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楹聯(lián)學會副會長陳偉明題) 一,、總策劃 瀟湘妃子 竹山布衣 二、評委 終 審:吳海燕 涂飛舟 主 審:戴 新 主 評:楊干平 助 理:向 嶸 編 審:涂飛舟 戴新 刁寧 趙國生 楊成志 向嶸 王香蘭 本期主評:楊干平近照 【主評簡介】楊干平,,江西新干,,網(wǎng)名:漁樵耕讀。非著名網(wǎng)絡詩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試驗基地詩歌創(chuàng)作與研究中心創(chuàng)作員,,江西楹聯(lián)學會會員,,吉安市廬陵詩詞學會會員,,新干縣作家協(xié)會會員,新干縣詩詞楹聯(lián)學會會員,。聯(lián)都空谷詩鐘社主審兼評委,,多次榮獲聯(lián)都空谷詩鐘社“十佳主評”“詩鐘之星”等榮譽稱號。在網(wǎng)絡上發(fā)表過數(shù)百首詩文,。作品曾散見于《人民日報》《中國科普作家報》《作家新視野》《對聯(lián)》《詩聯(lián)家》《雪山文學》《雪魂》等紙媒,。 三、比賽地點 九大微信群【聯(lián)都群,、聯(lián)都空谷詩鐘楹聯(lián)社1-7群,,聯(lián)都空谷詩鐘楹聯(lián)社火山分社)同時進行;目前聯(lián)都空谷詩鐘楹聯(lián)社7群尚有余位,,想?yún)⒓泳毠P活動者,,可加微信:clr18687299660(瀟湘妃子)、why0817muxing(空谷幽蘭),,申請進群,。 四、活動時間 2024年1月8日(星期三) 每周一,、三,、五(詩鐘)臨屏 二、四,、六,、(對聯(lián))臨屏 請注意詩鐘和對聯(lián)寫法的不同。 五,、(詩鐘)蟬聯(lián)格“博·達”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六,、公告 即日起,凡各期臨屏賽獲得第一名者,,以及累計進入十佳3次及以上者,,如果本人愿意,可由聯(lián)都楹聯(lián)文化研究院(空谷詩鐘社)負責推薦加入中國楹聯(lián)學會,;符合條件的聯(lián)友,,請和空谷幽蘭(13574581832)聯(lián)系。 會費標準:每人每年150元,,入會工本費20元。終身會費標準為:滿70周歲以上1020元,,60周歲至7 0周歲1520元,,60周歲以下2020元。也可最少一次交5年的會費,,首次交770元,,以后每滿5年之前,及時續(xù)交750元,交至80歲,。 交費方式: 微信轉賬:13220188595 銀行匯款: 單位名稱:中國楹聯(lián)學會 賬號:0200004909200035706 開戶行:工行北京永定路支行 七,、冠軍榜(每天更新中) 第1550期第一名:湖北葛淼新 第1551期第一名:河北趙國生 第1552期第一名:江西曹禮新 第1553期第一名:上海羅 星 第1554期第一名:湖北李家橋 第1555期第一名:山東鞠 良 第1556期第一名:吉林王喜江 第1558期第一名:陜西陳 輝 第1560期第一名:山東張修廣 第1557期第一名:山東李成山 1.山東 李成山 咸陽擲匕期無達; 博浪飛椎恨未消,。 【簡評】合典,,工穩(wěn)。荊柯刺(秦),,張良椎(秦)均未成功,。 2.