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寧海縣,,這個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羅棋布佈滿著大量古戲臺,。據(jù)悉歷史上曾多達(dá)600餘座,如今還剩下125座,。2006年,,國家選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座古戲臺評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下稱國六)。 除維修中的寧??h城隍廟古戲臺,,筆者花三天時間走訪了其中的九座國六古戲臺,令人大呼過癮,。 實際參觀順序如下: 第一日: 嶴胡胡氏宗祠古戲臺(三藻井,、劈作做)、下蒲魏氏宗祠古戲臺(雙藻井,、劈作做) 第二日: 大蔡胡氏宗祠古戲臺(雙藻井),、雙枝廟古戲臺(單藻井、劈作做),、龍宮陳氏宗祠古戲臺(單藻井),、龍宮陳氏支祠三之堂古戲臺(單藻井,縣級文保單位),、馬嶴俞氏宗祠古戲臺(單藻井,、劈作做) 第三日: 潘氏宗祠古戲臺(雙藻井、劈作做),、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戲臺(雙藻井),、崇興廟古戲臺(三藻井) 參觀前,,筆者了解到個別古戲臺在建造時,為保質(zhì)保量引入一種名曰“劈作做”的制度,。所謂劈作做,,這是浙江的叫法,古代名曰“對場作,,對場營造”,,屬民間自發(fā)行為,一般盛行於南方,,甚至東南亞,。就是將古戲臺一分為二,分別交由兩組工匠合力建造,。兩組工匠合建過程中會暗自較勁,,甚至?xí)N錢以求勝過對方,因此非但做到保質(zhì)保量,,且左右略有差異的奇特效果,。目前最老的劈作做實例是建於北宋的寧波保國寺,更多存於臺灣,。因此在參觀時,,但凡發(fā)現(xiàn)古建築左右無論是藻井還是顏色深淺,乃至繪畫及構(gòu)件紋樣有所不同,,這便是劈作做制度的結(jié)果,。 只是這些古戲臺大多為當(dāng)?shù)卮笮兆陟簦綍r鐵將軍把守,,參觀時並無外人,,直到第三天才在當(dāng)?shù)厝说闹笇?dǎo)下真切的看到劈作做的痕跡。因此有意待寧??h城隍廟古戲臺對外開放時,,再去參觀更多的寧海古戲臺。 現(xiàn)在按參觀天數(shù),,將9+1座寧海古戲臺及其十八個藻井逐一分享: 嶴胡胡氏宗祠古戲臺(三藻井,、劈作做)。嶴胡胡氏宗祠名曰積慶堂,,始建於清嘉慶二年(1797年),。古戲臺建於上世紀(jì)二十年代,是浙江省僅存的三座三眼藻井之一,。 古戲臺面闊4.8米,,深4.9米,高出地面1.2米,。戲臺通過東西兩間勾連廊連接正廳,,共設(shè)有戲臺藻井,、中間的勾連廊西間藻井與勾連廊東間藻井。 ▲ 古戲臺正視圖(劈作做明顯) ▲ 戲臺藻井 ▲ 勾連廊西間藻井 ▲ 勾連廊西間藻井(劈作做明顯) 由於古戲臺數(shù)量眾多,,因此不可戀戰(zhàn),,點到為止便趕往下蒲魏氏宗祠古戲臺。抵達(dá)古戲臺時,,主人要過一會再來,。等待的時候,取出無人機(jī)就著夕陽對古戲臺拍下此行唯一一座古戲臺航拍照片,。 下蒲魏氏宗祠古戲臺(雙藻井,,劈作做),始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擴(kuò)建,,建築面積844平方米,。戲臺面闊4.8米,,深4.7米,戲臺面距地面1.5米,。 ▲ 下蒲魏氏宗祠古戲臺全貌 ▲ 戲臺藻井 ▲ 勾連廊藻井 ▲ 下蒲魏氏宗祠俯瞰圖 待離開第二家古戲臺,,已然日落。九處國六古戲臺,,今天才去了兩個,,明天得多去兩個才行。預(yù)知明天究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