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以孝立身,。《孝經(jīng)》中提出:“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span> 農(nóng)村婚姻嫁娶,打聽一個人好不好,甚至要打聽他對老人好不好,??梢?/span>“孝”字確是深入人心,是刻在中國人骨子里面的東西,。 這個“孝”字也挺有意思。甲骨文像長著長頭發(fā)的老人,。金文的上部是面朝左長著長頭發(fā)的駝背“老人”,,“老人”之下有“子”(小孩),老人的手按著小孩的頭,,是小孩用頭扶持老人行走,,真是個“孝子”。這就是孝字的原型,。 “孝”字的演化 “順”字最重要的是“從”的意思,,聽從,順從,,尊從,,不忤逆。 孝與孝順是兩個層次,。孝是簡單地對老人的生活層次的滿足,,而孝順則更多地考慮到老人的精神層面的滿足。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怎么跟這個“寶”相處好,讓他(她)好好度過余生是個大學(xué)問,。 老人不服老,,以為自己憑經(jīng)驗而無所不能。做一些超出他們現(xiàn)有能力之外的事,,以至于摔跤骨折經(jīng)常見,。這時候就要耐心地說服他們,耐心說教甚至嚇唬,,讓他們知道什么是不能做的,。 人老就天真,所謂“老小孩”,。照顧他們不是看他們夠不夠衣服穿,,吃不吃得飽,老年人最注重的是關(guān)心,,愛護,,就像你對自己的小孩一樣。有一次跟阿麗聊天,她說:“人都是向下看的,,你看人人都對兒女好而忽視了父母,,這是非常錯的。哎,,如果我媽現(xiàn)在還在,,我寧愿她什么都不做,坐在旁邊看著我就很幸福了,?!?/span> 其實,跟老人相處并不是那么容易,。要順著她,,讓他們覺得他們的重要,他們的一切都是對的,,這樣才能心情愉快,。而不是一動不動“看著”你這么簡單。 啰嗦,,是每個老人的老毛病了,,老媽就是這樣。遠的事記得清清楚楚,,近的事忘的一干二凈,。記得的事反復(fù)說,連最有耐心的妹妹也跟她說:“媽媽,,這事你都說過五遍了,。”她才不好意思地笑笑:“哦,,我說過,?不記得了?!?/span> 固執(zhí),,是老人的毛病。好像我老媽,,就非常執(zhí)著地每天把柜子的抽屜打開,,說要放走“潮氣”,明明是冬天了,,還是堅持,。拗不過她就隨她吧。還有就是曬東西,,什么都曬,,連從樹上剪下來的葉子都要曬干。問她曬干了做什么,答:“曬干了才扔,?!?/span> 柜子的抽屜每天都要打開 一看就是喝了什么東西的 隨意也是老人的通病。老媽喜歡吃零嘴,,吃過的包裝紙,,喝過湯的碗就放在桌子上。說過她幾次還是不收拾,,隨她吧,,也許忘了,還是老樣子,。下班回家都習慣了,,幫她收拾好,,也不說她,。 她很喜歡在我做飯的時候跟在我后面,像個跟屁蟲,。嘮嘮叨叨的說些家長里短的事,。我也很有興趣跟他聊些有的沒的,就像小時候我跟著她后面一樣,。只是有一次我心情不好,,說了句:“媽媽,你走路不穩(wěn),,我走路也不穩(wěn),,碰倒了哪一個都不好,你就不要在我后面晃了,,找個凳子坐著不好嗎,?”我說完就后悔了,雖然老媽也聽話,,走到凳子邊,,坐下,離我遠遠的,,依然跟我在說話,。 最近天氣冷,她也放棄了星期六去喝茶的習慣,,說是走起來腳腿痛,。可是改變不了她隔三差五去她女兒家里坐的習慣,。那可是要走五百米左右的路呢,。想想也是寂寞吧,畢竟天冷,也沒有人在原來店子里陪她聊天,,我們也上班沒多少時間陪她,。 腿腳不好,阿麗給她買了個理療燈,,照燈是她每天的工作 老人孤獨,,寂寞,兒女為了工作都出外了,,在身邊的也都為了生活而早出晚歸,。回家了也會因各種瑣事而煩惱,。這時候老人愛嘮叨的習慣就會無限擴大,,不耐煩說話聲音大了難免不了。這時候就要想著小時候你是怎樣的,,父母又是如何的,。這樣一想,就會很容易平和,,由不得你心也溫柔話也溫柔,。 我是這樣想的,父母把我們拉扯到十八歲,,我們也應(yīng)該把父母養(yǎng)十八年,,從他們喪失勞動能力開始。小時候父母怎樣對我們的,,我們就怎樣對他們,,十八年不夠,那是我們欠父母的還不夠,,那就繼續(xù)好好陪他們,。 我想,這才是起碼的孝順,。 |
|