山東 孔帷幄 右軍坦腹知誠達; 博望忠心見忍堅,。 【簡評】合典,,工整。王右軍東床坦腹,,真誠豁達,,博望侯西域鑿空, 共歷時十八年,,歷盡艱辛,,忠心可鑒。 3.廣東 杜若 傳道老君言灝博,; 達生莊子意逍遙,。 【簡評】有據(jù),工整,。老君函關傳五千字道德經(jīng),,灝博之言。莊子達生篇與逍遙篇,,達生要做到知止,,知位,心神寧靜,,事事釋然,。逍遙要做到物我兩忘,達無己,、無功,、無名狀態(tài)。逍遙與達生雖有一定關聯(lián),,但非全部。 4.遼寧杜博文 上方谷嘆謀難達,; 博望坡傳計告成,。 【簡評】有據(jù),,工整。3-1-1-2句式,。均取自三國演義,,諸葛亮最后一把火和第一把火,非史實,。 5.上海 羅星 新疆塵里憐文達,; 博望煙中認孔明。 【注】紀昀謚號文達,,曾貶新疆,。 【簡評】有據(jù),工整,。3-1-1-2句式,。上比紀昀在新疆的閱歷也很精彩。五位字似可另酌,,下比諸葛亮第一把火,,認換服如何?演義與史實稍不諧也,。 6.江西 朱贛軍 下邳捉呂欽公達,; 博浪椎秦嘆子房。 注:荀公達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張子房椎飛博浪沙刺殺秦皇,。 【簡評】有據(jù),工整,。上比荀攸,、郭嘉勸曹操勿退軍急攻呂布是實,但決水捉呂的主意抑或是曹操之意,,捉呂非公達一人之功也,。下比應可,。 7.浙江 徐海清 渭河垂釣資聞達,; 愽浪飛錐見智謀。 【簡評】有據(jù),,工整,。五位字似可另酌。 8.福建 陳春華 南陽隱跡終聞達,; 博望施謀始頌揚,。 [注]諸葛亮:上比隱居南陽“不求聞達于諸侯”;下比出山第一仗一一【簡評】有據(jù),,工整,。五位字似可另酌,史實與演義不諧,。 9.北京 高繼林 解印逃離因孟博,; 達名悲憫有子超。 (注:東漢范滂,、明范進) 【簡評】有據(jù),,工整。范滂登車攬轡,,欲澄清天下,,臧污官員紛紛解印逃離,上比可,;范進推行教育改革,,成效顯著,但其一生充滿了艱辛和坎坷,,下比稍澀,。 10.黑龍江 吳靜榮 卓識解危亡仲達; 博容忍冷立龜山,。 【簡評】有據(jù),,工整。上比臥龍卓識解危嚇走仲達,,下比是楊立程門立雪,,博容用于楊立似乎稍重了些。鐘句結構不諧,,事典與演義亦不諧,。 11.江西 楊干平 懷才趙壹終難達; 博物張華始復官,。 【注】“元淑命不達”,。“博物才”,。 12,、江蘇 戴新 華清露澤殃潛達; 博浪椎飛愿未成,。 13.福建 李繼昌 月支持節(jié)絲途達; 博浪椎輿俠氣揚,。 【注】張騫出使月支國/張良博浪沙刺秦,。 14.北京 文小奇 拔柳收徒尊魯達; 博雞縱子罪高俅,。 15.福建 曾庭亮 下問登車欽孟博; 達觀立法仰皋陶,。 【注】孟博,,東漢聰明智慧的賢人,敢向人求助,學習好作風,。/皋陶,,相傳歷經(jīng)唐虞夏三個時代,擔任掌管刑法的“士師,,堅持公平公正,;強調“法治”與“德政”,為后世儒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精神淵藪之一,。 16.湖南 歐陽湘奇 太原棄甑驚賢達,;(孟叔達) 博浪飛錐匿智房。(張子房) 17.湖南 李杰民 多才郭璞心通達,; 博物張華學養(yǎng)深,。 18.天津 郭寶強 巧計孔明迷仲達; 博文叔夜伴山濤,。 19.