際上,,我們的辦案質量辦案水平并沒有這么高,,這樣那樣的問題或錯誤在我接觸的案件當中,不說大多數(shù)吧,,近半肯定是有的,。改判率如此低,不科學,,也不利于發(fā)揮二審功能,。 四、關于認罪認罰 講一點,,法院獨立審判權跟認罪認罰量刑建議的關系問題,。有法院同志認為,具結只是檢方跟被告人一方達成的協(xié)議,,對法院無約束力,,且檢方只是量刑建議權,法院應保持獨立審判權,。這話是對的,,但問題在于個案當中如何掌握權力的邊界。本人就碰到不止一起案件,,盡管案件絕對存在定罪依據(jù)不足的問題,,在檢察院階段為爭取緩刑而放棄無罪辯護,說服當事人認罪認罰,,繳清違法所得,,并且提供了大量緩刑判例,,檢方同意建議緩刑。案件開庭,,本來需要開至少一整天的庭,,簡化為一小時,因為控辯雙方的所有爭議都提前解決了,。結果宣判時直接拿掉緩刑,,問法官,說法院本來就有獨立審判權,。我當時就說,,那你否定了具結的基礎性條件,為啥卻不給我重新辯護的機會呢,?為此我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核心思想就是:法院在審理認罪認罰案件時,重點應落在協(xié)商的自愿性審查上,,當其中一方,,幾乎可以肯定是辯方,仍有不服之處時,,則將獨立裁判權放在審查辯護意見是否成立的范圍內,如果采納意見,,則對量刑做出相應的就輕調整,。如果控辯雙方無爭議,則法院不宜強調獨立性,。在任何情況下,,法院都應當對認罪認罰的協(xié)商充分給予尊重,除非案件明顯存在錯誤,,以至于動搖了整個具結的事實和法律適用的根基,。如果事實和法律適用不變,結果卻加重了量刑建議,,這種獨立裁判權就屬于擅越公訴權,,必然架空整個認罪認罰制度。 五,、關于信息共享機制 一直以來,,由中院刑庭為主搞的會議紀要沒有向律師公開。這里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紀要本身,,多年來這些紀要積累比較多,當中有些屬于行為規(guī)則設定的內容本應由全國人大行使的立法權,,有些紀要前后沖突,,有些已經過時甚至錯誤,,但紀要沒有退出機制,也沒有糾正機制,,在實務當中卻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有時甚至比司法解釋還管用,必須及時清理,。個人認為,,這項清理工作由市人大法工委牽頭較為合適。二是紀要的公開,,中國式的現(xiàn)代化必然包含法治的現(xiàn)代化,,不應該還有這種落后的暗箱操作的空間存在。最近就聽人說,,法院關于立功有一項內部掌握的標準,,只要這個立功線索是餐桌上打聽到的,一律不算立功,。假如真有這個標準,,那么它顯然違反現(xiàn)有法律司法解釋關于立功的規(guī)定和本意,但對這種違法紀要如果沒有監(jiān)督機制,,會出大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