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收拾完躺下,看到朋友發(fā)來的一條微信,。朋友家有兩個孩子,,老大是閨女,上初三,;老二是兒子,,跟我家孩子一般大,,上一年級。她說兒子不愛她,,我心里咯噔一下:怎么和我最近的感受一樣,?“一塊他沒吃完的面包,,讓我拿著說別吃,他的小伙伴說想吃,,他立馬就從我手里拿走,,給了他朋友。你說他自私,,可他分給朋友吃,;你說他無私,連親媽都防著,。你說,,這不是漏大風了嘛!”我懂,,我完全懂朋友在說什么,,不是一塊面包的事兒。“再玩十分鐘,,**的媽媽還沒回來,,我陪他等一會兒!”“**可以回家,,他爸爸在家呢,,不會沒人管?!?/span>在學校里圈一天了,,和小伙伴們肆無忌憚玩一會兒,既活動筋骨也放松心情,。我遷就他的二十分鐘十分鐘,,可是后面確實有更艱巨的任務(wù)在等著——玩這么久,孩子一進家就喊餓,,根本來不及做飯,。“你也要給我時間做飯不是?要不,,先喝個牛奶,?或者去削個蘋果吃?”孩子越來越大,我尊重他,,為他好,,換來的是諸多的不被尊重不被照顧的感覺。難道我辛辛苦苦養(yǎng)的,,是個“白眼狼”不成,?在孩子眼里,“媽媽”并不是一個有感受,、有需求,、有空間的個體。究其原因,,我們都太執(zhí)著做一個“百分好媽媽”,。明明和孩子商量好“再玩二十分鐘”,時間一到,,孩子又來軟磨硬泡,,甚至哭鬧一番;你看不得孩子流眼淚,、發(fā)脾氣,,猶猶豫豫答應(yīng)又加“十分鐘”,。孩子看不到你的“猶豫”,卻知道在你這“得寸”是可以“進尺”的,。一再的退讓,、妥協(xié)使得孩子無視定好的規(guī)矩,頻頻試探,,一再打破父母的底線,。省吃儉用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這讓孩子覺得家里的好東西理所應(yīng)當屬于自己,;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社交和娛樂休閑,這讓孩子看不到媽媽的正常需求,,從而不把媽媽的付出看在眼里,。覺得孩子還小,自己再忙再累,,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事無巨細打理好,,本該屬于孩子做的事情也攬在自己身上。這讓孩子覺得媽媽做一切都是應(yīng)該的,,也失去了獨立的機會,。不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對自己的錯誤苛責,,生氣了就不是好媽媽,;怕決絕孩子,怕孩子不開心,,自己卻是真正的”忍者“,,不會表達”不適感“”不舒服“;不敢追求自己的愉悅,,一休閑娛樂就有罪惡感,,一為自己考慮就不再“偉大”……孩子”不愛我“、”白眼狼“,,或者說孩子自私,、被”養(yǎng)廢“,問題出在“我”和“他人”上,。實驗結(jié)果表明,20~24個月的嬰兒,,能明確辨認鏡子中的自己,;而對“他者”的發(fā)現(xiàn)要晚得多,。大部分人要到學齡階段,才學會覺察他人,,關(guān)心他人,,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乃至向有不同觀點的人學習,。家庭生活中,,教會孩子學習識別自己的情緒和價值觀念,孩子才會在不斷擴大的社交范圍中,,從只認識“我”推向身邊的“你”“他”,。也就是說,讓孩子把父母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認識到“爸爸”“媽媽”和“我”同時存在,,是需要一個拉扯的過程的。這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接納世界上不同的人,、立場、觀點存在,,可以說是一個人心智不斷走向成熟的標志,。都讓孩子對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對規(guī)則,,對自我的能力失去感知和尊重,,對哪些是需要自己面對的課題變得模糊不清。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有一個概念叫“課題分離”:即一件事情的后果由誰承擔,,就是誰的課題,他人可以參與討論,,表達看法與建議,,但是無權(quán)干涉,而我們也沒有義務(wù)去滿足別人投射在我們身上的期待,。孩子很小的時候,,不具備承擔某些事情的后果的能力,所以孩子和媽媽的課題很多是混在一起的,。比如作業(yè),自己來決定完成的時間和質(zhì)量等等,。然而如今我覺察到的“不被尊重”“沒有自我空間”,,其實是因為一些尚未明確界限的課題。我們一邊付出一邊抱怨孩子不省心,,或者一邊“看見”他,,一邊不被他“看見”,從而覺得自己養(yǎng)了個“白眼狼”,。兒子和朋友進門后去洗手,他很認真地說:“你們班教七步洗手法了嗎,?我們老師教了,,就是這樣,這樣,,這樣 ……”想起他還上幼兒園時,,我也是這么教他,可他從來不配合,,現(xiàn)在都能在朋友面前“賣弄”了,,我內(nèi)心真是無限感慨。我一邊收拾他倆脫下來的鞋,,就聽兒子問:“你吃蘋果嗎?這蘋果是脆的,,好吃,。你吃我就給你切?!?/span>朋友說吃,,兒子又問:“你吃皮嗎?你要不吃我就把皮削了,。我喜歡吃皮,,皮還有點甜呢?!?/span>朋友說也喜歡吃皮,,他洗好蘋果,拿出水果刀,,咔咔四下,,放盤里端出來,,倆人開始享用,,還不忘遞給我一塊,。我的感慨更泛濫了。???都會做?我這些年切的蘋果算什么,?,!他打開零食柜,,問朋友:“你來看看吃點什么,。我吃這個,好久沒吃了,。你自己選,。這酸奶咱們倆一人一盒吧?!?/span>完全不用我動手,,倆人已經(jīng)享用起“放學套餐”了。我進廚房準備晚飯,,兩個小孩就坐沙發(fā)上邊吃邊嘮,,笑聲就沒停過。不一會兒,,休息結(jié)束,,刀槍劍戟斧鉞鉤叉上陣,這兩個人終于回歸到我眼里的“正常狀態(tài)”,。我開始反思自己:一個媽媽事無巨細照顧孩子是有慣性的,,且慣性大到剎不住車。有沒有可能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他能夠聽懂大人的話,,能分清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大膽將孩子的課題還給孩子,,他們足以應(yīng)付,。能放手讓孩子做屬于自己的課題,大膽追尋獨立,,其實是在建立邊界感:守護好和孩子之間的邊界感,孩子既能多一分自由,,也能感受到滿滿的愛,。我有自己的事做,,和孩子要打好配合,不是一味遷就,。父母明確自己的底線,,根據(jù)自家孩子的年齡和實際情況來給出孩子行為的邊界,能給彼此確定感和安全感,。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約定好規(guī)則,就要堅定起來,,不是孩子的三言兩語或者哭鬧就能改變的,。這么做,既是在告訴孩子,,要尊重別人,,更是對孩子示范,如何守護自己的邊界,,捍衛(wèi)自己的權(quán)益,。正是因為有底線,才能讓孩子有無限廣闊的空間去探尋更多的可能,。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一邊教他,,一邊育己。作者:秋秋,。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涉及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