湖南 李翠明 樂享田園陶令達,; 博觀詩禮杜陵賢。 20.福建 葉勁榕 隆中養(yǎng)晦輕聞達,; 博浪燒屯重運籌,。 浪?望,? 21.河南 宗銀貴 良臣豫讓忠心達,; 博藝王維畫韻通。 22.福建 蘇榮燦 論道老聃千字博 達生莊子一書明 注:上比老子道德經(jīng)典,;下比莊子達生書典,,達,通曉,。 23.江蘇 曹振鶴 攬轡澄清欽孟博,; 達戈果敢服君文。 (東漢名臣范滂,,字孟博,;開國將領賈復,字君文) 24.江西 朱盛 元勛破虜欽徐達; 博士歧秦議李斯,。 25.貴州 楊宜中 子建吟章才恁博,; 達開濟世志難酬。 【注】上聯(lián)引用曹植(字子建)七步成詩典故,;下聯(lián)指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胸懷濟世救民之志卻未能實現(xiàn)。 26.山西 趙優(yōu)良 鄱陽破虜彰明達,; 博望封侯贊漢騫。 注:明朝徐達,;漢代張騫,。 27.湖南 江海永 蘇嶺牧羊懷曠達; 博山尋藥覓仙蹤,。 28.四川 楊朝華 誠忠百世精神達,; 博愛千秋智德通。 29.遼寧 張軍 雄文大賦笙歌達,; 博學新詞弦管吟,。 30.北京 權浩有 有志登車為孟博; 達賢忠義屬云長,。 注:東漢范滂,,字孟博;三國關羽,,字云長,。 31.新疆 周世俊 繼續(xù)讀安心考博; 達觀態(tài)果不其然,。 32.黑龍江 劉躍華 求能探索文中博,; 達可通融世上艱。 注:上比來自“博聞強志”一詞,;下比來自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33.黑龍江 關勝斌 誠臨渭水賢名達; 博納淮陰駿業(yè)成,。 34.江西 李玉田 高空昊瀚聲波達,; 博大精深理念弘。 35.貴州 朱紅文 淡定修身心自博,; 達觀處世意猶閑,。 36.遼寧 鄒德海 多交諍友才情達; 博覽群書智慧豐,。 37.湖北 吳禮彬 孔圣仁心求慧達,; 博陵世胄守賢風。 38.湖南 劉安 能言善辯皆賢達,; 博學深謀是俊才,。 39.黑龍江 劉彩華 明善禪心書曠達,; 博文道法悟清通。 40.黑龍江 李士權 飽覽山河當豁達,; 博聞今古自清高,。 41.黑龍江 高德軍 智士功成憑學博; 達人賦就賴才高,。 42.河南 江孔順 精于謀略學優(yōu)博,; 達自鞠躬功矗高。 注:諸葛亮善于謀略,,鞠躬盡瘁 43.北京 李小丁 鄱陽破寇明徐達,; 博浪除秦漢子房。 44.北京 李若薔 粗研表象神難達,; 博采精微貌不同,。 45.廣東 胡文漢 智者通常才學博; 達人必定認知高,。 46.廣東 顧飛 子房輔漢謀思博,; 達德匡時志慮忠。 47.陜西 張莉英 謙行屢試追賢達,; 博學鮮聞著遠名,。 48.山西 冀雅玲 行吟滄海胸懷博; 達頂珠峰壯志雄,。 49.江蘇 李東澤 陽平幸取曹操達,; 博望神攻諸葛贏。 注,;上比曹操在陽平關幸運取得漢中恢復勢力而發(fā)達,; 下比諸葛亮出茅廬火燒博望坡以首戰(zhàn)告捷而聞名。 50.湖南 龍南行 諸葛才高名顯達,; 博通力大史流芳,。 注:博通,即彭博通,,其事跡見《太平廣記》和《朝野僉載》,。 51.河北 王衛(wèi)軍 豐年吉慶小龍達; 博愛溫馨雛鳳飛,。 52.湖北 唐崇德 苦學孫康終宦達,; 博聞常爽亦名高。 53.湖北 尹學艷 潑墨研詩多敏博,; 達鄉(xiāng)曬地少閑聊,。 