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述 小區(qū)廣場四周的門店,、人家門口又掛滿了晾曬的咸魚,、腌肉,、香腸......廣場上不時傳來孩子們?nèi)挤疟竦穆曧?,空氣里偶爾飄來一陣陣火藥味,令人不禁停下忙碌的腳步,,才驀然發(fā)現(xiàn)年味漸濃,,又一年過去。 歲月匆匆,。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也是一個將近年關(guān)的日子,外面下著雪,我從外面回來,,一邊拍打著身上的雪花,,一邊從大衣口袋里拿出厚厚的一疊“明信片”—那時候流行“明信片”。三歲的孩子立即圍上來,,好奇地問:“這是什么?” 我說,,是明信片,。她又問:“明信片又是什么?” 我又說:“朋友們寄來的祝福,?!?/span> 孩子頓了頓,接著問:“福又是什么,?” 福是什么,?我一時語塞??粗粡垙垇碜愿鞯氐挠H戚,、同學(xué)、朋友還有學(xué)生們的明信片,,那些熟悉的字跡,,仿佛看顧到了一張張熟悉面孔和暖心的問候,雖然大雪紛飛,,卻不覺一絲寒意,,可是,面對孩子的提問,,卻不知如何回答,。 我蹲下身摸摸孩子的頭: “比如爸爸拖著行李,滿心歡喜地踏入家門,,看到爺爺,、奶奶還有媽媽、你,,看到你們大家臉上的微笑,,一家人在雪天圍坐在紅紅的火爐旁......,這就是福,。 還有,,那些大雪天餓著肚子、還在路上趕路的人,,如果有人給他送些冒著熱氣的饅頭,,這也是福。 再比如,,你的小朋友們放假后,,好久不見了,,可是你心里還想著他們、他們也想著你,,這也是福......” 我給不了孩子過多的解釋,,因為,福很具體,,也有些抽象,,不同的境遇有不同的標(biāo)準,而且每個人的理解也可能各不相同,。比如,,在高速公路服務(wù)區(qū)工作時,我曾見過那些長年奔波在外的長途司機們,,在炎炎夏日下,,因為疲倦而赤裸著臂膀席地而臥,在車底那一片蔭下呼呼大睡,。為了安全和不驚擾他們,,我只能安排保安為他們擺安全標(biāo)志、保持車距......在那年凍雨天,,數(shù)十公里長的受阻車輛連續(xù)幾天困于公路,,我緊急組織人手參加“抗雪保通”,徒步十幾公里為沿途受困的人們一路送水送食品...... 二十多年過去,,孩子已長大飛到外地工作了,。我想,如今,,她或許有了她的解讀,。 然而,我卻發(fā)現(xiàn),,隨著歲月的積淀,,福在人生不同階段又有不同的理解。 “?!弊植贿^一衣,、一口田。原始字面之意,,豐衣足食而已,。 “想在山間有畝田,種花種草種清閑,。小酌秋月觀云舞,,醉臥春風(fēng)聽雨眠!”朱敦儒追求的不外陶淵明式的遠離世俗喧囂的清閑,安逸靜謐,,漏透清涼,,那里有躬耕之樂,卻無世俗神傷,,超然閑適,,坦然知足。然而,,這種脫離現(xiàn)實,、返樸歸真的的“田園幸福”,,充其量不過是一精神憧憬。 再比如,,晚清名臣李鴻章理解的福: 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粟,,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 祈大年無須服藥,,但愿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就是地上神仙,。 李鴻章總結(jié)得很全面:錢糧有余,衣食無憂,,無債無恙,,做不做官倒無所謂,平安無憂即是福,!這恐怕也是絕大多數(shù)人理解的“?!薄?/span> 如果說李鴻章的福是以自己為中心的清靜無憂,,那么,,這不過是一種個人的修身、齊家之福,!然而,,人具有社會性,需要溝通,、交流,,只有融入社會洪流“福”及蒼生,交流才能成為暖流,。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楊慎把青山夕陽,、秋月春風(fēng)等尋常風(fēng)景與相逢把酒,、笑談古今結(jié)合在一起,抒發(fā)了一種快意人生的幸福,,與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有異曲同工之妙!范仲淹通過描寫岳陽樓的景色和不同天氣條件下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并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幸福觀。 人生沒有一帆風(fēng)順,。無論范仲淹還是楊慎,,不同的幸福、快樂,,都衍生于特定的情境——幸福因心境而生,。 然而,心境卻因人而定,。宋?無門慧開禪師以禪詩表達了人間清“?!钡睦斫猓?/span>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白居易《琵琶行》,。春花秋月,、冬冷夏涼是再尋常不過的事,然而,,年長后,,以閑適心從歲月長河觀尋常日子,,卻皆可為福! 為什么會這樣,?用歡喜心感受,,心無掛礙!若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和自在,,那么每一個時刻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只有這樣才會感受春花秋月、夏風(fēng)冬雪各有具獨特的韻味,。 無門慧開禪師教會人們學(xué)會放下不必要的擔(dān)憂和焦慮,,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從而獲得內(nèi)心的寬廣和安寧,。他認為,,心無掛礙,以歡喜心去觀人,、待人,,即是福。所謂:生活沒有桃花源,,自在便是水云間。 以歡喜心看人,、處事,,如輕風(fēng)拂過心湖,幫助他人,,快樂自己,。 心是一塊田,快樂自己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