54.山西 王海良 義膽俠肝崇魯達; 博文約禮拜周公。 55.江西 王益平 才高屈子情難達,; 博識東坡意未酬,。 56.遼寧 張穎蘭 知書懂禮皆賢達; 博古通今是圣人,。 57.上海 代福臣 磻溪巡水收英達,; 博望驅炎敗駿雄。 注:磻溪垂釣,;火燒博望坡,。 58.安徽 陶鳳琴 雄文絕世三江達; 博學多才六藝精,。 59.湖南 毛泳鋼 鴻儒子夏詩書博,; 達士楊朱道義明。 60.上海 馬英 著文有韻才淵博,; 達意無拘性自由。 61.江西 曹禮新 仁言似玉堪利博,; 達士如弦即直剛,。 62.江西 沈書林 應變無憂憑學博; 達觀有度恃心寬,。 63.江西 周裕求 才追子美情懷博,; 達效希文抱負高。 (注:杜甫,,字子美,;范仲淹,字希文,。) 64.安徽 汪芳進 殃民禍國悲公博,; 達己成人譽毅仁。 65.江蘇 張澤寶 滿腹經(jīng)綸官顯達,; 博聞強志腦機靈,。 66.廣東 黃偉龍 才疏學淺難聞達; 博覽精修自有成,。 67.貴州 劉昌榮 養(yǎng)性修身才學博,; 達知通理技能多。 68.山東 邢英新 洞明道德方為博,; 達慧慈悲即是賢,。 69.江西 溫平洲 深思寡欲人通達; 博識多才事遠行,。 70.湖南 周衛(wèi)國 倒拔垂楊聞魯達,; 博才多學見文翁。 71.吉林 康慨 通俗寫詩惟白博; 達觀處世數(shù)莊生,。 72.安徽 汪惠中 匡胤仁慈猶豁達,; 博文寬厚亦高深。 注:王博文(北宋) 73.山東 馬象信 凌煙閣內多鴻達,; 博望賓中少白丁,。 74.安徽 寧世寬 知書識禮文風博; 達海通江貿易興,。 75.江蘇 陳維祥 鴻門舞劍難騰達,; 博浪飛椎不勝捶。 76.湖南 羅劍文 羲之翰墨書壇博,; 達海文功史冊昭,。 *達海,被清朝尊為滿族圣人,。 77.湖南 黃新 儒者出言聞典博,; 達人行事見開明。 78.山東 李榮江 孔子周游知古博,; 達人互動做今賢,。 79.廣東 張秀和 明義登車尊孟博; 達情送酒醉淵明,。 80.江蘇 王奇 融貫六朝諸史達,; 博通三國百家言。 81.福建 陳衍宇 問道何須聞廣博,; 達觀自可夢淋漓,。 82.湖南 劉國慶 漢塞軍威安的博; 達賢仁德?lián)岣尢m,。 83.山東 張金英 佳境詩仙才浩博,; 達觀諸葛氣安然。 84.湖南 劉鳳麟 揚塵踏馬寒戈博,; 達曉凌霜冷露凝,。 85.江蘇 仲召華 高賢呂尚功名達; 博學陶公佛道通,。 (姜子牙,,陶弘景) 86.江蘇 孫述俊 不求富貴求聞達; 博取認知取事功,。 87.江蘇 劉宗仁 中山遺志賢人達,; 博愛為公天下名。 88.江蘇 吳云 廣交益友多賢達,; 博覽群書少寡聞,。 89.江蘇 陳錦湖 窮耕壟上師鴻博,; 達運朝中佐圣明。 90.湖北 石教年 明非辨是為賢達,; 博古通今謂碩儒,。 91.江蘇 許世和 陽關樓上詩情達; 博浪灘頭恨意留,。 注:上,,王維詩,《送元二使安西》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悲涼詩情躍然紙上,。 下,,“博浪飛椎”,中張良,,在博浪灘頭,,為報國恨家仇,刺殺秦始皇不成,。 92.江蘇 濮存相 常懷大眾人賢達,; 博覽群書志峻高。 93.江蘇 毛國遷 厚德仁心關愛博,; 達觀風度勵行誠,。 94.湖南 羅澤賢 見多識廣聞知博,; 達士賢人德藝高,。 95.福建 歐榕 霞客逍遙彰奧博; 達開仁義譽英雄,。 96.山東 張修廣 真儒難得群書博,; 達節(jié)何曾一藝明。 97.江蘇 薛平 書生有志功名達,; 博學多才意氣高,。 98.湖南 李躍文 通人諸葛知淵博; 達者周公性孝仁,。 99.河南 李立 聰明智慧學淵博,; 達意抒情心廣闊。 100.廣東 黎明 緯武經(jīng)文贊徐達,; 博聞強識頌神童,。 101.廣西 黃已力 七步成詩才廣博; 達觀奮發(fā)志彌堅,。 102.江西 陳滌平 能征善戰(zhàn)明徐達,; 博學多聞漢蔡邕,。 [注]上比:徐達為明朝開國軍事統(tǒng)帥,能征善戰(zhàn),,幫助朱元璋掃平天下,,建立明朝,功勛卓著,; 下比:蔡邕為東漢名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通經(jīng)史,喜好數(shù)術,、天文,、音律、繪畫,,擅長辭章,,精工篆隸書法。 103.江西 楊香宗 念祖敬宗家發(fā)達,; 博才多學世尊崇,。 104.湖南 李頌勛 雄文雅意夸賢達; 博學多才耀古今,。 105.湖南 蕭瓊 寬宏氣度心高達,; 博大胸懷意豁然。 106.河北 高長安 知書識禮千般博,; 達道修心一種明,。 107.陜西 喬陽 錯過天機譏孟達; 博來主信贊周瑜,。 108.湖南 羅劍 寒士志豐心向博,; 達官名盛德應賢。 109.湖北 成慧萍 君游品學稱先達,; 博望功名勵后生,。 110.青海 吳立新 賢者賈生經(jīng)學博; 達人莊子道心清,。 111.湖北 方伯勛 通古知今才學博,; 達官顯貴女人多。 112.陜西 潘果盛 獵取奇能明主達,; 博來一笑眾臣寒,。 113.浙江 汪成南 迎歡斗米焉能達; 博悅千金尚可行,。 114.重慶 胡家勝 和詩遂古中華博,; 達者為先實力尊,。 115.山西 李旭紅 多智莊周堪曠達; 博聞姜尚至賢明,。 116.廣西 覃筆政 高深名土人通達,; 愽大胸襟事洞明。 117.福建 陳衍宇 明心不必分窮達,; 博物長能洽古今,。 118.云南 董詩婉 攻書治典人文達; 博物增知事理明,。 119.廣東 劉志強 學就才華當廣博,; 達成事業(yè)要艱辛。 120.廣東 游宇杰 精通技術因淵博,; 達及豐華靠慎思,。 121.湖南 鄭曉英 多能話語詞源達; 博學經(jīng)書玉德生,。 122.山西 亢寶蘭 雪壓霜欺需自博,; 達風雨洗待專研。 123.江西 陳禮彰 經(jīng)天緯地明徐達,; 博古通今宋晦翁,。 注:徐達,元末明初名將,,明朝開國元勛,。晦翁,,即朱熹,,南宋時期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 124.湖北 李達章 長策興鄉(xiāng)爭廣博; 達觀立世總先勤,。 125.新疆 陳云芳 廣閱文章多睿達,; 博觀政事少愚慵。 126.山西 郝安珍 志士文中論墨博,; 達人筆下起風波,。 127.山西 李炳鎖 智士懷才成學博; 達人通理自心清,。 128.山西 趙黃龍 大度劉邦心豁達,; 博文居士號陽明,。 129.安徽 王萬平 奇才解縉童聞達; 博學王維老隱淪,。 130.北京 白楊 裝病謀權唯仲達,; 博才棄政乃淵明。 司馬懿/陶淵明 131.安徽 任昌發(fā) 入仕當崇文彥博,; 達觀或謁武陵人,。 132.海南 許玉書 學成八斗夸才博; 達在三余覽卷多,。 133.廣東 黎茂林 重覽群書知識博,; 達觀世事善緣多。 134.廣東 陳先洪 談今論古才思博,; 達理通情品學優(yōu),。 135.廣東 朱明鏗 點染丹青堪學博; 達成畫意欲敲詩,。 136.廣東 駱維清 潛心苦訓方能達,; 博學修身始可成。 137.廣東 萬國良 群書遍覽懷淵博,; 達理常持路貫通,。 138.廣東 馮兆烈 勤研典籍才思博; 達理文章韻味長,。 139.廣東 曾永賢 和善為人襟峻博,; 達觀處世壽綿延。 140.廣東 黎南朝 神州歷史源淵博,; 達藝人生見識多,。 141.廣東 黎美岐 吟詩最好才情達; 博學尤須品格優(yōu),。 142.江西 李小杰 將軍意氣驚仲達,; 博士才華嘆孔明。 143.湖北 劉南山 廣收殘簡千金達,; 博覽群書萬世通,。 144.湖南 段文華 行富人生知識博; 達觀天下畫圖宏,。 145.山東 張金豹 治軍有道明徐達,; 博學能文漢蔡邕。 146.湖南 歐建峰 欣游學海胸襟達,; 博覽群書眼界寬,。 147.廣東 林漢鈿 僧佑禪心臻廣博; 達摩影石證精誠,。 148.山西 范榮 負荊后袒成其博,; 達道前瞻望之寬,。 149.福建 陳盛華 持身笑口知君達; 博取愁眉嘆我貧,。 150.湖南 諶時敏 精學科文知識博,; 達觀佛道古今空。 151.陜西 彌前進 才追子美千言達,; 博效希文兩字高,。 152.山西 吳會學 臂力雄渾聞魯達; 博才偉岸見仲尼,。 注:上比魯智深,;下比孔子。 153.江西 吳騰華 善謀河內驚仲達,; 博見隆中嘆孔明,。 154.云南 房家維 勤覽詩書仁智達; 博觀今古慧聰承,。 155.安徽 武必舉 僧侶禪心經(jīng)學博,; 達摩佛法習修深。 156.湖南 劉靖嚴 孔明帳里軍書達,; 博望坡前戰(zhàn)火焚,。 157.湖南 李自強 悟透往來臻練達; 博通經(jīng)濟去清貧,。 158.安徽 傅少森 貫古今知識廣博,; 達中外類別齊全。 ★啞鐘堂★ 159. 抒情出彩文深博,; 達意立新句淺精,。----孤平。 160. 清心寡欲經(jīng)禪達,; 博學善思典法通,。----孤平。 161. 美人香草皆賢達,; 博聞強識貫古今,。----出律。 162. 窮經(jīng)皓首臻淵博,; 達志少年謀玉猷,。----出律,。 163. 窮獨其身才學博,; 達兼天下度量寬。----出律,。 164. 孔子游學才識博,; 達摩面壁成祖師,。----出律。 165. 修身尚德人倫達,; 博識多才儒者欽,。----出律。 166. 聰明智慧通宏達,; 博識玄淵至高才,。----出律。 167. 旅游勝境引人達,; 博館歷史誘君觀,。----出律。 最新熱門文章回顧鏈接: 【對聯(lián)臨屏1560期】聯(lián)賀廣西貴港市四知文化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主評:楊少勇) 【對聯(lián)臨屏1552期】聯(lián)賀都昌縣“古南聯(lián)苑”成立暨《古南聯(lián)風》創(chuàng)刊(主評:熊春生)【詩鐘臨屏1551期】燕頷格“蓬·碧”(主評:陳 ?。?/span> |
|
來自: 聯(lián)都空谷詩鐘社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